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区域,dnf无尽的永恒有什么用处?
1、进入卡勒指挥部所需材料:无尽的永恒40个,其他的容易获得我就不说了。
2、获得无尽的永恒的方法:时空之门以上的副本,王者难度获得,从大火灾到爱丽丝,地图分别是格兰之火,瘟疫之源,卡勒特初,暗黑圣战,绝密区域,昔日悲鸣,凛冬,谜之觉悟。
所有的每日任务必须要完成主线任务才能领取,其中大火灾有2个每日任务,其中一个是打怪获得的100个魔法阵的任务材料,一次就能完成,谜之觉悟因为我缺少金色,没法完成主线任务,(金色从分解魔法封印的装备获得)。
3、时空之门深渊的开启:78级就能领取时空之门的深渊任务。
4、1个透明换取1个盒子,盒子里面有2张挑战书,盒子有CD不能秒开。
5、无尽的永恒能交易
补充说明下:无尽的永恒确实是任务获得,地下城我还没有看到掉落过,每日任务只获得一个无尽的永恒。
五眼联盟是怎样的一个组织?
“五眼联盟”是一个信息情报共享组织,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五个国家,名称的寓意很直白,就是五只眼睛,相对“澳加新英美情报联盟”这种称谓简洁了很多,所以一般都采用“五眼联盟”这个称呼。
对于各国情报组织而言,“五眼联盟”是个不是秘密的秘密,因为五眼的情报共享机制虽未正式公开,但通过蛛丝马迹总是能把他们联系到一起,某些国家更是能通过强大的谍报系统直接了解他的存在与工作方式甚至五眼所触及的具体目标。
造成“五眼联盟”被迫走向前台的是震惊世界的“斯诺登事件”(棱镜门),或说震惊世界普通民众的“斯诺登事件”,世界上知道“五眼联盟”的政要很多,只是摄于美国的淫威不想多嘴平添麻烦而已。
到底是被挖掘,还是配合挖掘,这不得而知,反正涉事公司全部予以否认,其中包括脸书、谷歌、雅虎、苹果和微软等一系列网络巨头,但真正能够撇清关系置身事外的恐怕只有推特而已。
事件引发众怒,美国官方对内的解释是,为了安全这是非常必要的,而对欧盟的解释是,这是必要且正当的,把欧盟国家气得不行不行的,又是谴责又是问责涉事公司的,但这都是表面现象,其实内心充满了无奈,他们并不能把美国如何,也不可能通过手段终止美国违反国家法的霸权行为。
总之,阳光总在风雨后,风雨后的世界各国还在美国的监控之下,只不过拔起萝卜带着泥,而所谓的“阳光”则直接照射到了“五眼联盟”这个组织上,左右不能因为暴露解散是吧,干脆正式浮出水面好了,反正该丢的脸已经丢了,该挨的骂已经挨了,该暴露的也已经暴露了,不如破罐破摔,不但公开“五眼联盟”,还公然宣称五国情报共享。
美国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其他四个小伙伴就有点兴奋了,抱住大粗腿的形象深入人心,也算是变相增加国家软实力?美国可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也是第一军事强国,想揍谁揍谁那种,估计其他四国想想就有面子吧,悲哀。
其实这只是假象而已,他们的共享权限也分三六九等,美英各自审核本国的分享,加拿大的地位仅次于美英,澳大利亚在地位上奋起直追,从近期表现就能看出他追求“进步”的热情。
这让我突然想起乾隆帝训政时期的场景,乾隆坐龙椅,颙琰坐板凳,还有仨奴才跪立侍奉,这还不算,要命的是,还有一群连自称“奴才”都没有资格的人拼命往前拥,以期抱住弥足珍贵的强壮大腿,换句话说,只要美国愿意,“五眼联盟”随时可以变成十眼十五眼,但限于条款限制,恐怕不会再有新成员加盟。
这个联盟本身就不存在什么公平,美国可以监听、监控其他四眼的一切部门一切政要一切个人,四国所有的情报也要和美国分享,但是反过来四国监听监控美国,那就是自寻死路,在这方面,美国能容忍的也就只有以色列而已,即便知道了也得压下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五眼联盟”联盟是在二战中应运而生的,由英国提议,美国准许同意合作,但是,虽然英国参战较早,但是在谍报技术和工作水平上,还不如高挂免战牌闷声发大财的美国,而且美国对自己的能力也比较自负,所以初期美英的信息合作项目进行的并不怎么顺利,组织诞生伊始就存在着歧视。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美国正式宣战,情报工作也相应提升到了最高级别,自此美英两国的合作才在磨合中渐渐趋于默契,至于其他小弟,都是二战结束三年后才加入联盟的。
这涉及一个问题,为什么是美英加澳新五国而非其他搭配呢?
加拿大,白人并非原住民,原是法国殖民地,后来法国割让给了英国,同时也是英国最早的自治领。
澳大利亚,白人并非原住民,是英国的殖民地、自治领。
新西兰,白人并非原住民,是英荷组团占据,后来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自治领。
由此可以看出,包括美国在内,其实他们都是同一群人,同样的母语,同样的文化,同样的肤色,同样的制度,甚至在经历上也非常相似,而对于英国来说,这些都是自己曾经的小弟,抱团入盟可以增加自己的“集团”实力,增加话语权。
可惜一切都要以实力说话,其中联盟的终极BOSS还是美国,虽然最初的阵营是英加澳新VS美,但后来又演变成了英澳新VS美加,再后来变成美加澳新VS英,并在最终演变成了美国领导下的英加澳新,当然,哪国政客都不傻,他们不断通过分工不同的策略,逐步增加本国在联盟中的地位,自此不多赘述。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或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简单说,英国和加拿大处于同一梯队是美国攥拔加拿大联盟内地位的结果。
澳大利亚的地位也在提升,逐渐将会演变为: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
这也是美国攥拔澳大利亚的结果,原因很简单,澳大利亚参加了伊拉克战争,虽然加拿大和新西兰因为质疑证据没有参加,但加拿大在美国心目中的地位你懂的,新西兰则受到了美国的警告,大意就是如果存在感一如既往的低,你就没有存在于联盟的必要了,再想想新西兰某些敏感时期的站队举动,某些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分工上,简单说有地域型分工,也有领域型分工,无论怎么分工,仅次于美国的另外两个军事大国都备受五眼瞩目,是他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地域型分工,仿佛把世界地图分为若干块,每个联盟国都负责其中一部分情报收集工作,但在重点地区,情报网是有重叠的,出于重要性考虑,对重点地区的情报,他们始终秉承宁滥勿缺的准则,生怕放过任何一条情报,以美国为例,中俄中东都是必不可少的“信息采集点”。
领域型分工,项目繁多,比较复杂,比较经济领域,网络领域还有各国都非常重视的反恐领域等等等等,太多太多。
他们的沟通程度高,沟通效果也令五国满意,情报负责人每年都要会面,内容无非总结和计划,电话沟通更是必不可少,慢慢的,他们也在由组织合作转变为国家层面的配合,虽然队列整齐,其实内部也同样存在分歧,虽然较低,但各联盟国并非没有下限,有合作和分歧将会是这个组织的常态。
但考完了还要模拟填志愿?
按照高考改革政策,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八省市将在2021年首次实行“3+1+2”模式。
为了考生和涉考涉招人员提前适应,这八个省市按照要求在2021年1月23日-25日同步组织了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考试。
作为一名河北人,虽然孩子还没到高中阶段,但是同事家的孩子也有面临高考的,平常也讨论一些孩子高考方面的话题。
个人认为这次联考抛开所谓的“泄题”困扰,找到自己的参考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1)查找各学科题型变化与分值分布我比较喜欢英语一些,这次也首先看了英语试题变化。在新高考英语试卷中,虽然还是听力、阅读、语言应用、写作,总分150分,但还是有变化。
①分值变化:除了听力30分维持不变外,阅读由40分增长到50分,语言英语由45分降到30,写作由35分增长到40分。
②题型变化:英语考题最大变化我认为是写作部分:去除了改错,增加了文章段落读后续写。这就比较考验对段落的理解力,还有写作能力。有的学生中文写作文都很难下笔,更别提英文了。在英语试卷这单元难度有所增长,增加了新的考核点,这都是考生要注意的地方。
当然其他科目也需要仔细地比对,只有找到差别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缺点。
(2)适应考试时间安排,提前做好计划①高考整体时间的安排
比如说河北2020年高考时间安排是:第一天 语文 上午9:00-11:30 数学下午3:00-5:00
第二天 文综/理综 上午9:00-11:30 外语下午3:00-5:00
而在3+1+2模式考试时间安排更为细致,分为3天进行,不同选科的学生考试时间也不一样,要提前安排好。
②单科考试时间的分配
新的事物都是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的。面对一份考题,合理分配每个题型的答题时间也是学生需要自己调整的。
根据个人优势、答题习惯合理的分配时间,争取最大程度拿分才是关键。比如说英语阅读分值增加,是不是要多花点时间答题、检查呢?其他各科也是同样的道理。
(3)针对性提高模拟目的是让考生提前进入环境,有了经验不至于到时过于慌乱;同时还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在高考前针对性的提高。
比如同事家的孩子写作一般,经过这次模拟,也不能在英语方面落下过多的分数,就报了英语写作的提高班。即使一些同学拿到试题取得高分,也没有实际意义,这次考试与真实高考还是有差别的,高考成绩还是要凭借自己努力去提高。
不是说非要报班,更多的是重点提高,在后面的复习中有所侧重。至于其他科目也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寻找差距,重点补充。
总而言之:这次联考的主题是“适应”。其实就是一种模拟行为,让学生提前熟悉高考模式,也能针对性地提高。高考改革不仅仅是选择科目的变化,每个科目的考题变化才是关注焦点,找出新高考模式特点,提前应对新高考是教师、学生、家长在有限时间立需要面对的课题。这次只是模拟考试,希望还是要有严密周全的措施。高考对很多人来说都是改变人生的机会,更需要一个公平的环境。让此次模拟考试价值最大化,尤其是有高三考生的家庭才要重点思考的,至于其他方面,无力改变的话只能适应而已。所有的考生、家长都要加油!李钟岳为什么不同意秋瑾就义前提出的写诀别信的要求?
秋瑾就义时年龄仅仅只有32岁,自然也有许多人为她感到惋惜,当然这里也包括当时执行这一命令的县官李钟岳。
秋瑾虽说作为女流之辈,但她当时的地位个影响力一点也不差,自幼饱读诗书,自然也就造就了她不俗的文学造诣!
即使在当时被抄家之时,面对无奈何尴尬的境遇,也是留下了:“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绝句,而我们主题,关于秋瑾就义前提出的三个条件到底是什么?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生命即将终结的那一刻,也会尽可能满足除了死亡之外的大部分请求,难道有什么难言之隐?或者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就拿这三个要求来说:
第一:准许写家书诀别。
第二:不要枭首。
第三:不能剥去衣服。
其实看来这三个条件也不足为过,并没什么不能做,或者是不可告人一说,但是为何李钟岳死活不同意第一个呢?
何况李钟岳是相当仰慕秋瑾女士的,他还经常以秋瑾为榜样,教育子女,也算是他家里孩子的精神导师了,为何要如此谨慎呢?
其实我们可不要忽略当时秋瑾被捕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就要那么仓促行刑的缘由,毕竟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当时相关政府人员给秋瑾安排的罪名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这样的罪名确实有点大了,毕竟威胁清王朝的统治地位,自然所有人都不敢轻视。
李钟岳仰慕秋瑾归仰慕,但是有些时候也只能是身在官场身不由己,没有办法的事儿。我觉得当时李钟岳不让她写家书的原因有三:
第一:家书的潜在危险
首先作为一名革命者,同事具有很高的学识,当然也会具有很扎实的文字功底,对于文字的把玩也了如指掌。
要是留下家书,其实能否传到家人手中都是个大问题,即使传到了秋瑾女士家死人手中,到底给谁说了什么,相信也会是许多人注意的焦点,难免不会牵连到不该参与这场风波的家人之中。
第二:其实凡事都要求我们讲究证据。但是尽管当时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但是秋瑾女士也还是被关押起来,限制人生自由的,写家书这件事儿。
但当时李钟岳已经没有审批的权利了,毕竟他的上头已经对他有所怀疑,难免会因此被人抓住把柄惹祸上身,虽说是简单的家书,但是在那种情况下更不敢轻易为之,毕竟是政治层面的问题。
第三:时间上也来不及
尽管李钟岳不想让秋瑾死,但是最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福贵已经提前上报谎称秋瑾已经招供的革命事实,虽没有确凿的证据上头也是很快就给了行刑的批复,完全没有留任何回旋的余地。
福贵自接到手谕,就已经注意上李钟岳的一举一动了,凌晨两点接到通知,凌晨四点就已经被押到了刑场,时间上仓促,并没有给李钟岳思考的机会,更没有给秋瑾写家书的时间。
尽管并不是李钟岳的本意,但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所以李钟岳即使出于本意,做了自己内心最本真的决定也已经于事无补了,其实写家书也不过是多此一举,传不到家里不说,还连累更多的人。
当然后来的结果也正如李钟岳所想的一样,不仅内心承受了极大地谴责,他的上级对他也不肯放过,仅仅就在秋瑾死后的三天后,已经被下达革职通知。
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为什么看似简单的条件,背后却有这样的故事了吧,残酷的现实,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丝毫没有人情味可言!
他的手下都去做什么了?
能被毛主席点名评价的民国人物不多,尤其是正面评价,而王亚樵就是其中一个,毛主席对其评价道:“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事欠检点,大事不糊涂,谁给中国制造悲剧,他就给谁制造悲剧,这个人的事迹值得写进历史”。
王亚樵其人王亚樵(1889-1936),字九光,抗日志士,民族英雄。他生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对帝国主义列强压榨我国恨之入骨。他的一生,崇尚的一句话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他,也用一生来证明了这一点。
王亚樵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他早些年加入同盟会,积极响应孙中山先生的主张,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25岁的他在合肥成立军政府,宣布独立,后来更是一直活跃在反对军阀割据的时代大潮中,他先后参与组织了反袁护国运动、南北议和、组建工会、北伐、反对曹锟吴佩孚等著名的政治运动。在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大屠杀后,王亚樵又走上了反蒋道路,在日军侵华后,他又组建大名鼎鼎、让无数汉奸日本人闻之胆寒的“铁血锄奸团”,走上了抗日道路。
他一生的刺杀活动都是针对贪官污吏、卖国求荣的汉奸、还有反对民主和平的政要、还有侵华日军等等,他的刺杀活动几乎触动了当时所有的最大势力,因而引起来自蒋、日、汪甚至是青帮大佬的全面追杀围堵。1936年9月20日,他为给手下余立奎的老婆余婉君送生活费,被诱至梧州余婉君居所后被戴笠埋伏的特务乱枪射杀,年仅48岁。
王亚樵的经典刺杀行动一、庐山刺蒋。1931年,国民党内部派系斗争愈发激烈,其用以蒋介石和胡汉民的斗争尤甚,后来蒋介石撕下脸皮直接囚禁了胡汉民。胡汉民的家属找到王亚樵并许以二十万大洋买蒋介石的人头,他当即应允。于是派遣华克之率陈成等潜入庐山,6月14日陈成看到散步的蒋介石,于是向其开枪射击,无奈蒋介石防备森严,又加上他枪法不佳,未能得逞,这件事史称“庐山刺蒋”。
二、北站刺宋。蒋介石在庐山遇刺后,国民党内部反蒋气氛高涨,遂假装下野,同时密令宋子文逼孙科下台。为了挫败蒋介石阴谋,众人决定发起对宋子文的刺杀。1937年7月23日,宋子文抵达上海北站,毕克之对情报中所提到的白衣男子进行了射杀后退走。宋子文很幸运,当天他的秘书也身穿白色西服,不小心当了替死鬼,宋子文也逃过一劫。这件事史称“北站刺宋”。
三、刺杀白川义则。这是王亚樵刺杀行动中的最经典一次。1932年5月5日,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后,日本外相重光葵为了庆祝淞沪会战的胜利,在虹口公园召开了“中日淞沪战争胜利庆祝大会”。蔡廷锴、蒋光鼐等爱国将领密约王亚樵商议对策。日本人为了安全起见,不让中国大陆人参加。王亚樵联系朝鲜革命党人金九、尹奉吉等设计在会场引发炸弹,尹奉吉抱着必死之心决定前往行刺白川义则。4月29日,尹奉吉将装有定时炸弹的热水瓶放在主席台下,重光葵与白川义则登台讲话时,被定时炸弹连台带人炸上半天,尹奉吉恐怕定时炸弹威力不够,又引爆了手榴弹扔上主席台,当场炸死白川义则、重伤重光葵,其他日军头脑共伤亡十一人。这就是著名的“刺杀白川义则”事件。
四、南京刺汪。1935年,王亚樵、李济深等人商议刺杀蒋介石。11月1日,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召开,王亚樵派孙凤鸣藏手枪于相机内潜入会场准备刺杀蒋介石,但由于蒋介石未出席大会,孙凤鸣杀蒋不成,便把枪口对准签订卖国条约的汪精卫,连射三枪,虽三当时没有直接把汪精卫射杀在主席台上,但是子弹深入身体内部,最终在九年后因为枪伤死在了手术台上,可谓是报应不爽啊!
王亚樵的传奇故事实在是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王亚樵死后他的手下怎样了?王亚樵被戴笠设计杀害后,斧头帮也随之解散,他最忠实的部下基本上都加入到人民战线的阵型,这也是王亚樵生前的愿望。
华克之,王亚樵手下智囊。王亚樵所有的刺杀行动,背后都离不开这个人的影子。在刺蒋、刺汪的行动中,他甚至是主持者,刺汪后国民党政府对其悬赏金额是十万大洋,与林彪、陈毅一样。王亚樵死后,华克之听从他的生前遗愿,奔赴延安,在潘汉年的推荐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隐蔽战线的一名优秀战士。解放后因潘汉年案受牵连入狱,1963年出狱,1979年平反,以一个报社的平凡身份渡过余生。1998年,96岁高龄的华克之逝世。
郑抱真,王亚樵的联络官。之前王亚樵的对外事务基本上都是由他负责,王亚樵死后,他也被军统通缉,于是跑回了老家寿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在寿县组织了一支抗日队伍,与日军打起了游击战,后来势单力薄就率部转投了新四军,194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我国的抗战事业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他担任中国首任合肥市市长,安徽省人民政府秘书长等职务,于1954年病逝。
余立奎,王亚樵军事行动负责人。这个人物被我们熟知,是因为去年热剧《远大前程》中车夫余立奎一角色就是以他为原型。1935年他因刺杀汪精卫被国民党秘密逮捕,后被关押到1948年才得以释放。解放后,他历任皖北行署委员,安徽省政府委员等职务,1967年去世,享年79岁。
余亚农,王亚樵的情报头目。他早在同盟会时期便与国父孙先生交好,也是同盟会早期成员之一,也曾做到过国民党中将的高官,后因树旗反蒋,寡不敌众流亡上海,在此期间认识了王亚樵并与他惺惺相惜,从此追随了他。因为他有着较高的名望,可以便与周游在各个势力之中取得情报,逐渐成为王亚樵的情报头子。刺杀汪精卫后,王亚樵被悬赏一百万大洋,而余亚农被悬赏五十万,高出毛主席、周总理的悬赏金额。1936年8月,余亚农受李济深和王亚樵重托前往延安寻求抗日救国道路,毛主席、朱德等接见了他,后得知王亚樵被军统特务刺杀的消息果断率部投奔延安。1949年,余亚农利用其崇高的威望在宁、沪、芜等地策划发动起义,接应解放军渡江。解放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皖北政协副主席、安徽省人民政府委员、副省长等职务,于1959年去世。
王亚樵还有余亚龙,蔡克强、张献廷等门徒,在他死后先后倒在了抗日救国个解放战争的道路上,可谓是处处有忠魂。
结语:王亚樵一生不党不群,在中国最危难的时候,一腔热血尽撒在了国家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以一己之力戮力报国。也许方式不对,但他有同情劳动人民的平等思想,有着深入骨髓的报国理念,从这些来看,不失为一个民族英雄,墓碑上“中国近代史上奇男子”的评价正是恰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