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女股神栽了,有钱人都有什么习惯?
有钱人,分多种,这里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列举几种。
靠自己努力的有钱人。凭着自己早年的栉风沐雨,含辛茹苦,节衣缩食,后来,积累了财富,变成了有钱人。这种人的习惯,都很朴实,很节省,虽然衣食无忧了,但是常怀居安思危,居安思变之心,普遍比较谨小慎微,防微杜渐,不会奢靡浪费,关于消费,可以花钱,但是杜绝浪费。因为其受过贫苦、困苦、艰苦,养成了勤俭的习惯。
凭借着机遇爆发的有钱人。这种人通常在人生路上的某个拐点,积累也罢,努力也罢,机遇也罢,顿悟也罢,抓住了发展机遇,然后一路畅通,马走平川,实现了财富的迅速增长,成为了有钱人。这种有钱人认为是自身智慧和能力的变现,自然消费观也比较超前,注重生活品质,一掷千金,锦衣玉食,不委屈自己,因为相信,钱去了,还能更多地赚回来。
凭借着自己的位置变现的有钱人。某种程度上,位置决定了价值。你在那个位置上,权利就能变现,权力寻租,不用你去找,你坐在那个位置,哪怕尸位素餐,就像个渡人过河的佛,钱也会找上门的,别人会供奉你“过河钱”。这种人的钱,冰山难见底,超越了自己的正常收入,通常喜爱置办房产,搞收藏,古玩,字画,玉器,在众人面前表现的低调收敛,朴素无华,恭敬谦和,深藏不露,常怀惴惴之心,甚至有时如履薄冰,不会花销无度。(Hery)
存邮政农行信用社哪个好?
重要消息,紧急通知:不少人都听到这样的传言:“即将有17家银行消失,这三种情况,银行会一分不赔”,那么我们这些存款该如何得到保障呢?
想必最近不少人都看到这样的文章,国内银行将有17家消失,这三种情况,银行不会赔。
此话一出,让不少人的内心都十分的紧张,都不知道这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
身为银行的客户经理,用专业的角度知识为大家辟谣。回答主题之前先来说一下这个事情。
17家银行消失并不是真正的消失,而是一些老银行换一个名字或者和其他银行合并在一起重新经营下去。
原因:其实这17家银行消失并不是说破产消失,而是一些老银行重组换一个名字,接着营业下去。
正在进行兼并重组 ,基本上都是涉案银行都是中小银行的。原因:经营不善,规模太小,拉不到存款,没有盈利,而且常年处于亏损。像这样的银行都会被进行整改把这些银行和当地其他的小银行合并重组一个更大的银行。所以并不是真正的消失,所以大家一定要理智一点。那么所谓的这三点银行会一分不赔,也纯属谣言。说实话身为银行员工当看到这样的文章时,内心也是比较气愤,银行是正规经营,是根据中国银监会监管部门央行行的管理下运营。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事情,就算银行重新合并,那么在银行的存款会一分不少的,接着存下去,如果想取随时取。就算银行倒闭,那么也会赔偿你的钱,不可能像以上那样一分不赔,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被骗了。说了这个问题,我们回答一下主题:邮政银行,农业银行,信用社,如果有五万的本金,到底存哪一个银行更加的安全?有保障利息高呢?1、邮政,信用社,农业银行这三家哪一个安全性更高呢?邮政银行,农业银行为中国国有六大行,在安全方面的问题,完全不用担心,国有银行,那么国家就是我们的依靠,有国家当依靠,你还在怕什么?而且邮政银行他的实力十分雄厚,全国覆盖的网点高达四万多家,而且99%覆盖县,地区。农业银行更不用说,那么信用社到底安不安全呢?在历史上确实有一家信用社倒闭,是河北省尚村信用社。但是从目前银行总体系来看,现在没有任何一家银行有倒闭的可能性。而且农村信用社网点覆盖率也是非常的惊人,主要以乡镇为主,而且倒闭的概率就如同你中两亿彩票一样。就算倒闭,那么你的存款也是非常的安全,2015年央行推出存款保险条例。就是为了保证老百姓的存款安全问题,所以只要你在同一家银行,存款本金不超过50万,那么银行破产倒闭会全额赔偿一分钱。所以5万元本金无论放在邮政银行,农业银行还是信用社,它的安全性非常有保障风险性为0,所以大家没必要担心它的安全性,既然安全性没有了后顾之忧,那么就要考虑他的利率问题。所以要选一个利率高的银行来存。2、5万元,这三家银行哪个利率更高呢?五万元只能选择普通定期存款,因为银行的存款产品有很多:活期存款,普通定期存款,大额存单。大额存单的利率要高出普通定期存款利率1%个点以上。但是有一定的标准,标准就是起存20万才能购买银行的大额存单,所以这五万元就不考虑大额存单,而是考虑普通定期存款。我们就用这三家银行的普通定期存款三年来为大家计算一下利息的问题。由于目前银行存款的利率即将有变动,在新利率没有推出来之前,我们就按照往年的利率来计算。①、农业银行普通定期存款三年,利率2.65%:50000(元)*2.65%(利率)*3(年)=3975(元)。②、邮政银行普通定期存款三年,利率为3.15%:50000(元)*3.15%(利率)*3(年)=4725(元)。③、农村信用社普通,定期存款三年利率3.55%:50000(元)*3.55%(利率)*3(年)=5325(元)。这是往年的存款利率情况,大家可以通过这三家银行的定期三年的存款利率相对比一下。
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利率最高能达到3.5%,每年的利息也能多出大几百元。
所以通过以上的计算和安全问题,大家可以发现,如果考虑安全问题,这三家银行都是一样零风险。
就以利率为主,那么肯定是农村信用社比较好,它的利率比较高。
所以本金五万元大家没必要担心,个人建议存到农村信用社,毕竟每年能多出几百元的利息,何乐而不为呢?
对此,三味小镇哥的看法就是:但是有一点,如果选择普通定期存款三年,就要接受他的本金流动性差。
一旦存定期三年没有到期,这笔钱是无法取出,只能在柜台办理取款的手续,那么只能按照活期利率0.35%给你结算,这样一来,之前存的时间等于白存,利息亏损得非常严重。
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该如何去存款。
如果是自己准备存个定期一年两年的话,那么就建议放进余额宝。
像四大行,普通定期一年的为1.85%,定期两年的利率为2.25%。
而余额宝的七日年利化利率为2.269%。
要比普通银行的定期一年两年的存款利率还要高,而且唯一的好处就是本金灵活性高,能做到随取随存随用。
所以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把钱存入余额宝。
总结:所以只要本金没有超过50万,那么就建议选择一个银行存款利率高的来存,这时候就要多跑几家银行做一下对比。
如果选择中小银行,有的最高利率能达到5%,有的利率能达到4%。
而四大行最多达到3.85%,现在利率有所下调,估计只能达到3.25%。
但是千万要注意点,存款时没有承担风险的能力,不要去碰理财,理财虽然回报率高,但是不保本不保息,一旦造成损失,只能自己承担。
所以大家再去存款时,一定要多跑几趟,多问一下,不能被某些员工给迷惑。
说理财利率多么高,回报多么高,就是不跟你说风险多么高。
以上就是这三家银行的情况,安全上面没有任何问题,具体情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作出选择。
(感谢各位朋友观看和支持)
阿里巴巴和华为公司哪个影响力更大?
感谢邀请
在国际上,阿里巴巴和华为公司哪个影响力更大?题主问题的核心是在国际上,阿里巴巴和华为公司哪个影响力更大?我个人观点是论企业影响力,华为是大过阿里巴巴的,但是论个人影响力,马云是超过了任正非的,毕竟阿里是上市企业,所以在国外也备受关注,再者就是我们也看到马云经常和各国领袖,以及包括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家的合影,实际朋友也要更多一些,而任正非一直以来很少接受采访,也很低调,再加上华为属于民营企业,只有在最近两年华为持续被打压,以及孟晚舟的事情,任正非才有慢慢走入了我们的视野。
为什么说华为相比阿里巴巴影响力在国际上更大呢?1.企业性质的不同。当然这两者本身不能作为比较,因为华为属于技术类型的企业,走的是科技研发的道路,而阿里巴巴实际是互联网企业,比如旗下的产业淘宝,支付宝等等,包括服务器等等一些在算法方面的实力。
而华为我们也看到了这两年持续被国外打压,实际就是因为他的发展过于强大,所以美国害怕华为发展起来,技术研发方面华为旗下涉及多个方向,手机方面,以及通信方面早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而且在芯片方面鲲鹏,天罡巴隆5G芯片,以及鸿鹄,麒麟,凌霄等等多个领域的研发。
2.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华为显然也是要更好的。当然我们抛开了现在美国对于华为限制的角度来说的。华为现在拥有全世界超过160个不同国家的超过18万名员工,海外员工中是当地员工的比例超过了70%之多。而且通信,以及芯片这些本身就是我们所需要的,而华为的5G芯片这是其他各个国家都需要的,华为现在是5G专利最多的,再者就是科技芯片这些是全世界都需要的。
而阿里覆盖的面相对要狭窄很多,比如国外实际基本上对于支付类APP没有太多的需求,他们认为不安全,以及包括行业的竞争,比如购物类APP,这些确实在国外市场并没有太大的需求量,所以现在我们看到阿里主要业务还是在国内。
3.营收投入以及包括排行榜。在2019年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中,确实华为排行61名,而阿里巴巴是在182名,这实际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两者的差距。
再者从2019年的营收来看,华为3月31日,华为在深圳总部发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华为2019年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588亿元人民币,而且在2019年投入研发1317亿元人民币,十年来研发费用超过了6000亿。
而在5月15日晚间,阿里巴巴发布2019财年全年业绩公告,报告期内阿里巴巴实现营收3768.44亿元,实际我们看到和华为相比确实差距还是挺大的。
总结:从个人影响力来说马云确实当年截止到今天都是业界的一个传奇人物,所以可以说国内外人尽皆知,而任正非如果不是最近两年华为的遭遇,他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物,但是从企业方面角度来讲,华为确实影响力要更大,毕竟这是走科技研发路线的。
回答完毕
欢迎留言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想法:
有哪些事情是你炒股后才知道的?
刚开始炒股如果就知道这些,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炒股后才知道,推荐股票的不是大师,而是屠夫。
炒股后才知道,账户的余额并不是钱,只是数字。
炒股后才知道,满口消息的不是高手,都是韭菜。
炒股后才知道,炒股不仅能飞黄腾达,还能沦落街头。
炒股后才知道,股市可以是投资圣地,也可以是赌场。
看着家里人炒股十几年,自己入市十几年,一共二十几年,真的是深有体会。
这两年,炒股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换了一种活法。
股市还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投资,什么是投机,又该怎样在投资的框架下进行投机,赚到钱。
股票市场就像是一个大的教育市场,不断地给我们上课,一次次的教训和反思后,让我们变得更成熟。
第一课,永远不要相信别人口中的消息出入股市,谁都会遇到一个难题,买什么股票。
相信大家和我一样,会到处的去询问,哪一只股票好,有没有什么投资机会。
因为刚入市,谁都没有选股标准。
这时候,最常见的做法,其实就是去获取信息。
大部分人从身边获取信息,小部分人从网络获取信息,最终就是在各种道听途说中,选择了一只自己并不熟悉的股票买入。
我曾听消息买入一只股票,当时的价格是12元,7元起涨,朋友告诉我第一目标14元,第二目标25元,之后还有重组预期,股价还要再翻倍。
说的头头是道,还说是内幕消息,企业的高管传出来的,都是自己人才说一下,千万别外传了。
后来,股价是到了第一目标价14元,当我大举杀入,等着涨到25的时候,最高冲到16元出头,就开始回落。
等我最后落荒而逃时,股价只有11元,最后跌回了8元。
而那个所谓的朋友,还在耐心持有,只不过已经脸色阴沉,再无往日的红光满面。
永远不要相信别人口中的消息,因为能传到大众耳朵里的消息,早已不是什么消息了,几乎都是让你去接盘的。
只不过,因为股民的心理,半信半疑下,不会一开始就大举杀入,所以主力会借势拉升,继续吸引资金。
等你信以为真,满仓入场时,接盘成了自然而然。
一定要明白,真正的内幕消息,是不会传到普通股民耳朵里的。
你满怀期待的时候,大江南北都是和你一样的韭菜了。
上过一次当,吃过一次亏就够了。
那次以后,不论别人和我说什么,我都能冷静思考,做独立判断,这个教训真贵。
第二课,永远不要相信长线投资的理念入市之前,只知道短线炒作能赚钱。
入市以后,志在寻找价值的我,沉下心来学习长线投资。
毕竟从现在来看,那些超级大牛股,几乎清一色都是长线投资回报率最高。
从结果看,这些股票确实是通过长期持有产生了回报,但本质上,这些股票的成长源自于企业成长,而不是长线投资。
有一段时间,曾经尝试做中长线投资,持股一两年,有赚有亏,后来发现了真相。
长线投资,其实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悖论。
优质的上市公司可以长期持有,也会有很高的投资回报,但不是所有的股票都代表了优质的上市公司,也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会长期优质。
买到好的上市公司,就能赚钱,业绩一直好,股价就能不断创新高。
一旦公司出现严重的发展危机,企业不断走下坡路了,再怎么长线持有,也只是越亏越多而已。
长线投资或者说价值投资,迷惑性极强。
很多人假设一家企业长期有价值,做长期投资,结果出现三五年都不涨的情况也是正常的。
最后,股票复活了,开始涨了,却还是傻傻的相信是长线投资带来的收益。
实则是企业通过一系列的运作,重新有了新的生机,并不是长线投资带来了回报。
本质上,股价是资金和业绩决定的,不是投资时间长短决定的。
所以长线投资也好,短线投资也罢,买错了不管持有多久一样亏钱。
长线持有只是给一些企业多一点时间,但多一点时间可能带来回报,也可能带来更大的损失。
市场给我又上了一课,让我明白了不要盲目迷信,不管是长线投资,还是价值投资。
我们做的,其实只是价值投机而已,寻找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在它上涨的时间段内持有。
并且要尽量规避下跌,不管是股价下跌,还是业绩下滑。
长线投资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去验证,确保每一个时间点都能有实际的业绩价值反馈。
做股票,没有短线长线之分,只有资金和趋势一说。
所有的题材也好,业绩也罢,只是用来吸引资金,形成趋势的影响因素。
追寻高业绩增长的可能性,才是股票投资的秘诀。
即便是短期题材炒作,本质上也是在追寻业绩增长的可能性。
寻找业绩增长的续期,就是寻找价值。
第三课,永远不要骄傲,保持敬畏之心比起两轮牛市的上涨,更让我记忆犹新的,可能是2009年的行情。
那一年是2008年的修复之年,从6124到1664,再反弹到3478。
我的成绩特别杰出,在3478的位置,就抹平了08年熊市的亏损,还赚了一些钱。
其中,我摸索了一套独创的战法,并且屡试不爽,连续三个月,每个月的盈利都近30%,资金直接翻倍。
胜利让我变得骄傲,让我自以为自己找到了投资的秘诀,其实则不然。
市场风云变幻,从2010-2013年,慢慢的4年熊市,虽说中途有阶段性行情,但基本上也没能赚到钱。
除了原本那套战法,中途我还尝试过各式各样的战法,几乎清一色的都没有任何效果。
事实证明了一点,所有牛市掌握的规律,摸索的所谓战法,在熊市里不仅一文不值,甚至是毒药。
股票市场容不下自大,必须永远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以前并不知道市场如此恐怖,只有经历了一次次的教训之后,才理解了市场是如何收割散户的。
牛市里,因为资金很多,所有的钱不断往股市里涌入。
钱多了,股价水涨船高,钱推着钱,不论大资金还是散户都在赚钱。
熊市里,大家都从股市里把钱抽出来。
钱少了,资金踩踏,吸虹效应明显,大资金开始收割散户。
如果你不明白市场的可怕,不懂得敬畏市场,那最终不仅竹篮打水,甚至自己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也将被市场没收。
骄傲是魔鬼,我们所谓的短线技术也好,分析能力也罢,终究只是市场内的一部分。
散户作为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力量,虽很重要,但很渺小。
在庞大的市场面前,终究是沧海一粟。
第四课,目标是要有的,见好就要收的最后一个教训,就是关于见好就收。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赚到过钱,而是最终没能赚到钱。
股票不是没涨过,而是涨的时候没卖,等跌了才选择了割肉。
这是很多人的真实经历,在我身上也曾出现过一次又一次。
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
该怎么卖股票,成了千古的难题。
我们在买入一只股票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个预期目标,就是上涨空间。
没有人会买一只没有上涨空间的股票。
很多时候,这个所谓的上涨空间,却成了我们被迷惑的关键。
主力资金本身,也是见风使舵的,根本没有所谓的绝对目标价格,如果市场配合,价格就会不断上涨,而市场不配合,上涨可能随时中断,拐头向下。
有时候不能把目标定的太死,一定要学会见好就收。
我们没有办法去准确判断股票的绝对高点,但可以根据蛛丝马迹去判断高点可能存在的区域。
通过分批卖出的方式,锁定利润,落袋为安,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从设定目标,到见好就收,两者并不矛盾。
既然主力资金可以审时度势,我们一样也可以。
但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但凡做决定,一定要有个执行标准。
见好就收,如何收,是每逢大涨就抛售,还是每逢大跌就清仓,我们都要仔细琢磨。
如果标准一直在变,那所有的行为一定是扭曲的,亏钱的概率就会增加。
那些年,我们在股市里通过交学费,懂得了许多的道理,远不止我所说的四条。
其实,股市里亏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始终亏的稀里糊涂。
吃一堑,长一智,尽量弥补投资的短板,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炒股后,我真的明白了很多,明白了市场的投资机会到底长什么样。
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金融市场为什么是服务业,又是怎么服务于大众百姓的。
交易市场里,到处都是割韭菜的人。
作为资金量偏小的散户,一定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踏踏实实的摸索属于自己的投资之路。
如何你可以选择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共进晚餐?
首先要感谢邀请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哈!说实话,刚刚看到这个问题时我的大脑是一片空白的,陷入了深深的选择障碍之中。静下心来,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熟悉的面孔,那就是我的妈妈。她已经去世23年了。如果能借用哆啦A梦的任意门的话,我好想让妈妈现身我的世界,让我好好的给她做一顿饭,说说我对她的思念,聊聊这些年的生活啊。
妈妈去世的时候我读大四,那年5月中旬,妈妈脑溢血再次复发,这次没有抢救过来。事发突然,我在学校都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终生遗憾。第二天我从学校回到家,刚到村口就被人拦下,绑上了孝服,茫然的我不知所措。到家后看到妈妈已经躺在了冰冷的木板上,毫无生息,旁边是姥姥和其余家人。家里人来人往,在准备出殡的仪式,我心如刀绞,欲哭无泪。当时才知道真正的悲伤更有可能是哭不出来的。
妈妈火化后骨灰在家里供了一晚,我们的习俗是第三天入土为安。晚上的时候我和哥哥轮流守灵,毫无困意,一夜未眠。我很怕明天天亮的到来,那时候妈妈就要下葬了,我将真正的失去她了。浑浑噩噩的度过了妈妈的丧期,回到学校以后坐在图书馆里,我的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从那以后我就是没妈的孩子了。妈妈去世后两个月我就大学毕业了,深切体会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当我有能力照顾她的时候,她却已经不在了。
所以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非常希望时光可以倒流,或者有任意门,让妈妈可以来到我的世界。我会尽我所能的给妈妈做一些拿手菜,其实妈妈做饭是很差的,因为姥姥一直在我家帮忙带孩子,而且爸爸也会做饭,妈妈基本不用搭手。我要让妈妈放心,我过的很好,我会做饭,家庭美满,工作也不错。同时我也会问问妈妈,她在那个世界还好吗?姥姥也去了,有没有在一起哈,反正姥姥会做饭,想来妈妈是饿不到的。
再次感谢题主的这个问题,让我感慨万千。父母在,人生还有来处,父母不在了,人生只剩归途。还好我的父亲身体康健,安度晚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让我们好好珍惜,等疫情过去,我们一定要多多回家吃饭,莫留遗憾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