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证券大智慧,杭州一家长问了下书本费?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
首先,按照相关规定,学校和班级、老师是没有任何权利收取非规定的费用的,更不能组织学生买教辅用书。根据题目中的描述,学校和书店挂钩,是变相组织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应该已经违规了。
多年以前,我们也曾经组织学生一起买黄冈小状元,我们买得多,反而比家长自己买要便宜,能打8折还是85折,对家长来说,既省了钱又省了事儿。但是后来因为有了各项规定,我们就不再组织了。
其次,家长向老师询问关于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的相关事宜,家长有知情权,老师有告知的义务。所以,仅就题目中的描述看,家长没有不当之处。家长表示不能理解学校和书店挂钩的行为,也没有什么问题。
最后,老师把这位家长移除了群,我只能说一句“佩服佩服”。
这么多年来,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让家长满意,让学生满意。家长对工作有意见,我们都是全力配合、解决,只要家长满意,我们就谢天谢地了,经常互相调侃“家长只要不挑咱们的错,就知足了,哪里敢奢望谢咱们、夸咱们!”就连故意鸡蛋里面挑骨头,不是我们的错也要上门来闹的家长,我们都不敢大声说话,都和颜悦色,都委曲求全,都小心谨慎,哪敢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家长,何况这位家长并没有明显的过错。
只能说,地方上真是天高皇帝远啊!地方上的老师真是厉害!这位老师的做法肯定不妥,但不得不说,我还真有点儿羡慕他!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家长的关心,所以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努力创设良好的家校关系,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成长、进步!
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在土木之变后拥立明代宗?
于谦“谦哥”,我敬你是英雄,是条汉子!
今天要给大家说说民族英雄于谦,小伙伴肯定会说:“吁!你说“谦哥”谁不知道呀,他不是刚还在《战狼》2里演了一个无良奸商吗?”此言差矣!今天这于谦光称为“谦哥”可实在是配不上他的丰功伟绩。
今天这位于谦是何等牛逼呢,先来看看他干的那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瓦刺结果一个不小心在土木堡被抓,大家可以想想想被俘之后一般人会是怎样,但我们神奇的皇帝居然在被俘期间凭借自己超强的个人魅力和智慧征服了瓦刺,在瓦刺被敬若上宾,据说夜夜都有瓦刺美女服侍的呦。啊,扯远了。书归正传,在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之后,瓦刺当然是用他当人质,以此来要挟大明王朝,就像后来的清朝一样割地、赔款。更重要的是,当时大明朝的精锐部队基本上都折在土木堡,瓦刺大军压境,已经直逼北京了。当时,明朝内有人说要立还在襁褓中的朱见深为帝,干脆学习怂透了的宋朝迁京回南方,就在这个时候,于谦挺身而出,大明朝京都从南方迁北京时就是为了要“天子守边关”,在当时国家已处于危亡之际,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时立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为帝,根本没有什么正能量,因此于谦力排众议,拥立朱祁钰为帝(也就是了明代宗),之后他更是亲自率领将士抵抗敌军来袭,取得的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可以说于谦是力挽狂澜,拯救人民于水火,拯救民族于危难,拯救国家于将亡。民族英雄当之无愧。(小编在《这个王朝宇宙最强悍!让你笑到自豪?》一文中阐述了明朝的强悍“天子守边关”、不赔款、不割地)
胜利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明英宗朱祁镇被接回北京,明代宗朱祁钰自然不想皇位再还给他(说实话搁谁谁都不愿意),于是下令将朱祁镇软禁。不仅如此朱祁钰还废掉了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太子之位。朱祁镇那么有魅力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就这样听之任之,在朱祁钰病重之际,搞了个“夺门之变”,奇迹般的把皇位又夺了回来。明英宗朱祁镇重新坐上皇位后,便下令处死了于谦。朱祁镇对于谦肯定是有很大芥蒂的,于谦帮朱祁钰夺走了他的皇位,搞走他儿子的太子之位,他重登大宝之后,必会处置于谦。那这期间于谦干什么去了,明代宗时他可是护国有功、手握大权的国之重臣,怎么可能不防备着点吗,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搞死了?这从于谦写的一首诗中我们就可窥一斑: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能说于谦太不懂政治,有一身傲骨,以他当时的能力,想阻止“夺门之变”,也未为不可,何至于变成有些孤芳自赏的悲剧。
记得关注我呦,会带来幸运欧,会人月两团圆呦!请看其他好文:
《那年花开月正圆》中那年“正圆“的她,现在美的要上天啦
“清朝出嫁的格格大多不能生育”这事怨她,她比窦娥还冤
因为有她在,《人间至味是清欢》才能火爆暑期档
中原王朝为何可以把广西稳稳地掌握在手中?
很多人也奇怪,广西虽然是壮族自治区,壮族人口众多,此外还有彝族、瑶族、毛南族、京族、侗族、苗族、回族、水族、仡佬族、仫佬族等十一个少数民族,却不像新疆那样少数民族文化突出,这么特殊,广西少数民族与汉族都是一样,毫无区别。
很多人认为,广西虽然是少数民族众多与少数民族聚集的省份,但中原王朝一直把广西稳稳掌握在手中,如广西在清朝时候就是属于汉族人居住的“汉地十八省”范围之内,如美国的北美十三州一样是中华汉族文明发源的本土。
但如果说中原王朝一直把广西稳稳掌握在手中,也是经历过一番艰辛的历程。古代广西,在中央朝廷看来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穷山恶水出蛮民”,少数民族的桀骜不驯与民风剽悍,也的确让中央朝廷非常头疼。
自古以来,广西连绵起伏的群山中一直都蜗居着众多少数民族,少数民族聚集区由于争地与争水源,经常发生“械斗”与斗殴事件。广西山多,自古也是土匪滋长的地方,这也令朝廷管理起来很困难。
而且,广西自古也是叛乱事件层出不穷。如东汉初年越南的征氏姐妹叛乱,一举推翻中央朝廷统治,攻下了65座城市,范围包括今天的北海合浦一带。北宋时候的壮族领袖侬智高起义,最后也迫使北宋朝廷派大将狄青率军队镇压。
还有明朝时候的瑶族起义,可谓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一直贯穿在明朝统治的始终。尤其是广西瑶族的大藤峡起义,把中央朝廷弄得鸡飞狗跳,最后使朝廷也派了明朝第一牛人——王阳明率大军去镇压。
清朝时候,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也是发生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太平天国起义势力最强大时候,与清朝划江而治,占领了清朝大半个江山,几乎也要把清朝给推翻。广西民风的剽悍,也的确让中央朝廷头疼。
但是,虽然古代广西发生过叛乱,想脱离中央,但没多久也是被中央控制。但是只要在广西的人,几乎看不到相貌特征迥然相异的少数民族。这一点,与新疆西藏是截然不同。如在新疆,人们可以看到长得如中亚人一样的维吾尔族人,可以感受到维吾尔族人相貌与信仰的宗教,与汉族人是截然不同。又如西藏的藏族人,在相貌特征、宗教文化上与汉族人是截然不同的。
在广西,汉族与壮族,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都融为一体,至少在相貌特征上都没什么差别。在文化上,汉族与壮族也是互相融合一致。而且,居然在广西的百分之六十是汉族,百分之三十是壮族,百分之十才是其他少数民族。
我们现在看看,广西原本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为什么都被中央控制,一直是“汉地十八省”范围。
一 汉族人移民与汉化广西,从上古时代开始也不是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居住在广西就是少数民族。在先秦时期,居住在广西是骆越与西瓯人建立的国家,骆越与西瓯就是今天壮族的两个主要支系,存在有一千多年时间,也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明。今天壮族文化,很多也是继承先秦时候骆越人与西瓯人的文化。
但是,至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的王朝——秦朝。之后,秦始皇派大军攻打百越,在广西东北部也就是桂林兴安修建了连接漓江与湘江的灵渠。灵渠的修建,强大的水运,不仅为南征秦军提供了粮食等后勤补给,也为湘江等长江流域与漓江等珠江流域的链接打开了窗户,同时也是中原汉族文化传播到广西的起点,也为中央王朝控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奠定了基础。
之后,大量汉族移民就从北方南下移民到广西,桂林为中心的湘桂走廊也成为中原汉族文化前进广西的基地,在广西桂林为中心的桂东北一带就形成了岭南地区的汉文化中心。
然后,公元前112年前,在西汉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叛乱之后,在苍梧设置苍梧郡,苍梧就是今天的梧州,梧州也成为中央王朝深入广西的重要前进根据地。之后,汉族人南迁到广西步伐速度也加快了。
尤其在东汉灭亡之后,中原地区陷入无休止的战乱之中,大批汉族人南迁到广西。尤其在南北朝时候,五胡乱华,大批汉族人为了避难来到广西,广西受着汉族文化影响必然更加深入。
后来,在宋朝与明清时候,在中央镇压壮族侬智高起义、瑶族起义,以及少数民族土司作乱的过程中,大批汉族士兵与汉族人也南迁到广西,开垦广西的荒地,使得汉族人与汉族文化占据广西绝大多数。如在广西,流行是三种语言西南官话、粤语、客家话都是属于汉族人的语系,少数民族只占据少数。汉族移民在广西,与当地壮族等少数民族通婚杂居,这也使壮族也逐渐被汉化,与汉族人都一样。
由于广西少数民族居住地区被汉化,这也使得广西逐渐跟着中央汉族王朝的步伐走。如明朝瓦氏夫人的狼兵,也就是广西壮族士兵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为抗击倭寇保家卫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汉族文化的普及,以及少数民族被汉文化同化,这也使广西人对国家认可感也增强,想着自己是国家的成员,中华民族一份子,而不是独立的个体,自然也愿意服从中央王朝的掌控。
二 广西土地贫瘠,壮族无法强大,自然也愿意归顺广西土地贫瘠,这也使生活在广西壮族难以强大起来,难以形成独立的语言、独立的思想与独立的文化,自然无法凝聚为强大的民族,建立独立政权或者民族国家。
我们看看,广西地处在亚热带,东与广东省相邻,南边靠近北部湾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边与云南省相邻,东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贵州省,西南与越南接壤。广西山多,山地、丘陵和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69.7% ,平原和台地占27% ,水域面积占3.3% 。
山区多使广西很多地区都基于属于互相隔绝的山川,山地众多,道路崎岖,缺少适合农业生产的土地肥沃平原。这也使古代广西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便利,如古代广西都是热带雨林众多,瘴疫疾病流行,令人闻风丧胆的发放流放之地。由于山区多,这也使居住在广西的少数民族都是“山里人”,小农意识强,喜欢守住自己的田地,缺乏一种侵略扩张的野心。
而且,广西壮族也不是如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一样的游牧性民族,缺乏骑兵,不具备有能对抗中央王朝的军事实力,在军事上不是汉族人的对手,这也是北宋壮族侬智高起义与明朝的瑶族起义,虽然也脱离过中央一段时间,但最后都被中央朝廷军队镇压的根本原因。
而且,由于广西山区多经济发展落后,在广西起义的少数民族很难获得叛乱的各种资源,自然也很难在广西发展出相应的规模,成不了气候,自然最后也被镇压。
三 广西没有富饶的土地,支撑不了独立政权的运转由于广西是山区,封闭性很强,获得外界信息也是非常少。所以,起义者在广西如果建立自己的政权,由于无法获得外界信息,再加上山区交通受到阻碍,也很难调集粮草、人员等一切战略物资。再加上广西土地贫瘠,缺乏四川成都平原肥沃的土地生产富足的粮食,维持政权的运转。所以,广西山区的特点,决定是很难支撑独立王国的运转。
所以,在广西的起义军由于土地的贫瘠,也很难在广西本土建立与中央对抗的政权。在广西割据政权建立的独立王国很难养活自己,自然也缺乏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成不了气候。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广西山高皇帝远,一些少数民族经常闹起义折腾中央,如北宋壮族侬智高起义,明朝广西瑶族起义等,可以凭借着山区的天险能抵抗中央朝廷军队的围剿。但由于广西喀斯特地貌的特点,降水丰富地表存水量却很少,不利于粮食生产,很难形成独立王国,自然也禁不起中央军队的围剿,最后广西少数民族起义军在朝廷军队持久战的围剿下最终都是灭亡。
所以,广西土地贫瘠,也使自古以来很少起义军或者地方军阀把广西作为根据地。即使是著名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生,却也不会盘踞在这里,只是把广西作为一个途径之地,如过路的马路,宁愿选择建首都的根据地定在富饶江浙一带的南京。
四 广西穷,少数民族也愿意归中央由于古代广西土地贫瘠,农业生产落后,生活非常艰苦,自然也没没有闹独立的心思。对于广西少数民族民众来说,谁当领导也不重要,关键就是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好生活。由于中原汉族文化的先进,自然也愿意接受汉族文化,如汉族生产方式、管理模式与各种制度模式,自然也愿意温驯接受汉化。
所以,古代广西从元朝之后虽然有少数民族领袖土司——“土皇帝”的存在,这些土司如封建领主一样管理着少数民族,但少数民族民众都还是愿意听中央朝廷派来“流官”的管理。因为在少数民族民众看来,中央王朝多出英明的领导人,儒家的汉族文化能带领他们迈向小康,相反土司却没有那一种能力。由于顺从中原汉族文化心理,使得清朝废除土司的“改土归流”能够顺利进行。
五 广西缺乏战略纵深,不利于打持久战古代虽然没有射程达到一万公里以上的洲际导弹,但是战略纵深对于维持政权运转是非常重要的。打一个比喻, 简单来说,一个地方具有战略纵深的条件,如同兔子蜗居的洞比较深比较广阔一样,令对手很难寻找。同时,即使被对手打败,也能潜伏在某个角落,寻找机会重出江湖。
蒙古大草原为什么一直都是古代匈奴、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建立国家的地方,就在于有着战略纵深的条件。蒙古大草原不仅广袤无垠,更有着西伯利亚地区或者以西的西域地区。
在历史上,中央朝廷军队与草原游牧民族发生战争时候,游牧民族即使失败也可以逃到茫茫的大草原或者西伯利亚,以及西域(今天新疆)一带,然后寻找机会休养生息重新反扑。这就是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汉族王朝来说,一直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直都是威胁中原王朝边境安全的原因所在。
但是,广西是缺乏一种战略纵深的条件。广西地处在我国大陆最南端,西边是云贵高原东边是盆地,在广西建立割据政权的起义军在中央朝廷讨伐军队面前几乎处在一种“裸奔”的状态,就是无处可逃。因为朝着西边逃,是很难攀登的云贵高原,东边逃是地势平坦的盆地更容易束手就擒。
因此,广西地方起义军即使有些能耐,也很难摆脱中央王朝的控制。这也就是民国时候,无论李宗仁的新桂系还是陆荣廷的旧桂系,都是致力于追求打出广西的原因,就是为了自己能够更多存活。
再加上越南脱离中原王朝之后,广西也成为中原王朝的边境地带,这里也存在被越南侵入的隐患。自然中原王朝一直注重对广西的控制,一直对广西边境都是重兵把守。而且,广西与越南贸易频繁,能产生很高的经济效益,这也使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这也使中央王朝重视广西,牢牢控制广西,广西也自然愿意归属与认同中央管理,愿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原因。
想了解广西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去看看"购买图解中国著名历史书籍史记、资治通鉴、四库全书,书中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讲解历史,让你学到很多历史知识。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01796714435370614&origin_type=&origin_id=103969315786_3407006234929426766&alkey=1306_103969315786_0_3407006234929426766_011&c_biz_combo=2","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407006234929426766\",\"product_id\":\"3401796714435370614\",\"title\":\"【松阳书院】资治通鉴+四库全书+史记 3册\",\"cover\":\"https:\\/\\/p1.toutiaoimg.com\\/img\\/temai\\/FgJFA4gg6RZdeU5DLXrnpK2pAMrewww800-800~400x0.webp\",\"price\":9900,\"market_price\":20400,\"cos_fee\":2450,\"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401796714435370614%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103969315786_3407006234929426766%26alkey%3D13_103969315786_0_3407006234929426766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re3qIMDGgQIABAAIgAo9ryL0OmC55ov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sales\":6209,\"item_type\":4,\"cos_ratio\":50,\"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小店\",\"h5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01796714435370614&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103969315786_3407006234929426766&alkey=13_103969315786_0_3407006234929426766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re3qIMDGgQIABAAIgAo9ryL0OmC55ovMAE\",\"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elastic_title\":\"图解资治通鉴四库史记\"}","commodity_id":"3407006234929426766","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haohuo.jinritemai.com%2Fviews%2Fproduct%2Fitem2%3Fid%3D3401796714435370614%26origin_type%3D2003002000%26origin_id%3D103969315786_3407006234929426766%26alkey%3D13_103969315786_0_3407006234929426766_011%26c_biz_combo%3D2%26buyin_track%3DCA0Qyre3qIMDGgQIABAAIgAo9ryL0OmC55ovMAE&title=%E5%95%86%E5%93%81%E8%AF%A6%E6%83%85","goods_json":"{\"original_price\":204,\"price\":99,\"real_url\":\"https:\\/\\/haohuo.jinritemai.com\\/views\\/product\\/item2?id=3401796714435370614&origin_type=2003002000&origin_id=103969315786_3407006234929426766&alkey=13_103969315786_0_3407006234929426766_011&c_biz_combo=2&buyin_track=CA0Qyre3qIMDGgQIABAAIgAo9ryL0OmC55ovMAE\",\"shop_goods_id\":\"3401796714435370614\"}","img_url":"http://sf1-cdn-tos.toutiaostatic.com/obj/temai/FgJFA4gg6RZdeU5DLXrnpK2pAMrewww800-800","item_type":4,"origin_price":"","price":49,"promotion_id":"3407006234929426766","promotion_source":4,"source":"精选联盟","title":"【松阳书院】资治通鉴+四库全书+史记 3册"} --}
白崇禧有什么杰出的军功或者表现吗?
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白崇禧是新桂系军阀二号人物,1893年3月出生于广西桂林府临桂县南乡(今会仙镇)山尾村一个回族家庭,他和后来成为桂系一号人物、国民党代总统的李宗仁是同乡。白崇禧满腹经纶,胸藏韬略,足智多谋,人送绰号“小诸葛”。身为国民党内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在中国现代军事舞台上纵横捭阖了30余年的风云人物,白称得上戎马一生,战功赫赫。他从一个小小的见习少尉一路扶摇直上至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在旧中国波谲云诡的历史舞台上,他演绎了属于自己的一幕幕金戈铁马、有声有色且毁誉参半的人生悲喜剧。
白先后毕业于广西陆军小学和保定军校第3期步科,学成后回广西任第1师(旧桂系陆荣廷部)少尉见习官。1919年初,白崇禧奉命率部在左江流域剿匪,他不顾营长白晓军的反对,将被招安的惯匪全部枪决,使为害剧烈的左右江匪患渐渐平息。因剿匪有功,白又随团奉命去百色禁烟。在剿匪与禁烟的行动中,白崇禧的军事才华与胆识魄力初步展现。
1921年,第2次粤桂战争后,白崇禧升任田南警备司令部第一营营长。1923年5月,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等人归附了孙中山领导的广州革命政府 。1925年1月,由李、白、黄等青年军人组成的“定桂讨贼军”经一系列东征西讨、浴血苦战,终于将陆荣廷、沈鸿英等旧桂系军阀消灭殆尽,并将陆、沈二人逐出广西,在此期间,特别是在柳州、桂林、全州等几场规模较大的恶战中,白崇禧运筹帷幄、指挥出色,“小诸葛”的美称从此不胫而走,愈发响亮。6月,白崇禧亲自率军追至湖南,将沈鸿英残部一举全歼。
之后,以李、白、黄为代表的新桂系取代了旧桂系,占有了整个广西。滇军唐继尧趁孙中山去世,大举挥兵借道(侵入)广西去广东,企图占领两广,推翻主张国共合作的革命政府,将岭南半壁江山据为己有。“第一次滇桂战争”爆发。在这场长达半年的残酷战争中,白崇禧极力拉拢云南军阀范石生的“定滇军”作同盟;经过一系列血战,“小诸葛”妙计迭出,桂军以弱胜强,大败滇军,唐继尧残部经百色逃回云南。
1926年初,广东革命政府与“新桂系”谈判,两广统一得以实现。两广统一后,北伐开始。白崇禧被蒋介石任命为参谋部次长。他亲赴长沙,凭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说服了他保定军校的同窗、湘军第四师师长唐生智归附革命政府,唐部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
北伐战争打响后,白崇禧代行总司令部参谋长要职,随总部行动。他亲自指挥过著名的汀泗桥血战、南昌攻坚战,孙传芳部署在江西的19余万大军绝大多数被北伐军歼灭,在江西战场上,白崇禧谋勇兼具,指挥得当,立下了汗马功劳。之后,白崇禧率部占领杭州,又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大上海。
“四·一二” 政变后,蒋、桂两军在上海建立了政权,与汪精卫的武汉政权分庭抗礼乃至公开分裂。这次事件史称“宁汉分流”。
1927年8月,蒋介石在内讧倾轧下被迫暂时下野。孙传芳趁南京内部不稳之际,搜集了6万余部发起反扑。很快,孙军占领了浦口。李、白为摆脱不利局面,呼吁武汉方面停止东征,共击孙传芳,8月25日,武汉方面宣布迁往南京,宁、汉正式合流。
之后,著名的龙潭战役打响。白崇禧、李宗仁、何应钦、卫立煌、刘峙在龙潭以3路大军包围了孙部,双方血战6天6夜,孙传芳的6万大军全军覆没。白崇禧对龙潭战役颇为得意,他曾说:“龙潭之役在北伐中是最重要的一仗......是北伐大业成败之极大关键 ”。
桂系把持南京后,为了打通和老巢广西的联系,就出兵攻打占据两湖的唐生智。1927年10月,白崇禧亲任征湘军总指挥,以维护“统一” 为由,杀进湖北,十余天后攻克武汉,唐生智通电下野。白崇禧趁机收编了唐生智麾下的李品仙、廖磊、叶琪三个军。
第二年,蒋、冯、阎、桂取得了暂时妥协后,发动了针对奉系军阀张作霖的“二次北伐”。白崇禧任第4集团军前敌总指挥,配合1、2、3集团军作战。到6月份,4路大军云集华北,张作霖被迫逃回关外。白崇禧受命率3路大军围剿盘踞于冀东的张宗昌部。9月23日,北伐军全歼张宗昌的鲁军,“二次北伐”胜利结束。
桂系在国民党地方实力派中战斗力最强,他们屡次与蒋介石争权夺利,矛盾很深,桂系先后7次起兵倒蒋,并曽2次迫使蒋黯然下野。在历次倒蒋事件中,白崇禧是主要策划者与当仁不让的急先锋,他唱的是绝对主角。由于实力差距过大,加上蒋氏极为擅长金钱收买、分化瓦解之术,李、白数度倒蒋均以失败告终。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路过湘南、桂北,白崇禧亲自坐镇桂林,派桂系最精锐的7军到全州、兴安一带布防。湘江血战,桂军、湘军、蒋嫡系部队联手进攻红军,致其数万人伤亡、失踪,损失惨重。史载,红军从江西出发时有8万余人,强渡湘江进入越城岭山脉后仅余4万左右。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上枪炮齐鸣,日军突袭宛平城,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8月,白崇禧将军奉蒋介石电令飞抵南京,共商抗战大计。随后,他被委任为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总参谋长是何应钦。在凇沪会战中,白参与了会战的组织指挥事项。桂系最勇悍善战的“钢七军”在凇沪会战中牺牲惨烈,几乎被日军打残,战力好久都恢复不过来。
1938年3月,白崇禧组织参谋团移驻徐州,协助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白崇禧主动联系周恩来,让张云逸指挥江北新四军部队配合桂系韦云淞的31军展开游击战,以牵制日军。台儿庄大战爆发后北动而南不动,与此有很大的关系。台儿庄大捷后,武汉、成都、桂林等地都举行过数万人的大游行,有民众抬着李宗仁、白崇禧的巨幅画像为先导。
同年7月间,白崇禧代理李宗仁的第5战区司令长官之职,并指挥了8年抗战中绝无仅有的大战役——武汉会战。白崇禧统率长江以北的23个军,在大别山区阻击日寇。武汉会战持续了4个月之久,中国军队动用了129个师共110万兵力参战,日军也调集了19个师团约40万兵力,在这次空前惨烈的大战中,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但也取得了打死打伤日军20万人的辉煌战绩,此后,日军的战略进攻态势大大减弱。
武汉会战期间,白崇禧将军运筹帷幄,竭尽全力,表现出一位中国军人为国尽忠的品质和精神。1938年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新设桂林、天水两大行营,分别指挥南北两大战区,白崇禧任桂林行营主任。任职期间,他组织和指挥了南昌会战、桂南会战(含昆仑关战役)、3次长沙会战。在这些战役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虽然伤亡巨大,但也歼敌无数,取得了不少胜利。白崇禧不愧叫“小诸葛”,作为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家,他针对敌我不同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颇有成效的破敌战术对策,为取得全民族抗战的最终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1945年5月,白当选为国民党第6届中央执行委员,同年10月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
1948年6月,白崇禧被蒋委任为“华中剿总司令”。解放战争期间,白想“奋战求和”,他仍然迷信其手中最后那点本钱。他自恃手握3、40万百战精锐,雄踞华中,且还有西南、西北半壁江山,他还坚信美国会发动第3次世界大战,于是顽固坚持“共军可以政治过江,但军事不可过江”。
渡江战役开始后,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占南京,白崇禧试图阻挡,无奈大势已去,只得离开武汉,逃往长沙、衡阳一带。
1949年10月初,衡宝战役打响,桂系主力7军、48军被四野分割包围,并遭重创,有30000余官兵阵亡,白崇禧只得率30万败军仓惶退回广西境内,他把逃回广西的5个兵团中的主力摆放在湘桂以及粤桂一线,以阻击紧追不舍的解放军,如果还是守不住,不惜血本也要保住雷州半岛的出海通道,以便从海上把主力撤到海南岛,联合逃到海南的粤军,“军事占领海南岛,经济争取美国援助”。部署完毕,白飞抵海口。
11月底到12月初,桂军张淦的第3兵团,刘嘉树的第17兵团,徐启明的10兵团在解放军的猛烈攻击下,相继覆灭。黄杰的1兵团(中央军,湘军),鲁道源(滇军)的第11兵团在中越边境以及梧州容县地区被歼灭。12日,广西全境解放, 叱咤民国20余年的桂系彻底灰飞烟灭。
远在海口的白崇禧听到自己的子弟兵已全军覆没的噩耗,不禁滴下了几滴浑浊的老泪,他仰望星空,长叹不已,心潮起伏,惆怅万分......昔日威风八面的“小诸葛”此刻似乎已经江郎才尽了,自己赖以仗恃的资本如今已经全部赔光了,等于政治生命已宣告终结。英雄气短,马瘦毛长,白崇禧此番表现,倒也是人之常情。白崇禧在蒋氏的一再邀请下,于49年12月30日飞到台北,他一到台湾,等于入了蒋介石布下的天罗地网中,再也挣脱不出来了。晚年的白崇禧受制于蒋,生活凄苦,没有自由,最后还误了卿卿性命。
【写作辛苦 剽窃必究】【插图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