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网站广告内容与本站无关

lol冠军勋章令,英国女王葬礼各国要员吃住怎么安排的

游戏资讯 susu 2023-09-18 08:30 266 次浏览 0个评论

lol冠军勋章令,英国女王葬礼各国要员吃住怎么安排的?

英国女王葬礼十分“失礼”,不收份子钱,也不准备葬礼宴席,吃喝拉撒住让各国要员自行解决,所用花销英国一律不管。

要论红白喜事这块儿谁最讲究?我们国家能排第一,无人能排第二。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讲究以礼待人,以礼待客,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在仪式结束后,主家都会做一套丰盛的酒席来招待前来捧场的亲朋好友,以作答谢。

有来有往,才是人情,才是人事故。

但是国外的葬礼却与我们国内完全不同,特别是葬礼结束后最重要的丧宴环节,外国人的做法让人非常震惊,就好比几天前英国女王的国葬,很多人质疑英国有失“待客之道”,非常失礼。

一、事件回顾:女王国葬规模宏大,500名国际宾客齐聚伦敦送最后一程。

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巴尔莫勒尔堡逝世,享年96岁。

作为英国在位时间最久的国王和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女性,英国女王的去世对全球的局势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英国也为这位受人爱戴和尊敬的女王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以表哀思。

2022年9月19日,英国女王的国葬仪式在英国首都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除了6个国家没有收到国葬邀请之外,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均派代表前来参加,据英媒统计,共有约2000人参与国葬仪式,其中包括约500名国际政要和各国王室成员,齐聚伦敦送女王最后一程。

在葬礼结束后,英国女王的遗体将会安葬在温莎城堡的乔治六世国王纪念堂,与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合葬在一起。

根据外国媒体的报道,英国女王的葬礼全部流程如下所示:

1、(英本地时间)上午8点,威斯敏斯特教堂对前来参加葬礼的2000名宾客开放。

2、上午10点35分,送葬队伍会把伊丽莎白女王的灵柩从威斯敏斯特宫运送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随行人员有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和王室成员。

3、上午11点,国葬仪式开始,整个葬礼仪式由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主任牧师主持,英国首相和英联邦秘书长宣读悼词。

4、上午11点55分,英女王国葬仪式进入尾声,号角手吹奏军乐挽歌《最后岗位》,英国全国默哀两分钟,伦敦希思罗机场也将停飞30分钟以向女王致敬。

5、上午12点整,国葬仪式正式结束。

6、下午1点,国葬仪仗队将伴随着灵柩前往海德公园,之后将前往温莎。

7、下午4点,英国王室成员和温莎城堡的工作人员在圣乔治教堂里为女王举办隆重的安葬仪式,参加仪式的宾客一共有800名,仪式的内容也全部按照英国王室风俗来,比如女王灵柩上的王冠、权杖以及宝球会被取下来放到祭坛上,这个环节寓意着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代已经正式结束。

8、下午7点30分,王室成员为英国女王举行私人下葬仪式,这个仪式只有女王近亲才能参加礼拜,女王将躺在500多斤重的铅棺中,与菲利普亲王合葬在乔治六世国王纪念教堂。

至此,这场令全球瞩目,历时十几个小时的国葬彻底结束,英国女王传奇的一生也正式落下了帷幕,在世人的掌声与鲜花中长眠。

二、我国葬礼结束后,宾客吃住是如何安排的?

虽然我们国家对于葬礼的环节和风俗习惯每个地方都不同,但是葬礼后的丧宴是不可缺少的,无论是火葬还是土葬,主家都要提前布置好丧宴,绝不会让宾客们挨饿回家,不仅要让前来捧场的宾客们吃好喝好,还得安排好住宿问题。

1、葬礼丧宴要安排好。

如果是生活在城镇里的人,丧宴大多是在酒店或者饭店举行,主家在葬礼前提前预定好酒店,订好菜品;如果是生活在农村的人,丧宴基本上都是以大锅饭形式为主,葬礼结束后,主家就在自家院子或门口架起炊具和餐桌,俗称流水席。

丧宴的时间安排基本上都是在逝者出殡当天的中午11点-下午13点之间,如果下葬比较早,那么丧宴多在中午11点左右开始,如果下葬时间较晚,丧宴可能会在中午12点左右开始,大致都是在饭口时间。

在我国殡葬风俗里,针对丧宴的讲究也是颇多的。

比如每桌吃饭的人数,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单数为主,每张桌子坐9人或11人,少部分地区也会以双数为主,每张桌子坐10人或12人。

在菜品上面,丧宴也是有讲究的,跟喜宴不同的是,丧宴上是不允许抽烟喝酒的,毕竟人死为大,要是在宴席上宾客们喝的醉醺醺的肯定是对逝者和家属的不尊重。同时对于一桌菜品的数量,有些地区也要求是单数,一般多为9、11、13道菜品为主。

而且丧宴上有些菜是坚决不允许出现的,比如带“红”字的菜,像红烧牛肉、红烧鲤鱼、红烧大肘子等,丧宴的菜一般偏清淡为主,比如清蒸、白灼、水煮等菜系,小食上也不允许准备类似开心果、桂圆这样寓意美好的干果,所以很多吃过丧宴的人都一直评价:白事饭菜很难吃!没有红事饭菜可口。

2、丧宴过后宾客的住宿问题要安排妥当。

来参加葬礼的宾客基本上都以亲戚为主,除了亲戚外还有一些朋友、同事、邻居和一些前来帮忙料理葬礼的人。

在葬礼结束后,离得近的亲朋好友们要是没有什么事情,基本上当天就能回家;要是离得远的亲朋好友,当天无法回家的,那么主家就得负责给安排住宿问题。

比如在我老家农村,一旦家中有长辈去世,一些远房亲戚可能会坐车从外地赶回来,葬礼结束后当天基本上是走不了的,有的可能留下陪着家属过完逝者头七在离开,这些远房亲戚要么直接住在丧主家中,要么丧主花钱去乡镇的宾馆或招待所预定几个房间来款待亲戚,这些费用基本上都是丧主家出钱。

总而言之,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更在乎各种礼节人情,特别是治丧这种大事,无论是前来捧场的亲朋好友还是帮忙料理后事的亲朋好友,在整个葬礼结束后,主家都会给予最大的感谢。

葬礼上的丧宴可以说是整个葬礼的重头戏,举办的意义重大,在吊唁逝者的同时,也拉近了许久未见面的亲朋好友间的感情。

三、英国女王葬礼各国要员吃住怎么安排的?

根据新闻媒体和葬礼直播中的英国女王国葬画面里,我们能看到英国民众们悲痛的心情和声势浩大的国葬流程。

整个葬礼流程其实跟我们国家土葬流程差不多,唯一不同之处就是,我们国家在下葬仪式结束后,会有一个答谢宾客的环节,而英女王的葬礼却没有。

从葬礼流程上来看,在中午12点国葬仪式结束后,前来参加葬礼的各国要员基本上就能“自由活动”了,距离近的国家就可以乘坐飞机离开了,距离远的国家则自己想办法解决吃住问题。

因为英国不仅没有给各国要员安排任何丧宴答谢,甚至连酒店都没有提供。

针对英国的做法,让很多观看国葬直播的网友们直呼“失礼”,如果放在我们国家,葬礼结束后就让宾客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估计宾客们心里早已大骂主家一百多遍了。

那么英国是如何安排前来参加国葬各国要员的吃住问题的?

1、女王国葬后没有准备丧宴。

在中国的葬礼文化中,丧宴是重要一环节,评价丧主会不会“做人”,懂不懂“礼节”,那就要看丧宴的筹办。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西方国家的葬礼没有中国葬礼那么多讲究,但是在葬礼结束后款待来往的宾客这一环节,在西方国家也是存在的。一般西方国家的葬礼多在教堂里举行,在葬礼结束后,殡葬公司会安排宾客们在就餐区吃点东西,比如喝点咖啡、香槟、果汁、水等饮品,食物方面提供的多为三明治、面包这样的简餐。

有些大的家族在葬礼过后也会安排宾客前往指定的酒店用餐,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宾客都邀请,通常去的都是逝者的直系亲属和逝者生前极其要好的朋友,那么没有受邀请的宾客,在下葬仪式结束后,就可以直接离开了。

此次英国女王的葬礼,之所以没有准备丧宴,一是因为受邀前来的宾客人数庞大,二是众口难调,如果按照英国本地的礼节食物招待,估计没有多少人能吃的满意。

所以宾客们要么简单地吃点小食垫垫肚子,比如葬礼上休闲等待区准备的糕点、香槟等,要么回到各个国家的驻英国大使馆,由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给安排食物。

2、女王国葬后住宿问题各国要员自行解决。

女王国葬后这些各国要员住宿问题,英国是一律不管,因为参加国葬的人员太多,英国要是每个人都管住宿,这个费用可能相当大。

此次前来参加国葬的一共有500名外国宾客,其中包括100名总统或首脑、20位外国王室成员。虽然官方新闻对外公布的数字是500多名宾客,但是这些宾客肯定还会带着保镖、翻译、亲戚、医生、经纪人、助理、秘书等等,仔细算下来一个国家要员可能要有十几个陪同人员,所以总的算下来,估计此次参加国葬的各国宾客得有几千名。

而英国的消费能力也不低,英国的酒店更是出了名的贵,特别是市中心的酒店,中档的酒店一晚上估计得100-200英镑,高档点的酒店一晚上可能得500英镑以上。

英女王的国葬是9月19日开始,国葬之前还得进行彩排演练,宾客们肯定得提前1-3天到达,那么直到葬礼结束,宾客们至少得在英国待上3-5天左右,关系好的宾客可能待得时间更久,所以对英国来说,这么多人根本承担不起。

所以此次葬礼,英国不负责任何国家要员的住宿问题,一律自行解决。

比如拜登提前两天就乘机抵达了英国,下榻的酒店是美国驻英国大使馆提前安排好的,并非主家指定或包场的酒店,其他国家的代表也是如此。

四、此次英国女王国葬,英国的费用都花费到哪里去了?

据英国新闻媒体报道,此次伊丽莎白女王的葬礼,英国王室大约花费了4000-5000多万人民币。

根据英国下议院的一份报告显示,英国上一次举办大型的葬礼是在2002年,当时是女王的母亲伊丽莎白王太后去世,王太后的葬礼光在遗体瞻仰上就花费了82.5万英镑,相当于600多万人民币,除此之外,葬礼的安保费用高达430万英镑。

此次伊丽莎白女王的国葬,英国把费用几乎全部用在了安保工作上。

葬礼期间,狙击手四散部署在屋顶上,无人机穿梭巡逻,1万名身穿制服的警察和数千名便衣警察、以及2500多名军事人员到场参与安保。有英国媒体称,这是“二战结束后英国最大规模的安保行动”。

为了避免交通堵塞,也为了防止各国要员在国葬期间发生什么意外,英方希望来参加葬礼的所有领导人和高级官员统一乘坐大巴前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像七国集团领导人和以色列总统等人获得乘坐专车,不过英国这种外交做法被多国领导人拒绝。

写到最后。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风俗习惯,或许在我们看来,此次英女王葬礼上不给安排丧宴,也不给宾客们安排住宿有些“失礼”,但是在西方国家眼里,可能会觉得非常正常。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lol冠军勋章令,英国女王葬礼各国要员吃住怎么安排的

cf手游通行证值得买吗?

cf通行证有必要购买!

玩家需要通过购买cf赛事通行证来开启高级纪念徽章版块,可以获得不同数额的徽章令,到了1000级可以在四款永久首发的皮肤中任选其一领取。赛事通行证,可以通过完成任务可获得经验也可以通过参与活动任务获得经验值。赛事通行证共包含两个版块,纪念徽章以及高级纪念徽章,上面的版块可以获得一些与CFS相关的系列武器,如MP5-CFS、P90CFS以及一些名片等,到了30级还可以领取一把永久的轻型军用手斧-CFS,打击感非常棒。

于敏的生日?

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于敏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2019年8月27日,公示为“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你还记得看过最劲爆的电影是哪部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看过最劲爆的是印度意淫电影,反应中印战争的。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保证你震惊到无语的地步。

抗日神剧鼻祖《严峻的现实》:印度拍摄超级中印战争电影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刚刚看了一部印度在1964年拍的,中印战争神剧《严峻的现实》。这部电影各方面,绝对不亚于横店抗日神剧。震呆之余,和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听萨沙说一说吧。

众所周知,1962年中印战争中,印军惨败,颜面尽失。1年多后,印度拍了这部叫做《严峻的现实》的电影,目的是进行宣传。据说印度的战争电影师从苏联,自己人全部是英雄好汉,敌人全部是挑梁小丑,如此这般。第一,电影简要剧情介绍剧情很简答,一个印军的边防排住在的边境雪山上。这个排是众多民族混成的,但没有丝毫民族问题种姓问题,大家其乐融融,比亲兄弟还亲兄弟。真实历史上,驻扎在这里的印军缺吃少穿,冻死病死的比后来战死的还多。电影中,这个边防排简直像度假一样。不但吃好喝好严格训练,还同当地居民搞得军民一家。其中一个英俊的士兵,还同当地一个美女谈恋爱。生活无比美好时,战争突然爆发了。他们遭遇几十倍的解放军围攻(为啥不说几百倍),寡不敌众,大部被打死。残部除留下几人殿后(送死)外,其余撤退(逃走)。留下的几人主动出击,伏击了百倍于自己的解放军(你没看错,是百倍),大获全胜。但在解放军一次次人海战术下,这几个人最终还是全军覆没。这部电影情节极为夸张,绝对是今天抗日神剧的鼻祖。第二,印军形象高大全,中国军人极为猥琐印军将军,长相庄严,慈眉善目。要是脱了军装换身衣服,他像不像西游记里面的佛祖?中国军官形象。。比《地道战》的汤司令还猥琐。和当地美女谈恋爱的印军战士,高大帅气。再看看中国战士。话说这么猥琐的演员,你们从哪里搜罗来的?萨沙注解:这些演员是印度从反共的南越找来的。这部电影里印度人说的是北印度语,演中国人的说的却是越语,太糊弄了。不但印军男性官兵形象比你高大,连女人都比你高半个头。。你服不服?第三,印军都是爱好和平的,中国军人都是好战的凶暴的爱妻子的印军军官,为了保卫国家(是入侵中国吧),离开温柔乡去高原哨所。歌舞升平,多么美好的生活啊,我们印军根本不好战吗!中国军人主动越境挑衅,“无理”让印军撤退。中国没事找事,持枪恐吓,表情还很猥琐。请问战争爆发前,印军4次越境袭击,造成近百人伤亡是咋回事?怎么解释?第四,印军都是善战的,中国军人都是草包,就靠人多打你一个印军排,中国军人要用几百人,满山偏野都是,这才能赢你。面对数十倍解放军,印军毫不畏惧。电影中几次重复,说1个印军可以对付20个解放军。。要不要手撕啊?中国军人实在太多了,简直像开了挂吗。无敌的印军也顶不住了,开始从容不迫的撤退,应该叫做转进。我们印军虽败了,但消灭了数倍的敌人,虽败犹荣啊。。萨沙写到这里都不好意思了,请问中间站的哪几个是不是投降的?这么勇敢为啥投降?第五,印军都是特种兵,中国军人都是渣渣中国军人的狙击手偷偷爬过来,偷袭撤退的印军。暗中瞄准良久,开枪。呯,结果:没打到!我印军士兵瞄都不瞄,抬手就开枪还击,一枪打中。印军都是特种兵,中国军人都是渣渣。印军普通步枪兵,比狙击手还牛。第六,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下面讲述印军几个士兵,伏击百倍解放军的神话殿后的几个印军,也不是好惹的,主动出击部署埋伏圈。不过,这伏击点不科学啊,距离谷底太近了,也就几米。哇,好多中国军人杀过来了,少说几百人。中国军人这是打仗还是游行?战斗时候人贴人?还是冷兵器时代?开打!以一当百。别看我们就相聚几米,但是,你看不见我,你看不见我。瞬间,中国人大败,伤亡殆尽,尸横片野。印军毫发无伤。为啥?你就是看不见我!第七,还有更牛叉的,中国军人无恶不作和印军谈恋爱的本地女神。好美啊。为掩护别人,主动站出来被捕,真伟大。这个情节好熟悉啊,女干部?萨沙负责任的说,解放军从没抓过妇女,导演你就编吧。中国军官出现,看看神情就不怀好意。难道要?果然,大家都知道在干吗吧!印度朋友们,萨沙给你们普及一个基本常识。战争爆发是10月底,全天平均温度0度,早晚温差非常大。电影中的事情发生在露天晚上。知道这是什么温度吗?一般是零下10多度,也可能20度。这种情况下,还有人能干这个?奥特曼啊!印度妇女怎能受侮辱,拼死和多人搏斗!抵抗失败,好凶残啊,比日本鬼子还狠!这个编剧有一套,可以来横店发展。这个镜头大家都懂的,其实电影里面还有更厉害的镜头。印度人有本事,把这种电影都拍成限制级了。可怜的女人,瞬间满血复活了。这个情节怎么也似曾相识。瞬间搞到机枪,向敌人射出复仇的子弹。敌人像稻草人一样,被挨个打倒。左边后面那个士兵,战斗都被打死了,你还大咧咧的站着?女神竟然遇到了刚才施暴的家伙,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机枪瞬间变为步枪,我要你的命!一枪就打死了,这女神的枪法真厉害,之前还从没摸过步枪,天神射手啊!瞬间自己中弹了。之前这多子弹都没打中,怎么刚报仇完就中弹了?哦,印度人也是讲究贞洁的,失贞是不行的,还是死了利于剧情发展。女神突然发现情人就在几米外。这怎么回事,变成穿越电影了?两人马上都要死了,宁死也要握下手,好感人。你能再假一点吗?第八,打败仗没什么,电影里面我们还是英雄不是我们打不过中国人,实在是中国人开挂了。军官胸口放着妻子的照片。逃回来的也是英雄,别看我样子狼狈。民众怒了,印度是不可能战胜的。谁敢惹我们。妇女把首饰都捐出来了,我们要反击。

大军集结,随时准备反攻。

随后,印度歌曲响起,全剧终。

不过反攻在哪里?没看到啊。一等就是50多年啊!这个电影就是这样了,比抗日神剧不差吧。

美国都有哪些五星上将?

五星上将是1944年12月由国会批准的特有军衔,对照外国的元帅军衔,这是为了适应庞大的兵团组织指挥体制,以及统一和其他盟国之间的军衔设置。五星上将授衔的基本条件就是必须担任过盟军战区指挥官的职务。该军衔仅在战时授予,并且终生不退役。(陆军五星上将肩章)(海军五星上将肩章)(空军五星上将肩章)

最励志,出身最差,逆袭最成功的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

如果谈及美国二战经典传奇将军,那么大家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艾森豪威尔,艾兄出身在德克萨斯一个破产的基督教家庭,年少时没少吃苦,这种出身和麦克阿瑟没法比。当他在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的时候,也仅仅排在班级第61位,毕业后被分配到德克萨斯的第19步兵师。在一战时,艾森豪威尔留在国内从事训练工作,1928年他帮助政府汇编一战时美军的资料受到潘兴的赏识。1935年时担任麦克阿瑟在菲律宾的助手和顾问。日本偷袭珍珠港后,艾森豪威尔火速晋升,指挥了北非登陆和西西里岛,诺曼底登陆作战,以及解放法国,进军德国。战后先后担任了美国驻德占领军总司令,美国陆军参谋长,北约武装部队总司令,1952年当选总统,苏联只给了一位美国人代表最高最高荣誉的胜利勋章,那就是艾森豪威尔。

花边新闻最多,最传奇,有着西狂杨过般性格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绝对是中国人最感兴趣的五星上将。他对于日本的重建也起了重要作用,在日本当土皇帝的岁月里给日本文化和民族性格烙上了深深的美国印记。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老爹阿瑟·麦克阿瑟也是一位传奇将领,阿瑟一直干到了陆军中将,也当过菲律宾的驻军总司令。和自己儿子成了历史上第一对获得荣誉勋章的父子。而麦克阿瑟本人也是唯一一个参加过一战,二战,朝鲜战争的五星上将,因此退役时发出了让人感慨不已的“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的声音。

和艾森豪威尔不同,麦克阿瑟是高富帅加学霸的结合,他的毕业成绩是西点军校25年来分数最高的,可谓是创造下一个记录。所以也难怪麦克阿瑟总是那么年少轻狂,毕竟资本太足了。1905年,麦克阿瑟追随父亲从事情报工作,1906年成为陆军工兵学校学员,兼任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的军事副官。一战爆发后,麦克阿瑟晋升上校,担任著名的第42步兵师参谋长,1918年6月晋升准将。不到的40岁的时候成为西点军校校长。1922年赴菲律宾任职。1930年晋升四星上将,并且就任美国陆军参谋长。二战爆发后先从菲律宾退走,指挥了在太平洋地区的反攻。1943年受任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1944年指挥了菲律宾群岛战役。主导了日军的投降仪式,担任日本重建工作的建筑师。

战争格局最高,陆军资历最深的五星上将——马歇尔。

似乎比起二战功绩,更多人对马歇尔计划更加记忆深刻。马歇尔不是直接担任战区司令,而是站在盟军最高统帅部的高度上协调各战场,为美国制定了先欧后亚的战略。

马歇尔是个富二代,小时候成绩不算好,但考入军校后奋发读书。一战时担任第一步兵师的中校衔参谋,和后来美国的陆军特级上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二战中作为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提拔了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巴顿等人,就这样提拔了日后的2个五星上将和1个四星上将,所以说是陆军资历第一人绝不为过。

美国空军这一传奇兵种之父,唯一的双料五星上将——阿诺德。

阿诺德是美国空军发展独立的元勋,二战时历任陆军航空兵司令,主管航空兵事务德陆军副参谋长。最著名的功绩是1944年组建了航空兵第20集团军,运用B29空中堡垒轰炸机轰炸日本,沉重打击了日本负隅顽抗的意志。他在1944年受衔陆军五星上将后,1949年空军成立两年后改授为空军五星上将。

当我们今天感受着U.S.AIR FORCE衍生出各种文化时,比如耐克空军一号,因为知道这个曾经支配着世界最强大空军力量的男人。

海军扩建元勋,和马歇尔在陆军体系中扮演角色类似的海军五星上将——威廉·丹尼尔·莱希。

莱希最初在俄勒冈号上服役,美西战争爆发后参加了圣地亚哥湾海战,参与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战后担任海军装备局局长,航海局局长。1937年起任海军作战部部长,进行海军的扩建工作,在日本海军急剧扩张的背景下,通过了《1938年海军法》。二战爆发后先后出任驻维希法国大使,1942年成为参谋长联席会议和美国总统进行沟通的中间代表,同时参与了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的工作,对各大军事行动和会议进行了组织和规划,1944年晋升海军五星上将。

脾气火爆超过麦克阿瑟,有点一意孤行,但军事才华格外出众的海军五星上将——欧内斯特·金。

一战时先后担任驱逐舰舰长,驱逐舰分队长,大西洋舰队助理参谋长。战后担任潜艇分队长,潜艇基地司令,列克星敦号航母舰长,海军航空局局长。从这哥们儿的履历上来看,真可谓是上天下海,无所不能,水面潜艇,潜艇,航母,都有过指挥经验,是海军里名副其实的全才。

1941年2月起任大西洋舰队司令,1942年3月至二战结束前担任海军作战部部长,同时也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英美联合参谋部的重要成员。

最著名,功绩最卓越的海军五星上将——尼米兹。

尼米兹1901年进入美国海军院校读书,在做学员时就一直将日本作为对手来研究。1905年时服役于驻扎在旧金山的俄亥俄号战列舰,并且见证日俄对马岛海战,后来转去了潜艇部队工作。一战期间及之后学习了欧洲各国的潜艇科技和各种反潜技术。二战爆发后负责太平洋战场的海军作战,指挥了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瓜达卡尔纳战役。战后支持了核动力潜艇的开发,并以其名字命名了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

作风勇猛而为人随和的海军五星上将——哈尔西。

一战时指挥一支驱逐舰编队,1927年开始钻研航空部队如何与水面舰艇合同作战的问题。1935年出任萨拉托加号航母舰长,1940年春升任航空母舰特混舰队司令,尤其擅长指挥航母编队的机群轰炸。指挥了1942年4月的东京空袭,但由于患病而未能参加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1942年10月被任命为南太平洋战区最高司令和第三舰队司令。在瓜岛战役后晋升海军上将,组织了对山本五十六座机的围歼。在1943年所罗门群岛战役中提供了“越岛作战”的成功先例。之后参与了菲律宾战役,支援了硫磺岛和冲绳岛德登陆作战。1945年12月授勋海军五星上将。

出身平凡,步步为营攀升上来,作战风格灵活的五星上将——布莱德雷。

布莱德雷的学业经历很丰富,不像艾森豪威尔那么单调。他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之后在南达科他洲立大学和西点军校任教,后来还去科步兵学校,指挥和参谋学校进修。二战爆发后先后担任作战部助理部长,步兵学校校长,第28装甲师师长,参加了北非战役和西西里战役。1950年晋升为陆军五星上将。

沉默低调,受属下尊敬爱戴,死后才被追授海军五星上将的斯普鲁恩斯。

斯普鲁恩斯是位沉默寡言的将军。1938年出任密苏里号战列舰舰长,1941年出任分遣舰队司令在哈尔西麾下服役。斯普鲁恩斯此时往往配合哈尔西承担护航的任务。在中途岛海战中斯普鲁恩斯实际负责第16特混编队与日军作战。中途岛海战后,担任尼米兹的参谋长。1943年出任中太平洋舰队司令。

奇怪的是,看谁都不顺眼,脾气火爆和沉默冷静的斯普鲁恩斯明显相反的欧内斯特金却十分看好斯普鲁恩斯,说——“在美国海军将级军官中,斯普鲁恩斯的能力超过所有的人。”

在参与马绍尔群岛战役和马里亚纳群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后,斯普鲁恩斯短暂地接替了尼米兹太平洋舰队总司令的职务。之后作为海军学院院长进行了课程的改革。晚年退休后热衷于公益。2001年被追授海军五星上将。

10位五星上将,有的扮演着韩信攻城略地的角色,有的扮演着张良运筹帷幄的角色,有的性格暴躁轻狂,有的低调冷静,有的随和沉稳,但他们都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理应受到后人的尊敬和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