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股专家,如果诸葛亮跟了曹操会怎样?
曹操是东汉末年势力最大的军阀,掌控了北方九州之地,又控制了汉献帝为首的朝廷,代表着名正言顺,按道理来说,曹操势力是当时最有前途的势力,所以投靠曹操的人才最多,北方的士族几乎全部投靠了曹操。
一般来说,当时的士族必须得选择一个投靠才能生存下去,乱世之中,单个孤立的家族是很难生存的哪怕他们在当地很有势力,也需要政权的保护,所以你看刘表孤身一个入荆州,就马上能得到蔡瑁、蒯越、蒯良等当地豪族的支持,这些豪强士族有实力,但缺少名义,与刘表结成政治联盟才能更好地生存。
诸葛亮的家族是没落的士族,祖上虽然出过不少官,但是到了诸葛亮这一代时,父母早亡,再加上当时的战乱频生,所以没有机会做官,只能跟随叔父从徐州南下扬州或者荆州避难,最终在荆州找到立足之地。
诸葛亮
诸葛亮在荆州生活了十几年,也交了不少朋友,比如号称诸葛四友的崔州平、石韬、孟建、徐庶,这四个人经常与诸葛亮一起谈论人生理想和云游四海,可以说,这四个人与诸葛亮是志同道合,但是,这四个人后来都投靠了曹操,只有诸葛亮一个投靠了刘备,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曹操,而要投靠刘备呢?
第一个原因:诸葛亮从小对曹操怀有恐惧与怨恨。
诸葛亮与曹操其实很早是有交集的,诸葛亮是徐州人,公元189年父亲去世,随后叔父诸葛玄来照顾诸葛亮及弟弟、两个姐姐,公元193年,曹操的父亲曹嵩被陶谦所说,于是曹操发兵攻打徐州,所到之处鸡犬不宁,大肆杀戮,很多城池被屠,曹操像一个失去理智的复仇狂人一样为了给自己父亲报仇,不断地报复徐州。
诸葛亮与刘备
诸葛亮是徐州琅琊郡阳都人,也就是今天山东省沂南县人,因为听说了曹操的凶狠手段,所以诸葛玄带着13岁的诸葛亮和弟弟、姐姐一起离开徐州南下避难,原本诸葛玄是想到豫章郡去上任的,但被他人取代了,所以诸葛玄就带着诸葛亮等人一起来到荆州投靠刘表。
你想想看,一个13岁的孩子,自己的家乡被一个叫曹操的人给屠了,自己也因为躲避战乱而远离家乡,能不怨恨曹操吗?可当时的诸葛亮只是个孩子,能做什么呢?除了怨恨之外,诸葛亮就只有恐惧了,希望能离开这战乱的地方,寻找一个安定的地方生活。
第二个原因:诸葛亮的理想是出将入相,他认为投靠曹操不会被重用。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古人20岁算成年,那就是公元201年,这一年曹操刚刚打完赤壁之战,如果诸葛亮有意投靠曹操的话,很简单的,只需要北上进入曹操控制区就行,况且他还有崔州平、石韬、孟建等人投靠了曹操,徐庶是208年投靠曹操的,他之所以不愿意投靠,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的人生理想是管仲和乐毅。
诸葛亮与隆中对
管仲是名相,乐毅是名将,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的目的不就是出将入相吗?当时的曹操自己才是个丞相,而且手下人才济济,要谋士有谋士,比如荀彧、荀攸、贾诩、郭嘉、程昱等人,要文官有文官,比如钟繇、华歆、王朗这些人,要名将有名将,比如于禁、徐晃、张辽、张郃、乐进等人,诸葛亮投靠曹操会在什么地位呢?
曹操虽然最有发展前途,但同时竞争也最大,另外,想在曹操那里得到重用,就必须由有份量的人推荐,比如像荀彧这样的,推荐了郭嘉、荀攸、钟繇等人给曹操,很快就能受到重用,因为有荀彧的关系,可是诸葛亮有没有北方士族豪强的关系呢?应该是没有。所以不会受到曹操重用。
第三个原因:诸葛亮的关系网在荆州。
诸葛亮在荆州编织了一庞大的关系网,比如诸葛亮的大姐退给了蒯越和蒯良的同族兄弟蒯祺,这也是襄阳数一数二的豪族,诸葛亮的二姐嫁给了庞统的堂兄、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这同样是荆州名士,诸葛亮本人娶了荆州名士黄承彦的女儿为妻,黄承彦的妻子与刘表的妻子是亲姐妹,并且诸葛亮的岳母有一个弟弟叫蔡瑁,这是襄阳最大的豪族。
曹操
这张关系网是诸葛亮很早就开始编织的,为了就是以后的发展,如果要投靠曹操,有荆州的关系网是没有用的,需要在北方编织关系网才对,明显这张网就是为了在荆州发展,这是诸葛亮很早就开始布局的,所以他选择刘备没有选曹操。
第四个原因:投靠刘备更会受到用,更有发展前途。
曹操的发展已经饱和了,再发展就是统一天下了,而且也没有诸葛亮发挥的空间了,曹操身边有一大批人,而刘备就不一样,刘备是潜力股,曹操是饱和股,刘备将会有更大的发展,而且刘备身边几乎没有谋士,除了后来加入的徐庶外,刘备极度缺乏谋士与治国级别的人才,所以更会受到重用,人才很多时候不是没有才能,而是没有伯乐,有伯乐之后还要有用武之地,诸葛亮只有投靠刘备才会有。
如果诸葛亮投靠曹操,将来的地位如何?能不能帮忙曹操统一天下?
赤壁之战
诸葛亮投靠曹操我估计最多能做个侍中,或者尚书,据《魏武帝集》记载,曹操曾经给诸葛亮送过一封信,信中有一些鸡舍香,所谓的鸡舍香是一种香料,汉代的尚书郎向皇帝奏事时,一般是口含鸡舍香奏事的,以示尊重,曹操送诸葛亮鸡舍香的目的就是希望诸葛亮投靠自己,如果投靠的话,诸葛亮将会到朝廷担任尚书郎,要知道那个时候的诸葛亮已经投靠刘备了,被刘备任命为军师中郎将,职责就是为刘备在后方提供兵员与粮草。
所以这是有根据的,一旦诸葛亮投靠曹操,将会被任命为尚书郎,这是仅次于尚书令,在朝廷尚书台工作的重要官职,如果做得好很有可能继续晋升为尚书令,这就是朝廷的执政官了,相当于荀彧的职务,诸葛亮投靠曹操的话,将会取代荀彧成为朝廷的尚书令,毕竟诸葛亮的能力不在荀彧之下。
曹操
如果诸葛亮在公元207年或者赤壁之战前投靠曹操的话,那么天下就不可能三分,至少刘备这一边是无法壮大的,是诸葛亮为刘备建立了正确的战略,合理的组织,才形成了政权,没有诸葛亮的话,刘备将会继续流浪,投靠其他势力,有可能是孙权, 有可能是苍梧太守,而不能成为一股独立的势力。
如果这样的话,天下就是南北分治,而按实力的话曹操的实力远大于孙权,曹操可以集中全部力量来攻打孙权,没有刘备这一股势力的牵制,孙权将无法独力抵抗曹操,所以大概率是曹操会统一天下,那样的话就不会有三国鼎立了。
世卫组织193票赞成?
这一事件的背后是中美关系的博弈,是美国特朗普政府借机抹黑中国换取精英阶层认同感的丑恶嘴脸,大快人心的是中国在这一次较量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而美国的自我孤立,将一路黑到底,无药可救,最终毁了自己。
世卫才是全球抗疫领导者,美国的任何奸计终将被粉碎截至5月24日时间,全球累计确诊肺炎病例已经达到了531.9万例,累计死亡人数近33万例。
前几天,世界卫生大会在当地时间19日闭幕,作为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就在视频大会闭幕的现场进行了致辞演讲,他称世界卫生组织将会坚持发挥战略领导者的作用,并全力协助全球各国应对肺炎疫情,并支持所有国家共同携手努力去战胜疫情。
至此,宣告美国发起,澳大利亚接棒的“独立调查”奸计全面粉碎。
世卫也说的太明白不过,世卫才是全球抗疫领导者,没有你美国,地球照样转,会费不差你的钱,中国都捐了20亿美元。
拒绝美国等暗势力操控,公正评估疫情谭赛德还明确表态,世卫组织将在全球上致力于增强国际透明度,拒绝仇恨污蔑行为出现,增加社会的责任感,加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并将利用一切的条件和工具去抗击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
言外之意,美国再一意孤行,污蔑抹黑中国的行为都会被世人唾弃。
据了解,参加此次世卫大会共有194个国家,这场备受期待的大会以视频会议的方式展现在了全球面前。会议当中最吸人注目的就是欧盟提出的一份草案决议。该决议让美澳失望了,其内容并没有提及到要独立调查哪一个国家的实验室,也没有提到支持美方要就肺炎疫情针对海外进行单独的问责调查。
△懊恼沮丧的特朗普
这份草案决议的内容核心,就是规定在最适合的机会到来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将会以领导者的角色,启动一个保持公正,拒绝背后大国操控,全面对肺炎疫情以获取经验教训保障人类健康安全的背景下,展开一次针对肺炎疫情的评估,同时也是对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的机制去探讨是否还有可以上升改进的空间。而当这份决议草案被投票公开之后,据悉,现场193个国家签字通过了这份决议,唯一一个没有签字的国家就是美国。
我们看见了特朗普,从来没有如此沮丧过。
美国注定孤独,无论退群还是另起炉灶美国之所以不签的原因,就是想单独去调查亚洲国家的疫情,并试图以政治利益为目的去发起问责索赔。可以说,截至目前美国在世卫大会以及背后的制裁大棒威胁罕见失效了,这场大会的完美落幕也让美国的算盘彻底落空。
作为美国的总统特朗普当即恼羞成怒,立马对世卫组织发出“另起炉灶”的威胁,并宣称要永久冻结对世卫组织的援助资金,还叫嚣要求谭德塞在30天内必须作出重要的改变,否则“退群”。
在世卫专家眼里,美国部分官员的表现就像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掀起独立调查的无赖口号遭到反驳后,美方在背后又向世卫组织发起声讨,美国栽赃嫁祸的阴谋始终没有得逞。
除了特朗普,懊恼的还有澳大利亚的莫里森,不单算盘落空,而且还被美国鄙视,是里外不是人。
友友,对美国被孤立的结果,你开心吗?
他们怠政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
嘉靖帝不上朝的原因,有一半是与我相似。可能有人问了,你算老几呀,跟皇帝比。但皇帝也是人,我也是人。凡是人,都有一种苦恼——对死亡的恐惧。
我记得,自己上小学时候突然想到:人是会死的,当时觉得吃什么都不香了。看什么都没意思了。可能嘉靖也有这样的体会:纵有江山又如何?百年后,不过一捧黄土。
为了能够战胜这种恐惧,嘉靖选择在那样一个不是很先进的社会里,最先进的方法——修道求仙。
废了这么几句话,也就是为了说明:嘉靖皇帝是有了更高的追求,才不愿意上朝的。时间是很宝贵的,他要用来炼丹。
但,为什么我说是一半与我相似呢?因为,我不够聪明,生活都陷入奔忙中,哪还有时间追求长生的问题。现在不工作,现在就得饿死。所以,每当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死,虽然仍然抓心挠肝的,但眼前最紧要的是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
嘉靖皇帝呢?他会告诉你,不好意思,朝廷上的事,都摆平了。
为什么嘉靖皇帝有这个自信呢?因为,他是整个明朝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中,绝顶聪明的一个皇帝。明朝由藩王入继大统,有四个:第一是朱棣;第二是朱祁钰;第三是嘉靖;第四是崇祯。你就算算,除了嘉靖,那三位什么结局?
崇祯,直接失败灭国,吊死煤山。
朱祁钰,病死之前,已经被抢班夺权。
朱棣,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迁都北京,五征漠北,最终死于征途。要堵住别人的嘴,还大杀建文朝忠臣。一生劳碌暴戾。
嘉靖帝呢?十五岁时,从湖北偏僻的藩王府邸,来到北京。当时的老臣想让他从偏门走,以皇太子的身份继位。他却非要从正门走。不让走正门,是吧?那我就回湖北,皇帝不做了。
本来是文官集团对这个少年天子的一次下马威,却被这个新皇帝反手将了一军。这要是万历,能做到吗?
最终,逼得四朝老臣杨廷和也不得不低头。
试想一下,一个偏僻地区的十五岁少年藩王,基本是消息闭塞、半软禁状态。如今一下子出现在北京城下,就表现出如此的有主见。这不是聪明,是什么?
之后,满朝文武,无不是被他玩弄于掌股之中。嘉靖帝看着这群没事就瞎逼逼的言官、唠唠叨叨的腐儒大臣,自己一个聪明人,简直有点傲视群雄的感觉。
跟这帮人玩,显得自己太挫了。甩手就弄出来个严嵩,做自己的代理人。有啥事,你自己弄去吧。我要修仙了。
嘉靖帝在位四十五年,二十年不上朝,但朝廷中的事,心里明镜儿一样,照样摆得平。
再来看万历。两人尽管是祖孙关系,但万历并不聪明,且不够强硬。万历自幼生长在深宫。父亲早逝,十岁登基。完全处于母亲的掌控之中,被保护的很好。可以说,长于妇人之手。
工作方面,早年有太后、张居正、冯保构成的铁三角。太后掌舵,张居正撑船,冯保不添乱。万历新政颇有政绩,也确实攒下来了厚实家底。
但到了张居正去世,太后不问政,冯保被除去,万历帝亲政开始,却只知道给自己搂钱。国库中有分出了内帑。一个皇帝把国家的钱和自己的钱,分得清清楚楚。国家打仗,国库没钱,也不肯用自己的内帑。
国家积弊越来越重,又经过了万历三大征的消耗,最终在萨尔浒一败涂地。虽说,萨尔浒之战中万历也踊跃了一次。但失败后,索性又坐回了缩头乌龟,继续怠政。
区别嘉靖二十年不上朝的记录,被万历的二十八年打破。但万历学嘉靖不上朝,却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嘉靖是因为真的能掌控局面,所以做起来斜杠青年。万历却小家子气,一心自己赚钱,还因为没能把自己喜欢的福王立为太子,和大臣赌气。不仅不上朝,连官员职位的空缺也不给填补上。造成三分之一的官职长期空缺。
所以,虽然都是怠政,但有本质区别:嘉靖只是表面没有打卡,实际上权力抓的死死的。万历是性格不够强硬,既然玩不过你们这帮文官,索性都别玩了。既不打卡,也不干活。
历史上的赊刀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关于赊刀人这个话题其实非常有意思。赊刀人其实是一个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神秘团体,顾名思义,这个行业是让你赊用刀的供应商。如果咱们这样来想,就显得不是那么神秘了,可是非常奇怪的是这个赊刀人这个组织,他们的刀只能赊不能卖,他们经常带着各种刀穿过街道和小巷,当他们遇到真正想要用刀的人的时候,他们就会把刀子给你,而且他们也不收取任何费用。只是留下一句预言。而当这个预言真正实现的时候,就是赊刀人再次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听到这个的时候,你会不会觉得真的很有意思呢?
因为这种交易真的非常奇怪,没有利益的交易。而赊刀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大多数的赊刀人自称都是鬼谷子的后裔,过去民间称这种交易为“卜卖”。赊刀人留下的预言被称为“谶语”,每个人遇到都会觉得这非常困惑吧。这完全就是没有利润的交易,为什么还会一直存在呢?赊刀人要靠什么来营生呢?
现在咱们再看到赊刀人其实是非常少见的,而这样一个群体在上世纪很多农村当中都会出现他们的身影,他们在大街小巷当中将菜刀、镰刀、剪刀等百姓经常会用到的物品赊给老百姓,但是他们也不是什么活雷锋,他们只是留下预言。而赊刀人看似离我们的生活非常近,但是他们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去赚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也不得而知。其实,所谓赊刀人并不是只是去说赊刀,他们也会赊别的东西。而关于营生,或许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就是来依靠预言来赚钱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一点。
而咱们说到赊刀人,就不得不说他们的祖师爷,他们的祖师爷就是战国时期能有通天彻地之能,经天纬地之才的鬼谷子,鬼谷子是先秦时期最神秘的人,尽管他本人一直隐居状态之中,但是他的学生遍布当时世界各地。战国时期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许多著名人物都是他的弟子,例如: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吕不韦等等,他们都为各自的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鬼谷子就是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改变了当时战国的格局。而他的学生各行各业的都有,毫不奇怪第一个赊刀人很可能也是他的学生。如果这样的话,赊刀人的历史就真的很长了,但是这个行业的机密性做得非常好。在历史记录上,几乎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但是据有的接触过赊刀人说,他们给的预言可以在短期之内就可以实现,而长一点的预言可以持续到十年以上,不过每次预言成功的时候,赊刀人就会要刀本来数十倍的价格收回去。在我们现在看来,的确是有点滑稽,可是在当时民风淳朴农村人还是愿意花钱的,甚至有些大地主还愿意给赊刀人更多的回报,这也是他们对于赊刀人的敬畏。
但是科学和技术还没有那么发达,人们非常迷信,因此他们无法用常识解释的一些神秘事情,就经常会与神混为一谈。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赊刀人这个职业被传得神乎其神、非常神秘的原因。所以说这样看来,赊刀人其实只是一些利用人们的愚昧思想的商人而已,他们虽然宣称自己是鬼谷子的后裔。但是他们的语言可信度并不是很高,他们只是为了赚取利益而已。
所以说归根结底,赊刀人只是一群小商人而已,他们就是一群卖菜刀、镰刀、生活必需品的小商人,可是由于当时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很多人没有钱去买菜刀、镰刀和必需品,所以他们只能依靠赊刀人来赊账支付。而赊刀人就用了非常巧妙的方式,他们利用预言来代替套利的问题,所以产生了一种神秘感,这让赊账人不敢赖账。
总之,在整个历史上来说,赊刀人其实就是商人而已,他们所谓的预言只是为了为他们赚钱提供方便而已。他们收完刀之后,他们肯定会来收账的。毕竟在那个经济不发达的时候的产物,那些东西也不能是白给的。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当然仍然可能存在于一些偏远和封闭的农村地区。那么你是否见过他们呢?你怎么看待这个职业的?
电影追龙怎么样?
小编去年在电影院看的《追龙》首映。之前只是看了一个很短的宣传片,就被影片浓郁的老港味和传统黑帮片的特质所吸引。看完整部影片后,更是大呼过瘾,感觉很久没看过这么地道的港片了,而且竟然是喜剧大导演王晶之作,瞬间颠覆了对他的认知。
影片讲述的是江湖人称“跛豪”的香港头号大毒枭伍世豪与“五亿探长”雷洛的故事。虽然这故事已经不是第一次搬上荧幕,但这一次刘德华时隔25年后再次扮演的雷洛,和功夫巨星甄子丹扮演的跛豪,不仅没让观众失望,而且产生了非同凡响的震撼效果。
先说说刘德华。刘天王的强大气场不必多说,带着睿智和沉稳感觉,笑里藏刀、城府极深。这次演绎的雷洛,亦正亦邪、性格复杂,有圆滑的君子风度,也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刘德华演绎这类角色可算是驾轻就熟,毕竟之前有《无间道》的成功经验。
但是在小编看来,《追龙》里甄子丹的表现,其风头和气势已经盖过了刘德华,不是刘德华不够出色,而是甄子丹这版“跛豪”演得太霸气了。可能是功夫出身的原因,片中凌厉的气场扑面而来,冷血时让人不寒而栗。小编后来也补习了吕良伟版本的“跛豪”,虽然也是港片史上的经典,但就“凶狠”程度而言,甄子丹这版略胜一筹。我想,以后也很难出现能狠过甄子丹的“跛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