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雀羚 股票,两面针牙膏为什么突然消失了呢?
10月10日晚间,两面针(600249,SH)发布公告称,去年10月份,公司向柳州东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借款3亿元,于当年12月份归还一半,尚有借款余额1.5亿元于2017年10月10日到期。
而今期限已到,两面针却似乎面临着还款难的困境。
两面针在公告中称,公司正与东通公司协商续借该款项1年。
曾经风光无两的民族牙膏品牌,而今却难掩颓势,从当年牙膏市场上的霸主沦为中低端快捷酒店的一次性用品。
这到底是民族品牌的宿命,还是市场竞争中的方向错误?两面针还能否力挽狂澜,创造“云南白药”式的佳绩?
连续15年本土销量第一
在柳州,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两面针,就像上世纪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一口好牙,两面针”这句广告语。
两面针的前身原本并不做牙膏,它的前身是亚洲枧厂等5家小型的肥皂厂,后来更名为“柳州市日用化工厂”,直到1978年才正式成立牙膏车间,组建“柳州市牙膏厂”,也正是在这一年,第一支含有中药成分的牙膏在两面针研制成功,开创了药物牙膏的先河。
药物牙膏的功效很快在中国洞开了市场,同时期,一大批国产品牌牙膏也看到了市场红利,迅速介入这个市场,力图分得一杯羹。
彼时,进入了民族牙膏品牌的黄金时期,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华、两面针和黑妹三大国产品牌在中国牙膏市场占垄断地位,分别占据着东部、南部和西部,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而为了进一步在白热化的竞争中突围,两面针进行了强势的广告投入,不仅大手笔地投放电视广告,让在 “一口好牙,两面针”的广告语传遍大江南北,同时,在80年代初期的公交车上,两面针创新性地尝试将产品信息手绘于车身,这一个个流动的广告牌让“两面针”三字传遍街头。
随之而来的也是销量的节节高攀,到1985 两面针中药牙膏年产销量突破1亿支,2001年,两面针中药牙膏年产销量突破4亿支,从1986年到2001 年,连续15年本土产销量第一。
国产第一牙膏品牌
1992年,对于民族牙膏品牌来说,一场危机正临近。
1992年,高露洁率先进入中国,1995年,世界上最大的清洁用品公司宝洁公司的佳洁士进入中国,而到了1996年,外资公司开始以强大的营销攻势开始快速占领中国市场,中国牙膏市场格局也被重新洗牌。
这一年,国内牙膏十强品牌中,外资品牌还仅占两席,而到2000年,外资品牌已经增长到6席,许多昔日国产名牌沦为了二线品牌,退守三四线市场,整体陷入颓势。
而此时的两面针却尚未感觉到危机的来临,彼时的它正在蓄势准备上市,正式走向资本市场。
2004年,无疑是两面针最辉煌的一年,这一年,实现年销5亿支,与当时的高露洁、佳洁士两大外资品牌一起,成为了牙膏市场新的“三国争霸”格局,成为当时牙膏市场上名副其实的“国产”霸主,获誉“国产第一牙膏品牌”。
同年,两面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行业内首家上市企业。主要股东为柳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等6家单位。
2004年,作为国内日化行业首家挂牌上市的企业,两面针募集到大量的资金。在市场上表现不错,在资本市场上依旧左右逢源,两面针的雄心早已远不止于牙膏行业。
外资品牌围城
有了充足的资本,两面针在策略部署上开始谋求变化。
面对众多对手,两面针企图改变牙膏单品的竞争,选择资本运营作为其多元化战略的突破口,先后投资房地产、蔗糖制造、日化、巴士、药业种植、卫生用品、造纸、进出口贸易等产业。
两面针在发展多元化副业的同时,主业牙膏却渐渐被忽略,而以高露洁为主的外资牙膏品牌却开始在中国市场攻城略池。
根据尼尔森网联的数据显示,牙膏品牌在2015年全年投放在电视媒体的广告总额超过130亿元,牙膏产品所属的化妆品/个人卫生用品大类是2015年广告投放总额最高的三个行业之一。
但可惜的是投放的牙膏品牌多数是外资品牌,它们花重金投入广告,使得消费者得以重复记忆,而两面针在实施多元化策略后,就几乎很难看到其广告。
除了出色的营销手段、价格优势来获得市场份额和渠道;外资品牌更是采取了收购国产品牌的方式,如联合利华从上海牙膏厂取得了“中华”品牌经营权,后被雪藏多年;三笑品牌则被高露洁收购后,三笑集团在牙刷、牙膏、香皂、洗发水、沐浴露等产品领域不得使用“三笑”品牌,致使后来三笑口腔护理产品几乎绝迹。
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越战越大,两面针也在牙膏业务上开始走下坡路。
投资频频受挫
在主业不利的情况,两面针在多元化的探索也频频受挫。2007年,两面针7家主要控股及参股公司中5家亏损;2008年,两面针8家主要控股及参股公司中6家亏损;2009年,两面针9家主要控股公司中5家亏损;2010-2012年,控股公司中仅3家表现优异。
为了自救,两面针决定抛售资产。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两面针持有中信证券9552.75万股,为了获得资金,当年处置了不超过800万股,2011年,再度出售不超过1400万股;2012年至2014年,两面针先后三次抛售中信证券股票,共获得超过5亿元现金支持。
但依旧补不上资金缺口,于是,2015年7月2日,两面针再度抛售中信证券股票,换取3亿元。
除了主业不振、副业拖累,两面针还在2007年被爆出一系列“丑闻”,并在三年后迎来结案通知。
证监会2010年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指出,两面针在2003-2005年的三年期间,利用虚假销售、少计广告费、提前确认股权转让收益等方式虚增利润。其中,2003年两面针虚增利润0.88亿元,而当年年报披露的净利润为0.41亿元,但公司实际情况则是亏损。
也就是说,按照实际情况,当时的两面针并不具备“连续3年盈利”的上市条件。这也令投资者广泛质疑:两面针虚增利润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上市。最后,两面针被给予警告处理和60 万元的罚款。
振兴主业以自救
抛售资产自然不是自救的根本方式,于是,两面针决定重回主业,振兴两面针品牌。
转机似乎出现在2013年年初,曾任柳工副总裁的钟春彬,突然“空降”到了两面针,出任公司董事长。钟春彬一经上任,就对两面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在多个场合强调,使公司的工作中心目标重新转移到以做大、做强、做优大日化主业为核心上。
针对品牌老化严重、产品缺乏创新、广告投入乏力三大问题。两面针不仅邀请佟大为、张嘉译等明星担任形象代言人,企图拉近年轻用户群体;同时,还开始与一些影视剧、娱乐节目有合作。
两面针还以最高零售价达59.9元的全新两面针中药消痛系列牙膏,高调杀入中高端牙膏市场。年报披露,2013年新品共产生销售收入 2700 多万元,实现毛利 1000多万元。
相比于高露洁“防蛀”、云南白药“止血”的卖点,消痛系列填补了市场空白,也被外界认为是两面针重塑辉煌的回归之作。
2015年,两面针一方面加大牙膏新品进场铺货速度,及公司品牌宣传和广告投入,另一方面,开展落地活动“百万消痛计划”,向民众免费派发百万份两面针中药牙膏体验装,企图深度撬动市场。
但两年过去了,尽管两面针集中力量对中高端牙膏的研发和推广,但就目前来看市场反应依旧平平。
2015年,两面针终于实现扭亏为盈。财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5.6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690.30万元。然而,两面针靠的却不是牙膏,而是出售资产及投资分红。
2016年,两面针2016年的一到三季度亏损仍比较大,分别亏损4578.49万元、3233.38万元以及1407.83万元,在年报中较为靓丽的数据实际也不是主业盈利,依旧靠出售金融资产。
主业陷入僵局,多元投资连连失误,两面针面临巨大危机。尽管做了政府介入、体制改革、迎合市场等措施,但依旧无力回天。连续亏损9年后,两面针牙膏滑下“国产牙膏第一品牌”宝座,市场份额已从2006年高峰期的10%跌至不足1%。
问世30年的两面针牙膏,在经历新兴宠儿、行业霸主、日渐落败等阶段后,“一口好牙,两面针”终究还是被市场留在了过去。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头条号:快消观察家】
中国市场是它的出路吗?
说起宝洁公司,可能有很多人还不知道,但说起舒肤佳飘柔等日用品品牌,这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其实这些都是宝洁公司旗下的品牌。
在早些中国的时候,宝洁公司占中国日用品行业半壁江山。当时可能中国的日用品行业还未发展起来,但是发展到后来就有一个中国的公司能够与宝洁抗衡了,那就是立白集团。立白集团在现在也算是非常出名的了,它现在能够与宝洁公司平分中国日用品行业的江山。
现在中国人民正在逐渐脱离宝洁,不去购买宝洁公司的产品,转而去购买其他日用品公司的产品,尤其是立白集团的。现在对很多年轻人说起宝洁公司的话,他们基本都会说这是他们妈妈年代的品牌,但是这对宝洁洁公司的影响不大。现在依旧还是会有许多年轻人会去购买宝洁公司的的产品,因为现在宝洁洁公司也有很多对于年轻人的品牌,比如说海飞丝飘柔等。况且现在年轻人占中国人数比例也不是很大,而且宝洁公司旗下的品牌也还是蛮受欢迎的,因为我们注意的不是宝洁公司本身,而是它旗下的品牌。
保宝洁公司虽然说在前些年的时候在中国销售业绩不是很好,但是宝洁公司他们自己也做过许多抢救自己的方法。宝洁公司曾经裁过员换过CEO,把自己原来200多个品牌砍的只剩下60多个品牌,可能他们也知道丢芝麻捡西瓜的道理。但是这样还远远不够,因为他们低估了中国人民的消费水平。保洁公司在中国的品牌多数是一些平民品牌,像两元的草本和九块九的飘柔。尽管他们现在在引入一些大品牌,但是一想到这些高端品牌和飘柔有关系,就很难摆脱平民气息了。
但是中国现在两极分化严重,财富分布呈纺锤型,普通人依旧是占有很大比重的。因此在他们自身的抢救下,宝洁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量比昨年来看,增加了百分之三。
再来说说宝洁退出巴黎的事。宝洁退出巴黎的原因也不是什么重要原因,他们的股票还是会持续在美国上市。但是宝洁退出巴黎之后,他们的股票并没有下降反而这上升,并且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宝洁公司虽然在中国广告现在打的少了,但是他们的销售量依旧在持续增加。
现在说宝洁这个巨头要倒了,其实是很不合适的,因为虽然宝洁退出巴黎市场,但是那只是交易不多的市场。从宝洁全球的销量来看,在英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宝洁在全球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可能这次从巴黎退场是为了把其他方面做的更好,因为在英国花费时间实在是不值得。但是有些人因此认为宝洁可能会从此走下神坛,这是非常愚昧的判断。他们看见的只是这件事的表面,其实宝洁是为了谋求其他方面更大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宝洁公司在现在在未来或许都不会走下市场,不论是中国市场还是其他市场。
以上就是我对这件事的看法,虽然很粗浅,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你被它的好感动到哭?
1,雅诗兰黛小棕瓶,白天用于抗氧化,夜晚用于修复肌肤。用了十几年,随着年龄增长,用量比过去要多,尤其是晚上,我一般用两到三管,维稳效果真心好,建议找出国旅游的朋友代购,国内50ml八百多吧,我不太清楚,但是国外做活动➕汇率优惠,100ml才八百多,超划算,我一般家里都要囤好几瓶。
2,海蓝之谜精粹水,保湿不错,我觉得特别对于痘痘肌很友好,偶尔冒痘,涂上它,第二天可以肉眼可见地发现痘痘瘪了,哈哈。
3,科颜氏高保湿霜,也有很多人不喜欢这个牌子,但是我真心觉得这个高保湿霜很保湿,但是我白天一般不涂,晚上才厚涂,我喜欢在法令纹处,额头,多涂,按我的方法,早上洗脸时,你会特别开心的[呲牙]
4,SK2大红瓶,含有pitera的核心成分,滋润但不厚重,吸收很快,用完脸感觉很丝滑,坚持三个月可发现毛孔变得更细腻。建议去香港买,800多100ml。
5,兰蔻防晒,一款自带bb霜的防晒,如果从美白角度看,有一点点假白,但个人感受防晒效果确实很赞,出去玩,太阳下暴晒,回来卸妆后无晒伤,且没有明显晒黑迹象。
6,西班牙的一款颈霜,很细腻绵滑,要坚持用,我都用了四管了,感觉有变化,只怪自己以前太不注重颈部保养了,希望来得及补救!
百雀羚与友谊是同一个公司吗?
不是同一家公司 百雀羚2000已经改制成为民营企业了 友谊是上海家化联合股份公司的 该公司还拥有“佰草集”、“六神”、“美加净”、“高夫”、“启初”等诸多中国著名品牌,于2001年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
想请问大家婚后工资卡财产之类的夫妻之间是怎么协商的?
我结婚二十年了,从结婚的第一天起,我丈夫就把工资折子交给我,他说以后你负责管钱,我负责赚钱。当然,我和他的工资当时也差不多,他说一个男人娶了媳妇,家里就多了一个心疼他管理他的人,把工资交给老婆,也意味着把琐事和一切都交给老婆打理。
既然两个人在一起了,就一定要互相信任,彼此把心掏出来给彼此看。你一个人把自己的工资捂得严严实实的,你的媳妇儿就看不到你的真心实意。
光说没用,我给你举个例子吧!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单位里的两口子,两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但人们总是时不时地听说他们家的事儿,男人是一个特别精明的人,而且在单位的财务部工作。女人是一名普通员工。
后来才知道,两个人的矛盾就是因为钱的问题,男人的工资自己把着,女的心里也非常不痛快,两个人到最后成了住在一个屋里的陌生人。一罐煤气,一袋米面,两个人都要算得清清楚楚的,你一半我一半,就连孩子的学费也要算清楚。
这样的日子还是没有过下去,不是离婚,而是男人突然得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病,由于她的妻子也没有及时关注,男人在送医的路上就非常严重了,到了医院一检查,是缺钾引起的,急需要补充钾,但男人对孩子说,不要抢救了,我拒绝服用钾,因为我已经不想活了,爸爸和你妈妈没有一天享受过生活的幸福。
男人走了,留下了一笔钱,他生前握得紧紧的工资,走了以后也没有带走。
所以,我劝你,既然结婚,就放心地把工资交给老婆,你一定会享受到幸福的生活。毕竟大多数女人,一旦成家,她的心里只有自己的小家。你的钱就是她的钱,她的钱也是你的钱,只不过她暂时替你保管一下,你把工资卡交给她,就把一辈子的安全感也交给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