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股市,郑州房价会降下来吗?
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郑州房价不存在下跌的客观环境!
房产行业的著名名言就是短期看政策、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其实本质上,商品房是什么,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就是由商品的本质供求关系决定的。房子这个商品比较特殊,在上面施加了各种的条条框框,所以才有短期看政策之说。但追本溯源,依旧是看供求关系。而房子的供求关系就是土地和人口!
香港的房子,深圳的房子为什么贵为天价。土地供应不足,香港是由四大家族把持者不主动的去开发土地。深圳确实是由于地域太小,城市发展又实在太快。来看郑州,郑州市市域面积并不算大,相较周围几座城市西安、济南等,郑州7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能算中规中矩。但土地面积仅是基本的客观条件。中国的土地使用性质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郑州并不是所有的土地都能拿来开发的。能够建房的土地就更为有限。
再看人口,郑州刚刚突破1000万人口大关,每年的人口增量都以数十万计。人口增长势头迅猛。而这还只是表象,深层次的郑州的人口腹地,整个河南或整个中原城市群人口过亿,从这个层面看,郑州作为唯一的中心城市,将拥有源源不断的人口输入!对比旁边同样人口过千万的西安,郑州的人口上限绝对要高于西安数个量级!
因此,郑州的房价不存在下跌的客观条件,也许某个片区的某个楼盘存在短时调整的现象,但绝不会是常态。从长远来看,郑州的房价存在稳步向上的有力支撑!
谢国忠预测股市最准?
当年喊空一战成名,不过兄弟你说他和巴菲特谁厉害,呵呵 他实战经验还不你呢。
今后房价的走势究竟怎样?
房价涨跌一直都是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热门话题,关于2019年的房价,众说纷纭,有人说房价涨了,也有人说房价跌了,那么房价到底是涨了还是跌了呢?如今能不能买房呢?
一、为什么有人说房价涨,有人说房价跌?房价涨跌的问题,小黑认为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的楼市形势也并不能一概而论,只是每个人处于不同的立场,有的人希望房价涨,有的人希望房价跌。
1、希望房价涨的人
哪些人希望房价上涨呢?答案很明显,必然是房地产的既得利益者,这其中包括房地产开发商、炒房客,还有部分早期买了房、如今拥有多套房产的人。他们为什么希望房价上涨呢?自从商品房的概念在我国兴起以后,以居住为目的的房子,已经被披上了一层“金融外衣”,房子本身也就成为了一种投资品,加之房子被人为赋予的附加值,比如教育、医疗等房子背后一系列资源,房子从一堆钢筋混凝土摇身一变,成为高附加值的投资品,时至今日,动辄几百上千万的房子已经稀松平常。房子价格远高于其实际价值,资本都是逐利的,自然就会有一大波热钱涌入房地产市场,房价越高,利润就越高,这些人就越高兴。
2、希望房价跌的人
有房的人希望房价上涨,自然没房的人就希望房价下跌,现在哪些人还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呢?正是广大的刚需朋友们,刚到一个城市工作打拼的年轻人、买房结婚的小两口、未来即将进城的农民朋友……他们都可以说是真正的刚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手里没有足够的积蓄买房,如今的高房价让他们感到迷茫和畏惧,他们当然就希望房价能下跌一些,让他们能买得起房,至少来说能付得起首付,从而满足他们的居住需求。
二、房价到底是涨了还是跌了?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市场发展9月月度分析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全国24个核心城市房价停止上涨,二手房成交量较快下滑;一线城市房价总体微跌,但深圳仍略有上涨;准一线城市房价基本停止上涨,热点城市苏州热度减退;二线城市房价走势继续分化,补涨与回调同时并存;三四线城市房价由涨转跌,少部分城市近一年涨幅较大。
中指研究院报道:根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100个城市新建住宅的全样本调查数据,2019年9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505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31%,涨幅较上月收窄0.06个百分点。从涨跌城市个数看,64个城市环比上涨,30个城市环比下跌,6个城市与上月持平。
三、现阶段买房合适吗?从第二点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一二线城市房价稳中趋降,金九银十也难有起色,三四线城市房价走势仍将分化,上涨、回调及停滞并存。那么现阶段适合买房吗?
小黑认为,从2019年房价整体走势来看,“房住不炒”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本轮调控是不会轻易放松的,因此房价在短期内会处于横盘状态,既不会大涨也不会大跌,房价只会在稳定中微幅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显然已经无利可图,炒房客要么被套牢,要么黯然离场,现阶段买房,无论是刚需还是投资,都是不明智的。想要投资买房的朋友,建议就别瞎掺合了,有闲钱还是存银行或投资股市吧,如果是刚需朋友,建议再等等吧,2019年还有3个月就结束了,等到2020年再买房也不迟。
综上所述,房价已经横盘,或许未来2-3年都会持续下去,小黑建议想要买房的朋友,根据自身情况慎重考虑后再作决定吧。亲爱的朋友,你们认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中国现阶段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
大家好,我是勇谈。对于中国现阶段的房地产来说,到底有没有泡沫?其实答案多数人是有的,肯定有泡沫。只不过这个泡沫有多大?没有办法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毕竟房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其实就是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房价过高与人们实际收入之间的矛盾。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肯定有泡沫,这点大家心里已经跟明镜似的什么是房产泡沫?这点大家需要统一下认识,简单来说就是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对于中国的房地产来说,目前的价格其实已经早已背离了实际价值,房地产“泡沫”是指由于虚拟需求的过度膨胀导致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上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非理性上涨,一般来说我习惯于用GDP增速来作为房价是否有泡沫的参考之一,房价同比上涨不高于GDP增速,我们可以理解为无泡沫或者泡沫过小;反之就是泡沫过大。那么目前来看国内房地产泡沫有多大呢?几点观察:
我国房地产泡沫急剧扩大的年份其实是集中在几个年份,2008-2012和2016-2018年底。当然包括2003-2006年一段时间内国内房价也处于一种高速上涨阶段(部分时间段房价同比增长超过20%以上),不过当时的市场情况是房产相对供不应求,泡沫还是可以被市场需所消化的。泡沫开始急剧扩大的年份其实就是上图所示的2008-2012和2016-2018年底之间,基本上国内多数城市的房价在这个两个时间段房价都是实现了翻两番。经济快速发展也可以消耗掉部分房地产泡沫,不过可惜这么多年来我国GDP增速跑赢房价上涨的年份很有限。图上所示是近20年来我国GDP增速走势图,可以看到一个十分明显的走势,进入2010年后我国GDP增速开始走弱进入了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减弱意味着老百姓、企业的收入水平减弱,但是房价在这个阶段却迎来了几波大涨。
如上表所示,标注的年份也基本上是国内房产泡沫急剧形成的年份,其中2004年GDP增速为10.1%,同期房价上涨为17.8%;2009年GDP增速为9.4%,同期房价上涨为23.2%;2016年GDP增速为6.8%,同期房价上涨为10.1%;2018年GDP增速为6.7%,同期房价上涨为10.7%;正是因为这些差距才导致了国内房产泡沫急剧增加。
国内房地产泡沫到底有多大?这个不好说,只能用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自己琢磨一个大家最容易接受的数据其实就收入与房价之间的比值,以2019年为例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2.85元,2019年我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9310元/平米。按照2019年人均住房40平米来计算,也就是说普通老百姓要想拥有40平米的商品房需要不吃不喝12年!!当然这个还是建立在房价不再上涨的基础上。所以,我国房价高已经是公认事实,房价泡沫到底有多大希望有权威的机构给出答案。
房地产泡沫确实存在,而且这个泡沫已经体现在房地产企业身上,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对于多数行业来说一般企业的负债率不会超过70%,过高的负债率必然导致企业破产,房地产企业早已经突破了这个界限用“含着金钥匙出生”来形容国内的房地产企业不为过,从2000年开始(基本是商品房初期阶段)房企的负债率就高达75.6%!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房企20年来负债率最低的年份竟然是2008年;更让人感到害怕的是2018年房企的负债率已经高达79.1%,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负债率突破80%只是时间问题。当一个行业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靠贷款和负债过活的时候,各位觉得泡沫会有多大呢?这里只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国内工业企业2019年的负债率不过56.6%而已(负债总计673949.80亿,总资产1191375.30亿)!
房价如今已经是虚的,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投资需求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势必会进一步加剧房产泡沫房价的不正常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过多投资、投机资本的进入。这些资本大量进入房地产行业的阶段基本就代表着房价会出现较快上涨,图上所示是近10年来房企实际到位资金走势图,可以看一个基本的逻辑“2013-2015年房企到位资金减弱,这几年的房价走势也偏弱”,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房价同比上涨只有1.4%;这就是资本不流入楼市后的真实反应。2016年后的房价大涨,除去棚改、货币安置因素刺激外,也跟包括民间、银行、居民购房资金大量涌入有关系,这些影响哪怕到2020年也没有完全消除。
中国现阶段房地产泡沫到底有多大?我们不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还不到“爆”的时候目前来看资本主义国家对于房地产泡沫的处理方式很简单粗暴“让其爆”,这点在日本和美国身上就可以得到真实体现,不过显然我国的处理方式不同除去本身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外,国际社会对于我们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因为本身体制的问题至今多数欧美国家对于中国的态度是“不信任居多”,所以为了证明自身的价值必须用更加出色的成绩来他们信服。面对房地产泡沫我们一直在试图用“时间来消化”的方式来解决,这也是为何早起很多房产调控总是“紧三年,松三年的原因”,那么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解决掉房产泡沫吗?几点观察:
让时间来消化房产泡沫的前提是产业快速转型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增长高于房价上涨,目前来看我们正在这样做。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到民生问题,收入问题,包括此次疫情后国家首先考虑到的也是解决居民的收入和生活问题。如上图所示虽然说这些年的收入增长没有达到理想,不过从平均值来看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长还是高于房价上涨速度的。只不过基数不同,大家的感觉不是那么明显而已。国内消化房产泡沫的手段其实还有很多,这就应该归咎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容纳力。目前国内只有60%左右的城镇化率水平为消化房地产泡沫提供了最佳的机会,加上国内仍有1-2亿人未进入城市生活,这部分完全可以消化掉目前产生的房产泡沫。不过有一个前提就是,房地产建设速度必须减慢,而且必须严格控制房地产投资风。这也是为何2016年底就提出“房住不炒”的原因。减弱房产泡沫产生速度的关键就是减小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溺爱”,类似于预售制度等其实可以适当退出历史舞台了。预售制度从某些方面来说确实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不过目前来看预售制度却为房企和投资者提供了杠杆机会。就算国内多数城市不符合取消预售制度的条件,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却是完全可以取消的,毕竟他们对于房地产经济的依赖度不高。综上,我国房地产行业确实存在泡沫,这个泡沫到底有多大需要权威部门给出数据。不过我们确实到了必须减弱泡沫的时候了,既然选择了用时间来消化泡沫的路子,那么就需要给房地产业立规矩了,就从取消预售制度开始吧。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喜欢房产等问题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订购勇谈的专栏,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李大霄要退出江湖?
来,说正经事。李大霄退出江湖,你会怀念吗?
答:不会。因为我们不允许李老师退出江湖。不可以!不可以!不可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终于等到我擅长的问题了。哇哈哈哈!!
我跟你们说,我之前的那些的技术指标写的简直欲生欲死。
我们来说说,为什么我们不想李老师退出。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新股民熟悉的“李大霄语言”:
2009年,A股由3478点的反弹告一段落,李老师挺身而出:高喊“3000点需要坚持”、“3000点知识地平线”。结果2010,2011年的两年,3000点成了A股的天花板。
2012年年初,A股指数跌到了2132点,2月7日,李老师再度呐喊“钻石底”;当年7月下旬A股跌破2000点。
同年12月,A股指数跌至1949点,李老师高呼“建国底,牢不可破”。2013年6月,我们迎来了1849点。
然后大杀器来了,也是最为被股民朋友们所熟知的“婴儿底”,2016年1月,李老师从单次暴击改为了连续出击,数次喊出“婴儿底”以及“突破3600点”。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过去三年里,股市最高点位3587.03点。
翻看一下行情图,你就会发现,每次李老师都是通过自己的卖萌装傻,旁敲侧击的提醒那些股民朋友们,行情要变了。只是同志们都没有发现其中的奥秘。就拿最近的那一次婴儿底来说,李老师反复多次提及婴儿底,你们有谁听话了吗?或者说,有谁听懂了吗?
股民们只是简单的认为婴儿底就是底部行情。其实根本就是错误的,婴儿底是什么?
这个概念是几百年前日本的宗久本间总结出来的。宗久本间先生把上升趋势分成了四个阶段:婴儿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之所以说是婴儿底,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个时期的行情犹如婴儿一样,不会走路;只会爬,而且爬两步就摔倒,学会爬了再学走路。晃晃悠悠的前进,而且一旦遇到阻力就会退回到母亲的怀抱。表现在K线上就是上涨无量下跌也无量。仔细看看近两年的行情走势,就是这样啊。涨涨就跌回来,跌回来再往上爬。
这样的一位名师恩人,你们居然还要让他退出江湖!!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事,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我们财经自媒体的生活。自从李老师2008年被市场冠以“多头之王”的称谓之后,已经被股民整整嘲讽了十年,编排了多少的段子啊。如果没有李老师,我们去哪里弄那么多的段子啊。
KPI不要钱啊!
写段子不费脑啊!
最后,你们在坐的各位老股民,回忆一下:
6124顶部的时候,李老师发布了多少顶部预警信号啊,5次啊!整整5次,才猜对了
5178的时候呢,你们忘记了,李老师预测了4次,整整4次啊,才猜对了
这是多么励志的故事啊,这不是中华民族一直宣扬的美德吗,无论你资质多么的平庸,只要你勤劳,总归是对的!
以上。
我是爱K线,欢迎大家跟我一起讨论与股市相关的话题。
即使我无法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也能偶尔抖个机灵,开心一下。
觉得我写的在理的请点赞,觉得我瞎扯的可以点评讨论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