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线雷霆塔无限榴弹,M4谢尔曼和T?
M4A1谢尔曼坦克绘图
(本文由桌面战争兵棋原创撰写,图片来源于网络。“桌面战争兵棋”专注于军事领域的耕耘,坚持原创,坚守初心。欢迎您的指点。)
提到二战期间的坦克,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自己的看法和喜好,坦克自第一次世界大战问世之后,就在战场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陆地战场上大放异彩。要说二战期间著名的坦克,那实在是太多了,德国的虎式、黑豹,苏联的KV系列重型坦克、T-34还有美国的M4谢尔曼等等。德国一边暂且不提,在盟军这边,装甲力量的中坚无疑就是苏联的T-34中型坦克和美国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了,这两者分别是苏联和美国产量最大的坦克,在二战期间T-34各型生产了67000余辆,M4谢尔曼各型生产了49000余辆。
装备76.2毫米坦克的T-34/76
既然同是中型坦克,又同样有着惊人的产量,两者就难免被拿来一起比较。在进行比较之前呢,需要先说明一个问题,由于T-34和M4谢尔曼坦克的产量都非常大,所以两者都有非常多的型号,不同型号之间的性能差异也比较明显,所以要进行对比的话也要选择合适的型号进行对比,不然的话拿一个前期型号的M4A1和T-34/85来比的话实在是有些欺负人。总的来讲,T-34可以粗略地分为装备76.2毫米炮的T-34/76和装备85毫米炮的T-34/85,M4谢尔曼则可粗略地分为装备75毫米炮的和装备76毫米炮的两个版本。
盟军坦克的大敌,德国虎式重型坦克
可能就感觉上来说,M4谢尔曼给我们留下的是皮薄馅大,面对德军的虎式坦克就只能靠数量去填的影响,而T-34则要威风凛凛一些,虽然总体性能上可能不及德军的虎式、黑豹,但依然可以顽强地与之缠斗。这样一来就感觉T-34要比M4谢尔曼更厉害一些,这也符合苏联装甲力量强于美军装甲力量的认知,这是我在想到T-34和M4谢尔曼时的第一反应,不知道各位是不是和我一样。不过事实是否真的和这印象中的相一致呢?
装备76毫米炮的M4A3谢尔曼
首先先来看看装备F-34 76.2毫米L/42.5坦克炮的T-34/76和装备M3型75毫米L:40坦克炮的M4A2谢尔曼的表现,之所以这么清楚地写出两者装备的坦克炮的型号,就是为了首先对比双方的火力,评价坦克的优劣一般来讲就是看火力、防护和机动性三大方面,就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作战环境来说,个人认为火力的重要性要略高于防护和机动,毕竟火力不足无法击穿敌方坦克的话防护再好,跑的再快也白搭,英国的丘吉尔坦克够硬吧,无奈只装备一门牙签炮,苏联的BT系列坦克跑的够快吧,最后还不是被打的七七八八。苏联T-34/76使用的F-34 76.2毫米坦克炮在1000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73毫米厚的垂直钢板,而美国的M3型75毫米炮则可以在914米(1000英尺)距离上击穿60毫米/30°的钢板。虽然两者测试的标准略有区别,不过依然可以得出M3型75毫米炮的穿甲能力要略强于F-34 76.2毫米炮的结论。除此之外,美国毕竟是美国,还给M4谢尔曼配备了不少高科技的玩意儿,比如电动炮塔转向装置,使谢尔曼的炮塔转向速度是二战中最快的,转动一周仅需要10s,还装备有火炮垂直稳定仪,使得谢尔曼具有一定的行进间射击能力,这些设备在以“糙”而闻名的苏联坦克上可看不到,而这些设备有利于M4发扬其火力,所以在火力这一项上T-34/76不如装备75毫米炮的M4A2。
电影《狂怒》中出现的谢尔曼坦克,从近至远分别为M4A2、M4A1和M4A3
再说机动性和防护能力,T-34/76装备一台50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最大速度45千米/小时,而早期的M4坦克装备的是41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最大速度为38千米/小时,相较之下T-34/76的机动性能要更胜一筹,而在可靠性方面,两者的表现都相当出色,皮糙肉厚的苏联坦克自然不必多说,而M4则凭借着优良的做工被认为是二战中最可靠的坦克。而在装甲方面,T-34/76的车体正面装甲为45毫米/60°,炮塔正面为52毫米弧形装甲,早期的M4A2正面装甲为51毫米/56°,炮塔正面装甲76.2毫米,两者正面装甲水平相近,而M4炮塔的正面装甲明显要强于T-34/76。虽然两者都采用了先进的倾斜装甲的设计,但也都有减分项,M4谢尔曼的车体高度接近3米,而T-34/76的车高约为2.7米,两者车宽都为3米,所以M4要比T-34高上不少,所以中弹概率会更大。而在苏联卫国战争最危急的时刻生产的T-34/76则有不少存在着装甲钢质量不过关的情况,使其防护能力打了折扣,所以在防护性能上两者应该是伯仲之间。
装备85毫米炮的T-34/85
随着战争的推进,T-34/76,以及装备75毫米炮的M4谢尔曼无法对抗德国的虎式、黑豹等新锐坦克,所以苏联推出了搭载 ZIS-S-53 85毫米L/55炮的T-34/85,美国则为M4谢尔曼坦克装备了M1型76毫米L/52炮。那么经过升级过后的T-34/85和M4谢尔曼相比又怎么样呢?
T-34/85中型坦克侧视图
我们还是先来看火炮,T-34/85的ZIS-S-53 85毫米炮在1000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102毫米的垂直装甲钢,而美国的M1型76毫米炮在10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106毫米的垂直装甲钢,这次条件一样可以看出来谢尔曼的76毫米炮威力又要强上一线,之前说的其他设备上的优势也还依然存在,而且美国之后还推出了M93型高速穿甲弹,穿甲效果可以提升至175毫米,至于T-34/85是否在同一时间有弹种改进,有的话效果如何则并不清楚。在机动能力方面,T-34/85和T-34/76基本保持了一致,最大速度45千米/小时。但M4A3换装了500马力的汽油发动机,使其最大速度可以达到42千米/小时,使得M4与T-34坦克的机动性差距明显缩小。而在装甲防护方面,T-34/85的车体前装甲依旧为45毫米/60°,炮塔正面装甲则提升至90毫米,后期的M4A3型正面装甲提升为63毫米/47°,炮塔正面装甲提升至89毫米,这样一来在防护性能上M4又拔下一城。
苏军装备的M4A3谢尔曼坦克
这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一直以为T-34要更强一些,最后却发现从数据上看似乎M4谢尔曼反而要占一点优势。不过说到底,T-34和M4谢尔曼的战术性能并不存在太大的差距,两者都是相当优秀的中型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也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当然面对虎式坦克的时候也都一样的头疼。两者差距不大最好的反映就是,拥有T-34的苏军对于美国援助的M4谢尔曼也给出很高的评价,毕竟使用者才是最具发言权的。
俄罗斯都有哪些有名的特种部队?
俄罗斯特种部队数量众多,组成复杂,分别隶属国防部、近卫军、内务部、联邦安全局、司法部、民防部、海关等部门,各支特种部队的使命任务也有很大差异。数十年来,诸多特种部队广泛征战国内外军政领域、常规战场和反恐战场,在血与火的历练中屡立战功,也塑造起俄罗斯特种部队的赫赫名声。
简单来说,俄罗斯特种部队可以分成两大体系:武装力量特种部队、执法机构特种部队。
(一)俄罗斯武装力量特种部队:
“格鲁乌”特种部队
俄罗斯空降军
(二)俄罗斯执法机构特种部队:
1.俄罗斯国家近卫军特种部队
第604特种作战中心
第7、12等十余个特种作战单位
2.俄罗斯联邦内务部特种部队
勇士特种部队、罗斯特种部队等(均已改编至国家近卫军)
3.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特种部队
(1)特种作战中心所属
阿尔法小组、温佩尔小组(信号旗)、S小组(旋风特种部队)
(2)地区性特种部队
冰雹特种部队、杀人鲸特种部队等
4.俄罗斯联邦边防军特种部队
5.俄罗斯联邦警卫局总统安全局特种部队
6.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局特种部队
屏障特种部队
7.俄罗斯联邦药物管制局(内务部药品管制局)特种部队
雷霆特种部队
8.俄罗斯联邦司法部特种部队(主要负责应对监狱骚乱)
土星特种部队、火神特种部队、老鹰特种部队等
9.俄罗斯联邦法警局特种部队
10.俄罗斯联邦税警局(已于2003年解散)特种部队
俄罗斯最知名的特种部队有四支:“格鲁乌”、“阿尔法”、“信号旗”、“第604特种作战中心”
(一)“格鲁乌”特种部队
格鲁乌(GRU)是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情报总局的简称,是俄情报机构中最机密的部门。“格鲁乌”隶属于俄罗斯军队,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其前身系边防军区的特种情报颠覆部队,用于潜入敌后进行破坏活动。目前,其总部设在莫斯科市的俄罗斯军队总参谋部,代号44388军事部,总部约五千余人,派驻海外的谍报人员约一千余人。
“格鲁乌”特种部队同时肩负了情报和作战等多重使命。主要任务是:威慑与阻止突然袭击,并对敌后进行侦查,打击。它如同俄罗斯武装力量的耳目,是俄罗斯军队情报的主要来源。被成为“俄罗斯名副其实的顺风耳和千里眼”。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扩散,这支特种部队的任务重点逐步放在了反恐方面。
“格鲁乌”特种部队在陆军和海军均有部署,曾参与阿富汗战争、车臣战争,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阿富汗作战期间,击毙对手5000余人,自身损失191人。据媒体报道,“格鲁乌”特种部队参与了叙利亚战场,据称2016年4月在叙利亚阵亡的5名俄军士兵即属于“格鲁乌”部队成员。
但同时,媒体也报道了俄罗斯16人特种侦查部队击溃300名叙利亚恐怖分子,自身“毫发无损”的战场传奇,该小队指挥官还获得了“俄罗斯联邦英雄”荣誉称号。据称该部队即属于“格鲁乌”特种部队。
“格鲁乌”特种部队的成员选拔严格,除了进行的体能、耐力专业技能及实战训练外,还要经受严苛的野外生存训练,锻炼队员在艰苦环境下的生存能力。由于需要经常进行境外侦察活动,格鲁乌队员还进行强化的外语训练,大部分队员都能熟练的应用一门外语。
(二)“阿尔法”特种部队
“阿尔法”特种部队隶属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其前身是前苏联克格勃系统内组建的“A小组”。成立的直接起因是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期间发生了绑架杀害以色列运动员恐怖事件。
该部队组织严密、行动敏捷,擅长秘密作战和执行侦察任务,在强大的压力下能够保持冷静和清晰的思路。先后参与了数十次战斗,成为俄罗斯打击恐怖主义的中坚力量,也是世界知名的反恐怖尖兵。1979年,A小组在阿富汗参加了对阿明宫的进攻,仅耗时43分钟,便击毙阿明,达成任务目标;1981-1986年成功处置前苏联境内三起重大恐怖活动,并确保了所有人质的安全;2002年参加了"莫斯科人质事件"处置,也有上佳表现。
在1991—1993年期间,政治人物多次要求A小组执行非反恐怖主义的任务,尤其是1991年在立陶宛首都占领电视塔的行动中,造成一名战士牺牲,一贯神秘的A小组开始浮出水面,媒体将其称之为“阿尔法小组”。但此事引发了A小组对政治上的信任危急,并在此后多次拒绝执行政治任务。
“阿尔法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打击恐怖主义,目前成员总数约700人,包括250人的精锐部队,以及若干分遣队。该部队多从国家安全机关、空降兵、边防部队、军校毕业生中精心挑选,年龄在23~28岁之间,一般到35岁就要退役;除了要求体格健壮、反应灵敏,还要求通过智力测试。阿尔法前指挥官认为:阿尔法自组建以来,在开展战斗行动时从未失败过。
(三)“信号旗”特种部队
“信号旗”与“阿尔法”一样,同样隶属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两者的区别在于,“阿尔法”主要在俄境内从事反恐活动,与恐怖主义和以劫持人质、运输工具等其他极端主义行动进行斗争;“信号旗”主要在国外执行特别任务,并对俄驻外目标实施安全警戒。
由于长期执行境外任务,因此外界知之甚少,也显得极为神秘。实际上,该部队的名声与阿尔法不相上下。
“信号旗”特种部队组建于1981年,当时由克格勃C局(秘密谍报局)具体负责,取名为"信号旗",对外名称是“苏联克格勃独立训练中心”,用于在苏联境外从事秘密特工活动。1991年改编成反恐部队,主要在国外专门进行反颠覆和警戒俄罗斯驻外目标,专职于解救人质与处理应急事件的特警队,类似于美国CIA。
“信号旗”特种部队规模约1200人。由于任务环境特殊,因此其选拔规则也异常严苛。除了政治合格、军事技能精湛,还要熟悉两门外语,其中一门外语要精通,第二门外语能够借助词典翻译书面材料。信号旗部队的成员服役期前后只有10年,而且前5年主要进行训练。
在2004年9月的别斯兰第一中学恐怖事件中,俄罗斯派出信号旗部队包围了学校3天试图解救被围困的平民和学生,最终无奈强攻,导致特种部队伤亡惨重,这是信号旗遭受的最大伤亡行动。事件最终导致了333名人质死亡。
(四)第604特种作战中心
这支特种部队的地位相当高,隶属于俄罗斯国民近卫军,而国民近卫军则直接听命于俄罗斯总统!将其放在第四位介绍,是因为它成立的时间较晚,目前尚无重大战果。
第604特种作战中心成立于2008年,由俄罗斯内务部原有的勇士特种部队和罗斯特种部队合并而来,并新增野战排滑翔伞等装备,提升了作战能力水平。当时,该作战中心仍然隶属于俄罗斯内务部内卫部队,并沿用“栗色贝雷帽”为象征。
2016年,俄罗斯在内务部部队基础上组建国家近卫军,接管原属于内务部的特种部队(OMON)、特别快速反应部队(SOBR)等单位,负责打击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由此,第604特种作战中心成为新的联邦行政机构——国民近卫军的组成部分。
目前,俄罗斯国民近卫军总人数达到35万人,其中包括604特种作战中心、第7特种作战部队、第12特种作战部队等十余个特种作战单位。国民近卫军是独立的联邦行政机构,直接听命于总统普京。
尽管原有的“勇士特种部队”的已不复存在,但这支部队也曾名声远扬。“勇士特种部队”创建于1991年5月,是在前苏联内卫部队第6特种部队支队作基础上组建而来。勇士特种部队参与了多次重大行动和事件,并经常与克格勃所属的阿尔法小组合作,车臣战争当中以协助军方打击车臣武装份子,成功处置1996年的基兹利亚尔人质事件和2002年的莫斯科歌剧院人质事件,他们以优秀的表现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誉。
“军备解码”诚意出品,敬请关注,点赞留言!
坦克世界可能出VT1?
作为一款30吨级的轻量级坦克,ZTQ-15式浑身充满了欧式暴力美学元素。多项黑科技的运用让15式坦克充满科技范,堪称黄金战车。
可能世界上最好的105毫米坦克炮
15式轻坦装备一门源于英国的L7型105毫米线膛坦克炮,经过中国的不断改进,至今已经发展了三代产品。
这门105毫米坦克炮采用加长的轻量化身管,重量轻,射击精度高。能够发射全系列的105毫米坦克弹药。
珠海航展上北方工业展出的105和125坦克炮弹药,105脱壳穿甲弹长径比更大
105毫米整装弹,相比125毫米分装式结构,,脱壳穿甲弹能够采用更大的长径比设计,可谓是一分长一分强。在2017年的“装甲与反装甲日”的VT5型坦克性能展示中,厂方剧透该炮的穿甲威力达到的700毫米。要知道,俄罗斯的125坦克炮使用的3BM42钨芯穿甲弹垂直穿甲能力才500毫米左右。德国的Rh120-L55坦克炮的DM63穿甲能力刚好过700毫米。700毫米穿甲能力可能是使用特种弹的结果,但是这个威力已经足以跟三代主战坦克抗衡。
15式坦克还装备105毫米激光驾束制导炮射导弹,能够在5000米的距离绝杀对手。
15式坦克装备遥控武器站,配备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和12.7毫米机枪,让炮长在车内看着显示器轻松秒杀接近的步兵。
15式坦克是中国第一种实现尾舱自动装填的坦克,装弹机存弹18发,采用隔舱化设计,弹药殉爆时通过泄爆避免对乘员的伤害。自动装弹机能够以7~9发/分的速度装弹,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比俄式的圆盘装弹机好。
软硬兼施的铁布衫功夫
15式坦克采用钢基甲加复合装甲块作为基础防护,正面装甲厚度大,三代反应甲加成,对付破甲弹防护将不低于800毫米水平,足以对付120毫米口径的破甲弹。
VT5外贸坦克的能够抗击2代坦克的脱壳穿甲弹攻击,这相当于300~350毫米水平,考虑到外贸降低了指标,作为自用的15式正面抗穿能力估计不会低于400毫米。
15式侧面采用格栅和大间隙装甲,炮塔后面采用间歇装甲外挂复合装甲板,有效防止破甲弹攻击,炮塔顶部的覆盖复合甲增强顶部防护能力。坦克标准重量33吨(按照VT5指标推算),可增加到36吨的高防护状态。
中国新型主动防御系统也将出现在国产坦克上,防护能力更上一层楼,对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全面免疫。
除了装甲硬防护,轻坦还配置定位精度更高的激光全向告警,配合烟雾弹发射器、热烟雾实现软防护。据相关技术资料透露,轻坦还将装备毫米波干扰设备用于对付末敏弹的探测。
一付强大的中国心
15式的新型132系列柴油机和自动变速的液力综合传动,让轻坦轻松达到70公里时速。132系列指标达到德国MTU880系列的技术水平,相比150系列,体积更小,表现更泼辣。与VT5使用的150发动机一样,15式的发动机也把功率调低到650kw,发动机的负荷降低。可靠性和耐用性更好。
这台高性能的发动机,让15式坦克在2017年青藏高原试验时实现了无忧驾驶,执行长距离不间断公路行军,不需要像以前通过汽车平板运输,全程履带行军,创造了中国坦克高原机动距离最长、行驶速度最快、故障最少多项纪录,得到部队的点赞。
15式注重人机环境,在国内坦克首次装备了空调系统和制氧设备。让坦克乘员在炎炎夏日告别桑拿。也不用怕高原反应。
世界一流的火控系统
15式轻坦的“猎-歼”型上反火控系统从99A发展而来,具有超强的环境感知能力,瞄准镜在行进间依然能提供非常稳定的图像。瞄准操作高度自动化,炮长只需要按下自动跟踪就能完成跟踪瞄准,射击准确性比人工更高。
公开展出的更新型的炮长瞄准镜,采用了图像显示器作为主瞄准界面,以后射击跟打游戏一样方便
新型坦克的信息化水平极高,通过网络作战体系,把各个作战单元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坦克乘员通过信息终端掌握战场态势,接受任务,与队友协同配合,全程掌握战场主动权,是作战能力倍增器。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对比一下国外最新的轻型坦克。
CV90-120,这个是瑞典CV90步兵战车改进而来的轻型坦克,高机动性能,120滑膛炮,上反观瞄火控,没有车长稳定周视镜,中规中矩,这款坦克知名度极高,但是毕竟还是装甲车的底子,防护水平十分弱鸡。或者我们应该把它称为“坦克歼击车”。
土耳其与印尼合作的Kaplan MT中型坦克,采用了比利时CMI公司的105毫米炮塔,是成熟的货架产品组合。使用了土耳其开发的步兵战车底盘,防护就是药渣,是完全没法跟15式这种专门研制的坦克相比的。
世界老大的美国,在15式轻坦曝光以后,也推出了“机动保护火力”(MPF)方案,执行未来的全球快速部署任务,MPF在吨位、防护等总体指标上跟15式轻坦非常相似,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新型轻坦的指标靠谱。
竞标MPF项目的M8“雷霆”AGS 120轻型坦克方案
黄金战车物有所值,代替五对轮的光荣任务就是它了。嘴动不如行动,这不,海军陆战队马上看上了这种好东西。
小喇叭广播结束,下次再说说15式的作战能力。
雷霆塔的细节技巧?
建议用(m4a1-紫罗兰),它射速快,子弹多,装弹也很快,打机器也讲技巧哦!只要三个或以上的机器碰在一起就会连续爆,打怪不用什么技巧,只要拼命打就可以了,除了打神秘少女和天珠,如果你有极限背包的话,就换第二个背包,第二个背包要装殂击枪,建议用巴雷特翔龙,瞄准神秘少女,打到他死为止,天蛛一出来,你就按f,把枪转为榴弹模式,用榴弹射它的脚,射完后依然用巴雷特继续射脚,到天蛛王子时,就换m4a1-紫罗兰,一边避开王子的攻击一边射,直到成功就可以了
现代穿甲弹是如何对坦克乘员造成伤害的?
上几张我收藏的图,后面三个是战争雷霆的魔法跳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