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网站广告内容与本站无关

徐福记股票(有哪些品牌我们以为是民族产业)

穿越火线 susu 2023-06-14 12:00 261 次浏览 0个评论

徐福记股票,有哪些品牌我们以为是民族产业?

我国互联网公司的前2名腾讯和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都是外国企业,腾讯的第一大股东是南非报业集团和日本的软银集团。

1、腾讯

根据东方财富的数据,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腾讯的第一大股东为MIH TC Holidings Limtied,持股比例为31.10%,股份为29.61亿股,Advance Data Services Limited为第二大股东。持股8.2亿股,持股比例为8.61%。Advance Data Services Limited是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全资拥有的公司。马化腾持有腾讯的股份为8.61%。MIH的母公司为南非报业,南非报业成立于1915年。

徐福记股票(有哪些品牌我们以为是民族产业)

2、阿里巴巴

根据东方财富披露的信息,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软银持有阿里巴巴股份为28.9%,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东。软银总共投资了阿里巴巴8000万美元,现在持有的股票价值1458亿美元(截止到2019年5.4日收盘价),盈利1700多倍,投资阿里是软银最成功的投资,没有之一。

3、金龙鱼

金龙鱼是益海嘉里旗下的品牌,益海嘉里是新加坡丰益国际有限公司在华投资的以粮油加工、油脂化工、仓储物流、内外贸易为主公司。

4、哈尔滨啤酒

2004年美国酿酒商安海斯公司(AB)收购哈啤99.66%股权,并把哈尔滨啤酒私有化。

今日头条什么领域最好做?

今日头条上面,如果你想要阅读量的话,所推的是娱乐。我的文章写的是历史领域的。

点击量很可怜。今日头条里面有一个实验室功能。我这里面找了一个娱乐的图集。然后就这么一个图集点击量16万。所以娱乐肯定是首推。

其次是体育,足球和篮球,他们有天然的粉丝,如果你是发表这一方面的,点击量肯定都不错。

还有就是农村题材的,最近这一年,农村题材很火,很多人都在拍农村方面的视频,文章等等,这有点事,类似于怀旧,怀念吧。这一部分的人大部分应该是原先离开农村的人的怀念思潮。

养生育孩点击量应该也不错,养生每个人都关注你,发一些有用的实效的养生技巧,估计点击量也是很高的,育孩的话也一样。

至于军事和新闻,它有特定的群体,估计一般人也很难进入,就写好了。

还有一类题的是综合类的那些事,属于社会类猎奇的。俗话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是新闻,关键是人咬狗,嘴上还得留毛。不过这类新闻最近打击的挺厉害,有很多都是标题党。

我是属于死脑筋的,我还是坚持历史题材,我专注于三国这方面的写作,哪怕点击量很低

银行比较喜欢给哪些人办信用卡?

银行最喜欢给这一类人办卡,我在民生信用卡中心6年多,非常熟悉信用卡的评分标准,银行审批信用卡的核心有两点,一是能保证资金安全,二是利润最大化。

我从三方面综合来讲解银行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办信用卡?

银行他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自然从信用卡的盈利点反推,它喜欢哪些人群。

信用卡主要盈利点:

1、刷卡手续费,主要靠持卡人消费后,商家给的手续费分成。

2、持卡人取现手续费、利息。

3、信用卡年费、其他附加服务费等。

4、持卡人各类罚息。

5、信用卡分期手续费、利息。

6、信用贷利息。

7、和各类商家合作,各类广告、活动收益。

8、信用卡商城。

9、信用卡周边定制个性化服务费。

10、以信用卡为引流入口,对持卡人进行深度开发。

其次我们再看银行核心二,保障资金安全,这主要从以下2点来考核,

1、持卡人还款能力。

2、持卡人信用度。

持卡人还款能力可以通过持卡人的工作收入、学历、年龄、婚姻状况、财力情况等综合预估。

一般来说,学历越高,工作单位自然会偏向大企业,大企业稳定、收入相对高。

年龄一般在35-50岁这个黄金段,早已成家立业,事业稳定,有家庭收入较为稳定。

从工作单位资质,所在工作时间,大概能看出持卡人稳定性和实际收入。比如国企、事业单位、公务员、教师等等这些事情评分较高的人群。

以上是通过填表的基本信息评估,通过查征信可以看出持卡人的信用度、有无逾期,有无负债,有无其他金融机构查询记录等,通过这些评估项,给每一项分值,最后得出综合评分,决定能不能批以及批卡额度范围。

综上所述,大家可以通过这张评分表来初步黑自己打分,银行综合评分项非常多,有的银行多达上百项,总体来看,学历本科以上,越高越好,年龄25-50周岁,已婚,征信无逾期,少负债,有按揭房,还款1年以上,(房产不算负债),这是银行的基础标准。

简单来说银行喜欢这一类人:信用度好,消费能力强、还款能力强的人。

宗馥莉收购中国糖果失败?

一个极富想象力的资本故事,在猜测3个月后戛然而止。

7月13日,在香港上市的

中国糖果

(8182.HK)发布公告宣布,由于在截止日期之前,宗馥莉未能收购该公司50%的股份,此次收购要约失效。

7月14日下午,很少公开露面的宗馥莉

微博

发声,发布了关于“与中国糖果控股有限公司现金要约失效”的声明,对收购失败深感遗憾。当日,中国糖果股价最大跌幅超过60%,公司股价瞬间回到3个月前。

早在今年的5月12日,中国糖果发布公告,新百利融资代表要约人恒枫香精香料控股有限公司(该公司唯一实益拥有人即宗馥莉)提呈自愿性有条件现金要约,以收购中国糖果全部已发行股本中的所有股份。

最后,这变成一笔“双输”的生意,背后的故事并不简单。

香港“妖股”

资料显示,中国糖果全称是中国糖果控股有限公司,前身是福建晋江好来屋食品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该公司从制作凝胶糖果开始,在糖果制作中逐渐崭露头角。

2012年6月,好来屋在天交所挂牌,之后公司知名度迅速上升,进入高速扩张期。2014年1月,公司从天交所申请摘牌,启动赴香港创业板上市,是继蜡笔小新后,晋江又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食品企业。该公司的控股股东许金培,是资深食品行业从业者。在创办好来屋之前,许金培曾担任福建徐福记(兄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5年11月11日,中国糖果于香港创业板上市,当时配售价为0.2港元,发行当日曾冲高到5.51港元,单日炒高超过26倍,收市报3.25港元,仍有逾15倍的升幅。

但在2015年11月18日,也就是上市一周后,中国糖果股价暴跌超过80%,从开盘的3.7港元,暴跌到收盘0.7港元。次日,中国糖果再度暴跌,从0.7港元跌到收盘的0.25港元。之后中国糖果股价长期在0.2港元上下波动,最低见至0.093港元,香港股市把其称之为“妖股”。

在宗馥莉欲收购中国糖果后,中国糖果一路暴涨,2017年4月3日涨幅达75.53%,4月7日上涨50.85%。5月10日到5月18日,更是从0.39港元,一路上升至最高的0.94港元,5个工作日内股价翻了一番多。

借壳上市或被利用

“根据分析,这笔收购可能是宗馥莉的宏胜集团想借壳上市,但被‘套路’了。”资深港股分析师王雅媛对《中国经济周刊》分析道。王雅媛认为,大股东在公司上市后卖壳是很正常的手段,但是根据公告披露数据来看,里面有很多蹊跷。

中国糖果的招股书显示,这是一家“夫妻店”,创始人许金培和洪荫治(为夫妻)分别为中国糖果的主席和行政总裁。在上市后,二人旗下公司共持有中国糖果51.99%的股份。

许金培、洪荫治夫妇旗下公司分别于2016年三次减持中国糖果的股份,持股比例从51.99%降至11.19%,套现金额达1.44亿港元。目前,许金培、洪荫治夫妇已不是中国糖果最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有两家上市公司——惠生国际(01340.HK)和迪臣建设(08268.HK)在这次“炒糖”中获益匪浅。按照惠生国际的公告,该公司购入中国糖果的成本价约为0.159港元。在4月3日至7月11日间出售中国糖果的股票获利约3595.1万港元。迪臣建设与其类似,成本价约为1.585港元,在此期间通过出售中国糖果股票获利2642.3万港元。上述两公司的持股成本价,与许金培、洪荫治夫妇第三次减持时的0.158港元价格非常接近。

王雅媛分析,根据权益披露,再加公司发布的公告,均未提及许金培、洪荫治夫妇三次减持时的买方是谁。也就是说,三次买卖中没有一位买家是5%的股东。

“现在一只创业板的壳价在3亿港元左右,但这个价钱包括控股权。一只壳的股权一旦被打散,就不值这个价格了。能想到的解释只有两个,一是为了在部署未来抛售这批股票时,并不需要做出披露;二是制造股权分散的假象。” 王雅媛分析。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中国糖果的股东疑似作为牟利主体,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布好局,再引入宗馥莉作为概念炒作、高位套现。而在套现后,高位接盘的散户对于相比现价大幅折价的要约收购兴趣不大,因此导致宗馥莉收购失败。

“宗馥莉打算借助中国糖果自立门户,但这种心态或许被人利用了。”沈萌说。

收购失败学费不少

“都有第一次,我们也承认这次资本化运作的尝试失败了。”一位接近宗馥莉的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娃哈哈集团则对外表示,该宗收购为宗馥莉个人行为,与集团公司无关。

“宗庆后之女”“富二代”“娃哈哈女王”,这些都是外界给宗馥莉的标签。自从2004年回国后,宗馥莉一直希望脱离父亲的无形之手,干出大名堂。

“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都要干自己的事,我无法干预,谁愿意总听自己老爸的呢。”宗庆后曾如是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多年历练的宗馥莉已经形成自己独立的经营理念。娃哈哈集团的员工,通常将宗馥莉称为“小宗总”,而宏胜集团的员工,大多直呼她的英文名Kelly。两个公司的治理文化,由此可略见一斑。

2010年,宗馥莉成为杭州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宗馥莉把宏胜定位为“食品饮料行业的全产业链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并投资饮料上游食品添加剂、机械模具、印刷包装等专业化核心产业。

2016年,宗馥莉推出以自己英文名Kelly命名的全新品牌——“Kellyone”个人定制果蔬汁,并注册了宁波宏胜优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来运营。

与之前的“顺风顺水”相比,此次收购失败,宗馥莉学费高昂。数据显示,截至7 月13日收市,宗馥莉仅收购4.18 亿股中国糖果股份,占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 26.03%,因未达50%的收购要约目标,该笔交易宣布无效。在此次收购中,宗馥莉的亏损额未对外公布,外界无从知晓。如果仅以0.3565港元/股的要约价与7月18日的收盘价0.165港元/股的差价来看,其损失也不在小数。

收购失败后,宗馥莉在声明中表示:“对于本次要约结果,公司深感遗憾,在整个过程中我司恪守要约人的责任与义务,以最真挚的诚意履行各项收购事宜。公司未来也将继续秉持自身发展战略,本着积极健康的商业价值取向继续探索相关领域。”

这个80后的女孩,是否能摆脱自己身上的标签,走出一条新路,还需时间和市场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