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网站广告内容与本站无关

cf11周年礼包,她会不会重复来女士和黄某某的悲剧

游戏资讯 susu 2023-06-09 12:30 283 次浏览 0个评论

cf11周年礼包,她会不会重复来女士和黄某某的悲剧?

【瘾历史观点】估计李倩月还没有死亡,只是失联,不过可能下场比去可可西里更惨。一个空乘专业的漂亮女学生,早上从男友家里出发,晚上就转机到西双版纳,没多留停就转车到边境刷完身份证后就失联20多天。

虽然勐海县额很美丽的茶树庄园,但是更有可能是有人以游览茶园名义,从南京骗到勐海县,之后从勐海县出境。

失联人概况

李倩月,1998年出生,现年22岁,1米6左右,中等身高,外形漂亮。7月毕业于南京某学院空乘专业。据家人描述,性格开朗,没有轻生倾向。失联前因报考自考本科,搬到男友所住的南京某小区。

7月8日时跟男友吵架后,

9日上午,两母女还发微信聊天,不过李倩月表示自己在忙。

同日监控显示10点42分离开小区,

直到10号时男友发现不对劲后,给她父母电话。

当天父母到南京了解情况。经过几天寻找未果,13号报警。

失联行程

后来根据警方查询到李倩月9号当天行程:

7月9号从南京乘坐飞机到达云南昆明,从昆明转机到西双版纳,下机时已经9点多。

下了飞机后于21时16分到了勐海县兴海检查站刷身份证,之后便再无线索。

失联疑点一:为什么选择到云南勐海县

云南是著名旅游景点,但是传统景点基本都是丽江、大理。怎么会到冷门的勐海县,当地盛产茶叶,也有美丽的茶叶庄园,而且李倩月表哥也发现她前几个月某APP上有收藏过勐海县景点。

到茶园旅游正常,但是有一个细节表明她实际目的地根本不是茶园。

因为去茶园根本不需要通过检查站。

失联疑点二:到勐海县目的是什么?

当晚转飞机到西双版纳机场后,时间已经晚上8点,天已经黑了,到9点12分已经到达勐海县兴海检查站,而机场到检查站两地距离有40多公里,要一个小时左右车程。

这么急赶路而且下车后很快就乘车到出入境了,肯定有人接应。

从那天晚上就失联。而且在边境失联。要是真的到茶园旅游不可能接近一个月不开手机。

大家可能对勐海县比较陌生,勐海县地处中国缅甸老挝三国交界处,离金三角很近。特别靠近勐海县边境的缅甸,酒店林立,这地区从事什么活动,只有自己细品了。

综述:

李月倩离家出走到云南,转机后急着到勐海县边境,并且有人接应,之后消失20多天,由于她外形靓丽,有可能是她原本在了解旅游景点或者先前已经去过云南其它景点,无意中看到勐海县茶园景点。

有人根据她收藏痕迹,打着到勐海县免费游玩或者打工赚钱,原本她自己也担心孤身一人去不安全,但是7月8号时跟男友吵架后,感觉无容身之处,就想到之前有人跟她说的话。

至于后面发生的事只能由警方调查。现在是暑假期间,学生涉世未深,勿听信网络陌生人说的话,外出要跟家人常联系。

关注我@瘾历史,分享更多有趣的评论。谢谢大家关注

cf11周年礼包,她会不会重复来女士和黄某某的悲剧

降维打击有多恐怖?

在《三体》小说中描绘了这样一个经典场面,由强相互力材料制成的水滴探测器在人类庞大的太空舰队中毫无阻拦的航行穿梭,将人类自以为坚不可摧的“太空屏障”击得粉碎,人类太空舰队几乎全军覆灭,而水滴依然光滑如镜。

到了后面,更高级的文明随手丢出一个二向箔,便将整个太阳系变成了一张二维画卷,不同科技水平所带来的文明差距在这一刻表露无疑。于是,人们将这种文明等级差距太大的战争称为“降维打击”,虽然这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桥段,但在现实世界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随后欧洲人开始源源不断渡过大西洋登上美洲大陆,两种不同文明在人类走出东非大陆后再一次遭遇。

似乎人类社会内部也同样遵循“黑暗森林”法则,两种文明相遇没有和平共处,更没有共同发展,而是很快爆发了冲突和战争。

在随后几个世纪的殖民过程中,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以及英国人用枪炮、马匹和病菌先后征服了美洲400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消灭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三大帝国,屠杀了90%以上的印第安人。

而卡哈马卡战役便是这一系列战争(屠杀)的残酷缩影,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示了殖民过程中高级文明对低级文明进行降维打击的残酷无情。

1532年11月16日,西班牙冒险家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与印加皇帝阿塔瓦尔帕在秘鲁高原城市卡哈马卡相遇。双方当时的力量对比极为悬殊,皮萨罗的手下只是一群由62名骑兵和106个步兵组成的乌合之众,而阿塔瓦尔帕却统治着数百万忠诚的臣民,率领着与其他印第安人作战凯旋的8万精兵。

然而结果却出乎意料,在两人见面短短几分钟后,皮萨罗就将阿塔瓦尔帕俘虏,并勒索了有史以来最大一笔赎金。这笔赎金的黄金足够装满一间长22英尺、宽17英尺、高超过8英尺的房间。但在赎金交付后,皮萨罗却违背自己的诺言,将阿塔瓦尔帕处死。

而与之相比,在这场会面不久后爆发的冲突结果更是让人跌破眼镜。

卡哈马卡战役当阿塔瓦尔帕将神父递给他的《圣经》扔在地上后,西班牙人率先向印第安人发起了攻击,他们骑着高大的战马顺利冲开了人数众多的印第安士兵,将其践踏在地;他们挥舞锋利的铁剑,轻松斩下印第安人的头颅,刺穿他们的胸腹;偶尔发出的一记火枪,在很远处就将一个印第安人击倒。

而与之对比,印第安人使用的狼牙棒、木棍和弹弓却很难对全身披甲的西班牙人造成致命威胁。

在这样的装备差距下,战争呈现一边倒的局面,战斗演变成了屠杀。

夜幕降临之前,惨烈的厮杀结束。

印第安人被杀死6-7千人,剩余7万多人只因西班牙人累得无力举起屠刀才告幸免,相当于每个西班牙人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平均杀死了40人,而西班牙一方却未损失一兵一卒。这样的战斗结果古今中外世所罕见。

如果说,这一次存有侥幸的因素在其中,那么接下来双方爆发的大大小小的战斗结果再次证明了双方实力的巨大差距,这种差距不是靠人数所能弥补的。

在阿塔瓦尔帕死后皮萨罗从卡哈马卡向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进军期间,又分别爆发了豪哈、比尔卡苏阿曼、比尔卡康加和库斯科4次大小战役,参加这四次战役的西班牙骑兵分别只有80人、30人、110人和40人,而他们所要面对的印第安人则有数以千计甚至数以万计。然而每次战斗的结果都是西班牙人大获全胜。

1536年,印加帝国最优秀的将军基佐在利马围困住了西班牙人,并打算向该城发动猛攻时,两个中队的西班牙骑兵向他们发起了冲锋,并在第一次冲锋中击溃了印第安人军队,并杀死了基佐和其他指挥官。

而在不久后一只由26名骑兵组成的小股部队利用类似的冲锋击溃了下一任印加皇帝曼科亲自率领的最精锐部队。

为什么在西班牙人与印第安人的战斗中经常出现一边倒的局面呢,为什么西班牙人往往能够轻松战胜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于自己的敌人呢?

一、以马匹为代表的军事装备的巨大优势一匹战马在战斗时所带来的机动性、冲击力以及居高临下的战斗位置,使得空旷地带的步兵几乎毫无招架之力,这一点不仅体现在西班牙的殖民战争中,更是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始终。

公元前1800年左右,马拉战车的使用改变了中国、近东和埃及等地的战争方式和格局。在马鞍和马镫发明后,马匹使得来自亚洲大草原的匈奴人和一波接一波的蛮族对罗马帝国及后继国家造成了严重威胁,最后以蒙古人于公元13世纪和14世纪征服亚洲和俄罗斯的大片土地而达到高潮。甚至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仍然保有相当数量的骑兵,并将马匹作为重要的运输工具。

除了马匹之外,西班牙人所持有的铁剑和火枪可以轻松破开印第安人的软革皮甲夺走他们的生命,而印第安人的木质或石质武器却很难对西班牙人的全身铁甲造成威胁。

二战前夕的波兰骑兵

二、病菌开辟了殖民道路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斑疹伤寒、腺鼠疫等传染病对于欧洲殖民者开辟殖民地并杀死当地原住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甚至超过了军事装备的巨大优势。

在整个美洲,随欧洲人传进来的疾病从一个部落传播到另一个部落,远远走在欧洲人之前,杀死了90%以上的美洲土著人。

而在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的过程中,天花病毒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天花由西班牙移民带到巴拿马和哥伦比亚后,经由陆路传播到南美的印第安人中,在1526年左右杀死了印加皇帝瓦伊纳·卡帕克和他的大多数朝臣,随后杀死了他的指定继承人。

这些事故导致了阿塔瓦尔帕与其兄弟之间的皇位之争,加之天花病毒的肆虐造成大量印第安人死亡,严重损耗了印加帝国内部军事力量。而西班牙人在长期与细菌病毒的共存时间里,逐渐形成了对上述传染病的免疫能力。这些对印第安人致命的病菌丝毫无法奈何这些征服者,反而成了他们的开路先锋。

三、文字所蕴含的巨大能量除了上述这些可见的因素外,文字对战争的影响也同样不可估量。西班牙具有十分完善的文字系统,在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到皮萨罗入侵印加帝国的几十年间,各种关于新大陆的文字记载、旅行日记不计其数,其中包括各地的风土人情、行政组织、军事部署等等,这就为皮萨罗了解印第安人提供了很多重要的军事情报。

而相反,印加帝国并没有发展出系统的文字,相互沟通只能依靠口头传播,这就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和短时效性,各个部落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哪怕西班牙人已经屠杀了几百公里外的一个部落,其他部落的人对于这个来自大洋另一端的文明仍然一无所知,甚至阿兹特克皇帝蒙特朱马还将这些残暴的殖民者当做神明来崇拜。

当然除上述三个方面原因之外,行政制度的不同、军事策略的相异以及人员士气的对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个文明碰撞之后的结果。

卡哈马卡战役的反思通过卡哈马卡战役以及其他殖民侵略战争,除了让我们对西方殖民者文明外衣下的残忍和暴虐有了更新和更深的认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对不同发展水平的文明对抗结果的深思。

一个拥有八万人的庞大军队面对不到二百人的散兵游勇竟然毫无反抗之力,这样的结果看上去匪夷所思,但文明之间的巨大差距却使其成为了可能。文明之间的冲突从来不是角斗场上的公平竞争,而是科技、体制、生产力的全面对抗,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屠杀,从来都是古今不易的道理。

三体中曾经有过这么一句话: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这也是黑暗森林法则成立的先决条件,所以在地球这个很小的黑暗森林中,两个文明为了争夺有效的空间和资源必然会爆发冲突,而落后的文明则必然在冲突中衰落甚至是灭亡。

西方文明自诞生以来就相信丛林法则,近代更是奉行社会达尔文主义,现在也依然坚持零和游戏,所以在面对不同于己的文明时往往不会像中国提倡的那样求同存异,互利共赢,而更愿意举起手中的刀剑,直到一方屈服或灭亡。所以我们不能在虎狼环伺的环境中还对敌人抱有最大的善意,同时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和文明实力,才不至于向印第安人那样被降维打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CF手游值得充钱吗?

哈哈,不请自来!CF手游值得充钱吗?这个问题看得我一脸懵逼!不过,作为一个玩游戏的肥宅,我来说一点我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回到问题本身,CF手游值得充钱吗?我个人认为:值也不值!首先CF手游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公平的枪战竞技类游戏,更多考研的是技术而不是枪的好坏,技术强了,枪可以说并没有多大所谓,我曾经就见过一个一百多级的V0号用一把最普通的黑铁M4把对面一堆V7V8打的嗷嗷叫,当场放言让此人假如他们战队当教练!这位兄弟用国人的技术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这就是竞技类游戏的迷人之处,这就是不值得充钱的理由,只要你的技术好,任何武器在你手里都有灵魂,而且CF手游有很多赠送钻石和枪械的活动,只要你有毅力有决心,把钻石攒着,久而久之高级武器绝对不在话下!而且很多送的武器也不差,完全有里有面!

而值得充钱的地方呢,那就是那些有用各种各样高级属性的英雄级武器和多姿多彩的英雄级人物!这个无论你的技术好不好,就看你的钱包厚不厚!如果钱包允许的情况下,适度的充钱以提升游戏体验也是非常不错的原则,权当支持游戏开发商了,但是如果钱包也瘦,那就完全没必要啦,钱要花在刀刃上,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没必要在游戏里花费!

当然,如果您是富二代或者富一代,那当我没说,如果您是用自己一滴一滴汗水挣来的钱,那真的是更没必要,如果你还没有经济来源,是个在读的学生,那就更更更更没必要了,因为你的任务是好好学习!

我感觉我好像说了一大堆废话!再次回归问题本身吧,如果非要问我CF手游值不值得充钱的话,我只有一个答案:你自己挣来的钱,想怎么花怎么花,但是花到更有意义的地方,这样会更好,那么值不值得充值呢?答案是:不值!!!

好了,感谢兄弟们看到这里,如果喜欢肥宅的回答,就请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肥宅点个关注吧!谢谢!

那么你在游戏里充过钱吗?充过多少?评论区,不见不散!

宣传阿里为买入评级?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阿里不是,高盛也不是,阿里连跌,高盛宣传阿里为买入评级,在资本市场上有这样的雷锋吗?如果能赚钱,它自己为什么不砸锅卖铁去买入阿里呢?所以说高盛所谓的买入评级也不过就是一个说辞,是一个概率的问题,阿里本身该涨还得涨,该跌还得跌。

当然了,如果你买入了阿里,那么阿里涨了,你就赚了,你不希望它跌,但是买入股票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人家说什么,就去做什么,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别人让你跳楼,你怎么不去跳楼?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风险自负,那么就没必要听什么高盛或者低盛的瞎叨叨,老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个事大家自己琢磨。

阿里在港交所和纽交所上市,涨跌都是市场行为,市场和时间最不会欺骗人,所以人们要尊重市场,反而高盛或者低盛并不值得尊重。如果阿里持续连跌,那么自然有它跌的道理,作为我们散户或者没钱的人,就没必要去空中接刀,接不住,就会被飞刀割了韭菜,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尘埃就落定了,慢慢再决定,反正它跌下来总是好事,越跌越有价值不是?反而越涨也是风险,那么就让它跌呗,跌着跌着,就跌出真相或者跌出作为了,这不是我们小散要操的心。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阿里那么能赚钱,何必分享全世界?自己把股权买回来,终止上市多好。阿里创业者的财富不是阿里本身盈利得来的,而是资本市场的IPO奉献给他们的。当创业者和分享者不在一个利益链条上时候,最大的风险就产生了。听懂的,这里需要掌声。

到底是谁破译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情报?

到底是谁破译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6艘航母,400架飞机,对美国夏威夷海军基地持续轰炸2小时,造成3681美军伤亡,4艘战列舰、2艘驱逐舰,188架飞机被炸毁,重创了美国海军,美国正式加入二战。

日本偷袭珍珠港前,日本间谍活动频繁,中国政府还向美国通报了日本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但是最终被美国总统罗斯福无视,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也是咎由自取。

珍珠港遇袭的消息传到罗斯福总统耳中,除了震惊和愤怒,应该还有深深的悔恨,因为就在几天前,中国政府将一份日本要偷袭珍珠港的密电放到他的桌子上,他认为美国中情局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却被小学生水平的中国密码专家破译,所以他最终选择了不相信,把这份情报扔到文件堆里,同时也把几千条美军士兵的命扔进了垃圾堆。

那么,我们就认识一下这位破译日本密电的大神!

1、池步洲,一位误入破译领域的机电工程学生。

1908年,池步洲出生于福建闽清县一个农村家庭,吃饭都成问题,哪里有钱读书,10岁的时候,哥哥军校毕业,在哥哥嫂子的资助下,池步洲终于迈进了校园,小学毕业后,考入福州英华书院(今福州师大附中),高中毕业后,被推荐去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机电工程专业。

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他进入中国驻日使馆武官署担任翻译,在此期间,和日本的姑娘白滨英子结为夫妻,很快生下三个孩子,过着美满而富足的生活。

很快,卢沟桥事变爆发,池步洲不愿旁观祖国受辱,十几天后就回到南京,他的妻子也随着他一起回到中国,回到南京才发现,所有的机关全部南迁了,往日的朋友都联系不上了,还好,南京的华侨招待所为归国抗战人员提供免费食宿,这才不至于流落街头。

南京的形势不容乐观,天天都是空袭警报,没有防空洞,只能裹着棉被钻到床底下,让池步洲最难受的不是担惊害怕,而是空有报国志,却没报国门。

一天,突然遇到了留日同学,现任陕西省政府社会处处长陈固亭,两个一心抗日的人分外惊喜,交谈了很久,陈固亭临走前答应给他找一个报效国家的岗位。

几天后,陈固亭向他推荐了翻译日本密码的工作,问他意下如何?

池步洲学的是电气工程,和密码学根本不沾边,他只好婉拒了好友的建议。

今天后,陈固亭再次登门,“你不懂密码,但是你懂日语,一样可以做工作,蒋委员长说,译出日本密电,相当于前线增兵数十万大军”。

池步洲的爱国之情被激发出来,立即应允,很快,他进入了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机密二股,简称“中统”,单纯的池步洲怎么也没想到,这个数据统计部门是国民党的特务机关。

2、柳暗花明破获密电

在机密二股,池步洲负责翻译日文密电,可是半年过去了,他一封电文也没有截获过,整日无事可做,这让他非常沮丧,后来,战事吃紧,他随机密二股转移到长沙,连日的奔波,两个女儿发起高烧,当地医疗条件差,医生找不到病因,他们只能给孩子进行冷敷,最后,转化为疹子,两个孩子在一周内离开了人世。

正在悲痛中的池步洲接到了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的邀约,请他撰稿和主持播音,既然破译工作没有起色,还不如去电台,在电台刚刚工作了三个月,军政部邀请他主持日本密码破译工作,本想拒绝,最后却发现,军政部诚意满满,对他是寄予厚望,全权委托,由他组队,展开破译工作。

池步洲想到一旦能破译密电,远比在电台贡献更大,于是就答应下来,展开工作,招人、租房子、购置设备,一个破译小组成立了,谁也没想到这个小组竟能做出如此大的贡献。

池步洲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从截获的眼花缭乱的日本秘典中寻找规律,进行计算,最终,在这些英文、数字和片假名中,他有了重大发现,结合日本军队番号,终于破译了日本密电,他的发现收到军政部的高度重视,他的小组扩充为“军政部研究室”,池步洲为主任,直接隶属军政部长何应钦。

池步洲手稿

1941年12月2日,池步洲截获日本外务省发往日本驻美使馆密电,内容是要求使馆烧毁密码本、转移存款、做好准备。

池步洲联想到以前破获的类似密电,立即感到日本要有大动作,而且日本外务省和驻夏威夷领事馆之间电文突然增多,在最新的一份电文中,有大量的珍珠港舰艇数量密电,类似电报有七十多份,统计在港的日期都是星期天,由此判断,日本要在某个星期天对珍珠港下手。

池步洲的情报很快送到蒋介石手中,与此同时,军统情报员姜毅英也做出了同样的判断,两大特务机关同时做出这一判断,蒋介石立即通知了美国。

可惜的是,美国并不相信中方的破译能力,将密电弃之脑后。

珍珠港事件后,池步洲感到非常懊丧,自己的辛苦努力最终没有阻止日军的行动。但是罗斯福总统重新认识到中国情报系统的重要性,加强了双方的合作。

很快,池步洲又有了重大发现,1943年,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要巡视前线的密电被他截获,获取了全部行程,这份情报送到美军,成了山本五十六的死亡通知书,4月18日,山本五十六被击毙。

池步洲还破译了日军轰炸印度加尔各答密电,以及日本空中拦截孙科的密电。

晚年池步洲

自问清白,决绝撤退台湾

日本投降后,池步洲不愿参与到内战之中,辞去工作,到上海从事金融工作,上海解放前,他自问清白,没有去台湾,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储蓄部办事员。

1951年,全国镇压反革命运动开始,池步洲因为中统经历而被捕,被判处12年徒刑,直到1963年刑满释放,1983年,池步洲偶遇破译界好友、后来投共的李直峰和霍实子,在他们的证明下,上海高院为池步洲平反,承认了他的卓越贡献,他被选为长宁区政协委员,一代密码特工,终见天日。

晚年的池步洲,为了满足妻子的思乡之情,也为了追忆留学时光,带着妻子回到了日本生活,于2003年在神户去世,留下遗嘱,安葬家乡。

一代传奇破译大师,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