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战 召必回,怎么看待美国80万预备役紧急动员?
美国的的武装力量称为“美国军队”,一般简称“美军”,即对美国拥有的武装部队的统称,最高统帅为美国总统,主要由现役部队、文职人员、预备役部队组成。
美军现役部队由陆军、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组成。是美国武装力量的骨干和战争初期的基本作战力量,这些部队多为齐装满员,战备程度高。
美军文职人员是美国联邦政府文职雇员的一部分,随着美军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军队行政管理、勤务保障、后勤补给和军事科研任务日益繁重,为此美国采取大量雇佣文职人员的办法,以达到在不增加军队编制的情况下,广泛吸收社会上的人才和劳动力为部队服务的目的。
美军预备役部队是美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扩充现役部队的首要来源也是平时保卫美国本土安全的重要力量。
从隶属关系上美军预备役部队又分为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后备队两大类,由陆军国民警卫队、陆军后备队、海军后备队、陆战队后备队;空军国民警卫队、空军后备队和海岸警备队组成。
其中,国民警卫队是各州的地方部队,但美国总统有权征调并使其执行联邦任务;联邦后备队分别归各个军种领导,战时集体或单个编入现役部队,海岸警卫队后备队战时与海岸警备队现役部队一起归海军领导。
美国陆军预备役部队员额为20.8万人;陆军国民警卫队35.7万人;海军后备队9.08万人;陆战队后备队4万人;空军后备队7.42万人;空军国民警卫队10.7万人,总人数87.7万人。
基于应对美国疫情已经失控的糟糕局面的考虑,3月27日,做为美利坚合众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美国总统的川普发布行政令,将根据宪法及国家紧急状态法,授权国防部以及国土安全部征召不超过100万武装部队预备役人员参与抗击疫情的行动。
美国国防部根据总统命令,向87万预备役人员发出了征召函,准备将这些人员集结起来以后投入到严峻的抗疫任务中,这就是近段时间各媒体都在炒作“美国80万预备役紧急动员”的原因,美国为何紧急动员预备役部队呢?动员效果如何呢?我们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分析。
▼下图为首批集结起来的美国预备役人员正在穿着防护服,准备投入到疫情抗击任务中,由于常年养尊处优,这些美国老兵基本上个个都长油肚,可能防护服尺寸太小,所以根本穿不进去。
美国的紧急动员机制以及动员能力美国是一个老牌的法治国家,国家做任何事情、总统做任何决定都需要有法律依据,国家紧急动员同样如此,宪法赋予总统下达紧急动员的权利,而紧急状态法律则用来指导和制约总统行使该权力。
美国联邦于1976年颁布了一部法律——《美国全国紧急状态法》,该法对紧急状态的颁布程序、颁布方式、终止方式、紧急状态的期限以及紧急状态期间的权力作了规定。
在紧急状态期间,总统可以为行使其特别权力颁布一些法规。一旦紧急状态终止,这些法规将随之失效。还规定,当总统因国家安全、社会经济生活以及外交政策的执行受到外国威胁而宣布紧急状态时,总统可以根据该法,对于与外国或外国人有利害关系的外汇管制,国际支付以及货币、证券和财产的转让或转移行使特别权力。
美国是全球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紧急动员机制自二战以后就已经制定得非常完善,当总统依法下达紧急动员令以后,各个政府部门就开始按照机制高效地运作起来,尤其是军队的动员机制是最值得称赞和学习的。
比如3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刚刚授权发起紧急动员以后,美国防部在当天便开始下达紧急动员命令,命令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给在编的80余万预备役人员,命令发出当天就有超过10000人回复邮件表示将遵从命令,其中有9000多人当天便来到指定地点报到。
曾有国内自媒体因此发文嘲笑美国“80万预备役紧急动员令是个笑话,只有9000多人响应”云云,颇有幸灾乐祸之意。
其实他们还是太年轻了,美国是由一群非常有血性的人组成的,特别是那些已经现役退役部队,成为预备役的老兵,一旦国家有难,他们“若有战,召必回”的决心和意识一点也不比我军老兵差,行动起来甚至比咱们更高效。
截止3月29日,也就是命令发出的第三天,美国已有22个州和2个美属领地批准起用双重身份指挥官,并授权他们指挥现役国民警卫队和州一级的预备役国民警卫队人员;50个州的州长,以及美属波多黎各、美属关岛、美属维尔京群岛的总督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市长,都调动各自的陆军和空军国民警卫队来协助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全美来到指定地点报道的预备役人员超过了12万人,截止4月2日,美国响应国家紧急动员令的预备役部队总人数已经接近20万人,这也是老毛子的侦察卫星发现美国本土军队调动异常的原因所在。
可见美国的紧急动员能力时非常强大的,我们不要因为国家在抗疫战斗取得胜利以后沾沾自喜,甚至还嘲笑别人,毕竟美国曾经在二战时期就成功进行国全国战时总动员,以一国之力支援全世界27个国家抗击法西斯并取得胜利,所以我们应当要保持谦虚的心态在学习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
▼下图为通过飞机机动驰援疫区的军队医护工作者,我国在抗疫期间也进行了相关动员,只不过因为很快战胜疫情,所以只动员了地方和军队医护专业人员组建国家救援队,预备役的动员做为后备方案且始终没有被触发启动,美国就不同了,由于错过了最佳抗疫窗口,其全境爆发疫情,所以必须动员预备役这样的后备力量。
美国本次紧急动员大批预备役人员集结与战争无关关于预备役的紧急动员,很多读者脑海里产生的第一种猜测便是战争,毕竟在预备役部队的前面还有现役部队,如果做为后备军事力量的预备役都被动员了,那岂不是说明现役部队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满足国防需求了?
其实这种猜测本身没有错,预备役的确是做为国家战略支援力量,如果爆发战争,这支力量将会被号召起来,随时准备投入到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要么是战略预备队备战,要么是直接转入现役参战。
然而国家所面对的威胁并不仅仅是硝烟弥漫的战争,任何一种对国家安全以及社会稳定产生威胁的因素都能成为预备役被动员起来的理由。
比如当下美国已经失控的新冠肺炎疫情,官方披露的确诊人数已经突破20万人,就连美军现役军人中的确诊人数也开始突破1000人,美国整个社会已经陷入恐慌,军队也存在崩溃的风险。
最关键的问题是美军长期在海外的驻军兵力达到30万人,占比超过美国军队现役总兵力的45%,这就意味着驻扎在本土的军队兵力极为空虚,倘若抽调现役军队来进行抗疫,那么美国的国防就形同虚设,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国家安全问题。
但是美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疫情重灾区,仅凭民间力量是不足以应对的,如果这个时候美国政府还不进行有组织的抗疫,新冠病毒将会席卷整个北美,失控的疫情有可能最终演变成失控的社会秩序。
换句话说新冠病毒对美国威胁已经超过了战争,该国领导人必须带领人民像面对战争一样来面对疫情,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之下,动员预备役是合情合理的。
世界上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曾经在危急时刻动员预备役,其中我国表现得最典型,比如说1998年抗洪救灾,国家不但调动20万人现役部队参与到救灾中(包括武警部队),而且预备役和民兵也动员了近50人。
2008年抗震救灾更是如此,除了动员民兵和预备役以外,甚至租赁国外大型直升机、大型运输机以及侦察卫星来参与救灾。
国家在面对大型灾害、险情、疫情时都会动员包括预备役在内的力量参与救援行动,每次调集这些力量参与或驰援时情形基本上与战争动员无疑。
而美国此次动员80万预备役人员投入到抗疫行动的情形与我国数次调动力量救灾完全相同,其性质与战争一至,但是本质与战争无关,过度解读只是一些为博人眼球的做作表现。
▼下图为美国纽约某医院正在使用叉车装运因感染病毒去世的病患,由于感染范围太广,确诊人数逐日上升,只能动员预备役力量投入到疫情抗击中。
预备役紧急动员的方法预备役虽然在完成集结之间基本与平民无疑,但是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接受过军事训练或参与过战争。
一旦将这些人聚拢在一起并进行组织和武装,那么“人员”就会转变为“兵员”,一支军队就组成了,这也是预备役能够成为国家战略预备力量的原因,同时也是俄罗斯热炒并夸大美国预备役人员的动员与调动的原因。
由于预备役人员存在着组成军队的巨大潜力,因此对其进行动员是需要满足条件的,而且动员规模也是有限制的。
满足动员预备役的条件如下:第一、国家安全正在受到严重威胁(必须是正在进行时);第二、国家现役军队无法满足应对需求;第三、国家拥有完整的动员机制;第四、国家拥有完整的保障机制;第五、国家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动员行为。
就像此次美军的预备役紧急动员,动员的背景是全美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威胁,该国整个国家的医疗资源已经接近枯竭,病毒确诊人数正以每天超过10000人的速度递增,如果感染势头再得不到遏制,整个国家将会陷入混乱。
美国所面临的威胁已经超过战争,比如说截止今天全美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已经达到5758例,要知道在为期10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阵亡人数也仅为4497人,所以预备役紧急动员的第一条件是满足的,至于第二条件在上述中已经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
第三条和第四条对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而言是最基本的国家战略准备,他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已经表现得淋漓尽致,目前这样的动员条件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只有我国可以匹敌。
第五条则是进行紧急预备役动员的准则,美国在此次80万人的预备役动员过程中已经将它完美体现出来了:首先,在满足第一条件以后,做为最高统帅的美国总统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利向国防部授权动员预备役,并明确规定动员规模不超过100万人;其次,国防部在得到总统授权以后向所有预备役人员下达动员命令,与此同时按照紧急状态预案将预备役人员组织起来,想做战一样在同一指挥和部署下执行抗疫任务;最后就是后勤保障机制的启动,虽然国家暂时不会为预备役人员发工资,但是几十万预备役人员的吃喝拉撒总是要管的,而且由于抗击疫情的特殊性,个人防护用品的重要性与枪支弹药一样重要,这些都在每时每刻考验着美国的后勤保障能力。
▼下图为伊拉克战争期间被召回的预备役人员被编入国民警卫队(美帝俗称“止损”),虽然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兵力严重不足,但是该战争不满足动员条件,因此军队只能以召回的形式“雇佣”这些老兵重回部队参战(支付高额工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美国确实在3月27日开始了预备役紧急动员,根据美国总统的授权,美国国防部获得动员规模不超过100万预备役人员的权利,至于80万人只是老毛子通过侦察卫星发现的美国军队调动情况分析得出的大概人数。
第二、美国此次紧急动员和调动预备役人员的行为与战争无关,其目的是将这些预备役力量投入到已经失控的疫情当中。由于国家层面的失误,致使目前美国抗击疫情的形式不容乐观,美国专家甚至预测全美将会有超过上百万人感染新冠病毒,死亡人数有可能超过20000人。由于医疗系统接近饱和,且美军现役力量已经不足以支持抗疫需求,所以美国总统才紧急动员预备役力量。
在抗击疫情期间,曾有日本记者这样评价我国的动员能力:数天之内组织规模为14万的人员投入到疫情抗击工作中;一道命令下来,各省市开始大规模援助这座城市;同时十多亿人自觉进入抗疫状态~~~这样的动员能力除中国以外只有美国能做到。
很显然日本记者的评价是十分客观的,然而我国本次动员对象只是国家应急救援力量,启用部分国家战备物资,而预备役以及民兵并未动员起来。
美国就不同了,由于疫情已经失控,中国模式的动员和救援已经不适合在美国开展,所以美国只能将做为国家战略预备力量的预备役紧急动员起来投入到疫情抗击中,这意味着如果87万预备役人员全部动员启用以后疫情势头仍然得不到遏制的话,美国将面临着军事资源像医疗资源一样枯竭的危难局面了。
▼下图为驻伊拉克美军正在从K1军事基地撤离,该基地在3月底正式移交给伊拉克军方。如果美国国内动员起来的80万人预备役力量都不足以满足疫情抗击需求,那么美国只能从海外基地驻军中抽调兵力回国,届时世界格局就真的发生巨变了。
怎么表达若祖国有难必回?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祖国召呼,速速返回
需要什么手续或者证明吗?
军人,一个神圣的职业;部队,当兵人一生中的第二故乡。那个曾经挥汗如雨,呼号声如雷,生活极其有节奏的地方,时时刻刻在当兵人的心中梦莹缠绕。虽然退伍多年,我们依然能够很清楚的记得那里的角角落落,有得时候我们做梦都想回去,在曾经训练流血流泪的地方去看看,去感受一下当年那个激荡的岁月。
现在想想,我退伍也有七八年了吧,虽然离我现在工作的地方很近,因为生活、工作的原因吧,却很少去过那里,有得时候,我会忍不住通过卫星地图,寻找那个难忘的地方,从地图上寻找曾经摸爬滚打跑道,寻找那个曾经半夜三更被战友叫起来站哨的大门口,虽然看起来很模糊,但心中的位置却能够清晰的回想起来。当我空闲的时候,我会在电脑的卫星地图上把曾经打过树叶的树一颗一颗的去数,把曾经跑五公里的野外跑道一尺一尺的去量,感觉人生有这样的经历是多么的幸运。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我这个兵已经流到地方七八年了,但曾经的战友还有几个在哪里,依然坚守保护祖国的神圣岗位。有时候,我们在电话中扯一下当年的糗事,说说连队现在的趣事,因为是保密场所,很多东西战友都不说,我也不怎问。有时候,战友也让我回哪里去看看,看看我们当年比拼过的地方。所以,在前一段时间,我驱车前往,因为还有几个同年兵还在,到了部队门口,联系同年兵按程序接我进去。
部队的变化很大,看到曾经挥汗如雨的训练跑道和其他科目的训练场所,我脱掉上衣使了一下,体力大不如以前了,很多的科目已经力不从心了。岁月真是一把刀子,它无情的掠夺了我的青春,抢占了我的年少,留下的只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和额头一道道很深的纹路。
其实,去部队有很多的方法,你可以提前给你部队的政治部发个函,问一下该准备的东西,然后按要求准备即可。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魏晋风流人士到底有多风流?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那时,无论是皇家还是民间,都推崇玄学即: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儒家教条思想在这一时期受到挑战,很多名人风流人士视传统儒家礼仪为无物,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提倡解放教条主义,活出真性情。
魏晋名士的率真旷达、超拔脱俗、爱惜个性的情怀,以及对内心和天地间自由的寻找,恰恰是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所缺乏的东西。
魏晋风流人士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层:
第一阶层:以曹家和司马家为代表的皇家。
最有名的典故是在“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葬礼中,魏帝曹丕要求一起吊唁的文武百官学驴叫,只因为王粲生前最爱听驴叫。想想那个场面,葬礼在儒家教条中被高级重视,人人都在痛哭流涕以表达哀思,可是皇家代表人却公然无视这肃穆端庄的氛围,用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哀思---学驴叫,而且据推测,估计是曹丕先学驴叫,其后文武百官也一声接一声的叫起来。
司马昭也是玄学推崇者,很护玄学臣子,如阮籍。阮籍在其母丧期,仍然出席宴席并照样吃酒吃肉,这在儒家看来是大逆不道,有人参阮籍,可是司马昭却说,阮籍是有病在身,守丧时期喝酒吃肉是可以被原谅的。
阮籍母亲去世他并非不难过,相反,在母亲葬礼中还痛哭的吐过好几次血。在阮籍看来,亲情是人伦至亲,根本就不需要儒家的繁文缛节来证明是否孝顺,孝顺是出于真心,而不是出自礼仪。
第二阶层:以世家大族为代表的王家和谢家。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这里的王家和谢家就是我们要讲的这两大家族。
王家出了很多名人,王羲之和他的两个儿子王徽之、王献之被称为“一门三杰”。
王徽之最有名的典故就是“雪夜访戴”,讲的是王徽之半夜赏雪,一人觉得无趣,就乘船去找戴安道,到了门口却又回去,问缘故,他说:“乘兴而来,尽兴而返回,何必见戴。”
谢家的谢安被称为“风流宰相”,喜隐居,因为家族中有人战败,为挽回家族声誉和地位而出东山,“东山再起”由此而来,李白有诗云:“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在指导淝水之战(东晋八万对少数民族前秦八十余万大军)中淡然处之,捷报来时他正在与人下围棋,看完捷报之后他脸色未变,直到下完,别人问他什么事,他才说,小辈们打了胜仗而已。由此可见,谢安的定力可以做到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
第三阶层: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民间。
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在竹林七贤之中,我就说说刘伶。
刘伶长的又矮又丑,只有一米五左右,又邋遢,却能成为竹林七贤之一,主要是因为喝酒,他是靠喝酒而出名,喝酒喝出了真我,喝醉了还要裸奔,有一次在自家喝醉又在家裸奔,刚好有人来访,看他这样就批判了他几句,估计说他有伤斯文之类的,刘伶呢,不但不羞愧,还说:“我以土地为屋,以房屋为衣裤,你们怎么跑我衣裤里?”
刘伶喝酒是真爱喝酒,一次他病了口渴,问妻子要酒喝,妻子说喝酒伤身,发飙要他戒酒,把家里喝酒的器物都砸了,刘伶见状只好说:“好吧,我发誓戒酒,但发誓要有发誓的样子,你去准备发誓要用的酒肉。”妻子兴致冲冲的准备好,等着刘伶发誓,可刘伶拿起酒就喝,嘴里还念叨着:“神明啊,我和妇人说的话不算数。”
李白诗云:“自古圣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大概是向刘伶致敬吧。
日本诗人 大沼枕山说:“一种风流吾最爱,魏晋人物晚唐诗。”
我想,在当下的时代,我们追寻魏晋,是因为那一代名士人格独立、精神自由、性情率真、爱惜自我,他们高旷美好的品格,透过千年的时光震撼着我们的内心。我们追慕,是因为我们缺乏、我们迷失并准备在污浊中继续执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了解人生的真相;我们怀念,是因为我们的祖辈曾经拥有远比我们纯粹的深情。
百发百中是何意?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文言文的解释是:陈尧咨擅长射箭,射出去一百次就会中一百次。1、这句话出自文言文《陈母教子》,全文是:陈晓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2、翻译:陈晓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晓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晓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坐的人没有不叹服的。”
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3、《陈母教子》是元朝关汉卿的作品。写了宋代冯氏教子读经,三个孩子先后皆中状元的故事。全剧共四折一楔子。剧情是:冯氏有三子陈良资、陈良叟、陈良佐,一女梅英。冯氏训子读书甚严,盖状元堂令其苦读。
朝廷开科选士,大儿、二儿先后中头名状元。
三儿夸下海口,以为必得头名状元。谁知状元另有其人,名王拱辰,后被冯氏招为女婿。
三儿陈良佐仅中探花,被冯氏痛责。陈良佐羞愧之下,发愤攻读,再次应试,终于得中状元,却因接受民财孩儿锦又被冯氏责罚。
寇准此时担负采访贤士之责,闻知此事,赞叹一门四状元,母贤子孝,奉旨加官赐赏。4、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元代戏剧作家,与 白朴、 马致远、 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最著名的是《 窦娥冤》。
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单刀会》、《单鞭夺槊》、《 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他的散曲,内容丰富多彩,格调清新刚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