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网站广告内容与本站无关

阿尔卡特朗讯股票,华为为什么没有在广州建立研究所

游戏资讯 susu 2023-07-12 02:00 231 次浏览 0个评论

阿尔卡特朗讯股票,华为为什么没有在广州建立研究所?

记得关注我:JohnsonDerek西服高级定制

华为为什么没有在广州建立研究所?

阿尔卡特朗讯股票,华为为什么没有在广州建立研究所

先看看华为的研究所,即实验室,笔者估计是就近原则吧,总部不在广州

原标题:华为神秘的“2012实验室”(图)

[摘要] 2016年,华为总部所在的深圳市,亦计划斥巨资建立10所基础研究所,以弥补深圳没有“大院大所”、90%的创新研究由企业承担的短板。基础研究的急迫性,已经到了必须要政企并进的时刻。 时代周报记者 刘巍 发自广州 “华为法国数学研究所和法国美学研究所都属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于欧洲研究所,欧洲研究所则是华为‘2012实验室’项目中的16家研究所之一。”华为方面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6月14日,华为宣布法国数学研究所成立—在“华为热”之时,舆论的关注在于,华为总裁任正非是不是下了一步闲棋以备遥远未来的不时之需? 就在半个月前5月30日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任正非刚刚因为演讲中的“迷茫”引发了一场更广泛的讨论。“华为现在的水平尚停留在工程数学、物理算法等工程科学的创新层面,尚未真正进入基础理论研究。随着逐步逼近香农定理、摩尔定律的极限,而对大流量、低时延的理论还未创造出来,华为已感到前途茫茫,找不到方向。华为已前进在迷航中。” 两件事似是相互呼应,但事实上,数学已经为华为在欧洲市场长驱直入立功多年。而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如今已成科技巨头的华为自1999年开始,就在基础研究上投入巨大,多方布局。 2012年,一篇名为《任正非答“2012实验室”科学家16问》的座谈纪要在网上流传,其中,任正非表示:“未来的价值点,(现在)还是个假设体系……我们假设数据流量的管道会变粗,变得像太平洋一样粗,建个诺亚方舟把我们救一救,这个假设是否准确,我们并不清楚。如果真的像太平洋一样粗,也许华为(就)押对宝了。” “我也有危机感和恐惧感,所以我们要耐住寂寞慢慢往前走,终有一天我们能找到一个正确平衡之路。”任正非在书中说道。 “2012实验室”的名字来自电影《2012》。任正非认为,未来信息爆炸会像数字洪水一样,华为要想在未来生存发展就必须要构造自己的“诺亚方舟”。 在《答科学家16问》中,任正非还明确表示,“华为公司的优势在于数理逻辑,不在物理界面。” 2016年,华为总部所在的深圳市,亦计划斥巨资建立10所基础研究所,以弥补深圳没有“大院大所”、90%的创新研究由企业承担的短板。 基础研究的急迫性,已经到了必须要政企并进的时刻。 “欧洲研究所”研究人员超800名 从任正非在2012年《答科学家16问》中的态度看,任正非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是一场赌博。 如今,华为在不确定性中尽力对未来下注的表态并无变化。 “华为已经走入‘无人区’,没有引路者,也没有跟随者,而且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华为常务董事、战略Marketing总裁徐文伟在法国数学研究所成立当天表示。 华为方面向时代周报提供的资料显示,属于“2012实验室”的16家研究所,有8家位于国内,另外8家则位于国外。此次新成立的法国数学研究所属于“欧洲研究所”,这一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总部设在慕尼黑,在德国柏林、达姆施塔特、纽伦堡等地设有研发办公地点,截至2014年已拥有超过820名研究人员。2012实验室总裁,是1997年进入华为的李英涛,他曾任瑞典研究所所长。 在华为内部,欧洲研究所被称为“独一无二”的研究所,原因包括:它是华为两大数学中心之一,拥有5G研究的重量级团队,并拥有公司美学色彩和设计风格的能力中心等一系列优势。 显然,沿着“优势在于数理逻辑而不在材料研究”的思路布局,华为非常重视数学。 华为方面解释了为何在俄罗斯和法国设立研究所:就全球来说,这两国的数学实力分别是第一和第二,拥有众多获得“数学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数学家。 2014年,华为通过技术合作在欧洲的投资大约是6000万欧元,与超过100所欧洲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与超过160位欧洲学者专家、120多个学术机构合作,新资助70多个研究项目。仅在德国,就与1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了34个项目的研发合作,投入2000万美元。 华为俄罗斯研究所独立于欧洲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至2015年2月,研究所的规模从起初成立时的3人发展为100多人—其中的俄罗斯数学研究所,更早在1999年就成立。俄罗斯研究所包括7个“能力中心”,以此集结当地的基本算法领域人才。这7个能力中心分别是:非线性能力中心、算法工程化能力中心、最优化能力中心、信道编译码能力中心、信源编解码能力中心、大数据分析能力中心、并行编程能力中心。 成立于2008年底的加拿大研究所,即5G核心竞争力研究中心,分布于渥太华、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滑铁卢四个城市,拥有400多名研究人员。 “诺亚方舟实验室”则设立在香港科学园,面积超过700平方米,目标是实现“从大数据到大智慧”的远景,主要围绕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展开研究,包括有自然语言处理和信息检索部门、规模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部门、社交媒体和移动智能部门、人机交互系统部门和机器学习理论部门。 此外,日本研究所从事材料研究,印度研究所则专注软件交付。 华为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2015年,华为研发投入为596亿元人民币,占2015年销售收入的15.1%,近十年来,华为已经在研发方面投入了超过2400亿元人民币。 对标:思科、三星、苹果 华为如此投入研发,它对标的是谁? 华为方面给出的说法是:在企业领域地标思科,在消费领域对标三星和苹果。 名单里不再有爱立信。 2014年,华为以310亿美元的总营收微超爱立信的293亿美元营收,成为通信设备行业(运营商业务)的全球第一,之后通过21.4%的增长,到2015年末,华为以358亿美元的总量与爱立信的294亿美元拉开距离。 据公开资料,在2015年IEEE发布的全球专利实力排名中,在通信和互联网设备领域,华为以365的专利指数排名第12,爱立信以1297指数排名第4,阿尔卡特-朗讯以469的指数排名第11。同样,在2015美国专利服务机构(IFIClaims)发布的2015年度美国专利授权量排名中,华为以800件的数量排名第44位(这是华为第二次进入TOP50的榜单),在这份榜单上,思科以960件名列第36位,而爱立信以1407件名列第20位。 从数量上看,华为与它先后对标的几个巨头已无差距。 但任正非显然知道数量只是数量,于是他又找上了更大的巨头作为“假想敌”—而敌人是促使人进步的最好方式之一。 在2016年5月题为《苹果太保守,华为敢投资可以超越》的座谈会纪要中,任正非透露了华为投资基础研究的思路:“华为(现在)实际还是工程商人,即使在创新这个层面,其实还是工程领域的创新,而不是技术理论领域在创新……华为更多强调的应该是在基础研究上下功夫。” “走后发制人的道路,准备好‘浅滩捡鱼’。”军人出身的任正非一向喜欢毛泽东时代直白的表达方式。 从公开报道中可以发现,曾有国企领导问任正非,华为是如何打进欧洲的?任正非的回答是,靠技术领先和产品领先,“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数学研究在产品研发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华为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的成功,得益于两大架构式的颠覆性产品创新,一个叫分布式基站,一个叫SingleRAN,后者被沃达丰的技术专家称作“很性感的技术发明”。这一颠覆性产品的设计原理,是指在一个机柜内实现2G、3G、4G三种无线通信制式的融合功能,理论上可以为客户节约50%的建设成本,也很环保。华为的竞争对手们也企图对此进行模仿创新,但至今未有实质性突破—这种多制式的技术融合,即依靠通信制式融合背后极为复杂的数学运算。 华为的俄罗斯研究所和法国研究所,在以上技术研究方面有重大算法贡献。 3月11日,科技部部长万钢现场接受媒体采访,谈到中俄高科技合作,他特别强调自己专门去过华为在俄罗斯的数学研究所。 基础研究“深水区”的政企分工 华为宣布成立法国数学研究所一个月后的7月14日,深圳市长许勤会见了数学家、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得主、哈佛大学数学科学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教授丘成桐。 许勤会见丘成桐,显然并非仅仅是礼貌性地接待著名学者,而有着明确的目标。 许勤在会见中表示,深圳高度重视应用基础研究,将不断加大投入,大力支持应用基础研究机构在深发展,期待与丘成桐及其团队加强合作,为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支撑。 许勤还表示,深圳缺乏大院大所,希望通过机制的创新,建立开放式的基础研究所,吸引全球的优秀团队。时代周报记者获悉,深圳市正在筹建10个基础研究所。 深圳市科创委主任陆健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10个基础研究所,深圳市已经在做方案,并且有部分研究所已经成立:比如说数学、神经、细胞诊断治疗基础研究所。 在深圳市的方案里,不是所有研究所都依托与高校合作,特别是数学,深圳市与华为一样选择了国际化的操作思路。“有的(研究所)是从零开始的,比如数学研究所,国内没有很强的科研单位,但我们可以新组建一个。”陆健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陆健以华为为例,解释了“政府与企业在创新研究上的分工”:数学引领科学,数学强,自然科学就强,“这些实际上是政府来掏钱的”。华为有数学研究所,但他们是把数学研究用在通讯模式上,比如什么样的新网络适用于中国,这需要在拓扑学上做运算,而拓扑学高深的分析就需要复杂的数学模型。政府建数学研究所,则并不仅仅用在通信技术上,“比如说,我们用新的数学研究解决交通问题”。 深圳为什么在现阶段建数学研究所?陆健解释:“这说明深圳考虑的已经跳出当前的产业问题,一是考虑在国家战略层面多做些贡献,政府已经考虑了十年以外的事—这些基础研究所没有5年是建不成的,人引进来都会花很长时间。” 陆健表示,深圳市是在充分认识基础研究的公共投入属性上进行投资的。“任正非讲的政府不用创新,但他所讲的,主要是技术创新。基础创新、知识领域的创新,这部分的创新成果要给社会共享—这部分企业不会愿意做,那么在政府企业(就要)分工,知识创新多半交给政府。”

赛迦和诺基亚哪个厉害?

诺基亚比较厉害,因为它的质量比较好。诺基亚是一家主要从事移动通信设备生产和相关服务的公司,由弗雷德里克·艾德斯坦于1865年在芬兰埃斯波创立。

1982年,诺基亚推出第一台北欧移动电话网移动电话Senator;2014年4月,旗下移动电话业务被微软收购;2015年,收购阿尔卡特朗讯公司。诺基亚股票在芬兰赫尔辛基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NOKIA和NOK。

2021年8月2日,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诺基亚位列485名。

e7是什么牌子?

诺基亚E7采用主频为680MHz的ARM11处理器,RAM为256M,ROM为1GB

诺基亚E7搭载了一枚800万像素的摄像头,支持HDMI,杜比数字环绕音效,用户可以用摄像头录制720P的视频。

诺基亚E7配备蓝牙3.0以及最新格式的WIFI连接

诺基亚E7机身带有16GB存储空间,手机支持最长18天待机时间和最长9小时通话时间。诺基亚E7拥有灰色,银色,绿色,蓝色和橙色等多种颜色,2011年3月已上市。

考研的专业应该怎么选?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大涨,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不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研究生毕业,甚至是博士毕业的同学都会抱怨就业难!

2020年的情况让这种想法更加深刻了一点,因为疫情影响,应届生们找工作遇到了很多困难,就连招聘都变得少了。

看看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想法,真的蛮真实的。

不过也有例外,那就是一些特别专业的研究生们,他们首先有专业上的优势,因为这些专业本来就很吃香。其次研究生的录用几率大于本科生,这就更有优势了。

新闻传播随着传媒业迅猛发展,对新闻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新闻传播专业也越来越受到考研学生的青睐。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近些年,其研究视野和范围大大扩展,网络传播、媒介文化、数字传播、信息和文化产业等各个方面,已成为本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就业方向:传统媒体目前传统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期刊是我国传媒市场的中流砥柱,他们依然是新闻潮流的主角,也是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的首选。

新媒体策划相比传统媒体,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在信息时代是最具潜力的朝阳行业之一,这也是刚毕业的新闻传播专业研究生比较热衷进入的行业。

行业编辑相比传统媒体具有较高素养的编辑、记者,有些人群虽然从事的是新闻事业编辑职业,也许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新闻调查研究能力,如网络编辑、影视节目制作公司高级编导、线下刊物编辑、企业刊物编辑、记者等,但他们同样需要具备简单新闻传播知识,上述行业也为新闻传播专业硕士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荐院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

医学医学专业应该不用多说,同学们都有所了解,没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三甲医院这种几乎都是不用想的,想要真正接触到科研项目一般都需要读研,本科毕业生是真的不行。考生如果想继续读博士的话,选择科学学位比较好,可以直博。但如果想毕业后想直接参加工作,专业硕士则是不错的选择。

就业方向:如果说医学专业就业难,或者说临床医学就业难,很多时候是毕业生自己局限了求职范围。除了到三甲、二甲等医院就业以外,医学类专业的同学还可以有很多不错的发展方向。

比如,基层医疗工作单位、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师、健康知识普及等等。从各国人均拥有医生的数量来看,我国医疗人员的缺口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基层偏远地区。

推荐院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等。

计算机涉及计算机一类专业,一直是互联网行业的高薪职业。特别涉及软件开发,对于一些能力出众的毕业生来说毕业月入过万来说基本不是问题,研究生深造后前途不可限量。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电信行业、网络公司以及产品科技含量高的IT产业、计算机技术应用行业从事计算机硬件应用及研究、设计、开发等工作;也可从事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系统管理、技术维护等工作;还可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的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

院校推荐:

机械工程机械工程本科毕业生可能选择生产管理的岗位比较多,相对来说工作环境可能比较差,待遇也比较一般;读研之后有可能去研发岗,做前期开发或者相关的科研院所,整体都有很大的提升。

就业方向:机械类专业渗透到很多行业,就业方向多种多样:除了教学、营销外,常见的有生产总监、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机电产品开发、机械产品开发、液压产品开发、仪器仪表开发、武器开发、汽车工业、环保设备开发、矿业设备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燕山大学等。

建筑本科所学知识基本停留在知识层面,当然学校教的跟社会需要的脱节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教材老旧,老师缺少实际项目经验,都会导致工作以后才是真正的开始学习。

建筑学是一门以学习如何设计建筑为主,同时学习相关基础技术课程的学科。建筑学的毕业生具备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市政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设计部门从事各项设计工作,在房地产部门从事建筑策划与管理工作,并具有多种职业适应能力的通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行业的设计单位,主要从事建筑物的设计和有关建筑的研究工作;当然还有一部分同学(硕士生和博士生居多)留在高校研究和任教;一部分同学考取公务员在城建部门从事管理规划工作也是不错的;另有相当一部分进入了房地产行业从事房地产开发。

推荐院校: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

会计如果你决定要从事会计,本科学历不占优势,毕竟知识面就在那里。首先就要做好前期较长的一段时间拿比较低的薪水的准备。如果你可以坚持下去,那么随着时间慢慢推移,你的待遇也会逐步提升,等你可以拿到高级会计证,或者是去考CPA,那你的薪资过万就完全不是问题了,而且还是那种各大企业都渴求的人才。

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乃至是一个正在创业的团队,会计财务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从这两点来说,“会计行业像金饭碗”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从事会计的人都知道:“会计越老越吃香”,所以会计不需要吃青春饭,相反你在这个行业待得越久就越有价值。如果研究生出身,必然知识的深度要比本科生好些,如果有名校硕士光环,那么起点就比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高。

就业方向:会计专业就业大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外企或大中型企业高级财务人员。

2)国内或者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

3)国家或者地方公务员。

4)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

5)政府部门。院校推荐:厦门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

化工专业化工专业门槛太高工资太少。本科毕业基本上是不能从事研发一类的技术岗,都是做一线工艺员,要么就是销售,回报率非常低,薪资3-4k,而且有的工作不安全。

就业方向: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院校推荐:

电子信息工程相对来讲本科和研究生差别比较大,本科做研发的少,做技术支持和售前市场或者售后支持的多,研究生做研发的多。

从行业来讲,更是广泛,有去运营商的,比如移动、网通。有去外企的,比如西门子,朗讯,有去国企的,比如国家无线电测量中心,航天五院,有去大公司的,比如华为、联想、中兴,还有去小公司做研发的。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专业。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应用基本能力。就业方向:工程技术人员到各类应用电子技术的企业从事引进、开发、运行、维修等工作;软件工程师:在计算机行业从事各种软件开发工作。

院校推荐:

同学们应该也都发现了,我们说研究生收入明显高于本科的专业时,上榜的几乎都是理工科专业,文科专业很少。

但是文科专业的同学也不用觉得不公平,学姐觉得,不论是谈收入待遇、还是社会地位,虽然我们表面上说的是专业,其实主要还是看个人资质。

就比如一个人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这够热门吧?可要是浑浑噩噩、虚度光阴,难道那些大公司就会聘用吗?

所以,我们还是专注于提供自己技能,增强竞争力吧!一个足够优秀的人,到哪里都是吃香的!

中兴公司的实力到底怎么样?

要说说中兴的实力,和华为对比是最合适的,因为中兴和华为涉及的领域几乎一样,几乎和华为是全领域的竞争对手,那么我就和华为对比一下,更直观的看看中兴的实力。

我们主要比较的领域是:终端、芯片、无线、传输、数据通信、云。这几个领域应该就是华为和中兴的主要的对位领域,通过和华为,以及业界其他先进企业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中兴的实力整体如何

公司体量

首先,从体量上来说,中兴公司一直在世界排名第四,直到去年因为美国事件短暂的滑到了第五,今年可能预期重回第四。

而华为的体量,毫无疑问一直是世界第一,所以中兴和华为差距还是很大的。不过中兴毕竟也是世界排名长期前四,中国还有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吗?显然没有,所以中兴在通信领域还是很牛的,是中国的骄傲。

终端领域

华为的手机终端是目前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全球第三。中兴其实终端发力比华为早的多,早在电信搞小灵通的时代,中兴的终端就已经在全国铺开销售了。

在我国中兴曾经一度是运营商定制机的代表,也曾经一票难求。在全球的手机强敌环伺的情况下,一度也杀到了全球前六。中兴的努比亚曾经也是我们国家的品牌形象,也曾经惊艳。但是现在,中兴的手机已经属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份额在中国已经归属于other,更别说全球了。

所以我觉得中兴手机是最可惜的,拥有那么好的底子,在华为差点卖掉终端部门时,中兴手机如日中天,到现在也是泯然众人了。中兴在手机领域的实力依然偶然会有灵光乍现的产品,例如第一款折叠手机、红魔竞技手机等等,但是整体品牌、销售都已经不入流了

芯片领域

华为有海思,海思已经是全球排名第五的大厂,其实中兴也有中兴的微电子研究院,过去中兴也有很多设备的边缘芯片是自研,但是中兴对于通信设备、手机的核心芯片的自研一直没有下定决心。

所以中兴微院的品牌就远远的不如海思了,甚至在国内可能也不能排在前列。但是在受到美国制裁以后,中兴应该在微电子也下定了决心,前一阶段也传出了中兴的5G 7nm的芯片即将量产的消息。我觉得7nm可能没那么快,但是有可能是10nm、12nm的芯片。

总体来说,中兴的芯片能力当然远不如华为,但是在国内我觉得也是靠前的,毕竟有些芯片也已经商用了,预估芯片能力在全国前十。

无线领域

无线我们仅仅毕竟一下5G领域。中兴的5G目前可以说排名世界前五,最新的标准必要专利排名已经排名世界第三。而且5G的合同数量,即使在去年收到重创的情况下,依然获得了全球25个合同,稳居世界前五

很多运营商的朋友反馈,在无线基站、核心网,中兴的设备不如华为,但是至少和NOKIA、爱立信不相上下,甚至有些运营商的朋友觉得体验上反而比爱立信和NOKIA好

所以我认为,在无线领域,中兴的实力非常强劲,我认为华为是第一集团,中兴、NOKIA、爱立信不相上下,至少都在第二集团

传输领域

华为、中兴、烽火,都是中国传输三杰。从技术上华为当然是最佳的,不过中兴和烽火也是世界领先的传输企业

所以我认为,在光传输领域,中兴和华为差距并不大,看不到太明显的差距。华为在传输SDN方面可能好一点,性能上华为因为自研芯片的原因,会走的更快一些。

数通领域

数通领域,中兴和华为差距非常大,甚至可能还不如现在的H3C。中兴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其实开发和商用的挺早的,但是中兴在高端路由器、数据中心交换机、网络安全设备一直乏力,这点被华为耍的远远的。

毫无疑问,数通领域全球第一的还是思科,华为在数通的销售和思科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世界长期排名前几的有思科、华为、NOKIA、Juniper,中兴排在第五。

中兴的数通我觉得总体来说,远不如中兴的无线、传输那样有竞争力,主要是产品形态、功能和性能差距太大。曾经中兴原本能够在前几年弯道超车,但是中兴的数通全消磨在内斗过程中,看不清楚具体的方向,导致现在几乎一蹶不振

云、物、AI

在云计算、物联网和AI方面,中兴几乎完全没有话语权了,属于被吊打的行列,这点中兴完全不如华为。虽然中兴也有云部门,但是中兴的云只限制于企业的私有云,不像华为一样,稍微发力公有云已经迈入中国前五

即使是中兴的私有云,由于中兴在政企方面的销售乏力,中兴也仅仅是作为参与者,而华为是属于在领导者的行列

在物联网和AI方面,中兴更是几乎没什么声音。华为现在已经开启全AI的战略,中兴和华为的差距已经越来越远。

结论:在通信行业,中兴值得尊敬

所以,写了那么多,很多朋友的应该已经明白了,中兴在电信行业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世界前四的实力,但是在其他领域中兴缺乏可呈。

所以,从电信行业来看中兴也是一家好公司,一家有技术含量的公司,一家5G排名世界前三的公司,只是华为的能力太强,导致中兴相对黯然失色。在通信行业,华为和中兴在世界前四占据了2名,这就是我国通信业世界第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