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苍龙大炮,谁帮我取个CF里关于狙的名字?
有很多啊,苍龙大炮了,战龙大炮了,翔龙大炮了,很多很多啊
CF手游玩家想买伯爵又想抽无影该怎么选?
建议无影,本人是V2,从去年10月多开始正式为抽取无影开始攒钻石终于于今年三月在无影礼包倒数第三发中抽中无影,之后一个星期又把极光抽完,看看无影礼包中的东西,火焰m14鸡肋枪一把,压仓库的,恶棍作为散弹枪的重弹头近距离可一枪毙命比较有意思,加特林青花瓷虽说可以换购为堡垒但是也是有V等级限制的(V3玩家忽略不记),扳手也很一般,幻影挑战卡10张欧皇可以刷出防闪效果很好的女角色幻影,(作为非酋的我刷了一堆废品),青花瓷m4很值得收藏,这把枪易上手,外号小雷神,剩余的便是精通点天赋点之类的很有用,最后评论一下无影礼包中的两把压轴枪,ak47无影,作为一把平民可以通过攒钻石获得的英雄级为了适配王者之心,火麒麟黑武士等需要氪金才能获得的英雄级ak被官方削的早已大不如前,可终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个人感觉无影在与金韵伯爵等高端橙武相比来说还是很好用的,无影的扫射在众多ak中还是很优秀的,刺刀进攻也很快,毕竟无影还是把英雄级ak,极光作为cf手游中英雄级大炮使用最多的一把武器人气也很高,虽然手感没有毁灭好,但是那个红外线瞄准可以让一些对狙击不怎么熟练的玩家可以很快上手,其次抽取无影礼包还需要大量的钻石需要拥有极大的耐心和精力与时间投入,奉劝各位准备抽王者礼包的一定要存的住钻石,不要乱花,说真的cf手游的的钻石给的还算可以,每个月都有开火趴,王者礼包中的某一个会打八折,某些大型活动时会全场八折,还送很多钻石,每次更新也会有200钻石,本人也是前天时雷神礼包毕业,两个礼包用了9个月时间,期间上学住校时还没怎么玩,总而言之,抽无影礼包不算亏,一定要有毅力耐心(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美国仅出动3艘航母军舰23艘?
《尚书·太甲》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这句话可以评价日本在中途岛海战的失败。日本4艘航母被炸毁,失败的主要负责人是山本五十六,从此日本在太平洋丧失了进攻能力。
中途岛海战的兵力对比和伤亡中途岛海战在1942年6月4日展开,世界第一次航母大作战的珊瑚海海战刚过去仅一个月的时间,偷袭珍珠港过去仅半年时间。
中途岛海战也是一次航母大作战,从此航母取代战列舰成为海上作战的主力。
日军:8 艘航母,11艘战列舰,22艘巡洋舰,65艘驱逐舰,21艘潜艇,600多架飞机。
日军8艘航母是:凤翔号,瑞凤号,龙骧号,隼鹰号,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
但日军兵力分散,直接参与中途岛海战的只有四艘并全部被炸沉: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
日军最高指挥:山本五十六。
美军:3艘航母巡洋舰8艘,驱逐舰15艘,潜艇19艘,舰载飞机233架,陆基飞机172架。
美军3艘航母是:企业号,大黄蜂号,约克城号。
美军最高指挥:尼米兹。
企业号是在偷袭珍珠港时幸存的航母,约克城号刚刚在珊瑚海战中受重伤、匆匆修复。
日本损失:4艘航母(赤城,加贺,苍龙,飞龙),1艘重巡洋舰(三隈),332架飞机(大部分是在航母上被炸约280架,被击落42架),死3500人。
美国损失:1艘空母(约克城),1艘驱逐舰(哈曼),147架飞机(多为被击落),死307人。
日军在中途岛海战惨败的原因:1,骄兵必败。日军在之前的偷袭珍珠港、印度洋之战、珊瑚海战,均获得大胜。这让山本五十六趾高气昂,所以在中途岛作战部署中漏洞百出。山本五十六应负主要责任。
2,日本兵力分散山本五十六虽然准备不足,却野心太大,妄想一口吃个胖子,分路出击。
山本虽有8艘航母,却分成了四个舰队,相互之间没有配合。
北方舰队分走2艘航母,却去攻打没有太大价值的阿留申群岛。
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舰队有1艘航母,龟缩在后方。
实际参与作战的主要是南云的机动编队:
航空母舰4艘,舰载机266架,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12艘,补给舰5艘
南云的舰队相对于美军的战斗力量,在飞机数量上已经占据劣势。美军集中了350多架飞机。
海上制空权时代来临。
3,南云忠一海军中将现场指挥失误首先南云的四艘航母挤成一团。
南云集中兵力是对的,但把兵力集中成一个靶子是严重失误。四艘航母应分散到美军飞机不能同时发现,但又可以协调作战的程度。
否则美军飞机发现一艘航母,等于同时发现四艘航母,一阵狂轰乱炸就把4艘航母全炸沉了。
南云还在战场犹豫,到底是飞机装炸弹还是装鱼雷,航母甲板堆满炮弹,被美军一炸就死菜了。
美军的鱼雷机被日军几乎全部消灭,但美军的俯冲轰炸机击中了日本航母甲板,引发炮弹连锁爆炸,直接炸沉来3艘航母。
4,根据美国海军的O2S4MEC原则分析日军O,目的性;
O,进攻性;
S,在接触点上集中优势兵力;
S,突然性;
S,保密性;
S,简略性;
M,机动性;
E,节约兵力;
C,协同作战。
1)目的性,山本五十六目的混乱。山本五十六想夺取中途岛作为飞机基地,想一口吞掉美国太平洋舰队残军,还要莫名其妙吃掉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
最正确的目的是集中兵力与美国太平洋舰队残军决战,中途岛只是顺带一脚的事。
2)进攻性,山本占领中途岛的目的却是防御性的。因为美军轰炸东京,山本受到国内巨大政治压力。山本占领中途岛的目的,是阻止珍珠港的美军去轰炸东京。
对尼米兹在军事劣势下的疯狂进攻,山本并没有进行足够的预案演习。
3)集中兵力,山本分散兵力,自己的主力战列舰却不给南云的航母保驾护航。山本的主力舰队有强大的防空火力;
有航空母舰1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舰载机19架,水上飞机50架,战列舰7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21艘,补给舰4艘
仅仅凭借山本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的防空火炮,就可以阻止美国大部分飞机的靠近。山本却龟缩在后方。导致南云只能依靠舰载机去抵抗美军优势飞机,捉襟见肘。
4)突然性,日本的情报网没有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山本也没有有效的派出侦察机和潜艇对美军进行侦查和戒备,山本有21艘潜艇,本可以派往前方,监视美国航母。山本太骄傲自大了。
反而是美军对日本舰队发动了突然袭击。
5)保密性。美国破译了日本的JN25密码系统,成功地预知了日本的大致作战计划。
6)简略性,日本的战列舰派和航母派的争论把事情搞复杂了。两派争论地面红耳赤,谁也说不不了谁。山本也没有提出新的海军战术理论,只能和稀泥。
所以日本战列舰和航母大都是各自行动,无法有效配合。
日本的航母一个雷达也没安装,只能靠目测监视美军飞机。
美国的战列舰大部分在珍珠港被炸毁,所以尼米兹轻而易举地建立了以航母为核心,战列舰队护航的海军新战术。
7)机动性,即使南云的航母全被炸沉,山本仍然可集中剩余的4艘航母和300架飞机与尼米兹拼命。但山本选择了掉头鼠窜。
美国虽胜,但也只剩下2艘航母,200架战机。
山本应该立即下令北方舰队、主力舰队、登陆舰队和南云的残部在威客岛会集,直接向尼米兹的军队反扑过去,日军仍然占据优势,还有一线胜利的希望。
8)节约兵力山本带上了日本几乎所有的海军兵力,却不能有效利用,造成巨大浪费。
9)协同作战山本自己随舰队出征,由于无线电静默,导致无法协调指挥各个舰队。
而尼米兹坐镇珍珠港,可以协调指挥美国海军。
海军最高指挥是不需要随舰队出征的。
5,美国尼米兹是个优秀的海军指挥,但也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如果不是南云愚蠢的现场指挥,美军只能炸毁两艘日本航母。美军自己损失两艘航母,只能和南云打成一个平手。
随后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舰队赶到,美军太平洋舰队岌岌可危。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本文为原创,如果觉得有点意思,敬请点一下关注并点赞。太平洋战争美国和日本的实力差距有多大?
如果拿两个国家的实力进行比较,应该考虑体量和潜力这两个方面。
太平洋战争发生前,日本和美国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尤其是“军事实力”。
军事实力分两方面:一是表面的实力,比如你有多少军舰、士兵,比我强多少等;
另一个是国家的战争潜力,比如军事工业制造能力、战争资源补充能力等。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本人其实知道自己和美国的巨大实力差距,仍倾尽全力和美国一战;
日本的目的是想争取几年时间,希望战局发生有利于自己的变化;有“赌”的成分。结果,日本赌输了。
战局的确是发生了变化,只是这种变化是以加速朝不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实力和美国不成比例。
一、一战后,美国就在限制日本的军事能力一战前,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大赚一笔,经济上宽裕很多,买了很多军舰和武器;但“三国干涉还辽”,又让日本颜面扫地,心底里痛恨万分;以至于后来在中国东北问题上,日本倾全国之力,和沙俄大打出手。
“皇国兴废,在此一举”,日本人在当时做出与俄国开战决定的“御前会议”上,把对俄宣战当做“赌国运”来对待,他们期待打赢战争,实现其扩张的野心,同时再得到一笔巨款,改善国内糟糕的经济。
没想到,战争赢了,沙俄坚持不赔钱,“一个戈比也不给”,这是尼古拉二世说的。而日本在战后,虽然得到北方利益,但经济接近崩溃,国内动荡不安,眼看着就要出乱子。
突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没有精力管亚洲事务了,也没有办法生产更多的工业品往亚洲倾销;以前西洋产品在亚洲稳稳占领着市场,刚进入工业化的日本产品根本没法打开市场。
因为一战,亚洲出现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让日本一下子活了过来。他们的产品几乎占领了所有亚洲市场,还有很多产品出口到没时间生产日常消耗品的欧洲国家;日本还趁机占领了所有德国的殖民地,包括中国的胶东半岛。
这时候,美国一直在关注着日本,作为太平洋国家,美国绝对不希望太平洋出现一个强大的对手。看着日本疯狂地成长,美国决定打压日本的军事能力,尤其不能让日本海军成长到能威胁美国的地步,因为日本在对马海战痛扁沙俄海军给美国留下了阴影。
1922年2月,美国召集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一起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开会,商量大家一起来限制一下海军的发展;因为当时德国已经战败,“凡尔赛条约”把德国限制得死死的,沙俄已经被苏联代替,也没有力量发展海军,所以世界上只有这几个国家是海军强国。
无缘无故不让发展海军,日本当然不能同意,并且这个《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也称“华盛顿海军条约”)毫无道理,要把主力舰的吨位限制在35,000吨以下,规定主炮口径不得超过16英寸,这不是要各国不能有远海作战能力吗?
日本海军刚进入“巨舰大炮”时代,不像其他几个国家已经有不少这样“违规”的大舰。更让日本人不愿意接受的是:在主力舰吨位总和上,美国、英国不超过52.25万吨,日本不超过31.5万吨,法国和意大利不超过17.5万吨。
法国和意大利对条约虽然有意见,但他们已经没有和英美争夺海洋的意图,加上国力限制,也就顺水推舟地同意了;而日本海军刚刚进入发展的关键时刻,古鹰级、青叶级重巡洋舰正在热火朝天地准备建造。
这次会议,美国还把日本拉进“四国同盟”,就是说:西方国家承认日本在世界上“前四”的地位,这又让日本获得不小的满足,他们“脱亚入欧”了。
当然,这个条约签订,也的确让这几个国家得到喘息的机会,毕竟搞海军真的费钱、毕竟他们的实力即使停个十年不发展,别的国家也追赶不上。日本在条约上签字了,他们经过计算,觉得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再说这时的日本,还在技术上、资源上要仰仗英国和美国。
日本在技术上的底线要求是:自己的海军能在太平洋打败前来与日本作战的美军。为此,日本海军计算后的结论是:日本用“渐减邀击”的战术,最少需要美军60%的实力,才可能在西太平洋打败美军。
而条约恰好把日本限定在这个范围。这也是美国经过计算的结果:只有日本海军实力不超过美国的60%,就不敢在太平洋和美国开战。而美国的后手在他们和日本开战的预案“橙色计划”里写的明明白白:巴拿马运河拓宽后,两洋海军连为一体,日本将不是对手。
二、太平洋战争前,日美之间的实力比较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如果好好发展,其实是有不错的基础和前途的。但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让日本一直存在的对外侵略想法更加猖獗,右翼分子成立各种组织,大肆鼓吹对外扩张思想,形成了“军国主义”并蔓延开来。
被右翼思想搞得神魂颠倒的日本人在国内搞起政变,把有远见的政治家赶下台,赶不下去的就杀掉,日本也彻底成为以对外侵略为主的军国主义国家。打仗是要靠实力说话的,日本当时的实力在亚洲的确可以“横着走”,但与美国比起来差得远。
首先,海军的实力就不成比例。美国从1940年就开始对日本实施禁运,开战之前,日本海军共有军舰236艘,总吨位是119万吨,其中,战列舰10艘、航空母舰10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20艘、驱逐舰112艘、潜艇75艘。
这里的轻巡洋舰实际有很多可以算“重巡洋舰”的,日本已经打破了“海军条约”,他们造了不少“惊人的违约舰”,比如“妙高号”。
而这时美国海军所有军舰共345艘,总吨位143万吨。其中:战列舰17艘、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18艘、轻巡洋舰19艘、驱逐舰165艘、潜艇106艘。
由于美国是两洋海军,一部分军舰部署在大西洋,应对日本的只是太平洋舰队,他们几乎全部部署在珍珠港,共有:战列舰9艘、航空母舰3艘、重巡洋舰12艘、轻巡洋舰9艘、驱逐舰67艘、潜艇12艘。
可以看出,这时候日本海军实力在太平洋舰队之上,整体上也达到了美国的80%。如果不考虑别的因素,是可以一战的。
三、山本五十六知道两国的差距在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催促下,也在自己客观实力不弱的情况下,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做出来“偷袭珍珠港”的决定。
山本五十六对美国情况非常熟悉,他在美国当过海军武官,骑着自行车到处跑。他到过美国很多大工厂,到过墨西哥;也到过拉斯维加斯的赌城,在里面狂赌几天,赢了很多钱,后来被赌城列为“不准进入的客人”。
山本五十六知道美国的工业制造能力,所以回国后坚决反对和美国正面开战,他认为:日本和美国开战,不管开局如何,最后一定输,因为日本没有美国的工业能力,也没有美国的资源禀赋;如果非打不可,日本必须决然对美国发动袭击,一举消灭太平洋舰队,让美国太平洋舰队二年内不会威胁日本。
山本五十六的判断是对的,正如日本史学家中原茂敏在他的《大东亚补给战》中所写: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以后,日本经济得到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外贸交易额扩大了4倍,发了大财。
所以前期的战争就是做赚钱的买卖,催生了日本的巨量工业。但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日本工业失去了市场,工厂倒闭和工人失业,三井、三菱、川崎等财阀与政党勾结,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但是打仗所需要的物资,80%靠进口,50%来自美国。日本工业本就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不强,炼钢的原料80%靠从美国进口,美国禁运后,日本的钢铁就不能支持他们的战争。何况支持海军所需要的石油,日本几乎100%靠进口。
而二战前的美国,工业生产产值就占全世界的30%以上约2000多亿美元,日本只有90亿美元。美国钢铁产能是日本的十二倍,工厂全部开工的话,年产达八千万吨;当时比较厉害的德国钢铁产量不超过3000万吨,苏联不超过1500万吨,日本的钢铁产量只有560万吨。
开战后,日本倾尽所有,从1941年~1945年,共建造了:17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9艘巡洋舰、63艘驱逐舰、147艘潜艇;而同一时期的美国,建造了:131艘航空母舰、10艘战列舰、48艘巡洋舰、355艘驱逐舰······不成比例。
四、日本人其实是赌了一把实力的差距是明显的,山本五十六也清楚,但是喜欢“赌国运”的日本人这一次还是在赌。他们在甲午时赌赢了,在日俄战争时也赌赢了。
按照山本五十六的设想:通过偷袭珍珠港,让美国两年时间内在太平洋威胁不到日本,日本凭借这两年时间,固定自己在太平洋的战线;得到资源大力发展,两年后,对美国“或战或谈”,都有雄厚的资本。
“战”,日本按照“渐减邀击”的策略,以太平洋广大海上纵深,逐渐消耗美国实力;“谈”,日本已经在太平洋建立巨大的“东亚共荣圈”,为了照顾美国,把澳大利亚圈进去都没把菲律宾、关岛圈进,日本认为很有和美国谈判的筹码。
他们在突袭珍珠港时,的确炸掉了半个太平洋舰队,倒霉的是他们连一艘美国航母也没有炸到,而世界已经进入了战争由“航空兵决胜”的阶段,那些巨舰看着威风,实际作用并不明显。
战争开始后,日本在珊瑚海海战和美国拼了一把,美军重型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沉没;日本轻型航空母舰祥凤号沉没、重型航空母舰翔鹤号受伤。战术上日本赢了,但日本对消耗心痛不已;接着就是“中途岛海战”,美国损失一艘航空母舰,日本一下子损失四艘航空母舰、一艘重巡洋舰。
更可怕的是,美国不断在建造新的航空母舰、巡洋舰,而日本没法建造。于是,日本以牺牲制海权为代价开始“消极保舰”,他们还想着两年后的“渐减邀击”战术。在没有制海权的情况下,日本陷入两难:“打”,怕消耗;“不打”,又没法巩固占领,将来没有谈判筹码。
这就是实力的差距,不是不敢打,也不是不会打,更不是怕死,这一点日本人还是值得称道的;
而是没法打,拼不起消耗、跟不上保障、得不到支持,看不到胜利,当然也就赢不了战争。
俄军太平洋舰队战力怎么样?
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在苏联时期叫做红旗太平洋舰队,这个红旗的称号是很难得的,可见他当时的实力有多强。在80年代最巅峰时期,红旗太平洋舰队有2艘“基辅”级载机巡洋舰、1艘核动力巡洋舰,还有多达92艘中型舰艇、110艘潜艇,总兵力13万人,太平洋上无人能敌。
图为太平洋舰队旗舰“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当代俄罗斯海军严重衰败,现在的太平洋舰队只有4艘主力军舰,分别是1164型“光荣”级导弹巡洋舰“瓦良格”号、956型“现代”级驱逐舰“敏捷”号、1155型“无畏”级驱逐舰“潘杰列夫”号,以及1艘20380型“守护”级轻型护卫舰。这4艘军舰之外,其余都是一些坦克登陆舰什么的,战斗力很差。
图为苏联时期的太平洋的舰队,非常强大,有2艘“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美国第七舰队都得绕着走。
当然,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重点兵力还在水下,现役2艘667BDR“德尔塔III”型战略导弹核潜艇,2艘955“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5艘949AM“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4艘971“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另外还有6艘“基洛”877型常规动力攻击潜艇。这些潜艇兵力可谓强大、全面,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国家主要的核潜艇力量。
以上是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家底,可以看出,由于核潜艇兵力的存在,他在太平洋上还是比较强大的,综合考虑核潜艇和水面舰艇的结合,他和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实力肯定是不能比的,但是比日本海上自卫队差不多,肯定比韩国海军要强。当然,这个实力的贡献显然不是水面舰队,而是水下力量做到的。
俄罗斯,或者上溯到整个苏联时期,在海军发展上都面临着两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一个是海军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什么,一个是苏联海军的现实环境是什么的问题。从战略目标来看,苏联海军最大的目标就是要利用核导弹打击北约和美国,其次是支援欧洲陆地战场的濒海侧翼方向,这就决定了苏联海军必须要有大量的核武力。而苏联海军的作战环境则是地形海区分割,舰队互相不能支援,而且整个海军力量弱于西方。
如果以西方的海军建设模式,苏联海军从1950年代起步到1991年解体,都无法和西方抗衡,因为苏联没有力量和时间去建设那么多的航母、巡洋舰、驱逐舰,要知道北约集团在冷战一开始,有40多艘航母,10艘战列舰,数百艘驱逐舰,苏联如何追得上?考虑到海区分散的现实,苏联海军也无法发展大型舰队为主的兵力,于是构建了核潜艇为主的打击体系。
图为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
俄罗斯海军成立后,不断衰退,力量大大不如苏联,他更不可能依靠水面兵力获得同西方抗衡的力量,依然是以水下兵力为主。很多人考虑俄罗斯海军力量,将其分为两个部分,水面和水下,往往说不算水下俄罗斯就不行,但是我们应该知道,俄罗斯的重点恰恰在水下,水下是最不可能不算的。
太平洋舰队4艘“阿库拉”级核潜艇是什么概念?整个英国海军也只有6艘攻击核潜艇,光太平洋舰队在攻击核潜艇这块就比肩了一个大国,何况他还有其他的5艘“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他们可以发射24枚“花岗岩”核弹头巡航导弹或者“缟玛瑙”重型巡航导弹,一艘的战斗力就能打击一个航母为主的水面舰队,毕竟这些超音速巡航导弹极难拦截。
图为太平洋舰队的20380系列护卫舰。
何况,太平洋舰队还有3艘战略导弹核潜艇,一次战略导弹齐射就能抹平一个中等国家,这样的力量显然不是日韩海军可以比拟的,6艘“基洛”级潜艇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这样再算上水面上那几艘大型军舰,也足够发动可怕的打击了。要知道,不论是美国第七舰队,还是日韩海上力量,都是以“鱼叉”反舰导弹为主,射程仅仅200公里,在和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交战中,面对射程400公里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只能处于守势,百密一疏,再先进的防御体系也有被突破的时候。
美国确实在超音速导弹上是一个短板,美国国防都是依赖私人企业竞争,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是研发高灵敏度的亚音速导弹为主,超音速导弹这块逐渐废掉了。苏联解体后,美国为了检验苏联超音速导弹的实力,从俄罗斯购买了KH-31轻型超音速反舰导弹,飞行速度可达3马赫,美国改造后型号为MA-31导弹,结果发现这种导弹能够掠海攻击,极难拦截,而且在俄罗斯于2006年禁止出口该导弹给美国后,美国竟然无法仿制,波音想要仿制最后失败了。
迄今为止,俄罗斯已经走上了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时代,“锆石”导弹已经试射,飞行速度8马赫,射程500公里,美国还在使用亚音速掠海的中型导弹“鱼叉”,差距进一步拉大,美国国会不得不通过立法形式要求美国在超音速、高超音速导弹上发力,追赶差距。由此可见,俄罗斯海军太平洋舰队虽然衰败,但是也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就凭水下兵力,虽然不如整个第七舰队的实力,毕竟人家有核动力航母和宙斯盾舰,但是打打日韩还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