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西里斯神的意志,为什么古埃及的王表可以作为信史?
题主好!这是很好的问题,历史的真实就在于它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更不能以人的好恶來判断。古埃及文明和华夏文明都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两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从两大文明的第一王朝(即国家形式的出现)來看,古埃及文明的历史轮廓似乎更为明朗一些,而夏朝代的传承缺少文字和实物考证就显得单薄多了。一般来说,考证一个王朝存在起码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文字的记载。二是城市式的居住方式。城市不在大小,但必须有居住的方式,如城墙,排水,道路等要素。三是青铜器,有青铜器,就有青铜冶炼技术,因为青铜冶炼熔点很低,人类最早能冶炼青铜就是能冶炼金属的初步了。
埃及金字塔
美尼斯在尼罗河畔建立第一个王朝是公元前3100年左右,主要依据是十九世纪英国考古专家在尼罗河畔挖掘出一批距今五千年的文物,其中有一件用石头刻成的图案,人们冠以"纳尔迈调色版“,盾形石块上刻着美尔斯头戴白冠,右手举标,左手抓起战俘头发。反面是美尔斯和随从一块视察部队。最引人注意的是王冠上有上埃及的白冠,和下埃及的红冠,说明当时美尔斯己经统一了埃及国家,都城是上下埃及决战的"白城“,历史上称"孟斐斯城"。在《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上,美尔斯是唯一一个以传说为基础入选的人,和同时期(公元前35OO年左右)中国的尧、舜传说一样,而其他99位帝王生平都有确切的年代可考。这可能就是题主提出问题的依据。若将此碑作为王表而采信的话,将来的考古工作者定会背负沉重的包袱。因为《纳尔迈调色板》中的纳尔迈只是古埃及史前文明的传说人物,如果将纳尔迈认定是美尔斯本人的话,主观上说得通,客观上没有实物考证,后继考古或历史学家按此定论按图索骥的话,势必受主观意识而影响客观判断。
纳尔迈调色板
很明显专家采信美尔斯王朝的存在依据,得益于那块石头的内容。将其王冠的红白颜色作为古埃及统一的凭证,图案上的俘虏是其旁证。这是根据纳尔迈的传说和图案结合后推断出的结论,主观成分居多,只能说明图案内容和美尔斯统一埃及事情高度吻合,内在的某种契合点尚需实物佐证。单凭想象将二者合二为一,恐怕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不过,那块盾形图案几千年能够完好无损保存下來,足以引起史学界的轰动,这需要从气候地理学的角度加以论证,因为非洲沙漠气候几千年前是否象现在一样干燥。
纳尔迈调色板反面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华夏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中间从未出现过文化上的断层现象,传承有序,这是值得每一个华夏子民引以自豪的事情。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最早王朝一一夏王朝,至今还在争论之中。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缺少有力的考古证据和文字记载的东西。仅凭传说是很难服人的。但是没有人怀疑它是否存在过,因为文明的传承应当是有序进行的,不可能凭空生出一个朝代来,既然商朝的脉络(帝王世系)如此清楚,青铜冶炼如此发达,城市居住方式明晰可考,说明商以前的夏代是肯定是存在的。为此,国家专门设立《夏商周断代工程》,许多考古工作者和历史学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夏代第一位君主大禹雕像
一是夏朝年代的界定,根据碳十四年测定,从中原龙山文化晚期开始,经新訾期和二里头第一、二、三期,到二里头第四期时结束,即公元前2O24年至公元前1553年为夏存在的时间。自大禹至夏桀,经过十七位君主(大禹、夏启、太康、中康、帝相为早期。少康、帝杼、帝槐、帝芒、帝泄为中期。帝不降、帝扃、帝廑、孔甲、帝皋、帝发、履癸<夏桀>为晚期),历时 471年。
龙山文化一一玉龙
二是夏文化的定义取得了共识。以前说夏文化是夏王朝时期夏民族的文化。但是夏民族除夏后氏外,还包括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等,《史记,夏本纪》载"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夏后氏为宗室,居京畿之地,而其他封国的同姓国族分散各地,如:斟寻氏、斟灌氏、辛氏、费氏等国族迁至山东一带,属岳石文化分弟范围,而岳石文化一般认为是夏的东夷文化。鉴于此,将夏文化重新定义为“夏王朝时期夏后氏(夏王族)的文化”是比较客观的。因为寻找夏朝存在的路径,必须要找到它的王都所在,才能在此基础上考证研究。
二里头出土酒樽
由于我国的考古专业起步较晚,解放后才得以重视,很长时间里对夏朝的认识仅囿于"传说“故事和《史记》、《尚书》等少量的古文献记载,明知道夏是存在的,却没有完整的论述和实物佐证。王国维对甲骨文研究,证实司马迁记载的商代历史是可信的,据此他推测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记载夏代的历史也是可信的,只是到现在还没有被出土的文献资料所证实。令人可喜的是,近几十年随着陶寺遗址、红山文化大型祭祀建筑遗址和石冢群的发现、以及新訾、二里头文化遗址的考古探索不断深深入,五千年文明古国将禀服于世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图源自网络,不便当刪
为什么阴间天子十代冥王就阎罗王最出名?
十代冥王即十殿阎王,是指冥界主管地狱的十个阎王。分别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秦山王、都市王、卞成王、转轮王。
十代冥王出自《西游记》第三回,十王躬身道:"我等是阴间天子十代冥王。"孙悟空道:"快报名来,免打!"十王道:"我等是秦广王、楚江王……。"
第一殿,秦广王蒋
秦广王蒋二月初一日诞辰,专司人间夭寿生死,统管幽冥吉凶、善人寿终,接引超升;功过两半者,送交第十殿发放,仍投入世间,男转为女,女转为男。恶多善少者,押赴殿右高台,名曰孽镜台,令之一望,照见在世之心好坏,随即批解第二殿,发狱受苦。
第二殿,楚江王历
楚江王历三月初一日诞辰,司掌活大地狱,又名剥衣亭寒冰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在阳间伤人肢体、奸盗杀生者,推入此狱,另发入到十六小狱受苦,满期转解第三殿,加刑发狱。
第三殿,宋帝王余
宋帝王余二月初八诞辰,司掌黑绳大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阳世忤逆尊长,教唆兴讼者,推迟入狱,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刑满转解第四殿。
第四殿,杵官王吕
杵官王吕,二月十八日诞辰,司长合大地狱,又名剥剹血池地狱,另设十六小地狱,凡世人抗粮赖租,交易欺诈者,推入此狱,另再判以小狱受苦,满日送解第五殿察核。
第五殿,阎罗王包
阎罗王包正月初八日诞辰,前本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伸雪,降调此殿。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狱。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乡台,令之闻见世上本家,因罪遭殃各事,随即推入此狱,细查曾犯何恶,再发入诛心十六小狱。抽出其心,掷与蛇食,铡其身首,受苦满日另发别殿。
第六殿,卞城王毕
卞城王毕三月初八诞辰,司掌大叫唤大地狱,即枉死城,另设十六小狱,不逆不孝者,被两小鬼用锯分尸。凡世人怨天尤地,对北溺便涕泣者,发入此狱。查所犯事件,亦要受到铁锤打、火舌烧之刑罚。再发小狱受苦,满日转解第七殿,再查有无别恶。
第七殿,泰山王董
泰山王董三月二十七日诞辰,司掌热恼地狱,又名堆磨肉酱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阳世取骸合药、离人至戚者,发入此狱,再发小狱。受苦满日,转解第八殿,收狱查治。又凡盗窃、诬告、敲诈、谋财害命者,均将遭受下油锅之刑罚。
第八殿,都市王黄
都市王黄四月初一日诞辰,司掌大热大恼大地狱,又名恼闷锅地狱,设十六小狱。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翁姑愁闷烦恼者,掷入此狱。再交各小狱加刑,受尽苦痛,解交第十殿,改头换面永为畜类。
第九殿,平等王陆
平等王陆四月初八日诞辰,司掌丰都城铁网阿鼻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阳世杀人放火、斩绞正法者解到本殿,用空心铜桩,链其手足相抱,煽火焚烧,烫烬心肝,随发阿鼻地狱受刑。直到被害者个个投生方准提出,解交第十殿发生六道(天道、人道、地道、阿修罗道、地狱道、畜牲道)。
第十殿,转轮王薛
转轮王薛四月十七日诞辰,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别善恶,核定等级,发四大部洲投生。男女寿夭,富贵贫贱,逐名详细开载,着令更变卵胎湿化,朝生暮死,罪满之后,再复人生,投胎蛮夷之地。凡发往投生者,先令押交孟婆神,酴忘台下,灌饮迷汤,使忘前生之事。
阎罗王的原型是印度神话中的阎摩,在早期佛教神话中,阎王是冥界唯一的主宰,但道教不甘心佛教对于地狱统治权的垄断,决定接管这个庞大的地下王国,并对它展开了大幅度的行政改革。
改革第一项就是大幅增加阎王职位,把原先由阎摩独自统治的地下王国,变成了十位阎王的集体领导制。第二项内容就是在十殿阎王坐下,设置了四大判官。第三项内容就是在四大判官之下建立一个庞大的地方官员体系,具体由各地的城隍老爷组成。
阎王又称鬼界之王,简称鬼王,我国民间佛教信仰的鬼神,为阴曹地府的最高统治帝王,统领阴间十八层地狱,主要工作是管理生灵和生的阳寿和阴寿,拥有掌管着三界万物生死存亡的至高权利,即是鬼又是神。万物众生的阴阳之命由其生死簿掌管。不归阎王管的只有永不超生的孤魂野鬼。
阎罗王这个著名的神话形象,从古至今就很骇人听闻,属于鬼神信仰中的一种,在民间常常被人们口口相传,再加上通过影视剧的传播而为大众所熟知。很多歇后语和文学作品的热度也都是以阎王之名作为代表才流传。
印度神话中将冥界之王称为阎摩罗王,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后,阎王作为地狱主神的信仰才开始在中国流行开来,佛教吸收印度信仰中的阎罗王而传入中国,中文阎王就是从印度梵语中音译过来的词汇,本意是捆绑,具体意思是捆绑有罪的人。
佛教吸收了印度教的阎摩形象和多层地狱体系,公元前后将其带入中国内地。受其影响,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学作品出现系统、多重的阴司体质。隋唐时期,阎罗王逐渐取代泰山府君,成为冥界的执掌者,并且其形象中出现权力分化与职业化的趋向。自宋朝开始,有阎罗王和地狱的文学作品,不仅数量比以往多,而且情节和叙事方式也更加丰富、细致、多样。
民间传说中,包拯成了公正的化身,有人认为,他死后成为阎罗王,继续审理阴间的案件。有的则认为他日断人间,夜断阴间。
著名歇后语有:阎王让人三更死,谁能留你到五更;阎王开饭店——鬼都不上门;半夜起来骂阎王,等死等不到明天等等。
明清以来,十殿阎王之说盛行,但是民间少有专门奉祀十殿阎王的庙观,一般均在当地城隍庙内设阎王殿,奉祀十殿阎王。
dnf有减技能冷却的称号有哪些?
1、哥特迷情
哥特迷情是在2015年推出的劳动节礼包称号,对于礼包称号而言分别有四种,分别是哥特迷情(魔翼)、哥特迷情(圣羽)、哥特绮梦(魔翼)和哥特绮梦(圣羽)。
蓝字属性双暴击增加5%,城镇移动速度增加25%,重点的就是可以减少10%的技能冷却时间。
2、昨日的恩赐
昨日的恩赐称号品质为稀有,蓝字所增加的属性与上诉哥特迷情想比要强大很多三速、所强、双暴击都有所百分比的加成。
而且昨日的恩赐对于减少技能的CD来讲,攻击时,有1%的几率减少30%的技能冷却时间,而且在被攻击时还有1%的几率附加5%的伤害。
3、明日的洗礼
明日的洗礼是神器品质的装备,对于三速、所强、双暴击明显的加成都要比昨日强大很多。
攻击时3%几率减少30%的技能冷却时间,持续时间为15秒。其中秋实和无痕的基础属性没太大差别,春华的基础属性最好,当然也是最贵。
4、贵族系列
分为继承者、权贵者、荣耀贵族三种;这三种称号携带的同样的属性就是可以减少10%的技能冷却时间。
扩展资料:
DNF其他称号:
卡妮娜的希望
神圣的守护者
GBL教名誉信徒
开罐之王
不灭之王波罗丁
王之守护·风
王之守护·守护
王之守护·冰
王之守护·炎
王之守护·光
公会★勇士阵营
死神的邀请(血)
死神的邀请(魂)
怪兽猎杀者
天空之城达成者;
斗志碎片;
信念碎片;
守护碎片;
奥西里斯神的意志;
迦尼萨神的意志;
你会想到什么?
提到埃及,我首先想到的是,埃及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四千年文明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还有金字塔,木乃伊,法老和埃及绝后等,其次是沙漠和尼罗河还有苏伊士运河等等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简称“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与巴勒斯坦接壤,北经地中海与欧洲隔海相通,[1]东南与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相望,埃及的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由于历史的原因,英语、法语也被广泛使用。[1]埃及是中东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非洲人口第二大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方面长期处于非洲领先态势。也是非洲大陆第三大经济体。
古埃及文明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3100年出现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连续形成了31个王朝。公元前11世纪至前1世纪,断断续续被亚述、巴比伦、波斯、古代马其顿和罗马帝国征服。
公元4—7世纪并入东罗马帝国,古埃及文明灭亡。后被波斯萨珊王朝占据。公元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入侵,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阿拉伯帝国后期,埃及出现了法蒂玛王朝和阿尤布王朝。
1249年开始由马木鲁克王朝统治,1517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征服,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埃及行省。
1798年~1801年一度被拿破仑占领。1805~1840年在穆罕默德·阿里领导下进入短暂的独立。
1882年被英国军队占领,1914年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1922年2月28日,英国被迫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对埃国防、外交、少数民族等权力,埃及当局仍然是英国控制下的傀儡王朝,按英埃政府间协议英国可以随时为了保护英国在埃及利益对埃及出兵。
1952年7月23日,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法鲁克王朝,成立“革命指导委员会”,掌握国家政权,获得真正独立。1953年6月18日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
1954年,英国被迫同意分批从埃及撤军,直到1956年英军才全部撤出埃及,但仍然保持对苏伊士运河区的事实治权。
1956年,纳赛尔将苏伊士运河收为国有,引发第二次中东战争,英国与法国、以色列组成联军,突击控制了西奈半岛与苏伊士运河区,围歼了多支埃及军队,并对埃及的多座大城市展开战略轰炸以震慑埃及军民。埃及被炸毁民房1万多栋,炸死1000多人,受伤20 000多人。战后埃及奠定它在中东的领导地位中心;英国上下也认清了现实国力,宣布“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退”。
1958年2月,埃及与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1年9月,叙利亚脱离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埃及失去西奈半岛。
1970年,纳赛尔去世,由萨达特继任总统。1971年9月,改国名为“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1978年,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1981年,萨达特遭刺杀身亡,由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继任总统。1982年取回西奈半岛的主权。
2011年发生茉莉花革命,阿拉伯世界多国发生社会动荡,“争民主、反独裁、反腐败”的反政府示威风起云涌。埃及成为这台大戏中重要一幕,运动导致执政三十年的穆巴拉克总统黯然下台,并由军方掌握国家过渡政权。2012年6月,民选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上台,一年后他被军方罢职,后引发穆兄会支持者的持续示威抗议和严重流血冲突事件,埃及社会也面临着严重的分裂和对立局面。
2014年6月3日,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当选总统,6月8日宣誓就职。
2016年10月28日,埃及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北部经地中海与欧洲相通,东部经阿里什直通巴勒斯坦。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与印度洋,战略位置和经济意义都十分重要。
埃及面积为100.145万平方公里,疆域横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国土略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东西宽1240千米,南北长1024千米,地形平缓,没有大山,最高峰凯瑟琳山海拔2642米。
以上则重介绍了埃及的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地理位置等,下面再分别简要介绍一下:金字塔、木乃伊、埃及艳后、埃及法老、埃及神话、以及自然环境,尼罗河,苏伊士运河等
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古埃及的上埃及、中埃及和下埃及,今苏丹和埃及境内。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 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长230米,共用230万块平均每块2.5吨的石块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着物,靠石块的相互叠压和咬合垒成。国王哈佛拉的金字塔前,还矗立着一座象征国王权力与尊严的狮身人面像。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的帝王(法老)陵墓。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开罗西南尼罗河西古城孟菲斯一带的金字塔是占有集中的一部分。[1]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6座,最大的是开罗郊区胡夫的三座金字塔。[1]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埃及国王也称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被看做是神的化身。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金字塔就成了法老权力的象征。现在的尼罗河下游,散布着约80座金字塔遗迹。
埃及木乃伊
木乃伊是经过特殊处理而完好保存下来的尸体。前后三千多年期内,古埃及人将尸体制成木乃伊的方法有不少改变。不过多数学者专家认为防腐方法在公元前十世纪左右发展至巅峰,当时一位第一流的防腐师大致依下述步聚制成木乃伊:首先用燧石刀在尸体腹部左侧开个十厘米长的切口,从切口把心脏(防腐师和他的主顾都认为心脏是感情的根源)以外所有其他内脏掏出来,逐一用酒和含有末药、桂皮的香料加以清洗。 中文名 埃及木乃伊 外文名 mummy 别名 木乃伊 保存方法 烘干、冷冻 起源地 埃及 百科精英编辑招募 期待专业的你加入… 木乃伊 尸体全身每部分都彻底清洗后,防腐师把所有器官和尸身埋进泡碱(碳酸钠和碳氢钠混合剂)粉末堆中,抽乾水分。尸身、器官大概要埋在泡碱粉里约一个月,拿出来后把每一部分再用香液和香料洗涤。尸体防腐工作自始至终的每一个步聚,防腐师必认真从事,比如开始时便把尸体每个指头包好,以免指甲损坏或脱落失去。 跟着,防腐师把乾透的内脏逐一以麻布包好,放回腹腔(或者个别放置于陶罐或石膏罐里)用锯屑、麻布、焦油或泥巴之类的填料填好腹腔。填放完毕,随即将切口缝合。因为泡碱已损坏一些头发,所以必须补一些假发,与未脱的真发编结一起;眼眶里面也需要装入假眼。这时剩下来的工作是使尸体外观复原,也是最费工夫的,因为要把乾瘪的尸身恢复生前模样实在不容易。防腐师进行这项古代整形外科手术,要在尸身各处小心地割开很多微小切口,从皮肤里填入依身体轮廓模造的麻布填料,就如二十世纪的整容师注射矽剂替活人整容一样。甚至尸体面部和颈部也整得像生前一般,嘴里塞以麻布使双颊饱满。最后防腐师还要充当化妆师,用称为赭石的有色泥土替死者面部以至全身染色(男死者染红色,女死者黄色)。染色完毕尸体即可包裹。防腐师将尸体四肢分别以抹过松香的麻布一层一层地密实包裹,然后包裹头部和躯干,最后全身裹起来。这项包裹工作做起来缓慢费时,有几个木乃伊现在被人解开,裹布的长度加起来竟然超过二公里!防腐师包好尸体,做成一具木乃伊,前后约共花七十天时间。跟着防腐师把木乃伊送还丧主,丧主此时大概已另外备好人形棺木来装木乃伊,并且已筑好坟墓。 制作木乃伊的全过程费用昂贵,除需要各种药品、香料、辟邪物、护身符等外,仅包裹一个尸体,有时就要用1000多米的优质亚麻布。因此,只有国王、王亲国戚、贵族富豪才花销得起,穷人只能从简,甚至草草了事。希罗多德谈到过另外两种比较便宜的木乃伊制作方法,虽很难保证尸体的完好,但多少可以给穷人以心灵上的安慰,而且,也许正是由于这些便宜的制作方法,制作木乃伊的传统才得以传播和延续。直到基督教在埃及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元4世纪以后,制作木乃伊的习俗才被废止。 古埃及专门有一批人以制作木乃伊为职业,他们掌握技术,代代相传。在古埃及,制作木乃伊,生产与此有关的必需品,无疑形成了相当重要,规模又颇大的行业系统。这一行业的存在,表明古埃及人已掌握了物理、化学、医学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他们用作干燥剂的氧化钠,经现代科学分析,乃是碳酸钠、碳酸氢钠、盐和硫化钠的混合物,可见这些物质的化学作用,当时已为人所知。
埃及神话:
相关传说 在古埃及,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神话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地神塞布的儿子奥西里斯很有本事,曾一度为埃及国王(法老)。他教会了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如种地、做面包、酿酒、开矿,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因此,人们很崇拜他,把他视作尼罗河神,相信人们的生命就是奥西里斯给予的。他有一个弟弟叫塞特,存心不善,阴谋杀害哥哥,夺取王位。 有一天,塞特请哥哥共进晚餐,还找了许多人作陪。进餐时,塞特指着一只美丽的大箱子对大家说:“谁能躺进这个箱子,就把它送给谁。”奥西里斯在众人的怂恿下,当着大家的面试了一试。但他一躺进去,塞特就关闭了箱子,上了锁,把他扔到尼罗河里去了。 奥西里斯被害以后,他的妻子女神伊西斯到处寻找,终于找回了尸体。不料,这件事被塞特知道了。他半夜里又偷走了尸体,把它剖成48块,扔在不同的地方。伊西斯又从各个不同的地方找到奥西里斯尸体的碎块,就地埋葬了。 后来,奥西里斯的遗腹子荷拉斯出生了,他从小就很勇敢。长大成人后,打败了塞特,替父亲报了仇,并继承了人间的王位。他把父亲尸体的碎块从各地挖出来,拼凑在一起,做成了干尸“木乃伊”。又在神的帮助下,使他的父亲复活了。 奥西里斯的复活不是在人世间的复活,而是在阴间的复活。在另一个世界,他做了主宰,专门负责对死人的审判,并保护人间的法老。 这个神话故事开始在民间流传。后来,埃及法老听到了,便利用它来欺骗人民,说法老有神的帮助,因此活着是统治者,死后还是统治者。谁要是反对法老,那么,他活着时会受到惩罚,死后也不能顺利通过奥西里斯的阴间审判。 此后,每一个埃及法老死后,都要把奥西里斯的神话表演一番。第一步是举行寻尸仪式。第二点是举行洁身仪式,即把尸体解剖,取出内脏和骨髓,制成干尸“木乃伊”。具体方法是,先把尸体浸在一种防腐液里,溶去油脂,洗掉表皮。40天后,把尸体取出晾干。在腔内填入香料,外面涂上树胶,以免尸体接触空气和细菌,然后用布把尸体严密包裹起来。这样,经久不腐的“木乃伊”就制成了。第三步是诵念咒法,为“木乃伊”开眼、开鼻、开耳、开口,把食物塞进它的嘴里。据说,这样就能像活人一样呼吸、说话、吃饭了。最后是埋葬仪式,把“木乃伊”装入石棺,送进他们生前为自己经营的“永恒住所”——坟墓里去。
埃及艳后:
在大多人的眼中埃及艳后凭借漂亮的面容,成功征服了几位有权势的男人,并且运用美色,将埃及发展壮大。其实这并不是历史真相的全部,埃及艳后不仅貌美,她更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和管理才能。在这些优势的作用下她将古埃及治理的井井有条。但是如此辉煌的她最终却走向了自杀的道路,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中的埃及艳后是一位“旷世的肉感妖妇”,她曾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克丽奥佩特拉生于公元前69年,是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后托勒密王朝册封的君主之一。她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指定他的长子托勒密和她共同执政,统治埃及。公元前51年克丽奥佩特拉登上王位。
克丽奥佩特拉在古埃及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在后人的记述里,这位埃及绝世佳人凭借其倾国倾城的姿色,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君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但丁的《地狱》、莎士比亚的《恺撒大帝》等,都将这位传奇女人描述为“旷世的肉感妖妇”;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
在好莱坞巨片《埃及艳后》中,克丽奥佩特拉同样被描绘成用色相引诱恺撒大帝,助其击溃亲生胞弟而出掌王位;恺撒遇刺后,她又迷倒了安东尼。可是安东尼的作为激起了罗马市民的愤怒,在与罗马人交战中彻底败北之后,克丽奥佩特拉眼见大势已去,不得已以毒蛇噬胸自杀,年仅38岁。
传闻塑造了一个美艳绝伦的艳后形象,她的神秘与手段自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虽说野史、传说和文学作品总能见到这位“埃及艳后”神秘的影子,但有关她本人的文献资料却是少之又少。历史上真实的克丽奥佩特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她真的貌若天仙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最好还是到她那个年代流传至今的雕像中去寻找。可是,保存至今的雕像实在是凤毛麟角,好在德国柏林博物馆尚有一尊据称是全世界保存最好最完整的埃及艳后的肖像。
这尊肖像所展示的埃及艳后并不美艳:看上去她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女人,头发只是简简单单地打个髻,风格朴实,这样的装扮显然无法俘获罗马将领的爱情。她的鼻子应该属于鹰钩鼻,但她的嘴并不性感。她也不饰戴任何珠宝。没有耳环,没有项链。
如果说保存在柏林博物馆里的这尊雕像说服力尚嫌不够的话,伦敦大英博物馆最近举行的“埃及艳后”展览则彻底揭开了这位传奇女人的面纱。这是首次同时展出11具克丽奥佩特拉的雕像,而这批雕像过去一直被误认为是其他王后。从这些雕像看,女王不过是个长相一般,脸上轮廓分明,看起来较为严厉的女人。她的个头矮小短粗,身高只有1.5米,身材明显偏胖。她的衣着也相当朴素,甚至脖子上有很明显的赘肉,牙齿长得毫无美感。这就是所谓的“埃及艳后”。
近期一位英国学者发现,埃及艳后掌握5种语言,她的宫廷其实是知识分子聚会的地方。难道这就是那位让恺撒大帝和安东尼神魂颠倒的女人?答案是肯定的,但恺撒大帝和安东尼之所以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与克丽奥佩特拉的姿色并没有直接联系。这是英国一位学者的最新发现:其实在中世纪阿拉伯学者眼中,“埃及艳后”不是靠美色而是凭卓越的思想和学识征服人心的。
克丽奥佩特拉在阿拉伯世界是备受尊崇的大学问家,她对炼金术、哲学以至数学和城市规划无一不晓。她聪明、诙谐、迷人,而且,她还具有惊人的毅力。克丽奥佩特拉精通多种语言,她的第一语言是希腊语,但她也会说拉丁语、希伯来语、亚拉姆语和埃及语。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埃及古物学者奥卡萨·艾尔·达利在一批以前从未被发现过的中世纪阿拉伯文献中发现,克丽奥佩特拉并不像希腊传记中描写的那样只是一个美艳妖娆、专爱勾引男人的风流女子,她可能是一个富有才华的数学家、化学家和哲学家。克丽奥佩特拉写过好几本关于科学的书,她的宫廷也绝非淫荡之所,而是知识分子聚会的地方,克丽奥佩特拉经常和一些科学专家开会讨论科学难题!中世纪的阿拉伯学者从未提及埃及艳后多么淫荡,他们经常将她称作“善良的学者”。
埃及艳后并不像银幕中的那样,是一个仅靠姿色去博得宠爱的女子。在真实的历史中,克丽奥佩特拉是一位博学的才女,正是这些学识换来了古埃及的繁荣,以及凯撒大帝的倾心。试想一下有权势的凯撒大帝身边美丽的女子无数,为何单单会喜欢克丽奥佩特拉?由此可见是个人魅力征服了这个伟大的男人。
埃及法老:
法老”一词实际上翻译自希腊文和希伯莱文对 尼罗河流域国家统治 者的称呼,这一称呼则来源于埃及语的“王宫”一词。因此“法老”原指王宫或者朝堂,到埃及第十二王朝末期,“法老”一词还仅仅使用于指代王宫。最早将“法老”用来表示埃及君主的是第十八王朝埃赫那顿时期的一封信,其中提到“法老,愿他健康长寿并富有,君王”。在此之后的第十九王朝,“法老”一词还可以用来代表 贵族,而不仅仅是国王。直到第二十二王朝,法老一词开始同法老具体的称谓联系在一起使用, 国王。 在不使用“法老”一 词的时间里, 古埃及人一般使用“国王”、“殿下”、“君主”等词表示国家的统治者,但这些词都是 古埃及文的意译,而不是音译。而由于“法老”一 词的独特性,后人习惯上就把所有 古埃及国王都用这一称谓表示了。 名称来历 是 埃及语的希伯来文音译,其象形文字写作,意为大房屋,在古王国时代(约前2686~前2181)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前945~前730)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习惯上把 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法老作为奴隶制专制君主,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 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 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法老自称是太阳神阿蒙-赖神之子,是神在地上的代理人和化身,令臣民将其当作神一样来崇拜。
法老地位 法老站在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是神的化身,具有绝对的 权威。 古埃及人对法老的崇拜近乎疯狂,仅仅是法老的名字就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官员们以亲吻法老的脚而感到自豪。
尼罗河:
埃及尼罗河 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 共3个含义 尼罗河(Nile)是一条流经非洲东部与北部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与中非地区的刚果河以及西非地区的尼日尔河并列非洲最大的三个河流系统。尼罗河长667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2007年虽有来自巴西的学者宣称亚马逊河长度更胜一筹,但尚未获得全球地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尼罗河有两条主要的支流,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是尼罗河下游大多数水和营养的来源,但是白尼罗河则是两条支流中最长的。尼罗鳄居于此地。尼罗河在印第安人语言叫月亮的眼泪 中文名 尼罗河 外文名 Nile River 发源地 非洲东北部布隆迪高原 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部 长度 6670公里 。 尼罗河流域分为7个大区:东非湖区高原、山岳河流区、白尼罗河区、青尼罗河区、阿特巴拉河区、喀土穆以北尼罗河区和尼罗河三角洲。该河北流,经过坦桑尼亚、卢旺达和乌干达,从西边注入非洲第一大湖维多利亚湖。尼罗河干流就源起该湖,称维多利亚尼罗河。河流穿过基奥加湖和艾伯特湖,流出后称艾伯特尼罗河,该河与索巴特河汇合后,称白尼罗河。另一条源出中央埃塞俄比亚高地的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在苏丹的喀土穆汇合,然后在达迈尔以北接纳最后一条主要支流阿特巴拉河,称尼罗河。尼罗河由此向西北绕了一个S形,经过三个瀑布后注入纳塞尔水库(湖)。河水出水库经埃及首都进入尼罗河三角洲后,分成若干支流,最后注入地中海东端。 水文 特点 尼罗河有定期泛滥的特点,在苏丹北部通常5月即开始涨水,8月达到最高水位,以后水位逐渐下降,1至5月为低水位。虽然洪水是有规律发生的,但是水量及涨潮的时间变化很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尼罗河和阿特巴。
尼罗河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在开罗河段,游客通常会选择夜游尼罗河,不仅可以欣赏开罗的都市夜景,还能观看到精彩的肚皮舞或苏菲舞表演。 游船选择较多 在开罗市区尼罗河两岸的码头可以看到不同档次的多种游船,价格从10埃及镑到一两百埃及镑不等。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SuezCanal)是世界第三大运河,全长167公里,是一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通道,于1869年挖毕贯通,它的通航使得以往的长途航行大大缩短,拉近了埃及与欧洲的距离。 苏伊士运河长期被列强控制,直到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将其收归国有;1967年埃以战争导致运河关闭;1975年萨达特总统又重新开放了运河。现在,苏伊士运河每天平均开放15小时,有90艘船只通过,承担全世界14%的贸易量,这是埃及政府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
DNF中的神级称号哪个适合漫游枪手?
奥西里斯神的意志不错,因为漫游刷图的时候就是XXX,用技能也都是物理攻击的。
这个称号可以增加输出的,我一直想弄一个,在网上看有人说合成的也不是永久的,只是有几率合成永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