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股轩廖英强,爱股轩廖英强博客怎么看不到?
没有在土豆,在爱股轩上有有午间接盘,你可以上他的微博就可以看到
知名电视主持人廖英强操纵股价被罚13亿?
谢谢邀请,这个知名电商主持人廖英强操纵股价被罚1.3个亿,他是怎么忽悠股民,让很多人上当的?这个问题我只能是举例说明了。
对廖英强操纵盘的惩罚:据称,在5.7日前,证监会公布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知名证券节目主持人廖英强因操纵佳士科技等39只股票,买卖交易超15亿!被证监会没收违法所得4300万元,并处8600万元罚款。一共罚没近1.3亿元。
廖英强的反应:廖英强作为一个知名财经节目主持人,他不旦不知悔改,而且还公开叫嚣说自己交的起这笔罚款,这1.29亿就当是广告费,算是家喻户晓了。我真的有点怀疑此人的智商,他这不是挑明了跟监管层对着干吗。又据听说,证监会很快就对此人的言语做出了反应,说任何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破坏市场运行秩序、肆意调整法律尊严的行为,最终都必将得到应有的惩罚,并且付出沉重的代价。
根据题目所问,他是怎么忽悠股民,让大家上当的?那我就给大家举个例子吧,我是从98年末开始进入股市的,刚刚开始进入时是新股民啥也不懂,简直就是刚入学的小学生一样,每天看电视股评,早晨起床就开始看各地方台的财经新闻,晚上也看最喜欢看他们推荐个股,因为自己不会选股,听人家说哪支好那就买,股评人士基本都会说,说的条条是道的。
从开始到至今的投资市场本身就是个概率市,可那些股评很少说大概率,把话说的满满的上涨,大盘一片光明马上就要看到初生的太阳,他们说话就像诗人一样,可第二天大盘暴跌哇绿哇绿的,我如果没记错就是在哪个时候A股开始走熊的,一走就是五年。后来才看新闻中提到国家打击“黑嘴”股评就有那位一个。
可目前的“黑嘴”比以前进步了,因为现在是网络时代,手机电脑都可以看新闻上网浏览新闻,随时随地都可以交易股票,像廖英强的影响力是先在微博和博客上公开自己对股评、推荐股票很多看法,先让股民对此人感兴趣,在给大家晒他自己本人的交易单(此举是最可被股民认可的),肯定都是赚钱的单子,毕竟在利益之下很多的新股民慢慢的开始对此有了想法,他们先自己买股,然后忽悠股民都买,趁股民买的时候自己卖出。此行为也叫“抢帽子”。
以上仅代表“有福自然来”个人观点,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如果意犹未尽,可关注随时观看。有不同看法,欢迎随时指点和评论,原创不易,请尊重珍惜,谢谢股市黑嘴廖英强及其兄弟廖英杰近日被抓?
廖英强等人被抓,还有台湾地区的分析师,这件事情对股市触动不小,也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在股市行情低迷的时候,这些热点显得格外突出。
如何看待廖英强和这件事情呢?
我想站在个人的角度去分析一下,对与错仅代表个人观点。
第一,廖英强的技术可圈可点廖英强的技术分析非常扎实,理论和实战中还是很有一套的,否则也不可能成为当时电视台财经栏目的主讲分析师。其实我最佩服他的,是他总是能将枯燥无味的走势以及技术指标讲的栩栩如生,深入简出,滔滔不绝,这一点能和他媲美的还真不多。
单纯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在解盘的时候,也会教给散户一些常用的技术分析理论知识,也受到不少股民的认可。
第二,大资金运作与中小资金不同但是,技术实战好,不代表能够用这些驾驭更多更大的资金,比如徐翔,小型资金操作的时候,得心应手,名声在外,但是这种方式可能只适合不超过几千万的资金运作,一旦操作多个大私募后,是不可能去依靠以前那套技术分析做股票,就如同你是一个划船的能手,但是给你一艘舰艇,你不可能再去用木桨去划一样。
廖英强可操作的资金,据我所知是非常庞大的。是不可能单纯用技术分析进行操作的。因此,抢帽子成了他获利的手段。这一点我认为是最不能容忍的。从官方披露的数据看,基本上都是建仓后当天推荐就获利出局的操作,这是赤裸裸的欺骗。错了就是错了,这个没什么可争议的!
第三,廖英强不够沉稳被罚款还高调说交得起罚款,就当做了广告,还说因此流量大增。这是对官方的挑衅,对法律和规则的亵渎。对于一个年近50的中年男人来说,这是非常不成熟不沉稳的表现。这肯定为今天的被抓埋下了祸根。
第四,无资质经营这一点应该是这次被查的关键之一。该公司相关投顾的牌照,分析师没有大陆地区的从业资格,虽然这些分析师在台湾地区可能非常有名,技术上也很有一套,但是在一个没有资质的公司做没有从业资格的事情,肯定是违法的。
另外,其宣称能抓涨停的软件指标销售也是没有资质的,有股民购买后反而出现亏损导致被投诉。
你对廖英强等人被抓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