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网站广告内容与本站无关

爆头图片,这棵多肉断了

逆战 susu 2023-05-23 22:00 304 次浏览 0个评论

爆头图片,这棵多肉断了?

这颗多肉断了,应该怎么处理?这颗多肉如果小编没有说错的话,应该是蓝石莲,外形非常的可爱,但是题主的这株蓝石莲可是养护得非常旺。那么如果他折断了,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处理呢?最简单的就是对它进行重新扦插就好了,这个过程小编就给您介绍一下。

蓝石莲对于环境的要求非常低,即使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天,我们放在室外,对于蓝石莲来说,只要是经常露养的都没有问题。养护多肉,小编还是先建议您把土壤选择好,蛭石加松针可是我们养护多肉植物最佳的选择,再添加一些腐叶,专门培养多肉的土壤就做好了。

我们可以先对于蓝石莲进行修剪,既然折断了,一定要把长得不好的地方先修剪掉,比如说靠近根茎的枯叶,以及根茎看有没有出现腐烂的情况,都需要使用已经消过毒的剪刀把它修剪干净。

接着我们把它修剪过的根茎,都放在生根水当中浸泡半天,这是为了提升扦插之后的根茎成活率,泡好过之后,还需要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当中,1~2天,让潮湿的根茎彻底晾干,然后才可以上盆。

然后我们把蓝石莲放在准备好的花盆当中,慢慢把土填上,这样就扦插好了。上盆之后也不要着急的把它放在强烈的阳光下进行直射,蓝石莲对于土壤的衔接需要有一段时间进行服盆,如果这个时候过早的把它放在阳光下,非常容易出现叶片发皱的情况,因为根茎没有办法吸收土壤当中的水分,就会出现问题了。

通过题主的描述,不知道各位花友对于多肉植物的扦插以及扦插之前的处理,是不是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扦插的方式虽然简单,但是之前需要注意的很多事项,这可不要忘记了。如果大家喜欢小编的文章可以关注小编,小编在这谢谢您了。

爆头图片,这棵多肉断了

金刚狼中狼叔被反派用艾德曼合金打中头部?

在漫威宇宙的设定中,埃德曼合金的设定虽然很bug,一度只有曾经的《金刚狼1》中的埃德曼材质的子弹,以及《金刚狼2》中银武士手里加热后的埃德曼合金武士刀,才可以对狼叔的埃德曼合金骨架能做致命量级的伤害。

但是,同样是在《金刚狼3》中,我们看到克隆版本的狼叔在受到子弹攻击时,却是有过2次的让克隆的X-24版本金刚狼,直接丧失战斗力,甚至于第二次直接领盒饭。

按理来说,这些情况时不应该出现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本身在《金刚狼3》中所出现的X-24版本的金刚狼并非是普通的克隆复制,其本身除了具备狼叔的自愈因子以外,更多的X-24版本金刚狼也是具备埃德曼合金骨骼的,这一点电影中从X-24和狼叔的互怼咱们就能够看出来!

所以,咱们首先要确定的一点就是,克隆版的金刚狼X-24也是具备埃德曼合金的。

不过,同样咱们也得知道的是:

在电影《金刚狼3》中的X-24在思维逻辑上仅仅剩下了愤怒情绪,妥妥的就是一个时刻在暴走的金刚狼,而除此之外,这一版克隆的金刚狼在自愈能力上,虽然是复刻了狼叔的自愈因子,但在很大程度上的“自愈能力”无法和当年的狼叔媲美。

于是这也就有了电影中第一次X-24被路人甲一记枪击之后到倒地不起的情况。

当然,枪击到X-24 的其他地方自然是没有丝毫问题的,但尴尬的是,电影者第一枪却是直接从狼叔的右眼框射入,完美避开了X-24 的埃德曼骨架的防御范围。

这才导致,在这一枪之后X-24直接到地,直到反派博士给X-24注射了自愈因子,这才使得X-24的伤口恢复速度加速化。

因此,这也是为啥前面笔者会说——

X-24的自愈能力比不上当年的金刚狼,虽然第一枪没有结果了X-24,但是靠着X-24自己克隆的自愈能力恢复是非常缓慢的。

同样的,带着这一种对与X-24的设定认知,咱们再来看看来自X-23小金刚狼的第二枪为什么能够直接KO了X-24——

特制版的埃德曼合金子弹!

其实看过《金刚狼1》的影迷应该都清楚,在整个金刚狼第一部作品中,其实对于金刚狼使用埃德曼合金强化这一试验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为此,我们可以说当年史崔克对狼叔的操作,就是一半实验一半赌运气的。

同样的,使用对于能够对埃德曼合金产生足够的伤害的手段理解,也仅仅只是停留在使用埃德曼材质的子弹上。

但是从《金刚狼1》到《金刚狼3》这之间的发展来看,在《狼3》时期虽然老一辈的变种人遭遇到了非常大的变故,但是另一方面的科技水平或者说是对变种人的科技研究却是有了不小的提升——

从大量基因克隆、培育小的变种人更是足以复刻出和年轻时期的狼叔类似的X-24出来。

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

真正关键是,在伴随着博士对狼叔的研究的同时,其实针对埃德曼合金的克制研究也是在进行的,这一点典型的就是X-23手中的子弹明显和《狼1》时期的子弹不同,属于特质的或者是加强版的埃德曼合金子弹。

所以,或许在克隆狼叔方面,X-24做到了同时拥有埃德曼合金骨架,但这其实已经算是到了一个顶点的了,但是同样对于另外一边的埃德曼合金子弹的研究来说,却是还在不断的提升。

因此,这也是为什么当年狼叔脑门上中了一枪后却能够自愈,但是X-24却不行的原因。

当然,除此之外——

狼叔的自愈因子的埃德曼合金的相互融合,也是X-24所不具备的!

换句话说——

本身狼叔的自愈因子在漫长的时间中,已经和狼叔体内的埃德曼合金产生了融合效应。

这一点其实在漫威原版设定中比较明显,典型的就是漫画中的狼叔在埃德曼合金受损后,可以通过和合金融合的自愈因子自行修复,并且修复出来的依旧还是埃德曼合金。

但是,电影中的金刚狼则是保留了一部分这种设定,将“自行恢复后依旧是埃德曼合金”这一点给删除了,保留了狼叔和埃德曼合金之间的“感触”联系。

典型的就是《金刚狼2》中,狼叔的埃德曼合金被银色无事给砍掉之后,狼叔也是“感同身受”,承受了相当大的痛苦,而在结尾处狼恢复后,展现出来的狼爪则是最开始的骨爪!

因此,对于X-24来说,本身虽然具备狼叔的克隆属性,但是终究还是克隆,很多属性都是只具其形而已,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原版狼叔达到一样的设定,这一点除了自愈能力以外,另外一点就是自愈能力和埃德曼合金的融合。

再加上全新的特质埃德曼合金子弹,其实X-24不领盒饭就怪了……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穿越火线灵狐者脱图片?

灵狐者不用质疑也是属于RMB角色,当然也一定有潜在的优点。 优点:与其他女性角色类似,体型瘦弱,头颅偏小,不易被击中或爆头。

日本的三八大盖有多准?

二战期间,崇尚“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军人认为,火力强劲的冲锋枪杀人过于单调,并不能给予日本武士处决敌人的荣誉感。日本人更喜欢在战场上使用冷兵器酣畅淋漓的与敌人进行搏杀,或者使用射击精度更优秀、爆头率更高的单发栓动型半自动步枪。

因此,集射击、搏杀于一身的日制“三八式步枪”横空出世。三八大盖即指三八式手动步枪,是日本1905年开始服役的一种单兵制式武器。之所以被中国称之为“三八大盖”,是因为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因此而得名。那么这把步枪究竟怎么样呢?此枪是由“三十年式步枪”改进而来,而三十年式步枪是德国早期毛瑟步枪的仿制版本,其最大的区别就是,日本人将德制7.92毫米口径,改成了6.5毫米口径,原因就是德械发射大威力步枪弹,导致枪械后坐力偏大,将7.92毫米口径改成6.5毫米以后,后坐力就明显减少,适合日本人操控此枪。

那么三八式步枪的缺点呢?主要有两点,一是该枪械连同刺刀的重量,全重高达8.1斤,战场上操控还是比较笨重的;二是,该枪械发射的口径为6.5毫米的半底缘尖弹,这种子弹利用精准射击,但是杀伤威力却很小,如果不是击中对方要害,基本上被打中了修养几天就没事。

子弹头在空气中高速飞行,空气灌入弹头上的裂缝,就产生了令日军闻风丧胆的可怕呼啸声。

这些开裂露出铅芯的子弹打中日本鬼子后,在钻入身体的同时,铜皮会碎成大量的破片,而且铅芯也会被挤出,在人体内产生难以愈合的伤口。

而日军的三八式步枪,由于威力大,穿透力强,打中人后往往是前脚进,后脚出,伤口容易愈合。

三八式步枪以著名的德国毛瑟步枪为设计“蓝本”,在毛瑟步枪的设计基础上,缩短了射程,增强了射击精度,为了适应白刃战而增加了枪身的长度。

原毛瑟步枪的有效射程在六百米至八百米之间,枪身长度1.1米;三八式步枪的有效射程则缩短至四百米至六百米,但射击精度十分优秀。三八式步枪刺刀枪身长1.275米,有刺刀长1.66米,集火器冷兵器的优点于一身。

要知道这种长度都已经超过当时的日本兵身高了,而同时期的其他步枪因为30年代“短枪流”的兴起,长度基本上都已经缩减到了110~115厘米左右,像汉斯的98K长度为111厘米、老美的春田M1903长度114厘米、李恩菲尔德长度113厘米等,而三八大盖这种接近1米3的长度带来了两个好处,其一是拼刺刀有优势,其二就是枪械的重心靠前,靠前的重心会带来一种“前倾力”,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消开枪时产生的后坐力,从而保证了操控性和精度。

因为口径比较小,6.5毫米子弹射击出膛的时候,对枪身产生的后坐力也比较小,因此三八式步枪的射击稳定性要强于使用7.92毫米子弹的毛瑟系列步枪。与此同时,三八式步枪作为二战时期最长的制式步枪之一。较长的枪管能够让子弹获得更多的加速度,提高子弹的射程、精准度、穿透性。

除了尺寸更小之外,三八大盖使用的6.5×50mm有阪步枪弹还是一种“非船尾型”弹药,所谓的“非船尾型”弹药就是指弹头尾端是平直的,不向内斜切,比如下图所示,“非船尾型”弹头的优点是尾端面积更大,气密性更好,燃气的作用面积更大,弹头可以获得的能量也就越多。

不过同样也有缺点,那就是气动性能没有“船尾型”弹头好,弹头的尾端更容易出现空气涡轮,能量的衰减速度也更快,远距离存速性能差。

所以,6.5×50mm有阪步枪弹虽然依赖枪管的缠距短、长倍径以及弹头自身的高长径比,可以带来中近距离(150米内,最远在200米内)上良好的射击精度和杀伤力(弹头高速下易翻滚、形变),但是当射击距离较远时(200~600米),由于弹道过于稳定,杀伤力就会大打折扣,而超过600米后,弹头的速度衰减严重,就跟其他步枪弹的性能相差无几了。

同时由于子弹口径小,威力一般,张大彪在《亮剑》一句台词,被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咬了一口,没事。其中的原因,穿透身体后,创面小,伤口得以很快愈合。因是张大彪的话没错,好像被蚊子叮了一口,当然带有一定艺术夸张。

在在有效射程之内,三八大盖的点射能力毋庸置疑。

因此三八式步枪要比同时期的其他步枪具备更远的精准射击能力,这也是日本步兵能够在阵地战中取得一定优势的重要原因。在《亮剑》中政委赵刚五百米开外爆头鬼子的炮手用的就是三八大盖,并不是抗战神剧,而是真的符合三八大盖的射程,三八大盖的有效射程就可以达到460米,最远可以射到2400米,所以,五百米内杀敌不算什么,日本士兵训练的时候要求士兵三百米内完成对敌人的射击。

当然,这不仅仅是枪的原因。其实二战时期大部分步枪的精准度都比较高,三八式步枪的精准度之所以比较突出,主要是因为使用三八式步枪的日本兵枪法精准。一战结束后,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在研究新的作战方式,唯独日本一直钻研如何提高枪法和拼刺能力。因此在二战爆发的时候,日本士兵的枪法和拼刺能力都非常的突出,唯独装备水平比较落后。

三八式步枪是二战日军装备陆军的主要武器,共生产了三百万支,三八式步枪在中国有一个响亮的外号叫做“三八大盖”。

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三八式步枪在中国东北作战时,不能适应东北的风沙天气,缕缕炸膛,某些枪械内部一旦进入沙粒便有可能会引起“炸膛”的现象,例如美制AR15自动步枪等。

日军为了让三八式步枪能够更好的适应东北战场,所以在机括外围增加了一个防尘盖,由于防尘盖与枪机相连,所以在拉动枪机时,防尘盖会随着机柄进行滑动,非常显眼,就算是没有拿过枪的新兵蛋子,在看到刻着“三八式”的防尘盖时,都会瞬间认出此枪。

三八式步枪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内部设计流畅极少出现卡膛现象、结构较为简单可以在短期内大量生产、后坐力小。缺点是杀伤力一般(子弹口径小),射程较近且怕水怕沙。

作为一款栓动步枪,总体来说,三八式步枪还跟同时期毛瑟kar98和莫辛纳甘属于同一代武器。相比半自动步枪落后一代,而6.5弹药射击存在比较严重的穿甲能力不足问题,面对使用M1的半自动步枪的美军明显火力不足。

以上是铁杆军迷观点,欢迎关注铁杆军迷,欢迎深入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本人将删除。

被打成蜂窝的钢盔是怎么回事?

准确地说,钢盔提供的是“战场上对士兵头部的防护”,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将其理解为“防御子弹射击”。

实际上,最初的钢盔提供的是“战场上炮弹破片和飞溅土石碎片的杀伤”,它们是伴随堑壕战产生的防护用具。

简单点说,这时候的钢盔是保护蹲在战壕深沟里的士兵的,人们并不需要它们挡子弹,只需要它们能防御横飞的炮弹破片,减小消耗战中士兵的损伤。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许多钢盔都体现出壳儿薄沿儿大的特征,德盔、英盔、法盔都是如此,这是因为更大的防护面积有利于防御从天而降的破片,而平时士兵只需要从战壕里露出半个脑袋就行了。

英国人甚至给坦克手配备了锁子甲质地的面甲,这东西很明确的说明了,它就是防那些飞溅的炮弹粉末的,它们能轻易透过观察窗把坦克手炸成满脸花儿。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当时人类的确也产生了头盔防御子弹的需求,比如德国就给自己的钢盔配发了防弹强化附甲,这样能给机枪手、狙击手等单位提高对子弹的防御。

这些附甲其实是M1916德盔的附件,为此我们可以看到头盔上会有两个铆钉一样伸出的“尖角”,它们其实是附甲的挂扣。

据资料显示,安装附甲以后,M16头盔的将可以在50米距离上顶住步枪子弹射击,但实际作战中它们只能提供一些心理安慰,因为很多士兵表示它们50米必穿。

想不被击穿?那干脆戴上“布鲁斯特单兵护盾”算了,这种形态夸张的战场装甲能够防御住轻机枪和全威力步枪发射的子弹。

已经够不错了,更早一点的头盔并不对枪弹和炮弹负责,它们仅仅是薄铁皮或硬牛皮制作的盔帽,能提供一些冷兵器作战防护以及仪仗需求,一遇到热兵器攻击就抓瞎。

当战争进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头盔又发生了变化。

各种大边头盔都已经逐渐消失,头盔厚度略微增加,也变得更加紧凑。

甚至还出现了美M1盔这种双盔体结构,内里一层复合材料的塑料内盔,外面再压个钢盔,这样便能提供更优越的抗冲击和抗穿透性能。

从M1盔所做的枪击实验来看,它们有几率能在15米距离上抵挡手枪发射的9mm帕拉贝伦和.45ACP弹种的正面射击,如果子弹射击得更歪一点,则盔体会将子弹偏转滑开。

1945年菲律宾的美国兵唐纳德·E·米特尔施塔特,他的头盔被日军三八大盖洞穿,但人活着

不过这个距离M1盔完全无法抵挡步枪的射击,能被一枪打四个眼儿还裂开。

而且实验表示,在200米的射程上,M盔不能抵挡二战时期全威力步枪的射击,仅有少量打歪的子弹被偏转。

越战时期被打穿的M1盔,但他活了下来

如果是12.7mm的M2机枪弹,实验头盔则被打出直径20mm的前洞,并形成明显的撕裂和弹头破碎。

也就是说,如果戴这个钢盔的士兵接了颗机枪子弹,脑袋会跟塞了个破壁机一样。

又一个命大的,没头盔脑子得缺半边

这并不稀奇,子弹能否打穿钢盔,从来都与弹种、枪械、射击角度以及射击距离密切相关。能防御手枪的不能防御步枪,能偶尔防住步枪的,防不住机枪。

而且有趣的是,另一个民间爱好者做的测试(狗哥发的文),在11米距离上用卢格、.45ACP、托卡列夫7.62三个弹种的手枪攻击M35盔,分别造成了穿透、打瘪、穿透的效果。

还是借用狗哥的资料,德国人自己的头盔根本防不住自己的手枪,直接被打成筛子了。所以美国人那个15米测试我其实非常怀疑。

被打烂的美盔

二战结束后,由美国引领了一次革新,他们率先采用凯夫拉织物材料制造头盔,取代了过去的压制钢盔。

被美军称为“德国佬”的凯夫拉头盔体现出更好的防护性能,它很快就在随后不少战斗中建功,帮助一些美军顶住了步枪子弹,连AK47都顶住了,由此名声大噪。

此后全世界开始纤维头盔的大时代,钢盔逐渐成为过去式。也因此不少头盔得以在战场上建功,帮助士兵拦下了子弹,创造了许多奇迹般的

一个叫马修·哈维的美国兵被头盔救了一命

不过,千万不要因此就觉得头盔能防弹了,尽管防护能力比二战高了不少,可防弹头盔并不具备防弹的绝对性,遇到步枪子弹头盔被打穿是正常情况,没被打穿才是特殊情况。

布拉德利·斯奈普斯被头盔从狙击手的袭击中拯救,全威力弹

头盔问题需要辩证看待,尽管头盔“不防弹”,但它们的确显著增加了战场上士兵面对炮弹、流弹和飞溅碎屑时的防护力。

美陆战队1营B连下士安德鲁·科尼格,在阿富汗被狙击,头盔破了,但头只是肿了个包

甚至美伊战争时还出现了头盔被洞穿,士兵得以获救的情况。如果没有头盔抵御子弹动能,人头会像西瓜一样碎裂。不管怎么说,头盔都为士兵们提供了一层保护,没有道理因为它们动不动被击穿就将其放弃。

其实吧,任何战场上的穿透数据都是相对的,连坦克都能被炸得这么惨,血肉之躯要啥自行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