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网站广告内容与本站无关

黑暗武士自觉,人们为什么不效忠国王却服从领主

游戏资讯 susu 2023-07-02 16:10 259 次浏览 0个评论

黑暗武士自觉,人们为什么不效忠国王却服从领主?

1796年,腓特烈大帝时代的辉煌一去不复返,普鲁士以及整个欧洲,都战战兢兢地生活在法国拿破仑的阴影中。几次大战下来,普鲁士军队主力被歼灭,被迫签订屈辱的《提尔希特和约》,夺得波兰的领土被划走,军队只能保留4万人。

此时的普鲁士人口和领土都减少了一半,从强国沦为一个三等国家。但是,拿破仑把法国大革命的“火种”传播到了德意志地区。他按照法国的模式,推翻封建等级制度,强行推进资产阶级改革。具体的内容和做法是:

首先,废除农奴制度。德意志的农民们,与他们的领主取得了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第一次获得了人身自由。他们不再受人压迫,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和支配权,甚至可以自由的恋爱、结婚。他们和过去的领主一样,都是拿破仑的臣民。

其次,废除什一税,打破政、教合一的传统。基督教会利用《圣经》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向信徒们征收此税,但负担大都落在了农民的身上,废除此税,深得民意。同时,没收教会财产,取消他们的一切特权。

更重要的是,推行《拿破仑法典》。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最早一部民法典,它不仅保护了个人私有权,激发工作积极性;而且还确认了自由、平等的原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工商业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同时,废除德意志地区的内部关税,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在过去,一件商品每经过一个邦国就要交一次税,到达目的地时,这件商品的价值几乎翻了一倍。废除关税和使用统一标准后,极大刺激了该地区自由贸易的发展。

对于拿破仑来说,这些变革无非是将领主剥削农民,得来的钱财归为己有,继续他的侵略战争。至于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似乎更像是“把猪养肥再吃”。然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他推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变革,还是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拿破仑的暴政下,德意志民族主义开始觉醒。

我们常说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其实诞生的非常晚,它始于拿破仑时代。在此之前,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可度,以及民族意识非常淡薄,他们对国王没有效忠的义务,只服从和认同自己的封建领主。所以,当时的人们普遍信仰宗教。

对于同一教派的人群,人们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但自拿破仑来了以后,封建领主被铲除,教会也给予严厉打击,社会各阶层、各教派必须绝对服从他的指挥。正是这样的暴政,激发了包括普鲁士在内的,欧洲各国对拿破仑和法国人的仇恨。

也正是这种仇恨,欧洲各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被彻底地激发了出来。在普鲁士,无论是国王、贵族、传教士,还是普通的民众,都成了暴政下的受害者,他们纷纷团结在一起抗击暴政,而“国家”和“民族”的号召,最能团结大多数人。

1813年,在莱比锡会战中,各民族寻求解放和民族自决的愿望更加强烈,普鲁士、俄罗斯、奥地利等国组成“反法同盟”,集合了30万大军向18万的法军发起进攻。半年后,攻占巴黎,法国无条件投降,拿破仑被囚禁在一个小岛上。

这次战争,在欧洲历史上被称为“民族之战”。此时的欧洲,已经不再是一盘散沙,许多民族都自觉地团结起来,并成为一个个“结晶化”的民族国家。一个新的欧洲即将诞生,而德意志民族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也愈发强烈。

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在战乱不断的欧洲,由于长期的分裂,德意志地区成为大国争霸的主战场。“他们遭到历史上最没有纪律的暴兵的蹂躏。到处是焚烧、抢劫、鞭打、强奸和屠杀,到处是一片人去地荒的景象,但受苦最深的又是农民。”

他们开始从分裂走向团结,随着德国的统一,法国长期称霸欧洲大陆的局面被彻底改变,并且成为主导欧洲最为重要的一员。但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夺占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成了德、法两国冲突的焦点,双方反复易手,直到二战结束。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个饱经战火、四分五裂的民族,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团结,尤其是在国家和民族的感召下,所爆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于是,德国人在战争中所展现出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黑暗武士自觉,人们为什么不效忠国王却服从领主

DNF黑暗武士的装备怎么选择?

黑暗武士首推板甲短剑和轻甲巨剑。没有的话可以退而求其次。首先黑暗武士自觉伤害很好,但是黑狗不是红狗,不够二觉吃饭。黑狗还是靠的第五阶技能和上拍的技能。都是40-75左右的技能。轻甲板甲速度很舒服,黑狗尬舞速度和攻速挂钩。板甲的霸体非常的舒服。当然除了2觉的伤害其他技能伤害绝对不差的。轻甲作为曾经的第一b套,虽然没有加强,但是依旧非常不错。韩服已经改版了奶爸奶妈,所以还是别整板甲巨剑,布甲巨剑了。韩服平衡一更新国服。凉凉。。建议板甲短剑,魔法流附魔相对便宜一点点,其次短剑的成长非常的高。特别是奶大的情况下。总结就是板甲短剑>轻甲巨剑>其他。手动打字望采纳!

有哪部电影让你热血沸腾?

1.《湄公河行动》 (2016)

全程没有尿点,动作戏特别帅,张涵予和彭于晏荷尔蒙爆棚,还有满满的民族家国自豪感,值!

金三角湄公河上,一处被称为“鬼门关”的河段,两艘来自中国的商船遭到不明身份之人的枪击袭击。未过多久,泰国军方召开新闻发布会,指责中国商船贩卖毒品。虽然发布会宣称船员全部逃亡,但是十三具遭受残忍杀害的中国船员尸体很快被人发现。这起胆大妄为的案件令中国警方大为震惊,云南省缉毒总队队长高刚(张涵予 饰)受命带特别行动小组前往泰国,并与情报员方新武(彭于晏 饰)合作接洽。根据现有资料显示,这件案子由盘踞在金三角的大毒枭糯卡所为。糯卡贪婪残忍,胆大包天,是湄公河流域上一颗惊扰运输安全的毒瘤。为了将这个恶棍绳之于法,中国、老挝、缅甸开展了三国联合巡逻,集中对糯卡的制毒窝点进行扫荡。而高刚等人也深入最危险境地,与丧失人性的贩毒分子进行惨烈对决……

2. 《突袭》1.2

《突袭》是由加雷斯·埃文斯执导,由美国和印度尼西亚联合制作,于2012年3月23日在印尼上映。 清晨特警Rama(伊科·乌艾斯 Iko Uwais 饰)做完祷告和训练,告别还没有起床的妻子去迎接一项特殊的任务。在雅加达的贫民窟的深处,世界上最危险的杀手和黑帮集结在一个坚不可摧的房子内。到现在为止,破旧的公寓甚至被神勇的警察也视为无法接近的。在黎明前黑暗和寂静的掩护下,一组身兼重要任务精英特警队与执法人员慢慢接近了房子,以便接近臭名昭著的毒枭。但他们袭击的消息被毒枭偶然发现,接着建筑物的灯光被切断,所有的通道被堵。这群特警必须要在世界上最残酷的环境下为生存展开搏斗......

3. 《铁甲钢拳》 Real Steel (2011)

《铁甲钢拳》是一部由梦工厂影业制作,迪士尼影业发行的科幻电影。影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监制,肖恩·利维执导,休·杰克曼、达科塔·高尤、伊万杰琳·莉莉和安东尼·麦凯等联袂出演。影片于2011年11月8日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的故事是围绕未来世界的机器人拳击比赛展开的,讲述了一个饱含动作、梦想与亲情的励志故事。

4.《生化危机》系列

《生化危机》系列电影改编自capcom游戏《生化危机》,由保罗·安德森执导,米拉·乔沃维奇主演。第一部《生化危机》于2002年上映,先后推出了《生化危机:启示录》(2004年)、《生化危机:灭绝》(2007)、《生化危机:战神再生》(2010年)、《生化危机:惩罚》(2012年),《生化危机:终章》(2017年)为该系列电影终结篇。 2017年5月,德国康斯坦丁影业确认将重启《生化危机》系列,并计划制作六部电影。

5.《黑夜传说》系列

《黑夜传说》是由伦·怀斯曼执导,凯特·贝金赛尔、斯科特·斯比德曼、迈克尔·辛主演的科幻片,于2003年9月19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为获得地下世界的生存统治权,具有贵族气质的吸血鬼和生性凶残野蛮的狼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暗夜中寻找机会干掉对方,一场大战一触即发的故事。

正史上的阴丽华是怎样的一个人?

阴丽华终于见到日思夜想的丈夫,激动得热泪盈眶,正想上前,猛然发现刘秀身旁站着一位天姿国色的女子,怀抱婴儿。顿时心如刀绞,却不得不忍痛给丈夫和他的妻子行礼:“陛下,郭贵人!”…

纵观历史,说起处理两性关系的高手,阴丽华绝对算得上一号,对于她,不能不叹服:太高明了,也太可怕了。这里的可怕不是贬义,纯粹是感叹。

阴丽华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一个妻子,也是刘秀最爱的女人,但不是第一个皇后,原因是她的背景不够显赫。

刘秀虽然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但是在遇到阴丽华时,只不过是一个小地主。因父亲去世得早,自幼是在南阳(今湖北枣阳)的叔叔家里长大的。

刘秀和同住南阳的姐夫邓晨非常谈得来,有一次,他去拜访邓晨,在那里遇到了与邓家有亲戚关系的阴丽华。阴丽华号称新野第一美女,比刘秀小九岁多,当时也就十几岁。此女不但貌美,品位也不俗,虽然家境殷实,却很喜欢“简单生活”的调调。

阴丽华的美貌对刘秀的冲击很大,以至于立下心愿:“当官当做执金吾(官名),娶妻当娶阴丽华”。

刘秀长得一表人才,而且性格持重、温和,阴丽华对这个没落贵族也颇有好感。

两人见面后不久,刘秀参加了反抗王莽的义军,并且屡立战功,威望日隆。在这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里,刘秀一直未娶,阴丽华一直未嫁。

刘秀是和哥哥刘綰一起参加义军的,由于他们兄弟俩屡立战功,声望日起,遭到义军首领更始帝刘玄的猜忌。刘玄找了个借口杀了刘繽,刘秀的处境十分危险。

这个时候,刘秀显示了他“多权略”的政治家面目。他不但没有造反为哥哥报仇,反而主动承认错误,并且不办丧,不吊孝,并且决定立即与阴丽华结婚。更始帝目光短浅,再说刘秀平时为人低调、恭顺,加之四方战事未平,所以刘秀不但没有被害,反而升官当了武信侯。

公元23年6月,刘秀怀着复杂的心情在宛城迎娶了多年来朝思暮想的佳人阴丽华。这一年,刘秀29岁,阴丽华19岁。哥哥刚死,弟弟却敲锣打鼓地娶亲,这是有悖于伦理的,甚至会受到责骂,刘秀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最有压力的还是阴丽华。

阴丽华在当时嫁给刘秀是要冒极大的政治风险的。当时刘秀处于乱世危局,阴丽华很可能会受刘秀的牵连而丧命。但阴丽华毅然嫁了过来,并且在刘秀最低潮的时候,陪在旁边排解,让刘秀在惊涛骇浪中得到一丝安宁。

刘秀是重感情的人,他对这段乱世感情令令不忘。

11年后,阴丽华的母亲与弟弟被流寇所杀,刘秀在诏书中引用古语道:“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就是说:“惶恐危难的时候,只有我和你在一起,现在安乐富贵了,你却将我抛弃了。”

这是刘秀借用阴丽华的口气来表达自己的自责,对阴丽华只能列为“媵妾”的身份表达一种深深的内疚。可见,刘秀对当年阴丽华在宛城中陪伴自己度过那段人生中最为惶恐煎熬的时光一直念念不忘。

时间再回到两人新婚之时。

两人结婚三个月后,刘秀受更始帝所遣去了洛阳,刘秀开始考虑摆脱刘玄的控制。为了让刘秀没有后顾之忧,放手另图大业,阴丽华独自回到新野娘家。

新婚燕尔就要承受自身难保的恐惧与战兢抚慰自己的丈夫,还能放他走出去成就大业,年纪轻轻的阴丽华显示了超过一般女人的心胸和心机。

送走阴丽华后,刘秀想办法骗得刘玄的信任,带着自己的几百人马渡过黄河,一路招抚流亡之徒,数月内就在河北一带打出了名堂。在真定(定县)这个地方,刘秀遇到了一个劲敌一一拥有十万大军的真定王刘扬。

常言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如果硬拼,刘秀就算赢了,损伤也势必惨重。好在刘扬对刘秀的才干非常钦佩,愿意主动归附,但是有个条件:跟刘秀联姻。为了避免流血,刘秀娶了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

就这样,刘秀在与阴丽华婚后仅数月,为了大业,就又隆重地迎取了他的第二位夫人。

作为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给刘秀带来的是刘扬兄弟三人的十万大军,这个贡献是巨大的。郭圣通本人也足够完美一出身高贵,气质高雅,年轻漂亮,美丽温柔,才艺兼通。郭圣通的外公是汉景帝的七世孙,说起来她与刘秀都是汉室宗亲,同为汉景帝之后,从血统的正嫡性上看,她比刘秀还要高贵。

在刘扬大军的支持下,刘秀很快平定河北,整个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尽归刘秀。公元25年,刘秀公开与刘玄决裂,在河北镐城称帝,史称东汉。郭圣通也恰逢此时为刘秀生下长子刘疆。

刘秀对郭氏非常宠爱,封她为贵人。贵人在汉是仅次于皇后一级的嫔妃。对郭圣通来说,似乎春风得意。可是她遇上了阴丽华,而刘秀偏偏对阴丽华感情深厚,所以她们之间早晚会发生冲突。

刘秀称帝后不久就夺取了洛阳。刘秀发迹于东方,所以决定以洛阳为都城。定都之后,他开始考虑立皇后的事。从出身和贡献来讲,很显然,郭圣通为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刘秀想把皇后之位封给阴丽华,于是星夜让人去接阴丽华。两个陌生的女人在洛阳见面了。

阴丽华娇美异常,显然,她不是郭圣通想见到的人。阴丽华何尝不是。

两年前,丈夫在新婚三个月后就离她而去。如今好不容易再聚,却是物是人非。昔日的夫君不但登基称帝,身边还多了一个她不曾相识的女子和一个儿子。

阴丽华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在这种心境下,如果是一般女人听到丈夫愿意立自己为正妻,一定会欢天喜地接受,何况是当一国之母。可是阴丽华却坚持不肯受封,她说:“困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

刘秀当时也确实困窘,郭圣通不但已为自己生下了长子刘疆,背后还有舅舅的十万大军,这股力量不容小觑。没办法,封后之事暂缓,郭、阴两人同封为贵人。

这时候,上天给了阴丽华被封后的理由——郭圣通的舅舅刘扬谋反,刘秀派人诱杀了刘扬三兄弟,并收编了十万大军。这事之后,刘秀虽然没有深究郭家的责任,但找到了立阴丽华为皇后的充分理由。不想,阴丽华再次拒绝了,她说自己没有孩子,而长子刘疆神似刘秀,理应做太子,为了不伤害孩子,刘疆的母亲做皇后更合适。

在阴丽华的再三推让下,建武二年(公元26年),郭圣通坐上了皇后的位置,作为女人,她终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但是,作为妻子,她在刘秀的心目中完全输给了阴丽华。为了弥补对阴丽华的亏欠,刘秀决定大封阴丽华的兄弟,阴丽华再次拒绝了,这让刘秀对阴丽华更感到歉疚。

当封后拜天的仪式结束后,刘秀和盛装的郭圣通返回内宫,阴丽华按照妾室的礼仪向郭圣通行三叩九拜之礼,刘秀在旁边难堪无比,如坐针毡。郭圣通是个聪明人,他看看身边的丈夫,突然发觉了丈夫眼里的不安。那是一种内疚到痛苦的表情。这让她感到心中一紧。

后宫女人的名分总算定了下来,但天下未定,她们的夫君还要四处征战。刘秀称帝后又过了六年多东征西讨的日子,他担心阴丽华在宫中受委屈,每次出征都带着阴丽华。亲密无间的接触让两人的感情日益深厚,这期间,阴丽华也有了自己的儿子。

阴丽华本来就是刘秀的最爱,郭圣通与刘秀间则带有大量的政治因素。随着天下平定,刘秀没有太多顾忌了,郭圣通也从最初的“有宠”开始“宠衰"。丈夫的表现让深居宫中的郭圣通担忧。本来她很有自信,无论是相貌还是对刘秀的帮助,她都自觉超过阴丽华。

她曾经以为自己拥有了尊位就会得到刘秀更完整的爱,谁知道恰恰相反,阴丽华的这次让位,让她获得了名分却输掉了爱情。现在的局面让她惶惶不安,阴丽华不但时时陪伴在丈夫身边,还有了儿子。她认为阴丽华必定会趁机谋求皇后之位,还会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就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公元33年,一群盗贼半夜闯进了阴丽华乡下的娘家,将阴丽华的老母亲和弟弟都杀害了。为了安慰爱妻,刘秀下诏追封阴家爵位,并将阴家被害之人按侯爵的礼仪安葬。这种做法虽然有些过火,但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刘秀在诏书里把当初阴丽华让后之事给捅了出来。

诏书一出,全天下人都知道郭圣通的皇后之位是阴丽华让出来的,这让郭圣通觉得很难堪。再加上刘秀平时总说阴丽华的儿子刘庄“类己”(像他自己),对郭圣通的儿子刘疆免不了训斥几句。这些都让郭圣通觉得刘秀与阴丽华另有企图。

疑神疑鬼让郭圣通最后终于爆发,她开始歇斯底里地反抗。一个变成怨妇的女人是可怕的。她无法冲着阴丽华发泄怨气,就把矛头对准了其他嫔妃和宫女。阴丽华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主动移居洛阳外的宫室。这一举措在郭圣通看来,是阴丽华博取刘秀同情的把戏,于是更加疯狂,整个后宫被她闹得鸡飞狗跳。

一个名门淑女最终变成了怨妇和悍妇。

刘秀当然明白她的怨恨,所以来个眼不见为净,任由她胡闹。可是,郭圣通恶待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女,则犯了刘秀的大忌。

前朝吕后的故事太可怕了,刘秀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心爱的阴丽华变成第二个戚夫人。作为开国皇帝,刘秀也决不允许一个女人挑战自己的威严。

终于,郭圣通在闹了三年后被废,阴丽华成为皇后。这一年是光武十七年,郭圣通当了15年的皇后。刘秀在废后诏书中称:“皇后经常心怀怨恨,违背妇德,不能抚养其他人的儿子,不能教诲他们成长。后宫里面的婢女们见了她,好像鸽子见了鹰。她既没有后妃之德,却有吕后、霍后的风格。怎么可以托孤呢?”

诏书中又说“阴贵人是乡里好人家的女儿,嫁给我的时候,我还是平民。现在告诉祖宗,把她封为天下之母。换皇后并非好事,也不是国家的福气,大臣们不要上书庆祝了。”

事已至此,一切已成定局,郭圣通只能交出皇后的玺绶,黯然离开她住了16年的洛阳南宫宫殿移居北宫。好在刘秀为人仁厚,阴丽华也没有赶尽杀绝。所以,郭圣通的结局并不太惨,她没有被打人冷宫,而是被封为沛太后,她的兄弟也都封爵。

也许这个时候,郭圣通才明白,自己的对手绝不是一个地主的女儿,而是个聪明得可怕的王者。尤其是她善待了失败者,那是多么可怕的自信。比之前朝的开国皇后吕后对待失败的戚姬,那又是怎么样的自信。

郭圣通彻底失败了,甚至连累了她的儿子一郭圣通被废后,刘疆让出太子之位,由阴丽华的儿子刘庄接替。11年以后,郭圣通抑郁而亡。17年后(公元57年),刘秀病逝于洛阳,24年后(公元64年)年正月阴丽华也去世了,与刘秀合葬于原陵(今河南孟津)。一场牵涉三个人的感情纠葛完全落幕了。

其实,郭圣通原本不错,无论美貌还是才华都不输于阴丽华,她本来可以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可惜她遇到了情商超级高的阴丽华,所以注定永无出头之日。如果遇到这样的女人做情敌,退出吧。

阴丽华并不坏,甚至堪称道德典范,可是不能不承认她有心机。阴丽华的经历说明,有些爱,可以很巧妙。遇到情感困扰时,不妨学学阴丽华吧。

日军指挥官为何人手一把军刀?

剖腹时方便呀,不然到了要对天皇尽忠时,还到处借刀不耽误事儿嘛!

当然这是笑谈,日军喜欢拿军刀其实是一种好勇斗狠和嗜血的表现,当然,世界不少国家的军队都有指挥官佩刀、佩剑的习惯,但像小日本这样连军曹甚至伍长都能佩刀的,独此一家。

伍长其实就相当于班副,曹长是日军最基层战斗单位“分队”的小头目,也就是班长,手下12个大头兵,8个步枪手,4个机枪手,大家能想象一个班长甚至班副哇啦哇啦地挥舞着指挥刀有多么滑稽吗?可小鬼子就喜欢这样式儿的,可能感觉很“拉风”,也可能是走夜路唱歌——自己给自己壮胆。

日军佩刀历史很悠久,但近代以来是从明治维新后,效仿欧洲军队尤其法国开始的,从最开始1875年(明治8年)的制式军刀“明治8年正剑”(法国式西洋重剑样式)开始,经历以下几种款式发展。

1886年的制式军刀“明治19军刀”,分为将佐、尉官、准士官和下副官几种等级。

1899年的“明治32年军刀”为普通士兵用军刀,分甲乙两种,前者骑兵使用,刀身较长便于挥砍,后者为宪兵和辎重兵作战时使用。

1899年的“32年改军刀”,顾名思义就是上面那款的改进型,属于士官军刀,也被称为曹长刀,采用日本太刀(来源于日语“切断”读音)式样,刀鞘上有一个吊环。

1934年的“昭和9年”军刀,由于当年是日本传统纪年的2594年,估又被称为“九四”式军刀,采用日本太刀式样,刀鞘一般为绿色,属军官用刀。

1935年的“九五”式军刀,日本太刀式样,刀柄采用一体式压制成型,属普通军官刀。

1938年的“昭和13年”军刀,这年根据日本纪年2598年也称为“九八式”军刀,“九四”军刀改进型,刀鞘为褐色,属于将佐指挥刀。

1943年的“昭和18年”式军刀,根据日本纪年2603年也称“三式”军刀,刀柄强固度增大,上面涂有油漆。

以上就是日军军刀款式的大致发展史,后来日军军刀分为将官刀、佐官刀、尉官刀和下士官刀,前3种刀的刀柄分别是铜质、银质和白色材质(有的是象牙),将官刀把上面刻绘有樱花图案,刀柄后的刀绪(饰带、刀穗)里面的丝线分别是金色、红色和蓝色。

下士官刀不属于指挥刀,伍长、曹长什么的分队长以及日军猪头小队长都有,属于战术刀,和尉官刀一样,上面都有血槽,就是战场上杀敌用的,大批量生产,刀柄与刀身是用机器一体压制成型的,刀把为金属铝压制成丝质缠花样式,后面没什么刀穗,就一根绳子,是免费配发给下士官使用。

从尉官刀开始就比较讲究了,刀把缠有绳子,铜质压花刀柄,但也不是纯手工,属批量生产,不过也是不收费统一配发的,

佐官刀和将官刀做工就讲究工艺了,但需要自己花钱定制,不过这个层级的军官都是高级军官了,应该不差钱,更不会在乎一把刀的钱。

而且到了将军这一级,很多都会得到天皇赠刀,倍儿有面子,而且还能让将领们时刻记住,自己手里握着天皇陛下赐给的“神器”,不仅要挥刀开拓四方、大加挞伐,更要在兵败失利时敢于剖腹尽忠。

总的来说,是日军对于刀的偏爱才使得军刀那么普遍,这种偏爱里面除了武士道精神在作祟外,还与本性里的残暴嗜血密切相关,这从日军在处决俘虏、平民以及自尽时都喜欢用军刀可以看出来。

美国人本尼迪克特二战结束后有一本关于日本民族性格分析探讨的书《菊与刀》,十几年前看过一次至今印象深刻,大意就是日军性格里的极端化:

对上级和强者的温顺、服帖与对下级和弱者的残暴、乖戾同时存在于一个日本人身上,而且特有的耻感文化,使他们无论做下多么令人发指的罪行都没有丝毫负罪感,这从战后东亚各受害国始终得不到日本的道歉和忏悔可以清楚看见。

结语:《菊与刀》这本书提到的“刀”当然主要指日本军刀,所以日军只要带个“长”,几乎人手一把刀就不难理解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看这本书,对于日军喜欢佩刀会有不一样层面和角度的深刻理解。

以上原创回答,码字不易,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感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