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吧是什么意思,哪些属于高危职业?
我认为警察死亡率的统计准确度是远高于煤矿工人、建筑工人的。
据我所知,前年在我同学实习的工地对面,一次事故中就死了四个人,貌似还包括管理人员。然而任何报纸新闻等等没有一丁点报道。如果是四个警察,估计中央台都惊动了吧。
建筑工地上如果出了安全事故,要涉及各种检查、整改、仲裁等等,一停工可能就要以年来计算,对建设方来说,这种停工的损失是不能承受的。所以有安全事故的话,大多都是以赔钱封口作为解决手段,这笔钱和停工的损失相比就是毛毛雨了。大家听到的工地死亡事件,只是真正发生的那些中的极少数。
我在建筑工地待过,体会过那种受伤率超高,稍有不慎就会从几十米高的地方跌落下来的感觉。同时,很多在工地工作的工人根本没有安全意识,这也是工地死亡率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死亡率最高的应该还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劳力工人。警察的话,某些部门可能会比较高。
上面说什么投行啊当官啊医生啊之类的,没什么意思。你们真的体会过体力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么?
第一天去工地,我就遇见一位工人被工友背出来,血从头上往下流了大半身。他的眼神很麻木,没有透露任何心理变化。那种表情,我在很多受伤的底层工人脸上见过。说这话的时候,我想起了以前在我家安装什么东西的工人(具体忘了是啥)。他在使用电锯的时候,把自己的拇指给削了,一块长条形的肉就那么悬在虎口上,血喷了一地。当时他也是那样的表情,可能是因为他们见多了吧。
这两张照片是大一第一次去工地实习的时候拍的。时长约为一个月,像图中这样在脚手架上无保护地走来走去,对我们来说就是家常便饭。在走钢管的过程中,还要兼顾举标高尺、拿着卷尺做各种奇怪动作、在墙壁或者钢管上画线等等工作。有一次我走上一块木板,那块板的另一头就开始往上翘,眼看我这边要掉下去了...还好我马上走到了另一根钢管上。我自己挺迟钝的,倒是跟我同行的实习生吓了个半死。
有时候,保护我不坠下几十米高空的,仅仅只是一根钢管,没有安全网。风稍微大一点,腿都会发抖。
还有就是无处不在的、朝向各个方向的钢筋:
我被这种钢筋挂伤过腿,也被挂烂过裤子,甚至经常幻想有人摔倒在钢筋上会怎样。后来就出现了工人摔下脚手架,被钢筋戳穿身体的新闻...各位可以脑补一下。
至于脚被钉子扎穿这种小事,在工地上待过的估计人人都挨过,就不谈了。
说这些,就是为了大家能够多理解一下各种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工人。可能你们家也有人在冒这样的危险,在挣钱供你各种开销。当他把钱递给你,嘱咐你照顾好自己、不要乱花钱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回报他一个好一点的态度,而不是各种不耐烦。
我毕业后并没有在工地上工作,不过有很多同学在干施工。祝他们安全。
在这里也向奋战在打击犯罪、抢险救灾、保家卫国等等第一线的,冒着生命危险为他人带来安宁生活的人们致敬。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
感觉王者荣耀越来越无聊了是什么原因?
《王者榮耀》玩多了就少了自己的時間,不可能把自己時間白白浪费在遊戲裡面嗎!偶尔打發一下時間也不是不可以,段位只是你遊戲見的lo榮耀,遊戲只是你發洩口氣。
一个人特别思念另一个人?
《书剑恩仇录》中有言:“情深不寿,强极则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这里的“情深不寿”,一方面是指用情太深,感情一般难以维持太久;一方面又有用情太深,生命难以长寿的意思。
极度思念一个人,多是爱而不得的状态。凡事过度,则必伤身。
首先,过度思念会使得睡眠质量变差,时间一久,身体的免疫力也会下降。思念到极致,便是心中,眼中皆是这个人的影子,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满心满眼的人还会出现在你的梦境中,如果这个人带给你的是痛苦的感觉,这种感觉同样会伴随整个梦境,哭泣、纠结、嘶喊同样会出现在梦中。
其次,极度思念会使人精神萎靡不振,失去斗志。很多失恋初期的人经常需要借助酒精才能走过这样一段难熬的时光。有些人在朋友的陪伴下,能很快走出来,此后更加激昂向上。但有些人则难以走出,此后陷入颓废和堕落的状态,失去爱人的勇气。
在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自卑的女人爱上了风流的作家。她极度渴望能被重视和记住,但却一次次被遗忘。因为思念和难以忘怀,她的人生完全围绕着一个不在乎自己的男人,甚至瞒着他生下来孩子,及至后来,原本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她因生活所迫而沦为交际花。因为用情太深,她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孩子,最后因病而惨死。
在《红楼梦》中,话少的黛玉却是个心里只有宝哥哥的姑娘。后来,爱而不得时,她的病情加重,临死的一句“宝玉……”让人意难平。
自古情不宜满,过满必自伤。愿我们都能好好爱自己,被爱时懂得珍惜,被伤时勇于放手。我们可以不必成为别人的英雄,但一定要成为自己人生的强者!
遇到刨活的该怎么办?
“刨活”也叫“刨底”,意思就是把相声演员准备好的包袱提前抖出来,以达到意外的效果。那么发生这种事到底好不好呢?还要分情况讨论。
“刨活”也分台上和台下。
1.台上“刨活”。
如果是台上的相声演员自己刨活,那一定是故意的,因为没有一个相声演员无聊到会去拆自己的台,一旦笑料提前讲出来就会达不到起初预计的效果,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感染力,所以他们故意刨活一定是有后手准备。
当相声演员们提前抖出第一个包袱的时候,观众的心里会得到一个满足感,以为这段故事已经告一段落,殊不知后面还会有连环包袱蓄势待发,让观众意想不到。这种连环包袱抖出来的时候,剧场效果会成倍增加,这也是相声艺术的一个小技巧。
这种台上演员自己“刨活”当然属于好事。
2.台下“刨活”。
台下“刨活”的就是现场的观众(听众)们刻意“剧透”了!这是一种非常不道德、不尊重演员的行为,通常会引来表演者和其他观众的反感。
试想,如果一个相声演员幸幸苦苦用五分钟的时间描述了一个场景、讲述了一段故事的开头,好不容易把观众带入节奏,就有台下不长眼的观众“刨活”,会是什么后果?
后果就是,这么做不但会不有任何的幽默效果,反而会打乱演员的节奏感,让后面的故事难以继续讲下去。继续讲吧,结局大伙都知道了,没有任何意义。不讲吧,前面的铺垫不是白费功夫了吗?
如果遇上刚入行、没有表演经验的相声演员,观众要是在台下“刨活”,会让他十分尴尬。接不上话的后果就是陷入冷场,这不是砸人家饭碗么?所以这种不耻的行为,不应该出现在有素质的观众身上。
举个例子,好久前的事了。张云雷因为颜值吸引了很大一批粉丝,这些粉丝为了捧角,经常会去听他的相声。可是就偏偏有些粉丝毫无素质,坐在台下乱“刨活”,以为自己吸引到了偶像的注意,其实这让张云雷很尴尬。
那个时候张云雷把控现场的节奏并不成熟,粉丝这样一闹,他手足无措,气氛一度非常尴尬。为这事,德云社大师兄闫云达还专门在剧场对观众发了一次火,指责某些观众不会捧角,替张云雷和所有相声演员出了一口气。可惜的是。这么有责任心的大师兄最后却退出了德云社,非常遗憾。
有什么看着很上头的小说推荐?
推荐阿城的《棋王》《孩子王》
推荐理由——
1.《棋王》是阿城公开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作品,在那个知青文学、伤痕文学活跃的年代,阿城的《棋王》以“不装腔”、“不高冷”、“不煽情”,且极具语言趣味和极其克制的文字横空出世,震惊文坛。接着,《孩子王》、《树王》等相继问世,三王齐集。被誉为当代文学的扛鼎之作,风靡海内外。
2.至今大半个华语文学圈的大咖都尊称他阿城老师。用台湾作家朱天文的话来说:“阿城达到的高度至今还高悬在那里,看了阿城的作品就觉得自己可以不用再写东西了。”
3.王朔说阿城是他最喜欢的作家,没有之一;王安忆说阿城是当代作家中最有灵性的一个;莫言说阿城的《棋王》横空出世时,彻底把他征服了,在他心目中阿城毫无疑问就是巨大的偶像。
4.王朔甚至说,“这个人,我是极其仰慕其人,若是下令,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