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复合弓,4399上有什么可以推荐的好玩的游戏?
就目前来说,4399小游戏对于90后和00后应该是感情最深的,虽然05后也有不少的玩家忠于这款游戏,但在认知上更加自主和有想法的,应该就是这两个段的同仁了。毕竟算一下,4399在火的时候是从2008-2014这个时间段,往后因为网络游戏的发达,所以有不少玩家选择了更好的游戏体验,而放下了小游戏。其实这个并不在于玩家不喜欢小游戏,而是这个时代是否符合这类游戏的需求。就好比FC,没有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后来街机游戏逆袭而上,可以说是引领了一代风潮。而再往后就到了单机游戏的时代,试问有多少在这个时代走过来的玩家没有听说过《流星蝴蝶剑》《暴力摩托》《侠盗猎车》和《CS1.5》《CS1.6》?然后因为网络游戏开始有了眉角,脱节有两个阶段:具体是因为什么?因为年龄!!!95后在2008年最大才13岁!00后最大才8岁!也许梦幻西游、问道这些早期游戏确实风靡一时,但是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这些游戏真的适合吗?所以以小游戏为集合体的网页游戏开始热门了起来,而且需要配置不高,简单点来说就是“在十年前我用“大屁股”玩赛尔号可以进,而如今,我拿起了我的1080Ti,但玩赛尔号还是那个速度...”可见一个游戏的客户端有多重要。而4399、7K7K这些做网页游戏的厂商,就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而说到什么游戏最影响人,哪一家做的游戏最好玩,至今在游戏的浪潮竞争下还在坚持下去,我想,可能也就只有那个了吧!我不说大家也知道,没错就是淘米公司、淘米《赛尔号》,一个曾经如日中天,蒸蒸日上火爆一时的游戏。今天我不说游戏当前如何,只说为什么好玩?这款游戏还能坚持多久?为什么说起4399热游我们就想到了它?在十年前的六月十五日,也就是2009年,这款类似《口袋妖怪》的网页游戏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可能就是淘米公司也没想到,在重制仿作了一款同类游戏后,会一跃成为国内大型IP,而《赛尔号》、淘米公司,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顶尖者。至于游戏,在以前热门的时候可没人说过“抄袭”。要说这块,牛崩玩家请先把腾讯这尊大佛先给辩倒。其实没用,我们只是玩家,只要游戏好玩就够了。现在反过来看,其实主要核心还是在当时并没有一个可以登号的出来,如果别的厂家先出了别的,肯定火的就不是淘米了,所以在“抄”的这块来说,赢在先机,赢在第一个吃螃蟹!就这样这款游戏的巅峰时期应该就是在2009-2012,2010-2011的这一巅峰就是腾讯也叹为观止。毕竟,汪海兵一开始是腾讯的人,后来离开腾讯之后自立门户,瞬间就上市公司逆袭而上,我想当时的腾讯肯定是懵的。而页游的风潮也因时代的需要而成为了流量集中地。分一杯羹的不止有百田(奥拉星:2010年7月17日),当然还有腾讯(洛克王国:2010年6月10)。而正当后面说抄袭的时候,难道就应该说这第一个?对,现在留下且依旧稳定直线上升的,可能也就只有赛尔号吧。再看4399,如今智能设备这么多,小游戏已经不再是主流了。虽然《狂扁小朋友》《大便超人》《二战前线》等等小游戏曾经热门,但是你玩一会,还是会腻。你能说他好玩?
如果当年南宋收复了北方疆土?
不能!
1234年“端平入洛”战役的惨败已经说明:即使南宋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也根本无法抵挡蒙古的冲击!
我们先看下什么是“端平入洛”?
1234年,宋蒙联军攻陷金国最后一个据点蔡州,金哀宗完颜守绪自杀,金末帝完颜承麟被砍死,金国彻底灭亡。
金国灭亡后,宋理宗派全子才发动收复北宋三京(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南京应天府)之战,因为宋理宗年号“端平”,因此这次行动被称为“端平入洛”。
此时的蒙古军队在消灭金国后主力纷纷北撤,南宋的军事行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此举激怒了蒙古,导致了蒙古方面强烈的反制,最终南宋收复的三京纷纷丢失,国境线被迫再次退到秦岭-淮河一线。
“端平入洛”的故事告诉我们,南宋军队在野战中面对蒙古骑兵是一定没戏的。和之前面对辽金一样,宋军从来就没有赢过!
那么,南宋如何避免亡国?最好的办法就是据险而守!
所以,收复北方疆土是没有意义的,像华北平原地区,一望无际,非常适合蒙古骑兵冲击,如果没有山脉和大河的阻挡,那么收复再多领土也是徒劳的!
那么,南宋需要守住哪里才能避免亡国?静夜史认为最起码有两道防线:
一是燕云十六州防线;
二是潼关-黄河防线。
对于南宋而言,收复潼关-黄河防线难度为5颗星,而收复燕云十六州难度为9颗星,地狱难度为8颗星!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分开说:
1、潼关黄河防线
这是南宋在端平入洛行动中一度收复并占有的防线,但是蒙古军队一冲击,南宋防线立刻土崩瓦解。
事实证明:越容易获得的东西,也就越容易失去!
潼关-黄河防线从潼关一直向东延伸,由于潼关以西的地方南宋无法控制,蒙古军队可以轻易地从观众地区迂回到防线以南,将防线内的南宋军队彻底包圆,这和二战期间的德国迂回马奇诺防线一个套路。
既然侧翼不稳,那正面是否坚固呢?并不是,首先,黄河在宽度上不及长江,不能够发挥天堑的作用,潼关以东的地区,属于黄河下游,水流平缓,便于渡河,在宽度不够的情况下,这条防线需要大量的军队驻守。
而从北宋灭亡后,黄河由于泥沙的淤积,已经不再向北从海河入海了,而是不断南摆,多次决口,逐渐形成了夺淮河入海的情况,多次的黄河水患造成了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
黄泛区的存在,对蒙古骑兵而言,可能只是脚步被迟缓,但是对于南宋而言,则是完全不能种植粮食,所以给南宋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因为粮食需要从南方运过来!
而且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是一到冬天,黄河会出现结冰现象,这就意味着,蒙古骑兵踩着冰面就杀过来了,这意味着此时的防线基本等于没有!
所以潼关-黄河一线绝对不可能阻挡住蒙古骑兵的冲击。
而且,蒙古已经用一场胜利验证了这个结论!
2、燕云十六州防线
对于中原王朝而言,这是最好的防线。其后100多年的明朝,就是靠着燕云十六州地区的长城,抵御住了蒙古的冲击!
但是南宋真的能够拿下燕云十六州吗?
静夜史认为不能!
因为南宋和北宋一脉相承的“以文制武”国策,注定了其战斗力孱弱,士兵积极性不高,远远达不到蒙古军队的水准;
而且,南宋缺少战马,不可能组建起强大的骑兵,以步兵对骑兵,在野战中根本就不可能打赢!
最后,南宋是自南向北突进,补给线拉长,深入敌境作战,需要面对比蒙古更多的困难和压力,所以南宋成功拿下燕云十六州很难!很难!
但是,即使南宋成功拿下燕云十六州,就一定能够阻挡蒙古的铁蹄吗?金国在野狐岭飘荡的45万孤魂有话要讲!
1211年,数十万大军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在野狐岭向金国的45万大军发起冲击,最终,成吉思汗大获全胜,金国在北方的精锐灰飞烟灭!
野狐岭之战之后,金国为躲避蒙古锋芒,不得不主动迁都汴京,1215年,成吉思汗占领中都,金国疆土被拦腰截断!
金国尚且如此,南宋就更加不堪一击了。最重要的是,燕云十六州的侧翼同样暴露在蒙古的铁蹄之下,此时的西夏已经被蒙古消灭,燕云十六州同样起不到阻挡蒙古铁蹄的效果!
那么,南宋如何才能阻挡蒙古铁蹄?答案是不能!
金国的失败,除了腐化的结果,最重要的是蒙古军队的强悍。
蒙古军队不多,成吉思汗时期也只有20多万,但是蒙古军队却可以横扫欧亚,吊打金夏,那么,蒙古军队为何这么强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硬件优势
战斗的胜利,离不开优良的装备。
首先,蒙古人是马上的民族,基本天生就是战士。在他们出生时,就开始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奔跑,骑射是游牧民族的必备技能。当这些技能运用到战争中时,就可以产生可怕的力量。
蒙古人的食谱比较单一,牛羊肉、奶制品虽然单调,但是营养成分高,对保持良好的体质有诸多好处。
承载这些恐怖战士的,是奔腾在草原上的蒙古马。这种马虽然个头小,但是耐力惊人,当别的军队面对茫茫草原和沙漠束手无策时,蒙古马可以轻易将千万个蒙古战士送到千里之外的彼岸。
可以日行千里了,那么如何实现毁灭性打击呢?蒙古人改进了可怕的复合弓,相比于欧洲军队的长弓,这种功轻巧且射速快,且射程远达300多米。这让蒙古骑兵在野战中大显神威,特别是两军还未相遇时,弓箭已经开始了大量杀伤。
针对沿途墙高沟深的城池,蒙古人军队带来了抛石机。当抛石机将石块乃至敌人的尸体大量抛向敌人时,敌人的内心是崩溃的。
二、软件优势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蒙古军队万里西征且来去如风,这不是为难后勤部门吗?
实际上,蒙古军队根本就没有后勤部门。他们的后勤补给,靠的是以战养战,就地取材。
我相信,他们也有可能吃敌人的尸体。
既然没有后勤部门的拖累,那么蒙古骑兵的行军速度就空前加快,长途奔袭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往往在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时,蒙古弯刀已经架到了他们的脖子上。
即使在屡战屡败中积攒了经验,组成了坚固的正面防御,蒙古骑兵就没有办法了吗?
为了应付这种情况,蒙古骑兵研究了独特的战法。具体就是小部队佯攻然后佯败,吸引敌人追击,然后大部队合围。如果敌人不上钩,蒙古骑兵就在正面展开攻击的同时,以主力迂回到敌人后方展开猛攻。这种战法对付欧洲重骑兵兵团简直不能再好使。而遇到蒙古骑兵迂回,他们就只剩下一个宿命,阵型崩溃后被屠杀。
迂回战术后来被发扬光大,德国名将隆美尔就是这一理论的登峰造极者。
为了保证长途奔袭的战斗力,蒙古骑兵的坐骑数量基本大于1。所以遇到蒙古军队,不用感慨自己无能,而是对方太强悍。
除了以上因素,还有蒙古军队的指挥系统非常简单高效,在对手还在请示要不要打时,这边已经结束战斗了。配合蒙古军队的良好军纪,如若不胜,天理何容!
所以,不是南宋无能,而是蒙古太强悍!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箭速最快的复合弓能有多快?
复合弓的箭速多数以Ibo作为准则,在30寸70磅5格林的裸箭打出去的速度作为标准。目前最快的pse烈火战车Ibo370,其次是博泰克RBM360Ibo360。但是烈火战车牺牲了弓档提高到370,实际上还是RBM360的轮组相对先进。
与孤岛危机中的装备纳米服的先知?
钢铁侠是现代装备,纳米生化服是未来科技如果非要对比的话尺有所长寸有所短,钢铁侠能量来源是方舟反应炉,是有能量限制的,纳米生化服的能量核心是外星科技,每当过一会就会自动回复,而且回复的跟呼吸大法似的,非常快,我们再说说纳米生化服的基因技术吧,纳米服是在未来很远的时代对抗Ceph,Ceph的孢子病毒,基因武器(听起来很恐怖)然后就被先知玩坏了导致Ceph自食其果,而钢铁侠就是防御和攻击强化了,这一点是比不过纳米生化服的,而且呢....让钢铁侠去打这个Ceph主脑,(开困难难度)没有纳米服的属性,光是那里面的辐射还有外星病毒就够他受的,纳米服最大的弱点(和钢铁侠比)就是1.不能持续吸收伤害2.不能飞。这点可能就会被钢铁侠利用
我们再说纳米服的隐身技术,外星人的射线都难以扫描到,更别说区区钢铁侠了,所以宏观的功能角度来说,纳米服是完胜钢铁侠的...毕竟...人家连外星的武器都能黑,外星的孢子病毒都能改写,所以说,.纳米服的科技比钢铁侠的科技要高级得多,so.....纳米服(个人认为)纳米生化服完胜。还有,两者的耐久度对比,纳米生化服是完胜钢铁侠被九头蛇的一个小兵的激光武器打了一下,肩膀就少黑了,纳米服被x系统炸一下,没事,被外星人手持死神机炮狂扫半分钟,没事,被外星人能量攻击,没事,还反杀了外星小主脑,美队3中,钢铁侠血边mk46被鹰眼弓箭射了一下,出来个坑,纳米生化服配备的复合弓比鹰眼的要强得多,切换到重拉力,然后开启隐形状态,然后在钢铁侠懵逼的时候给他来一下,会怎么样呢,况且啊,这个弓的箭头有很多种,分别为:emp,超级铝热剂箭头,爆炸头。哪个射到了也没好结果,我们再对比力量,钢铁侠空手抗汽车,纳米生化服手撕外星人....这个不好对比,大家留言可以讨论下还有....纳米生化服有生命维持系统,有自我恢复系统,就算你有多处致命伤,成了植物人,穿上纳米生化服过几天,你又可以活蹦乱跳了,钢铁侠曾经被满大人手撕战甲,因为温度太高承受不了,先知从太空坠入地球,经过很长时间的超高温,不但人没事,还和纳米服成功的融为一体,所以...纳米服真的是变态的存在(引用一个主播的话):“如果你知道你的对手有纳米生化服,你和他打,打着打着他人突然不见了,你会怎么想”
古代弓箭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引言最近才知道因为弓箭相关知识太过冷门的关系,一些对古代弓箭很感兴趣的朋友对弓箭知识却并不了解,尤其是针对射法、器械等方面,为了解决大家的这些疑问,本文将以问答式的形式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请注意,本文的许多问题都是网友提问到的最多问题,我是直接将网友的提问摘了过来,非常有针对性,对弓箭小白很友好。弓箭知识详解特别提问:弓箭的伤害力怎么样,能一箭射死一个人吗?回答:弓箭不能一概而论,我一般将古代的弓箭分成两种,一种是民间人士,如猎户或普通民众所用的弓箭,这一类弓箭大多为软弓,弓力不大,一般在70磅以下。这里给大家说一下,现代人一般用磅数来作为弓的拉力单位,一磅约等于0.45公斤。而军人所用的弓被称为战弓,其磅数基本都在70磅以上,甚至超过百磅,杀伤力非常惊人,配上破甲箭头,其射出的箭矢甚至能在传统一个人体后,再深深射入战马的背部。一问:先问兄弟你个问题,我是小白,不明白拉弦的手是不是就是用食指和拇指捏住箭尾往后拉?回答:你说的这种拉弦方式统称“捏箭式射法”,倒是真实存在,现在非洲和其他偏远地区的一些较为原始的部落猎人,比如非洲南部地区的布须曼人就还在用这种捏箭式射法来拉弓射箭。但是请注意,只有小磅数弓可以用这种捏住箭尾的方式拉弓射箭,其他但凡磅数高一点的弓都不能采用这种方法射箭,因为拉弓所要用到的力量实在是太大了,只靠拇指和食指根本捏不住箭。布须曼人的捏箭式射法布须曼人所使用的猎弓,是只有几十厘米长的小短弓(有些也超过了一米),磅数很小,有效射程也很近,不过二三十米,其杀伤力主要是靠涂抹在箭头上的致命毒素(来自某种甲虫的幼虫)。布须曼人所使用的猎弓二问:咱们中国古代用什么方法(拉弓射箭)呢?用食指和中指的第一关节夹住吗?回答:射箭法在古代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上文提到的“捏箭式射箭法”,另外两种则主要是西方的“地中海式射法”和东方的“蒙古式射箭法”,当然这只是习惯性称呼,并不是说这种射法就发明在地中海,或是蒙古人发明的。西方的“地中海式射法”和东方的“蒙古式射箭法”地中海式射箭法也叫“三指射箭法”,其在拉弓时,使用的乃是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而为了防止放箭时,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射手要佩戴三指护指防护,材质一般为厚皮制作。地中海式射箭法在百年战争时期,法军为了报复英国长弓兵,常常宣称要砍掉英国长弓兵的中指,而英国长弓兵们则会在战场上向法军竖起中指进行挑衅,证明自己的中指还在,这便是西方竖中指羞辱他人的来历。地中海式射箭法流行于东方的蒙古式射箭法,并不是蒙古人发明的,事实上中国人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这种射箭法拉弓射箭了。而用这种射箭法在拉弓射箭时主要使用的乃是大拇指勾弦,然后用食指压住大拇指的指甲处,拉弓时两指都要用力。食指压住大拇指的指甲处为了保护大拇指,并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弓手必须要带扳指才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射箭所用的扳指不是大家常见的玉质文玩扳指,而是特殊形制的“武扳指”。蒙古式射箭法(大拇指佩戴扳指)射箭扳指一般分为筒形和坡形扳指两类,其中的种类又分为很多种,比如中国古代还曾采用“韘”(shè)来保护大拇指,据《说文·韦部》载:“韘,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箸右巨指。”明确阐述了扳指的功能以及用法。这种扳指上面有专门用来勾弦的弦槽 ,大名鼎鼎的商代妇好墓中就有出土。韘(右侧有专门用来勾弦的弦槽)各种扳指的使用示意图,右下这个为清代最为常见的筒形扳指三问:当箭矢马上要离开握住拿弓的手时,(箭矢)后部的羽毛会不会伤到(持弓)手的手指和虎口部位?回答:当箭矢被发射时,你说的这种箭羽(即箭翎)伤手的情况也确实存在,我就曾被箭羽伤过左手虎口,但那是特殊情况,因为一般箭羽的前端和后端都会被用线牢牢绑紧在箭杆上,另外制箭师傅还会在缠线的位置涂抹一层胶水,这样等胶水干透以后,就能将羽毛两端牢牢包住,不会形成“倒刺”,而箭羽的其他部分都是很柔顺的,所以一般来说箭羽并不会伤到虎口。箭羽的前端和后端被用线牢牢绑紧在箭杆上,还涂抹有一层胶水除非绑缚羽毛前端的线脱落,让箭羽翘起来了,有意思的是我就是这样被箭羽刺进虎口的,但后来重新把箭羽绑紧,再刷上一层胶水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问题了。箭羽的前端和后端被用线牢牢绑紧在箭杆上,还涂抹有一层胶水四问:扳指的作用是不是戴在左手大拇指上,以防止飞出的箭杆和剑羽擦伤手指和虎口?答:这个问题可能许多读者都感兴趣,因为许多人都认为扳指的作用就是用来保护掌握弓那一只手的拇指(托箭的拇指,而非拉弦的拇指)。但我要说的是,扳指是用来拉弦的,并不是用来充当箭台,防止箭杆和箭羽擦伤皮肤的。箭杆和箭羽通常都很光滑柔顺,只要射击频率不太高,只要箭矢完好无损,那一般不会擦伤皮肤。若是经常练箭,那经常被箭矢摩擦的地方会起茧子,能很好地抵御擦伤。另外,为了防止擦伤,射手也会为持弓的左手佩戴皮手套或是皮垫防护。五问:因为射箭时,箭矢的末端和手会有摩擦接触,那这样会不会降低箭矢的准确度?答:在射箭时,拉弦的手和持弓的手稳不稳确实是决定射箭精度的一件事,所以要熟练学会正确持弓和撒放(即放弦) ,另外还可以接触一下“翻腕”(撒放时持弓手向外撇出)或是“转弓”(让持弓手给予弓一个扭转的力量造成弓向左或向右转动)等技法,目的是让箭矢在离弦时避开弓把,以得到更顺利的发射。关于翻腕和转弓等技法的作用,许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持各种意见的人都有,因此具体要看各人的习惯。六问:拿弓箭的手是用什么方法保持箭矢在弓弦上不掉的呢?答:这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一般来说,箭矢的尾端会被设计成一个夹槽,形状类似“凹”状,由于夹槽的宽度小于弓弦的直径,因此箭尾能够“咬合”住弓弦,保持箭矢在弓弦上不掉。箭矢的尾端会被设计成一个夹槽另外,采用地中海射箭法拉弓射箭时,食指和中指也可以夹住箭尾,而蒙古式射法也不是大家想像的只用大拇指拉弓弦,而是用大拇指第一个关节(从指尖算起)和食指第三个关节夹住了箭尾前方1.5---2厘米处,用箭尾、大拇指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那个位置共同承担了弓弦的压力,箭尾会被大拇指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那个位置夹得很紧。地中海射法蒙古式射法七问:听说经常射箭,会把手指和脊椎搞变形,请问这是真的吗?答:确实是这样,但一般现代人达不到那样的程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挖掘出土的英王亨利八世时代的战舰“玛利玫瑰”号上,发现有两具不幸遇难的长弓兵遗骨,经研究发现,其遗骨的左臂骨骼粗壮,脊椎严重变形,说明这些弓箭手因长期训练和战斗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畸形残疾,但问题在于英国长弓兵所用的长弓磅数极大,都达到了120磅以上,而现代人大多拉不开这种磅数的强弓(这里的磅指弓的拉力,不是弓的重量,1磅约等于0.45千克)。八问:古代弓箭手都是脆皮吧?是不是敌人一接近就要退出战场?答: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错误观点了,事实上古代弓箭手也都是穿戴盔甲的,身上也携带各种武器,包括弩手也是。比如唐代时期,唐军弩手就随身携带陌刀,一等敌人接近自己,就弃弩,抡起陌刀近战,而唐军弓手则装备横刀用于短兵相接。英法百年战争中的阿金库尔战役里,当法军接近英军阵线时,英国长弓兵们也是丢弃长弓,拿起短兵与自家的下马骑士一起对战法军,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携带武器,穿戴盔甲的英国长弓兵九问:拉弓射箭主要用到的肌肉是右胳臂的肱二头肌吗?答:拉弓射箭时两个胳臂都要用力,而且主要用到的肌肉乃是背阔肌,越是大磅数的弓箭,对使用者的腰背力量要求越高。事实上,射箭的用力方法很类似单臂俯身哑铃划船。单臂俯身哑铃划船十问:制作箭杆的材料是不是越坚硬越好?答:制作箭杆的材料并不是越坚硬越好,当然也不能太软,挠度要适宜才行,具体要看弓的磅数决定。与大家印象里,在射箭时离开弓弦的箭矢会笔直地飞往靶子上不同,事实上,箭矢在飞行过程中是不断摆动的,飞行轨迹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呈蛇形般摇摆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