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报广,为什么房子成交量减少?
谢邀请!
我认为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当地楼市本身处于卖方市场。市场供需两旺,市面上新楼盘不多。
第二,房子成交量减少,可能遇上淡季,根据开发商开盘营销策略广多低开高走,二期房价比一期房价更高,所以房价会不断上涨。
第三,从前段时间四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开发商不能拒绝公积金贷款就可见一班,开发商房子不愁卖,否则我们试想,如果愁卖,什么按揭贷款,公积金贷款都可做,那由开发商自己挑。平心而论公积金贷款就手续稍麻烦点,审批稍长半个多月,钱又不少开发商一份钱。开发商都不愿意做!
创业板注册制推出的意义有哪些?
在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是A股市场一个重大的改革,也是创业板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4月27日晚间正式宣布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审议通过,在多个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亮点,一个是在新股发行制度上,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允许一些未盈利的企业符合上市标准之后可以在创业板上市,当然这要等一年之后再出具体的上市标准,实行注册制也是3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证券法的要求。考虑到当前经济转型,一些新兴科技企业在初创期还没有能够实现稳定的盈利,所以放宽上市条件是适应经济转型要求的,支持更多的科技企业上市,让资本市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第二是在交易方面,放宽涨跌幅限制,和科创板规则一样,新股上市前五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5个交易日之后,涨跌幅限制放到20%,这意味着试点注册制之后,创业板股票的波幅加大,这会起到活跃市场交易的作用,对于投资者来说也要注意短期波动的风险,追涨杀跌可能会造成较大的亏损。
在成熟市场,一般是不设涨跌幅限制的,但是A股市场的一直有10%的涨跌幅限制,现在适度放宽到20%, 这也是在科创板试点之后进一步推广到创业板,投资者要适应这个变化,但涨跌幅限制放到20%,从长远来看对于股价的长期走势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对于创业板长期的运行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是在短期之内可能会加大股价波动。
在退市方面,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之后将会做一些适当的改变,比如说因为交易类退市的公司取消了退市整理期,也就是符合交易类退市条件的公司要直接退市,防止一些资金炒末日疯狂,但是对于连续三年亏损而退市的公司,则不一定会让他退市,还会考虑到这些公司实际收入的情况,看公司是不是经营不下去,或者是公司的特点是不是科技创新企业,他们在研发投入阶段还没有实现盈利,所以这样更加符合科技企业的特点。
在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和科创板相比还是有一些不同,从上市的标的来看,科创板更加突出硬核科技的特点,就是一定要有科创属性,比如科研投入占比要达到一定的比例,要符合国家六大战略发展方向的科技创新企业才能够在科创板上市,但是在创业板上的公司的范围可能更广,不仅包括一些科创企业,也包括一些新商业模式,新的业态的公司符合条件也可以在创业板上市。从企业发展的阶段来看的话呢,科创板可能会更加前期,创业板相对来说是较后期,定还是有所不同的,科创板、创业板包括新三板的精选层其实都是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为了适应了经济转型的要求。
考虑到创业板实施注册制后,上市条件放宽,所以对投资者适当性进行了要求,对于新增的投资者增设了准入标准,包括10万的资金量以及两年也就是24个月的投资经验,那么对于原有的创业板的投资者,还是可以继续的参与交易,和科创板50万的门槛相比,创业板10万的门槛较低,适用的投资者数量也会更多,这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在成长类企业里面相对成熟是相匹配的。为了稳步推进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工作,有序做好注册制实施前后创业板新股发行、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方面的内容,实施一个过渡期,在过渡期之内,证监会停止接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继续接收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申请。
在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利好哪些行业?我认为,至少对三类公司是有利的,第一类就是券商,对于券商来说多了一些投行业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券商股在周二表现普遍较好,第二类是一些创投类的公司,在创业板试点注册之后,创投类公司投资一些科创企业,新兴科技企业有可能会登陆资本市场,这对于创投类公司也是有利的,第三,有利于一些可能做业务分拆的企业,分拆了之后有可能会在创业板注册上市。
券商股作为行情的风向标,往往在行情启动的时候会有所表现,前段时间市场还是处于底部震荡的阶段,现在刚刚开始反弹,所以券商股还没有到大幅表现的时机,但一旦行情确立,开始往上走的时候,券商股往往不会缺席。从市场机会来看,我之前建议大家重点关注白酒、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白马股,我认为虽然一季度对于白酒和食品饮料的业绩冲击较大,但是一个季度的业绩增长并不影响到一个这个公司长期的投资价值,因此建议大家可以积极配置消费白马股。
在近期包括这周二,白酒股再次大涨冲击前期的高点,甚至有的已经创新高,在大盘仍然在底部的情况之下,这些业绩优良的白酒龙头股能够创出历史新高,充分说明现在价值投资在A股已经逐步深入人心,坚持价值投资的投资者不仅没受到大盘调整的影响,而且获得了较好的超额收益,这是价值投资者的胜利。我之前在知识星球的价值投资圈多次强调,白酒、食品饮料、医药等消费白马股是值得拿来长期持有,甚至可以用来养老的品种,因为这些是真正能够实现业绩稳定增长的行业和板块,从投资方向来看,我从2009年初就提出未来10年要重点配置消费、券商和科技这三大方向,而且配置比例是5:3:2的配置比例,也就是说要50%配置在业绩稳定的消费股上,30%配置在券商股上,20%配置在科技股上,这样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是这个组合,从2009年到现在虽然大盘几乎没有上涨,但是组合的超额收益是非常大的,这也验证了我对于行业方向的判断,供大家参考。
对于价值投资,我认为大家应该有更全面的认识,不仅传统的白龙马股适合价值投资,新兴科技股同样需要价值投资。狭义的价值投资是说要买当前业绩优良估值低的蓝筹股,但是广义的价值投资是说你要买基本面好的股票、将来有成长性的股票,其实巴菲特不仅是价值投资的大师也是成长股投资的大师,大家可以看一下他当年买的像可口可乐、喜诗糖果等,这些都是长期的成长股,而这些公司长期的业绩增长成就了巴菲特的投资神话。
巴菲特传统上是不投资科技股的,但是近些年也开始转变,理念与时俱进,投资了像苹果、亚马逊等科技龙头股,因为这些科技龙头股已经度过了依靠新技术的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了寡头垄断阶段,并且已经有了稳定的盈利,现金充足,所以它的风险已经不是一般的科技股相比的,风险已经降得较低,像苹果已经变成一个消费龙头股,而不仅仅是科技龙头股,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同样,无论是在主板还是中小创,乃至在科创板,我们在做投资的时候也是要坚持价值投资,买入有技术含量、有行业壁垒,同时有发展空间的股票,然后结合公司的这个市值大小、估值高低来决定是否投资。
在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一部分担心可能会导致股票扩容,从而导致二级市场资金分流,而创业板投资者门槛定到10万元,低于科创板的50万元,也让一部分人担心可能会分流科创板的资金,我认为这种担忧不必太在意,因为一个是创业板和科创板的定位不同,他们吸引的上市公司的属性不一样,另一方面是在创业板注册上市之后,监管层也会考虑到市场的承受能力和市场状况来控制新股的发行量,而不会出现大量扩容,就像科创板从去年7月22日正式开始交易以来,新股发行的数量也是根据市场的节奏做适当控制的,所以它对二级市场资金分流作用并不大。更重要的是我当时在科创板上市的时候就提出比价效应的概念,就是这些新上市的新兴科技股上市之后,受到资金爆炒,估值都比较高,反而显得原有的已经在创业板上市的科技股估值具有吸引力,可能会带动一波科技股的投资热情。
去年7月22号正式开始交易以后,科技股经历了先跌后大涨的过程,而在今年春节之后,科技股更是走出一波快速上行的行情,这其实就是科创板开板吸引了资金更多关注科技股的机会,无论是新基建指向的七大领域,还是科创板上市国家指出的六大战略发展方向,其实都是值得大家重点关注的一些科技的方向。
股市开市大吉祝福语?
1、送你一个开门红,祝你一天更比一天好;
2、宾客常来,机有常有,成功一路奔来;
3、送你一个招财猫,愿你财源广进来。
4、股市天天红,财源天天进。
是调整结束还是诱多?
今天的沪指走的很强势,外围大跌,影响了开盘,但对收盘的影响是很小的。上证指数跌幅不到1%,并且,上涨和下跌家数基本持平。
那么早盘大幅低开后尾盘回升后市会怎么走?
1、股指不会深跌。前期由于快牛变慢牛,出手打压,股指到现在还喘不过气来。如果现在股指出现较大幅度的跌幅,那么市场仅存的一点慢牛氛围恐怕也要坍塌。这样不利于后续工作的展开。融资和改革需要一个稳定向好的市场。而且,以目前A股市场筹码分布来看,证金、汇金、社保等guo jia队,持有A股市值,绝对拥有话语权。半年报披露,截至目前,guo jia队合计持有个股996只,广是四大行持有市值就超过万亿。稳定市场的手段和能力还是有的。
2、股指不会大涨。以目前市场人气,成交量、政策面因素,股指没有上涨能力。况且,上面要求慢牛,你要听话,我们的市场是zheng ce市,炒股要听dang的话。今年上半年一不留神涨的急了,这里需要休息休息,等时机成熟,上面会给你指引的,一道金牌指令,就会让股指变脸!
3、目前的市场就是个震荡市,股指调整没有结束,今天的低开回升,也谈不到诱多。今天风向标北上资金净流出60多亿,按照以往的习惯,接下来股指多会回撤。但个人认为回撤幅度不会太大,搞不好下周一就会低开后震荡攀升,迎来上涨。
所以说,接下来A股会接着调整,但顶多算是震荡调整,不会深跌。至于说今天诱多,也不成立。震荡市么,高抛低吸。买的人多了,回升是自然。
当然,对于个股那可就不一定了。有的也许持续阴跌,有的也许持续新高。五个手指伸出来都不一样长,何况几千只股票,也许有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也许有的厚积薄发!祝您好运,祝您投资愉快!
惠州惠阳的房地产升值空间大吗?
首先说我个人的结论:升值空间不大!
房价上涨、楼市升温的因素重大政策的实施或利好消息
市场供求关系
社会发展程度与人口增长规模
政府调控
一、重大的利好政策目前是看不到有什么重大利好政策落地或风声传出来。关于深圳地铁14号线惠州段也受限于惠州常住人口不达标而被叫停。
去年7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一文,明确提到: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这些年稍微关注惠湾楼市的人基本都听说过一个叫做深圳东的概念,这是什么鬼?无非就是在临深地区安家,在深圳工作,地铁通勤,工作回家两不误。目前惠州地铁项目暂时是凉了。关于深圳向东扩张,临深地区面临一次起飞的机遇,其实也是扯淡。深圳直接绕过惠州,去了一百多公里以外的汕尾划了块468平方公里的飞地,直接不带你一起飞。你怎么办?也向东扩?去和汕尾接壤的惠东老区扩吗?
二、市场供求关系惠阳多大?1208.6平方公里(含大亚湾的293平方公里)。去年在建的商品房建筑面积是多少?是1300万平米!如果以140平为一套的话,市场上还有92857套待开盘!翻开最近5年惠阳的房地产数据发现,这些年投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年年加码,一年几十亿的加,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房子只会越建越多!待上市的套数会突破十万套以上!问题是惠阳共总才多人?61万不到!有这么多刚需吗?没有,只剩下了炒!炒临深,炒完临深炒地铁。
东莞839万人口,8000多个亿的GDP,2倍于惠阳的面积,去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为737亿,不到其GDP总量的9%!销售728万平米,1235个亿(均价1.7万),这才是房产升值的潜力股啊!问题是惠阳的GDP总量才544个亿,去年的房地产投资便占了其GDP总量的35%!以上种种的数字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惠阳的房子真的建得太多了!房子建这么多,说明市场早已是供大于求了,特别在如今经济下行的时期。
三、社会发展与人口增速不用说都知道,现在整体环境不比以前了。目前支撑惠阳经济的仍然是工业制造业,占比达5成4。去年一年制造业和前年的差别有多大,看一看下图的走势。工业增加值下降,说明产能下降了,利润减少了。房子越建越多,有钱人却越来越少,房子上涨的动力在哪?在常住人口方面,其实增速一年也就1.5个百分点,几千人,房子却是一年上万套的累计。人口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房子上市的速度,市场还是供大求。既然是供大于求,那也就意味着不会出现爆发式的上涨空间。这点可以从前年的均价和去年的均价看出来。2016年均价上涨是受到刚规划出台的14号线直通罗湖好消息刺激,炒了一波。
四、政府调控政府不遏制房价都是好的,你还想他帮着你涨?户籍政策也只会越来越宽松,不会造成一户难求的现象。现在惠湾地区只要有2年连续社保和居住证及房产可以直接落户。不过用于发展的地块只会越来越少,开发成本只会越来越大,房子?当然也会水涨船高。
最后之前已经买好房子如果合适的价位我觉得可以出手,再涨也是后来的事了,至少最近两三年是不会有什么大起大落或翻番涨的。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更多的只是一种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离发展落地到惠阳,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