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网站广告内容与本站无关

dnf破碎之命运,让梅兰芳杜月笙都念念不忘的孟小冬

游戏资讯 susu 2023-08-07 21:10 219 次浏览 0个评论

dnf破碎之命运,让梅兰芳杜月笙都念念不忘的孟小冬?

一个国剧演员成名难,要长保美誉更难。

欣赏一位演员身上的功夫,却不知道练功时他吃过多少苦头。

说一个人嗓子好,却不知道他经过多少个寒冷的早晨,在空地上调过多少回嗓子。

一些人的才能就停在这个阶段,成名是再无指望了。

若是顽固不化,继续钻研,只会自毁前途。

失败的苦头是一种,成名后的苦头又是另一种。

菊坛旧闻录上曾这样描写成名后不自量力的名角儿们:“舞台是冷酷的,观众是无情的,今天你唱得好,舞台是乐园,观众是朋友;明天你唱得不好,舞台是苦海,观众是敌人。”

书中还举了几个例子:

李盛藻坐科时很红,出科以后,怪腔怪调,就没人愿意听了。

徐碧云一开始也不错,后来抽上了大烟,嗓子抽哑了,人也抽懒了,观众也渐渐散去,再没回头。

还有的名噪一时的大戏子,年轻时红红火火。十年后嗓子哑了,声音小了,只有前几排听得见,从前满座的戏院如今只有三成座,晚景何等凄凉。

站在舞台上的人,最能体会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有时,不是才华成就了人,能保持恒久不衰的定力,自律、自强,懂得收放,本身就是一种才华。

1933年9月,在天津《大公报》第一版上,孟小冬连登了三天启事:

“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从此七年相伴成追忆。

她闹过,哭过,甚至绝食,甚至做过一阵子的佛门弟子。可最后还是将一腔空置了的感情,投入梨园之中。

这或许不是因为感情失败,而是因为给余叔岩老师父做弟子太难。她始终还是爱戏的。

孟小冬早就想拜余叔岩为师,她人脉很广,多次请人劝说。可是余叔岩是不愿将自己一身本领传于他人。

他高傲得连男弟子都不收,女弟子就更不用说了。

可是,再老派孤傲之人,也劝不住别人说和。民国27年,他突然收了李少春为徒,孟小冬赶紧抓住这个“缺口”,让朋友们大力劝和,余叔岩架不住别人的软磨硬泡,只隔了一天,就收了孟小冬为徒。

余叔岩授课,因人而异。李少春有武生功底,就专门教他《战太平》、《定军山》。孟小冬没有武功底子,做派与唱功倒是非常好,于是她学的就是《洪洋洞》、《搜狐救狐》。

余叔岩教人学戏,并不是每天都教。有时间了,情绪高了,他就兴致高昂地教导到大半夜。

而且一定要完全学会他教的东西后,他才会教下一步。所以,跟这样的老师学戏,一要顶得住熬夜和突如其来的加课,二要有非凡的耐心。

既要熬得住老师“慢吞吞”不往下教的任性,更要熬得住深入研究的苦闷。

后来,李少春中途辍学,只剩下孟小冬一人坚持着。每天粗茶淡饭,不断重复的日子,她熬了五年,出师后,她演了余叔岩亲传的《洪洋洞》、《搜狐救狐》,一举登上了演艺事业的最高峰。

可是这样的高峰攀登起来,何止五年的光景。

孟小冬出生于梨园世家,祖父的艺名叫孟七,生子六个,排行老四的鸿群就是孟小冬的父亲。一家人的才华都挥洒在梨园,工武老生,武净、丑角,家里人都有担当。

她从小对戏曲耳濡目染,九岁,在仇月祥学老生戏,十二岁就在无锡新世纪登台了。十四岁,在上海乾坤大剧场演出。十八岁,便到北平深造,拜名师学艺。

可是那时候,很少有像孟小冬这样认真学戏的,尤其是外地赶来。多数都是拜了师,每月供个月钱,然后顶着师父的名头,继续唱戏赚钱。

可孟小冬有自己的想法。她不仅跟着师父学,每每有机会到戏院里去看名角儿演出,她也要争做前排,细心观察,学身段,看脸色。

又学习咬字、唱腔。不仅如此,她还向专门研究名角儿唱腔的人请教。

十八岁以前,她只是有名气,十八岁拜师陈秀华之后,她便去掉了之前那广泛得颇有些乱七八糟的戏路子,专门演老生戏了。在三庆园、城南游艺园、新明大戏院里都有她的演出,而且都是唱大轴头牌。

她在老生界的地位,凌驾于他人之上。

这时,她遇见了梅兰芳。

1926年下半年,北平政要王克敏庆祝五十大寿,他是个标准的戏迷,别人为了捧场就提出让梅兰芳与孟小冬合演《游龙戏凤》。“一个是须生之皇,一个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场,珠联璧合。”

舞台上,孟小冬扮皇帝,拖着长长的鬓口,梅兰芳则是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女。在他眼里,这个二十不到的真正的少女有一种让人摸不透的忧郁感。

她从不开口大笑,神色里总有一种凝神屏气的严肃。她也不像别的女孩那样活泼,仿佛戏曲神韵注入了她的骨血里,深厚而不老派。

他欣赏她,也喜欢她。而她呢,拜师学艺时就对名角儿非常痴迷,她愿意生活在他身边,做一对梨园里遗世独立的璧人。

她下嫁时,梅兰芳已经有了王明华、福芝芳两位夫人。两位夫人也都是梨园出身,嫁人之后便放弃了自己的事业,专心持家。

不过,她们总还有个家可以操持。

孟小冬就不同了,她嫁入梅家四年,从未正儿八经地进过梅宅。

她不愿做小,可既然做了,她也不便与两位夫人挤在一个屋子里勾心斗角,出来反而对她好一些。不过,这个“好”也不是时时刻刻,长长久久的好。一个女人做了人家的妻子,就等于做了一家的媳妇。她再新潮前卫,心里也总想着见见公婆。

1931年夏天,梅兰芳的大伯母去世,孟小冬前去悼念,也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见见梅家的人。可刚到门口,就被雷厉风行的二太太福芝芳拦住了,没说几句话就把孟小冬挡在了门口。

梅兰芳当时就站在两位妻子之间,他选择哪一边都不是,可最终还是对孟小冬说,“你回去吧。”

她眼见没人向着自己,转头就走。

这七年的感情瞬间烟消云散。

孟小冬与梅兰芳

其实,两人的好日子持续了九个月。太太不让进家门的事还没发生之前,两人的感情就被孟小冬的暗恋者给拆散了。

北京城防司令的儿子王惟琛,对孟小冬很着迷,成狂成痴,得知孟小冬嫁人之后,非常气愤,带着枪直径步入梅宅客厅。梅兰芳此时正好不在客厅,王惟琛怒气冲天,见到沙发上坐着的客人,迅速拔出枪来威胁。

梅兰芳性格懦弱,朋友在客厅求救,他只说,“我立刻打电话去。”便消失不见了。不久,军警抵达梅宅,劝解中,王惟琛惊慌失措,错杀了客人张汉举。这位《大陆晚报》的经理成了爱情的冤死鬼,彻底震惊了梅兰芳。

他不知道孟小冬还有多少这样痴狂的戏迷,也无法估计今后还会出多少类似的事情,可他懂得自保。

在他的心里,这样的逃避或许还有一点深明大义的意思。因为不单是为自己着想,更是为家人,为朋友着想。

王惟琛的脑袋被军警砍下,在前门外的电线杆下,悬挂示众三天。

从此,梅兰芳便安心在福芝芳的保护下生活,见孟小冬就越来越少了。为了保命,他还离开北平,在上海定居。

可她的隐忍,换来的还是被人轰出家宅。

她哭,她闹,她心灰意冷,可她也立誓从此不见梅兰芳。“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她靠着学戏来度过所有与恋人离别的岁月。靠了戏曲发家的她,此时也靠着戏曲重振旗鼓。

可是,她从来就不是会被打垮的人。

她的眼中有一种傲气和冷静。

她身上有一种铁骨铮铮。

爱情来便来,非常真心去接受。

爱情走便走,她也觉得不强留。

她不是那种会胡闹,会死缠的女人。温暖,是自己给的。坚强,也是自己给的。

所以,她人生中的36岁到40岁,她成了真正的单身贵族。一人吃饭,一人睡觉,一个人再次回归到学生时光,再次打造自己,以求获得新生。

她没了感情的牵绊,心也没有更多的寄托。跟余叔岩在一起很难,比与任何自私的恋人在一起都要难。她每天都怀着铁杵磨成针的心情,默默地学习。每天独自来到余家,每天独自走回自己家。

1934年,她复出。这一次上台,离她上次正式登台已经时隔是七年之久。首场演出安排在西长安街新新戏院。她再次出现,为观众呈现了完全不同的更成熟的孟小冬,那个已经获得余氏教学精髓的孟小冬,那个已经成为余氏唯一传人的孟小冬。

她,经过静谧时光的打磨,已经超越了梅兰芳那两位同样梨园出身的夫人。

辉煌时,她依旧保持着那冷漠的神色。

这样的强硬,是梅兰芳想拥有却不敢拥有的精神气。

她依旧吸引着许多人。其中就有杜月笙——那个二十多年前就看上她的杜月笙。他与别人一样,对她的复出首演心驰神往。

再次相会后,杜月笙请孟小冬为黄金大戏院揭幕剪彩,随后也奉上了二十多天的演出。杜月笙的四夫人姚玉兰也是梨园中人,杜家几位夫人多年来分庭抗礼,你争我夺,姚玉兰这边正好缺一个队友,便经常与孟小冬接触,关系深入后就时不时的劝她嫁给杜月笙。

她没有同意,可也没拦着杜月笙对自己嘘寒问暖。她孤傲多年,太需要温暖了。谁不需要呢?更何况,这温暖近在咫尺又是诚心诚意。

杜月笙等待了二十年,终于等来了孟小冬的陪伴。更可贵的是,得到之后,他没有沾沾自喜,更没有断了继续欣赏的念头。

他为孟小冬搭戏台,继续唱。这个天下第一号大戏迷,在六十寿辰的那天,邀请全国上下的大戏名角到上海义务演出,理由是为了赈灾。原计划五天的戏,演了10天,盛况空前,票价涨到了1000元一场,戏迷们依旧追捧不断,场场爆满。

到了台下,孟小冬就在公馆里照顾病怏怏的杜月笙,或许是为了交换他的一腔爱意与崇拜之情,但更是为了自己的心中那份期望依旧的安定。

十年来,孟小冬居然从未提过婚配与名分。她宁愿退一步,这样无名无份的互相照应着,也不愿重蹈覆辙,做别人的小老婆。

孟小冬与杜月笙

可就在1950年杜月笙一家要迁居香港时,一家人忙着弄护照,头都忙晕了,未考虑到她。一向冷冰冰,对任何事都没有明确态度的孟小冬,突然来了一句,“我跟着你去,算丫头,还是算女朋友?”

杜月笙愣了一下,赶紧赔不是。说了几句带歉意的话,便正经操办起婚礼来。

前几位夫人跟着他享尽荣华富贵,到了孟小冬这里,却整天照顾他,陪伴他,为他这个年老体弱的药罐子端茶送水。

他总觉得把孟小冬娶进家,是一件残酷的事,一来辜负了她的青春,二来禁锢了她的自由——其他几位妻子都是儿女绕膝,孟小冬却什么都没有。可是,他又怎么舍得放孟小冬走。

于是,在时局动荡、人心惶惶的时候,他给孟小冬一场最豪华的婚礼。

管家万墨林到九龙饭店,把饭店的大司务请到杜公馆来做菜,一共做十桌,每桌900港币。婚宴时,楼下不够用,又临时借了楼上陆根泉家的客厅。亲朋好友无一人缺席。

那天,杜月笙带病出息,穿戴一新。孟小冬冷淡多年,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江一秋是杜公馆的座上宾,对于杜孟两人的感情,他曾如此评价,“哎呀,杜先生与孟小姐的感情交关好,两个人嗲得来。”

杜月笙弥留之际,她悲伤至极,立誓绝不登台演戏。懂她的人都去了,她还演了做什么。

此后,她深居简出,吊吊嗓子,后来就连嗓子也懒得吊了。

像年轻时一样,她说到做到。

她的名字里有个“冬”字,一生性情也像极了“冬”,冷淡、强硬、能忍,能扛。

对自己如此,对事业如此,对爱情,竟然也是如此。

像是一种必死的决心,支撑着这跌宕起伏却十分辉煌的一生。

有人说,她最后没有爱情,把自己陷进了照顾杜月笙的日常里去了。

但有谁能如她这般,敢爱又决绝,敢恨又洒脱,收获过事业,也抓住了爱情。

作者:利物浦早茶

dnf破碎之命运,让梅兰芳杜月笙都念念不忘的孟小冬

命运方舟怎么带4个铭刻?

在《命运方舟》中,每个干员可以通过铭刻技能来提升自身的能力。一名干员最多可以携带4个铭刻,在满级状态下,分别为破碎、近卫、狙击和辅助。要给干员装备铭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干员必须达到对应铭刻的等级要求。2. 每个铭刻只能在对应的技能等级下装备。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进入干员资料界面,在技能选项卡找到对应的技能。2. 点击技能右侧的“铭刻”按钮,在出现的界面中选择要装备的铭刻。3. 在铭刻界面中选择对应铭刻的等级,然后点击确定按钮。需要注意的是,铭刻的等级越高,提升的属性越多,但同时需要消耗更多的干员信物。在选择铭刻时,可以根据干员的职业和个人特点来决定装备哪些铭刻,以提升干员在战斗中的效率。

有私生子的家庭最后都怎么样了?

这种情形的家庭最后怎么样,可能有三种结果:男女之间没有正式结婚,没有合法的婚姻登记,而有了私生子,其结果可能是两个人正式结婚,并抚养孩子。

二,有婚姻家庭的有了私生子,可能会导致婚姻家庭的破裂,而使夫妻各奔东西。

三,有的妻子可能为了家庭和体面,忍辱负重地接纳了这个事实,并且同意给对方的孩子抚养费,或者要过来视如己出地抚养丈夫的私生子,让丈夫永远愧疚于自己,使自己在家庭中占领主导地位。

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惨绝人寰的事情?

很多年前,她将子宫刨开,儿子爬了出来。很多年后,他将土地刨开,母亲跌了进去。 她也许致死都不会怪他,毕竟他是自己用命换来的,为他操心了一辈子。只是这个结局太过悲惨,让人无法接受。

桂枝是个苦命的女人,她老公的爹妈去世的早,嫁过来的时候没人帮衬,啥都要靠自己。辛苦了几年,日子稍微好过一点的时候,她老公出事了,下矿的煤窑塌了。桂枝的天也塌了,当时桂枝大儿子满仓三岁,肚子怀着的老二才四个月,村里的人看桂枝哭的悲痛欲绝,都忍不住跟着掉眼泪。

逝者已逝,活着的必须坚强。日子再难也得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偏偏老二胎位不正,脐带绕颈,只能剖腹产。桂枝给老二取名叫满粮。寓意以后儿子不缺粮食,饿不着。一个女人带两个孩子,靠着老公那点赔偿金艰难度日,好在村子里的乡亲们农忙的时候都帮衬她一下,日子一天天过着。

可是苦难并没有放过桂枝,那年春节,对于桂枝永生难忘。

新年到,吃水饺,穿新衣,放鞭炮。到处喜气洋洋过新年,桂枝在屋里包着饺子,听到外面噼噼啪啪的炮竹声,满仓满粮兄弟俩也着急了。缠着桂枝也想要放炮,桂枝答应他们包完饺子就去买。兄弟俩就跑到街上,去燃过的碎屑中捡漏,捡了十几个准备回家玩,路上看到一个小油漆桶,这个恶魔般的油漆桶把他家带入了深渊。

哥哥满仓对满粮说:“如果把炮用油漆桶盖着放,肯定能把油漆桶炸上天。你敢不敢试试?”

满粮说: “要是炸不飞,你把你今年的压岁钱给我。行不?”

满仓同意后,满粮点了几个鞭炮放在地上,然后用油漆桶盖了起来,满粮为了赢哥哥的压岁钱竟然弯腰用双手死死压着油漆桶,哥哥满仓让他快跑,满粮不以为然,笑哥哥胆小鬼。自己却不知灾难将要来临,手下的油漆桶瞬间爆炸了,把满粮的脸和双手炸的血肉模糊。满粮和满仓的哭叫声很快引来了附近的邻居,邻居看到满粮吓了一大跳,赶紧通知桂枝送往医院。桂枝看到满粮的样子,吓得几乎瘫倒在地……

满粮毁容了,医生说要做整容手术,需要很多钱。桂枝犹豫了,她手里没剩多少钱了,她怕钱都用了,脸也没治好。这么一犹豫,满粮的脸彻底耽误了,那触目惊心的疤痕,犹如歪歪扭扭的蚯蚓,小孩子看到都能吓哭。

满粮从此以后变得沉默寡言,几乎不怎么开口说话。性格也变得怪异,时常发火摔东西。桂枝偷偷叹气抹泪,满仓心里也特别内疚,总觉得是自己害了弟弟,早早出门打工,给桂枝说自己去给弟弟赚钱治脸。桂枝含泪同意了。

满仓出去打了两年工,由于年纪小加上没什么技术,并没有赚到什么钱。快过年了,桂枝让他回家过年,年后跟着村上大伯去工地干,满仓同意了。回家后带着桂枝和满粮去街上赶集备年货,集上遇到两个喝醉的混混,一直嘲笑满粮是“鬼脸,丑八怪,怪物……”满粮气的扭头就往家跑,桂枝怕他出事,也追了回去。

两个醉鬼在后面追着笑话他,一句比一句难听。满仓怒火攻心,捡起路边的砖头追上去就往醉鬼的头上砸,血花四溅,跟疯了似的。旁边的人吓得都不敢靠近,大声叫他停手,要出人命了。桂枝听到不对劲,又回头往集市这边跑,等桂枝哭着求着拦下满仓的时候,一个醉鬼已经不行了,另一个还有口气。

120拉走了伤者,110拉走了满仓。桂枝哭的眼睛都快瞎了,精神受了刺激,变得神神叨叨,这个家变得举步维艰,村上的人很同情她,经常留意她和满粮的日常情况,有天村上的人看到桂枝去了满粮爹的坟头,在那坐了半天也不回去,怕她出事,就通知满粮去看看。满粮听到桂枝给自己爹絮絮叨叨说:“对不起他爹,两个孩子她没照顾好,早知道当年不要老二,也不会有这么多事,现在老大为了老二出头把自己也搭进去了,老二那脸也不会有人愿意嫁给他,算是绝后了,自己死了也没脸见祖宗……”

满粮回家后把自己院子里挖了个坑,邻居问他挖坑干啥?他说埋萝卜用。谁曾想仇恨的种子已经在他心里生根发芽,等晚上他把桂枝叫出来,对桂枝说:“你是不是觉得活着没意思?是不是连你都看不起我?你是不是想去见我爹?那你去啊……”桂枝吓的连连后退,不小心跌到了满粮挖好的坑里。满粮不顾十几年的养育之恩,不顾母亲苦苦哀求,一锨一锨把自己的亲生母亲活埋了……

之后他给邻居婶婶打电话,告诉她自己把母亲活埋了,自己马上也解脱了,家里还有点钱在厨房鸡蛋罐里,留着以后给他哥哥。邻居吓得不行,赶紧通知村干部,等他们赶过去的时候,满粮已经把窗台上半瓶百草枯一饮而尽,没等到120过来,满粮已经不行了。

短短的几十年,幸运之神好像从来没有照顾过桂枝,她这一生多灾多难,也许老天看她太苦,活的太不容易。所以召唤她去了天堂,那里肯定没有苦难,那里的人都过的很幸福…

你记忆里影视剧中可恶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有哪些?

我只想说一个人,我很喜欢的角色,如下:

《无间道2》 倪永孝

不可否认,《无间道2》制造出了一种黑帮史诗片的视觉盛宴,这部电影里面除去余文乐、陈冠希外,最亮眼的还有“黑帮教父”倪永孝,个人觉得他就是这部剧的灵魂人物。

倪永孝身上既有知识分子的儒雅也有帮派分子的狠毒,身上黑白分明,注定令人惋惜。

这部电影,他这个反派角色让我印象深刻。从社会公义上来看,他走的路绝对是错误的,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但是另一方面,他会让我觉得他很纯粹,一心只为家族的复兴,身上背负了太多,对家人极好,极为孝顺,让人觉得可恶又迷人,只能叹息他出生于这样的一个家族。

电影里他几通电话搞定四大家族,悠闲身处于警局时却能杀人于千里之外,气定神闲之中决策千里,让人看到了他的智慧与心理素质的强大。

吴镇宇绝对是《无间道2》的演技担当,说是出神入化也不为过。

但是他身上的悲剧色彩太过于浓重,仿佛一出来就可以预见结局。对家人好得极致,就算最后中枪快死的时候发现弟弟怀里的窃听器但还是选择帮他默默放好;但也坏的彻底,所以走向很悲剧。

他贯彻了名字中的“孝”,最后也却是死于‘孝’(为父报仇,触怒警队作为一个导火索)他真的很倔强,就算明明知道是错的,也要一直走到底。下图是他说完‘倪家以后都能抬头做人的表情’。

他什么都算好了,倪家的将来,所有的一切,却从来不问自己,他活生生把自己当成了一把保护家族的枪,对准外界所有危险。

当观众集体为这个反派所惋惜,可想而知,他真的是可恶且迷人的。感觉他在这个电影里没拿金像奖太遗憾了。

阿孝,愿你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

也愿你能好好为自己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