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网站广告内容与本站无关

肺炎爆发31天,上千医生不能合眼,250万女孩却大喊“我想睡他”

和平精英 susu 2020-02-22 21:37 1165 次浏览 0个评论



最近,在抖音上挖掘到一个新男神。


妥妥盐系大男孩,笑容爽朗,攻性十足。


立马晋升成我的新墙头。




没想到的是,这位看起来眼熟的小帅哥,还不是一般人。


因为他叫徐晔。


对,yande.re 374147 bondage erect_nipples isokaze_(kancolle) kantai_collection litsvn seifuku thighhighs.jpg


就是国产纪录片《中国医生》里,火出圈的医生徐晔。


年仅28岁的徐医生,称得上是年少有为。


是中山大学医学博士,也是南京鼓楼医院,烧伤科的住院医生。


人长得清秀帅气,身材比例优越,对待病人温柔体贴。




挑不出毛病的人生履历,被网友称赞为现实版的江直树。


他的出现,让往后所有小说中,


医科男主的脸,都有了具体的代入画面。



1.中国医生的另一层身份


今年大年初三,一部讲述中国医生故事的纪录片,悄然开播。


片名就叫:


《中国医生》。


镜头前不加渲染的真实,让该纪录片一经播出,好评不断。


直接拿下豆瓣9.3分好成绩。




导演的初衷,是希望多视角呈现医生职业的不同面向。


有利于解读医疗系统,在国民生命进程中扮演的重要一角。


万万没想到,引发大众深思之于,顺带捧红了片中名叫徐晔的医生。


其火热程度,堪称医生队伍里偶像派人物。




那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徐晔医生,究竟火到何种程度呢?


之前热门微博#中国医生徐晔#,好几条都是转发破10万的热度。


徐晔医生拥有个人超话,250多万的阅读。




当然,得承认,花痴徐晔医生的颜值,是爱美人士的正常心理状态。


毕竟这年头,学医者发量能如此多,长得好看还温柔的,平常就医一般碰不到。


问题是,有些人的痴迷,早已超出礼貌范畴,


把说骚话当成一种赞美。


无论徐晔医生认真科普,还是严肃呼吁,总见一些人在底下开黄腔,试图引起注意。


“我的下面也好烫,需要他帮忙看一下。”


“医生我骚伤了。”






有的直接把饭圈文化带进医学领域,一口一个老公,一会一句一起睡。


不管徐晔医生发什么,都能把画风拐到性暗示这一面上来。

 

这种喜欢,对医生来说,是尊重还是侮辱?


不见得有几分,对他本职能力的认可,


而是多了几分,对他好看皮囊的调戏。



2.叫谁老公呢?


在中国,学医者不易。


培养一个徐晔这样的人才,需要花费整整11年时间。


5年本科,3年研究生,3年博士。


学成后,还需要从住院医师做起,夯实基础,逐步积累临床经验。


今年,是徐晔工作的第三个年头。


每天早晨8点开始交班、查房、换药、上手术、收病人、写病历、整理病历……




面对全身烧伤95%的60岁老人时,徐晔医生总是耐心又温柔。


“你可能感觉到病人的痛苦,再乘以100,可能就是他们现在承受的痛苦。”


为了能让老人家凑够植皮手术费,他亲自帮忙申请医院基金会的援助。


医院审核后同意那天,他开心地笑了。


可惜,面对昂贵的费用,老人一家还是选择了放弃治疗。

 

尽职尽责的徐晔医生,不怕苦不怕累,最怕的,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对于家属的做法,徐晔能理解,


只是依旧忍不住难过,独自站在空荡荡的病床前许久。


因为他认为:


“你可以做到,但是没有给你机会,和你拼尽全力没有遗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住院医师的日常,总是枯燥且忙碌。


基本没有休息日可言,每周还得值一次夜班。


除了参与本科室常规治疗,还要处理急诊科与之相关的病例。


日复一日的行程,直到熬成出诊医生的那天。


做一名合格的出诊医生,是徐晔的目标,也是每一个住院医师的目标。


之所以参与拍摄纪录片,是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医患关系中最难不过将心比心。


但再难,也不应成为和谐医患关系的阻碍。


年轻的他,一度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和专家们出现在同一部纪录片里,


但导演需要真实记录一个年轻医生的成长,于是他来了。




只是他没料到,自己会收获如此多人的喜欢。


开心之余,惶恐也随之而来。


在微博发表的大段文字里,有句话是这么写的:


“我是一名医生,并不是公众人物。


我会继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一名好医生。


并且向大家不断输出医学科普知识,为民众大健康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底下有网友吐槽到:有一句潜台词就是,


不要把我当成公众人物老公老公的叫。


不合适,也不尊敬。


于医者而言,喜欢支持可以,多余的狂热,就大可不必了。


3.被侮辱的中国医生


除了徐晔,《中国医生》里还有太多医生不为人知的一面。


世人总认为医生无所不能,宛如白衣天使,爱洒人间。


实际上,医生并不是万能的上帝。


他们消耗自己健康,去换取其他家庭的幸福。


就像纪录片《中国医生》里讲述的:


所谓医生的责任与担当,不过是一群普通人穿上了白大褂,开始救死扶伤。


我们所见到的岁月静好,背后都有人默默扛起,负重前行。




44岁的朱良付,已经是一名主任医师。


在学医这条道上,他走得坚定也疲惫。


身为24小时绿色通道的组长,为了能全天候应对,送来病人突发的心脑血管疾病。


几乎是不眠不休。


只要有病人来,无论深夜还是凌晨,朱良付医生都必须立马回归现场。


有时可能正在与家人吃饭。




有时可能还在睡梦中。


一旦急诊有需要,就得做到刀出鞘,弓上弦,披上白大褂上战场。


朱良付曾创下一个记录,


刚结束完一场凌晨12点的手术,接着又连做16台造影手术。


等正式下手术台时,天微亮,已是第二天早上五点了。




即便朱良付医生如此用心敬业,谩骂与投诉也不少。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老太太朝他怒吼:


“我想把你撕成碎片,是你把我家老爷子害死了。”


他很委屈,因为医生是最不希望自己病人死去的人。


因为不忍,因为责任。


可惜常常不被人理解。


好比上一秒说“你是好大夫”的老太太,下一秒就选择了投诉。




上海一名儿科医生,曾在朋友圈打下一大段心酸的文字。


急诊当值那天,被家属骂到:


“你没吃饭关我屁事?”


仅这一句,让他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滴在病史本上。


空腹为孩子看病,不求设身处地体谅,却连基本尊重都做不到。


得到的都是心疼孩子的家属,对医生的破口大骂与侮辱。


疫情肆虐中,所有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冲在一线。


同济医学院的高医生,遭到患者家属的无故殴打,造成多处外伤。


伤口形成严重的职业暴露,无法继续行医,被隔离观察。


病毒横行中,医生不顾生命危险救死扶伤,


换来的,是没由来的报复行为。


宁愿损人不利己,也要打医生出口气。




除了应对高强度工作,作息日夜颠倒让人身心俱疲外,


医生还得独自消化不被理解的负面情绪。


朱良付说,长期在这种环境氛围中劳作,


很担心自己某天会猝死。


可他不能死,也不敢死。


他说:


“我现在是主任医师。国家差不多要花25年培养出这样一个人,如果我要是死了,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脱下白大褂时,他只是普通人,


是谁家的丈夫,也是谁家的父亲。


穿上白大褂时,他便扛起了医生的责任。


废寝忘食,不惧生死,超长待机。


朱良付医生的状态,是所有中国医生的日常。


就像心胸外科主任医师王东进医生,


戴着颈托,穿着弹力袜,顶着要残废的心,也坚持在一线。




整部纪录片《中国医生》里,


虽然对准的是,全国各地六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


但是每一个片段的主角,都是中国千千万万医生的缩影。


这条路上,没有鲜花与掌声,更没有聚焦灯的光环。


有的仅是高强度工作的病与痛,以及承受家属没由来的迁怒与伤害。




中国医生,生死两忘,冷暖不休。


他们不需要追星式的崇拜,


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尊重,与产生矛盾时的理解。


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就应当被认真爱戴,


而不是肆意亵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