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资巴士,一百多股票跌停了是怎么回事?
个股的走势分化和流动性分化,中小盘个股的流动性缺乏,高估值个股的价值修复等多重因素造成了个股的跌停潮。1月31日沪深两市150多股跌停,剔除ST类个股,有120多股跌停,2月1日,沪深两市262股跌停,剔除ST类个股,有220多股跌停。连续两日出现百股跌停潮。沪深股指跌幅不大,但是代表中小盘股的中证1000指数连续两天大跌,连续刷新3年新低。分化行情持续。个股普跌之下,主要原因还是市场流动性出现了分化,上证50,沪深300指标股持续拉升,成交量持续放大,中小盘股持续下跌,成交量持续萎缩,资金和流动性明显向大盘股,蓝筹股转移,中小盘股由于流动性的缺乏,股价缺乏流动性着支撑,极易出现持续下跌,大跌,急跌,闪崩的走势。
另外,在年报业绩预告季,一大批个股业绩风险爆发,也造成了多只个股的跌停。
下半年A股大盘3000点还有可能跌破吗?
目前市场人声鼎沸,牛市、“疯牛”不绝于耳。讲道理这时看空的确有踏空风险,因为我国股市一旦启动牛市模式,恰恰是最不讲道理的。但是不讲道理只是带来短暂的纸上财富,一轮牛市完结,投资者多是满嘴荒唐言,一脸悔恨泪。逢人就像祥林嫂一样唠叨,我当时曾经抓住了什么什么股票,要是我怎样怎样这类的假设和后悔。所以我认为提这个问题很好,非常好。
所以,溯源的观点很明确:下半年A股大概率要跌回3000点,甚至跌破3000点。
宏观基本面不支持全面牛市1、一个认知问题:决定股市涨跌的核心因子
有人说,A股市场不讲道理,其涨跌和宏观基本面关系不大,这我是不认可的。每一轮牛市直接推手当然是流动性宽松,但是深究一下,为什么管理层会流动性宽松呢?那是因为宏观经济下行,需要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
另一方面,流动性宽松实际暗含着投资者预期央行的货币政策奏效,未来宏观基本面会反转向上。
直白一点讲,因为经济基本面下行,管理层宽松货币,进而带来投资者认为宽货币的背景下,经济回升,本质上决定股市行情涨跌的还是宏观基本面。
2、宏观基本面相对较好
在新冠肺炎疫苗没有完全面世之前,我认为新冠病毒将长期和人类共存,我国虽然成功控制了疫情,且未来也有能力、经验应对其冬季可能出现的爆发。
但是海外各国就不容乐观了,美国单日新增确诊逾5万,巴西后来居上,甚至其总统都未能幸免,而这种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海外各国仍旧奉行的达尔文式抗疫防疫。
换言之,投资者过分乐观了当前的整体经济形势。
IMF发布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4.9%,较4月份预测下调1.9个百分点;同时,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反弹至5.4%,较4月份的预测下降0.4个百分点。我国是唯一能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1)最新CPI数据
7月9日,统计局最新CPI数据显示,6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高于上月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回落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由负转正,但同比仍下降3%。
6月CPI同比和PPI同比都止跌回升,但核心CPI同比继续回落,反映了当前供过于求的格局并没有改变,需求端改善情况不大,效果不明显。
这点我深有体会,虽然成都老早就启动了10亿消费刺激,但是为了领取那点满减,既要下个APP,又要关联银行卡,说实话我没有兴趣。
海外市场需求萎缩,内需只打雷不下雨,投资压房地产,实在找不到太多乐观的理由。
(2)最新PPI数据
6月份PPI环比由上月下降0.4%转为上涨0.4%,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价格环比均由降转涨。40个工业行业大类看,价格上涨的有22个,比上月增加12个,但是集中在石化和有色金属,黑色金属领域。
这些行业价格的上涨虽然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制造业回暖,但更多的是行业库存处于最低谷,价格处于极端长时间低位后的反弹。
另一方面,疫情本身带来的是整个经济体的停摆,需求恢复,短期ppi回升这是逻辑必然。
换言之,溯源并不认为PPI这个数据说明了经济一定就此回暖,步入上升通道,而是阶段性需求不足的反弹,大概率在8月以后将下行。
小结:内需还需发力,刺激效果不显著,外需还得看海外疫情和疫苗研发情况,投资方面房地产稳中调控,一城一策难当大任,三驾马车角度看,实在找不进一步乐观的理由。
当前疯狂上涨行情的定性对于当前行情,我的看法是,这不是全面、系统性的牛市,仅仅是修复性行情。
为什么?
拉长周期看,本轮行情由创业板、大科技、大消费、医药和核心资产为主,而这些板块从2019年1月就陆续启动,经过18个月上涨,翻倍、翻几倍的个股比比皆是。
也就是,过去18个月配置大科技,医药和消费的投资者,目前浮盈相当惊人。随着股指上行,疫情带来的流动性泛滥,估值进一步推升。
有基金经理坦言,目前这些板块涨到了他们自己作为讲故事的人都心虚。
显然,需要兑现利润。但是市场的确钱多,且公募基金还有最低仓位限制,明目张胆的出货,也没多少投资者接盘,而银行、券商刚好相对低估,出货的同时配置金融地产。
简言之,机构投资在大科技、消费、医药等的盈利需要兑现,调仓卖出时顺便把金融地产带一把,随后目的达到了很快就会归于平静。
从引领行情的板块—券商估值角度看券商板块从6月18日开始到今天(7月9日)收盘,14个交易日累计上涨了约47%,不管是PE估值,还是PB估值,券商目前高估明显。
多只券商的PB已经超过了5倍,而在以往的大牛市中,券商PB最高也没有超过4倍。
另外,本轮行情龙头光大证券,每天重复上演封涨停,打开,再次封上涨停,最近两天换手率超过8%,作为这么1173亿市值的第一梯队券商,被资金当成权证一样的玩,而且从昨天开始,很明显的游资介入,开始了击鼓传花。
申万二级分类券商估值显示,2020年证券板块TTM为38.80倍。
另外,券商走势分化,多家公司券商提示风险。
另一方面,本轮行情的另一个带头者银行板块,今天走势已经分化,全天低开低走,弱势明显。
小结:两大龙头板块一个分化,另一个直接弱势,虽不能断言行情就此完结,至少可以说明行情并未一致看多,分歧巨大,有分歧,显然就一定有回调和下跌。
险资,大基金减持,行情持续性存疑9日收盘后,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其中不乏重量级减持。
比如社保基金减持人保,集成电路大基金减持汇顶科技、太极实业、北斗星通。
这说明,目前的行情,GJD都觉得有点过了。
综述:宏观面不支持全面牛市,全球经济不支持牛市,短期市场表征也证明行情存疑,机构性估值偏高,既如此,下半年大概率回调到3000点,甚至击穿3000点。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你们是做什么的?
这个问题对于我个人讲,也算说到心底的痛处了。
2016年正式接触金融行业,在银行第三方外包公司工作,主要负责信用卡,贷款类。 在这之前我我也是做的电销类工作,所以轻车熟路,很快就上手。在这期间,我的收入来源全是这块领域之内,无论是本职工作或者拓展业务,算在一起平均每月能有1_2万的收入。
这样的情况在之前的工作经历中是没有的,于是导致自己的自信心和虚荣心开始膨胀起来。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没有计划安排,盲目自信自大的坏毛病。基本每个月赚的钱都花的差不多
有一句话讲得特别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每逢过年过节或者家里有事基本没余钱,刚好自己也是做这行的,就各个银行信用卡都办了,以备不时之需。由此,这个负债的漏洞就开始了,由于本人从不参与赌博,或者娱乐类项目。相对控制的比较好,基本都是用于平时生活开销及办理重要事情类。但是这两年多累积下来,这个洞已经越来越大,从开始的几百到几千再到几万...
可能也是由于年纪的增长,逐渐面临房车家庭的压力,开始醒悟过来。现在正在准备上岸的路上目前还是从事这类工作,毕竟自己熟悉且擅长这类,路子走得更快。
最后也给大家分享一下想法,对待金融理财产品类一定要慎之又慎,切忌不要用作他途。如果家里有矿那就无所谓了?
提前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股票第一步应该学什么?
感谢你的邀请,个人觉得只有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才有赚钱的可能!
长期投资有三大投资要点,具体说明如下:
1、要购买稳定的公司。
牛熊市的交替短则需要2--3年,长则可能需要10年,所以这种投资方式应该购买哪种营业收入稳定,能保持长久经营的企业,最怕的牛市还没到来,可是企业退市了,那就尴尬了。所以一定要购买持久稳定型的企业。也可以选择购买股票指数代替,但是购买股票指数基金缺少了超额收益的机会,牛市来临时每只股票上涨的情况不同,虽然你买的股票可能涨势一般,但也有机会出现暴涨,不过另外一方面,购买股指基金的收益比较稳定,一般情况下是大盘的平均上涨率。
2、在相对低位时买入,在相对高位时卖出。
投资者要明白一点,我们是人,而不是神,不可能准确的预测股票的价格走势,所以不要总想着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这是不现实的问题。我们应该在相对低的价格时买入,在相对高的价格时卖出。可以把PE指标和均线指标结合使用,这样子可以综合判断什么时候是相对低位,什么时候是相对高位。
3、要有耐心,能克服股票涨跌带来的恐惧和贪婪。
没错,长期投资需要具有良好的投资心态,因为等待牛熊市场的交替需要漫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股票的价格可能会出现不断下跌的情况,这时候需要具有极大的耐心且能克服恐惧带来的影响,在股票上涨时也不要太贪心,如果太贪心希望股票涨了还想涨那也不现实,这点还是上文说的采用PE和均线法结合判断法,什么时候在相对高位?如果PE在30--40倍以上,且均线出现死叉,那么我们不妨先卖出,就算出售的时机早了也不要懊恼,至少我们赚到钱了,不要想吃到整条鱼,在股票市场要记得不吃鱼尾和鱼头,只吃鱼身子,这样子才最安全。
优点:能够稳定的获得收益(但是收益率看运气啦,也许很高,也许一般般。)。
缺点:效率比较低,你永远不知道你持有的这只股票在牛市时是涨了1倍还是10倍,只能看运气。但是根据小尘的经验,大部分情况下也就混个牛市的平均收入。一般情况下一轮牛熊交替能赚个1--5倍,具体看脸,要是时运来了赚个10倍以上也可能。所以这是一种看脸的投资方式。
最后送你一句话,市场里能够帮助你赚钱的永远都是格局、思维、知行合一、以及自律的能力。
而不是所谓的技术分析,不是寻找所谓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