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帝国2股市,伦敦政经学院经济与管理硕士和帝国理工金融硕士哪个好?
个人倾向帝国理工。
因为学校的全球排名更高。
不过找金融方面的工作的话,LSE可能好点,因为有校友。
帝国理工的金融硕士非常好,商学院排第一的专业,更重学术。
如果为了名气,世界排名的话,帝国理工好。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改变?
花呗一分为二很正常,这是化解风险非常必要的一个过程。
而花呗之所以要1分为2,最根本的原因是出于监管的要求,让花呗回归到金融的本质上来,而不是打着科技金融的旗号去放贷。以前花呗明显有游离监管之外的嫌疑,因为花呗的放款主体是重庆蚂蚁小微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但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只有几十亿,而花呗的放贷额度却达到几千亿,这个杠杆率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花呗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金融工具,那就是ABS(资产证券化),也就是花呗将用户放款资产作为抵押物,向其他金融机构借钱借钱,用户借款越多花呗可用于抵押的资产越多。也正因为有这个工具,所以花呗一直能够不断地扩大杠杆,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注册资本是30亿,按理来说,利用自有资金,它最多只能放30亿的信贷。但是蚂蚁金服跟银行搞起了所谓的联合贷款,从银行哪儿获得了2倍左右的拆借资金,如此一来可利用的资金就达到90亿。利用平台强大的用户流量,蚂蚁金服很快就把这90亿给放出去了,然后再通过ABS这个工具,拿这90亿债券去抵押,又可以借到90亿的资金。更关键是的前几年我国没有规定ABS可以循环多少次,因为普通企业撑死了只能循坏10次,而蚂蚁金服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大大提升了资金的流动性,结果经过多次ABS不断的循环滚动,如此一来,花呗只需要几十亿资金就可以调动几千亿的信贷规模,其杠杆率可以达到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种做法纵观整个金融市场,任何一家正规的金融机构都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比如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杠杆率也只不过是12倍到15倍之间。蚂蚁花呗这种高杠杆率,在用户还款良好的情况下倒是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假如未来出现一些极端情况,比如短期内大量的用户没法还钱了,其造成的风险是非常大的。为了避免这种风险,这两年监管部门一直加大对蚂蚁借呗和花呗的监管力度,甚至在蚂蚁金服准备在科创板上市之前被叫停了。而在蚂蚁科技上市之前,监管部门还出台了网络小额贷款监管管理条例,这个条例分别从网络小额贷款的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杠杆率,负债率等多个方面去约束网络小额贷款。按照《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第十二条规定,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这条规定大幅降低了网络小额贷款杠杆率,网络小额贷款发行ABS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另外根据第十五条规定,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开展助贷或联合贷款业务的,应当符合金融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业务规则,并且符合下列要求:(一)主要作为资金提供方与机构合作开展贷款业务的,不得将授信审查、风险控制等核心业务外包,不得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或与其共同出资发放贷款,不得接受无担保资质的机构提供增信服务以及兜底承诺等变相增信服务;最终为了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蚂蚁金服只能对旗下的拳头产品借呗和花呗进行变革。一方面是蚂蚁金服重新成立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用于承接自有资金放贷业务;另一方面对于蚂蚁金服跟银行合作的联合贷款要进行品牌隔离,由银行提供资金的信贷产品,要跟蚂蚁金服自有资金提供的信贷产品分离开来。在实行品牌隔离之后,花呗和借呗都是一分为2,其中花呗分为“花呗”和“信用购”,这里面花呗是由蚂蚁消费金融自有资金放贷,而“信用购”则由各大银行放贷。在实行品牌隔离之后,用户可以清晰地知道哪些钱是由蚂蚁金服自己放款的,哪些钱是由银行放款的,这样可以把蚂蚁金服的风险跟银行的风险分开,而不是像以前那么模糊,导致很多人都以为所有的钱都是蚂蚁金服自己放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识别度,更关键的是可以降低蚂蚁花呗的风险。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金融硕士毕业回国能找到投行的工作吗?
可以找到投行的工作,投行的工作很好找的。
谁能给一些模拟经营类游戏啊?
金融帝国2, 你如果想类似于一代一代传承那种,就是经典游戏 皇帝! 你如果能把一个国家模拟好了 也是一种挑战,话说我玩过你以上的游戏了。
但是皇帝还是比较费脑子。
还有金融帝国2。
玩模拟经营多了 也就应该开始玩点有内涵有挑战的了。
美国从这场代理人战争里得到了什么?
俄乌战争爆发,最终谁才能笑到最后,成为真正的赢家?不断拱火的美国,究竟想做什么?美国会不会成为这场战争最终的大赢家?还是如人们所判断的,成为美国霸权衰落的加速器呢?
不管战争的结局如何,可以肯定的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他们都不会是赢家。
如果不是咄咄逼人的北约不愿意给俄罗斯一条活路,俄罗斯是不可能发动战争的。
因为战争的后果很严重,让脆弱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甚至用雪崩来形容都不为过。
俄乌开战首日,俄罗斯股市暴跌近一半,至今不敢开盘。
数天后,卢布暴跌,民众排队将卢布换成美元、黄金、人民币。
更不要说欧美国家各种毫无底线的制裁接踵而至,俄罗斯各行各业受到的打击都是巨大的。
就算最后赢得了战争,俄罗斯也只是保证了自己战略安全的底线。大量资金、人才流失是不争的事实。
俄罗斯没有赢,乌克兰更是输得一塌糊涂。国破山河碎,越来越多的乌克兰人离开了自己的国家,也许等你们再回来的时候,这里已经不再是自己的祖国了。
俄乌鹬蚌相争,真正渔翁得利的大赢家似乎只有美国。
美国为什么要鼓动全世界制裁俄罗斯?
美国搞垮俄罗斯,腾出手来,就可以马力全开,对付中国,在现在的舆论环境中,似乎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但是事实上,美国这么做的目的,没有这么简单。
要知道,一场远没有结束的贸易战,让美国认识到,他已经没有实力对东方觉醒的巨龙颐指气使了,为了挽救自身的危机,保住美元霸权,必须尽快找到另一只待宰的羔羊。
美国拽了拽手上的绳索,看向了身后的的羊圈,离得最近的那只叫日本的羊,几十年了,被薅光的羊毛稀稀拉拉还凑不出一双毛袜子。
这时候,俄罗斯和欧洲就成了不得不利用的两股力量。一个有枪,一个有钱。
俄乌战争的爆发实现了美国的战略,欧盟成了惊弓之鸟。
美国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可为什么还要对俄罗斯下如此重手制裁?
俄罗斯资产暴跌,美国在俄罗斯的资产也暴跌。
苹果、亚马逊、波音、谷歌、通用、福特、耐克、可口可乐等等全部开始退出俄罗斯市场。
甚至脸皮也不要了,体育无国界、音乐无国界、言论自由等等“普世价值观”,这些西方世界标榜的立世之本,全都扫进了垃圾堆。
美国的目的其实已经达到了,可为什么还要对俄罗斯下如此重手制裁,一副欲置之死地的模样,难道美国不怕没了俄罗斯这个共同的假想敌,天生反骨的法国和德国,从此和它分道扬镳吗?
伤敌一千,自损也有八百,美国不得不这样做的
唯一原因就是:俄罗斯是产油国!而石油结算的老大是美元!
布雷森体系崩塌后,美国迫使欧佩克采用美元作为全球石油的结算货币。这让美国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个金融帝国,维持至今,你可以不喜欢美元,但你不可以不喜欢石油。
2003年3月20日,美国对中东产油大国伊拉克发动战争。7年的战争中,美国花费了7630亿美元,却没有从伊拉克运走一滴石油。
难道当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拿给大家看的真的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不是洗衣粉?
美国发动战争不是为了石油,而是为了美元。
当战争响起的那一刻,国际油价就剧烈上涨。原油价格从战争前的40美元每桶最高涨至160美元每桶。石油的价格翻了四倍,美元的结算也翻了四倍。
当年的中国用来购买石油的外汇储备是10亿美元,当石油价格是40美元每桶时,中国可以买到2500万桶石油。但是当石油涨到160美元每桶的时候,10亿美元只能买到四分之一的石油。一个国家发展离不开石油,中国只能拼命出口商品换取更多的美元,从而购买石油。
而美国只需要开动印刷机,给你一张张绿纸。这远比从伊拉克运油、储存、提炼、售卖来的香!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俄罗斯是世界前三大产油国。俄乌战争爆发,原油的价格又涨到了120美元每桶。
不仅仅是原油,几乎所有的大宗商品都在狂涨。
只要你用你买,就要用国际货币去结算。
只要全力制裁俄罗斯,就能不出一兵一卒把“战火”烧到俄罗斯。俄罗斯无法短时间脱离战争的泥沼,局势会越复杂,大宗商品就会越涨,美元结算的需求就会越高。
你可以不喜欢美国,但你必须手上有美元。
你说欧元现在能和美元分庭抗礼?不用美元用欧元可以吗?
用脚趾头想一想,为什么美国刚刚从阿富汗的泥潭中脱身,却又急切地挑唆起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战争呢?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欧洲应该不会忘记科索沃战争吧!
1996年,科索沃战争爆发。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八国联军对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了大规模的空袭,很奇怪,为什么科索沃战争爆发三年后,美国和北约才介入?因为就在这一年的1月1日,欧元正式发行。
欧洲国家原以为美国是来协助他们维护西欧巴尔干半岛地区的稳定,可是战争打完后,欧洲才发现上当了,欧元兑美元的汇率从1.1跌到0.9,至少有1万亿美元资产从欧洲流入美国。
美国在名正言顺中让欧洲吃了一个哑巴亏。
可是咱们的欧洲小可爱们就是喜欢上当,而且当当都一样。
这一次,欧元又被打残了!
从战争爆发的那一天至今,欧元兑美元汇率极速下跌,已经和美元差不多1比1了,一大波资金准备逃离欧洲。
大家看到这里,应该知道美国为什么要鼓动全世界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了吧。
我们可以大概给美国算一下账。以石油为例:
2020年世界结算货币总量是3万亿美元。而美元占据国际货币结算的百分之四十,大概是一点二万亿美元。但2022年商品价格可能要比2020年翻了一倍,美元的货币结算就这么多了一点二万亿美元。
为了应对疫情,美联储也不过只印了5万亿美元。
另外,美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原油出口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小麦出口国。原油、小麦这些商品的暴涨本来就已经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一场战争,美国的商品卖了好价钱,美元需求量增长了,大量美元流入美国避险,打残了竞争对手,一箭四雕。
虽然美国现在面对高通胀、阶级矛盾激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美国收割世界财富的手段之多、能力之强令人惊叹。
美国如此热衷于挑起世界的混乱,就是巧取豪夺他国财富,通过掠夺他国财富,使美国一直占领全球食物链顶端,控制全球听命于自己使唤与攫取,完成资本最大化的服务,
但是美国为了缓解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金融危,肆无忌惮的收割他国,以缓解经济和国内社会压力,会迫使他国,甚至它自己的盟友在去美元,科技独立、反霸权等方面,去另寻和发现可靠的国际伙伴,免得将来有一天,自己再一次变成那一颗绿油油的韭菜。
此次的俄乌之战,将成为美国收割后折戟开端,如多米诺骨牌一般,让全球各国都清醒的认识,美国只是一个利益的驱动和享有者,不是一个值得依赖和信任的长久伙伴,不管是被收割后极具惨状的欧盟,还是全球主流国家,都将以自己的方式避免被劫持被收割,从而让老美在未来继获利变得更难甚至不可能。
那时,美国的霸权伎俩,终将反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