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网站广告内容与本站无关

疾风街道,你玩过最刺激的旅游项目是什么

逆战 susu 2023-06-11 09:50 293 次浏览 0个评论

疾风街道,你玩过最刺激的旅游项目是什么?

随着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地提高,如今许多旅游景点也相继打造出了不少令人胆颤的旅游项目,比如张家界的玻璃栈道、澳门塔的蹦极等。而在四川要说最刺激的旅游景点,那必定是剑门关了。成都电视台《玩转四川》节目组今天就带大家到剑门关去看看到底有多么刺激吧

唐代诗人李白曾在此地留下“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而这蜀道说的就是我们四川的剑门关了,在李白眼中登上剑门关比登天还难,可见剑门关的凶险。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自古以前来就是一个军事要塞。俗话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剑门关前你便能够深切感受到这句话中的意味。

一位将军守在剑门关,可能就是千军万马来了也过不了的,看看这些道路都是修建在悬崖上面的,宽度仅能容下一人身。

进入关门之后你会发现,道路越来越狭窄并且很多道路都是建于山岩峭壁之上,走在上面一旁是山岩,一旁是悬崖可谓是步步惊心。

上山本就是一件难事,但行走在这狭窄的悬崖边上山更是难上加难。也难怪李白会发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虽然一路上都能够看到秀丽的山川,但很多人却因为这山路的凶险,而无暇看景。

而人们越接近山顶,山路也就越狭窄。看这山路起起伏伏唯一的保护措施就只有山崖旁的铁索围栏。这样的山路你敢挑战吗?

经历了一路上的山道之后,登顶的我们则能够站在剑门关的观景台上,饱览四周的景色,看巴蜀江山何等秀丽。

为了让旅客们能够多角度观景,剑门关的山顶上还修建了一个全玻璃的观景台。这个观景台的设计是完全突出在山顶之外的,虽然有坚固的玻璃,但站在上面还是让人心头一颤。

这样的观景台你敢不敢上去挑战呢?是克服心中的恐惧,走上观景台看尽巴蜀江山,还是远离观景台,静享登顶的愉悦就看各位的选择了。

登顶剑门关的整个过程虽然充斥着惊险刺激,但一路走去沿途的景色却是相当的美丽,同时你还能够感受到古代战场的金戈铁马,以及三国时期所遗留下来的文化。

疾风街道,你玩过最刺激的旅游项目是什么

作文冬天怎么写?

冬天,是一面寒夜里的镜子,透出一丝冰冷。在如斯季节里,印象总是特别深刻。

如果有人问我喜欢什么样的季节,我会毫不犹豫地答到:“冬天。”

不知为何,我总是对冬天怀着好奇,我也总是对冬天怀着特别的感情。

对冬天的好奇,我也说不明白,只是感觉到我和它是冥冥中由生命线把我们牵扯到了一起了,它就像是一块磁铁,而我只是轻质小球,它一靠近,我就会被它牵引过去。可当它路过后,我便失去生气,只能像泄了气的小球。或许因为我是冬季出生的吧,我应该是喜欢冬天的。但我对它总是摸不着头脑,一到冬天,便会莫名其妙地被触动。

在我看来,冬天是记忆来临的高峰期,在冬天的日子里总会莫名地被绳索牵动起我记忆的齿轮。我的这种谬论,是得到我朋友印证的。所以在冬天的日子里,我重视特别留意每样事物。在冬天,我的心总是特别沉,特别是天气不好时,但偶尔也会有心情雀跃的时候。在冬天,有时我连自己也会捉摸不透。

冬天,总是会晕晕沉沉,或许是冬眠的日子吧。但我却又不愿放弃我的生命。这么美好的日子用沉睡度过,却不去感受它,太浪费了,这样我也会不甘心。毕竟一年只有一个冬天。但冬天却没什么好的消遣,都怪我总是沉思。不过,沉思中有时也有新的发现。

如果一定要在四季中除去一个季节,除了冬季,不管什么季节消失我都无所谓,我不喜欢四季如春的地方。因为那实在是太单调了,在我的感觉中,春、夏、秋三季节似乎是一样的,上天是要让冬天来点缀它们,有时我会想如果没有了冬天怎么办,虽然如果真的没有冬天,地球照样转,人照样也要活,但我一想到,真有点胆战心惊了。

我是如此钟爱冬天,但它对于我来说总是像梦一场。梦始时分是秋天,梦醒时分是春天。秋末不知不觉地踏入了冬天,然后不知不觉地踏过冬天,踏进了春天。我总是感到很快地度过了冬天,但尽力回想起来,却没什么特别快乐的事。

冬天,就是这样一个让我摸不着头脑的季节,一个让我对它有一份特别钟爱的感情的季节。

冬天

冬天来的很突然,前几日绚丽的阳光还照得人脸上痒痒的,被红黄颜色泼染的山峰衬着瓦蓝的天空,甚是好看。

小城的姑娘们都还在肆意绽放着青春的时髦,可冬天却已不可逆转的架势阴森森地扑了过来。也就阴沉沉的几天时间,冬天的脚步声很快传到了家门口。人流熙熙的城市仿佛就在刹那间被冻着了,骑车的人越来越少了,来往的行人双手抄在口袋内,含着下巴低着头,步履匆匆,而平日宽敞的旅游巴士一下子就被裹得严严实实的人们塞得满满当当。街道两旁高大的法国梧桐,脱得只剩一身白花花的皮。当街几片残叶被雨水泡的殷红发胀,寂静地挂在枝头。公汽候车亭旁一对情侣轻轻地相拥,女孩的双手悄悄地插在男孩棉衣口袋,男孩坚强地用背顶着凛冽的北风冬天的夜是阴暗而漫长的,即使是繁华的街道上,人与人都彼此拉长着脸。来往的汽车将人流来回地分割,短短的距离就是间隔着冷酷机械的钢铁洪流。匿藏着十几万居民的城市没有比肩接踵,群情激越的节庆气氛。反而人人背后都隐含着几分凄凉。豪华的街道铺着光洁的瓷砖,闪烁的霓虹向来往的人群炫耀着现代都市的华美,而阴暗角落、冰凉台阶上或躺或卧的乞丐又似乎对行色匆匆的人们倾诉了些什么。

冬天的早晨

冬天的早晨很美,不信,请看——

每天早晨推开门出去时,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不时地向我袭来。并且,偶尔会有顽皮的小雪花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就像跳舞一样。六角形的雪花各式各样:有的像银针,有的像落叶,还有的像碎纸片…煞是好看。落在地上,仿佛给大地铺上了厚厚的毛毯;落在树上,像穿上了银装;落在汽车上,就像刚刚出炉的新鲜奶油蛋糕。这美丽的雪景使人们沉浸在清新的空气里。到处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不过,最能让人们在家中就能最先感觉到冬的气息的是窗户上的冰花,有的像森林,富有神秘感;有的像小溪,仿佛在静静流淌;有的像圣诞老人,好像来给人们送礼物…冬姑娘真是心灵手巧啊!

在俱乐部,更是人山人海,非常热闹。人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像棉花包似的。他(她)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进行晨练。

人工湖结上了一层很厚的冰,一些调皮的小同学在湖上嬉戏打闹,从湖面上不时地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冬天,非常寒冷。说实话,我不希望它来临,可是它来临时,我却有异样的感觉。啊,我爱冬天,因为,冬天“疾风知劲草”,我爱它的品格。

如昨,天照旧阴气沉沉,雪未融化,零零散散.地面变得异常潮湿.很久没感受太阳的暖和了,所以很希望有雪后的阳光.

在我那些酸楚的年代里,就是那么祈求上帝赐予我一缕阳光.无疑,雪是冰冷的,而光却是温暖的.我想自私地占为己有.也许世界未变,生活还是原来的生活,冷漠里夹着些许的凄哀,而我在那一年寻到了不会因白昼的过去而黯淡消失的阳光.我自觉我觅对了人生的另一半.信念如同晴夜里的皎胶之月,你走它也走.我依着它的亮光一路前行,无论未走的路途充满着什么,至少我已明确这一条路.

阳光与月光,仅是一字之差,仅是时间之别,却成为我生命里最重要最值得珍惜的慰藉.没有月亮的晚上,只有黑暗,但阳光依然存在,只不过它亮在我的心里而已.

《梦里》有句歌词:”天苍苍,地茫茫,你是我永恒的阳光.山无棱,天地合,你是我永久的天堂

你百听不厌的动漫插曲是哪首?

有很多令人深刻的动漫歌曲呀。

タカラバコ——TV动画《夏目友人帐 五》片头曲

茜さす——TV动画《夏目友人帐 五》片尾曲

自己应该是格外喜欢这一季的歌,所以一直都存在自己的歌单,每次听到都觉得很温柔,会想到站在微风里那个温柔的夏目,他面带微笑,身边有一只猫咪。

前前前世——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主题曲

夢灯籠 ——动画电影《你的名字。》片头曲

なんでもないや ——动画电影《你的名字。》片尾曲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当初在电影院听到这几首歌的时候就喜欢上了,尤其是在看过这么精彩的故事之后,对这几首歌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打上花火 ——动画电影《升空的焰火,从下面看还是从侧面看?》主题曲

这应该是一首动漫未播先火的歌,听一次就会被吸引,虽然电影不尽人意,但是这首歌却被很多人记住了,因为真的很好听呀!

secret base ~君がくれたもの~

TV动画《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片尾曲

令人爆哭的神曲,尤其是在最后面码即将消失时插入这首歌,许多画面闪过,加上面码温柔的笑容,真的令人无法忘怀!

Stories ——TV动画《反叛的鲁路修》插曲

是在第二次重看鲁路修的时候喜欢上这首歌的,是一首很悲伤的音乐,不禁会想起鲁路修赴死的时候,他说,我毁灭了世界,又将世界创造。

Samurai 45——TV动画《异度侵入 ID:INVADED》第四话插曲

当这一首歌出现的时候,简直就是神级一般的插入。整个片段在这首歌中变得更加的令人热血沸腾。

走投无路的特朗普会突然辞去总统职务吗?

特朗普为连任总统想尽办法:不顾疫情传染举行线下选举聚会;试图削减抗疫资金用于经济刺激。侄女出书爆了他很多黑料,虽然他不想下台,但是想让他下台的人很多,有些众叛亲离的感觉。

尽管如此,我想特朗普也绝不会辞职,会坚持到总统大选最后一刻。

侄女出书上电视,喊话特朗普"快辞职吧"

美国7月14日,特朗普侄女玛丽所写的《太多和永远不够:我的家族如何造就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人》,一出版卖了近100万册,登上了在亚马逊畅销书榜首。

作者玛丽拥有心理学博士学位,她的父亲是特朗普亲哥哥。书籍封面是特朗普小时候的照片,玛丽从心理学角度讲述了特朗普的性格是如何养成的。

作者称自己爷爷,也就是总统的父亲,是个“反社会的人”,给子女灌输的思想就是“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定要赢,如果你不赢,你就是个loser。”

作者还说,1981年自己父亲在医院奄奄一息时,特朗普却去看电影了,可见特朗普人性之冷漠。

当年特朗普投资失败、面临破产时,曾让律师伪造了份遗嘱附,将自己定为唯一遗产继承人,并把遗嘱混在其他文件里,想骗父亲签字,所幸被老特朗普识破。

老特朗普去世后,作者才发现遗嘱又改了,由于自己父亲英年早逝,本应自己和哥哥继承父亲的份额,被姑姑和特朗普平分了。这一家人就开始打遗产官司,不巧的是作者哥哥儿子刚出生就患了重病,特朗普为了逼他们签字,竟然把她兄妹二人和小孩的医保都撤销了,最终被迫签字。

老特朗普的葬礼上,特朗普开始是追忆父亲的悼念词,后面就变成了自我赞美,让参加葬礼的亲友尴尬不已,真的是自恋到一定程度了。

特朗普多次提及毕业于常春藤院校——母校沃顿商学院,也被作者打脸了,书中说特朗普是花钱请人代考,才上的沃顿商学院。因为代考当事人已去世,但是广大网友找到了特朗普大一时的成绩单,成绩不是一般差,看起来真有其事。

作者最后指出,让叔叔特朗普成为总统“很危险”,他没有能力领导美国,美国疫情导致成千上万的人丧命,就是前车之鉴。

身为总统,对疫情防控没有起到正面作用

《华盛顿邮报》曾统计特朗普的言论,称“上任1267天,累计发表20055次虚假或误导性的言论。”

“4月份天气热了,新冠病毒就会消失了。”“新冠肺炎就像感冒打喷嚏,某天会奇迹般地消失。”

……一系列荒诞言论误导了一大批美国民众。

美国媒体19日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试图阻止美国疾控中心获得100亿美元资金,用于追踪病例接触者、病毒检测等。主要是害怕因为检测到位,会增加更多确诊病例,影响民意和大选。

民调骤降,特朗普连夜换下竞选经理

最新民调显示,拜登支持率52%,而特朗普只有37%。6月,这个数字是49%比41%,两人差距进一步拉大。

2016年6月,帕斯凯尔加入特朗普竞选团队,一度被认为是特朗普当选的“有功之臣”。

被特朗普重用后,帕斯卡尔购入豪车法拉利以及豪宅,赚得“盆满钵满”,媒体对其报道负面新闻很多。特朗普家族多次对于帕斯卡尔的高调多次表示不满。

在今年的总统大选中,由帕斯科尔担任竞选经理,他曾“吹嘘”将有100万人参加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市总统选举集会,但最终现场仅有7000人,并且在特朗普竞选团队中,多人感染新冠病毒。

加上民调结果接连下降,特朗普不能坐以待毙,决定临时换帅,但共和党人担心,更换竞选经理也无法弥补特朗普在美国疫情、经济停滞和种族歧视方面造成的混乱局面。

对于民调结果,特朗普表示:“我不会输,因为那些民调都是假的。”希望11月时,特朗普还能如此笃定自己能在总统大选中获胜。

我是@成长一块六 ,每天为大家分享一些故事、感悟和知识,喜欢的加关注。

清明这首诗去掉纷纷路上借问牧童好吗?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朋友提问:“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每句减去两字,有损原诗意境没?答案是肯定的。简则简矣,但意象差矣。

《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虽然历经千载,却也常读常新,每当我们吟诵起来,脑海中总会出现一幅清晰的图景,心中也总有一份淡淡的感动。仔细想来,不禁要佩服作者,何以能用仅仅二十八个字,成就了这久远的艺术魅力。

“纷纷”“路上”“借问”“牧童”是多么形象,去掉则了然无趣。“纷纷”二字能体现出一中萧瑟的感觉,创造出一种画面,只说“清明时节雨”,则没有这种画面美。减少了“路上”二字,少了羁旅之感,春雨纷纷中,路上的行人寻找落脚之处,所以会有断魂的感受。“借问”二字有客气的请问的意思,这里减少“借问”二字,语气就不同了,行人彬彬有礼的形象也减了几分色彩。“牧童”是《清明》诗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孩童的天真烂漫为萧瑟的诗意平添了一些清新活泼之感。曾有人欲删减此诗。谓减字不减意,实源纪晓岚之恶作剧。纪改作: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遙指杏花村!今人改作,版本更多,似欲与纪先生争个高低,改作后或平仄错乱,或意境全失,美感全无。

原诗的时间、地点、人物一应俱全,减掉这些意象,缺少的不仅是羁旅之感,也少了画面感。从全诗来看,原诗画面饱满,叙事生动,细节完备。改后则大不如前,叙事平淡,缺乏细节。

我们可以深入的赏析这首小诗。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这一天正是清明节,诗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王孙公子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是向谁问的路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诗里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家,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不管”了。

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展开了一处远比诗篇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