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ol贴吧,王者荣耀诺言上热搜引发厂长粉丝不满?
大家好,这里是正经游戏,我是正经小弟。
4月15日晚上,《王者荣耀》KPL职业战队EstarPro的官博被LOL玩家强势“占领”。今天“厂长”这一热搜更是直接空降到热搜第6。
原来是因为该战队边路选手“诺言”在昨晚的比赛中凭借出色发挥登上了热搜,但这名选手的ID却与《英雄联盟》EDG战队的明凯外号“诺言”直接重复。这在不少人看来“蹭热度”、“不尊重前辈”的行为,引起了厂长粉丝的不满,也引来了大量LOL玩家的吐槽。
此前“诺言 颜值”上热搜时,就有不少粉丝吐槽:“什么情况,还以为是我们7酱”“冲着7酱进来的,这热搜什么鬼”。
这次带草莓颜值和厂长出场的热搜可以说是直接在粉丝身上点了火。厂长粉丝和LOL玩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而边路选手“诺言”的粉丝也不遑多让,和部分《王者荣耀》的玩家一样,表示并不认识EDG厂长,认为LOL玩家所说的“盗取”ID、“窃取”ID属无稽之谈,“重名的人多了去了,谁蹭热度可不一定。”
两位选手的重ID一事,继而引发了两款游戏粉丝的互掐,且愈演愈热。甚至有王者荣耀玩家发出“八点爆厂长吧,挖坟,疯狂发帖”的讯息,LOL玩家则回怼“谁爆谁还不一定。”当然路人吐槽此类行为太过于“幼稚”。
而关于边路“诺言”重名EDG“诺言”一事,解说管泽元表示在霜通知吃瓜后想发点观后感:
对此小弟只想说,我厂真是人在家中坐,热搜从天上来啊!然后小弟也想被霜通知吃瓜!羡慕了!
还有不少厂长粉丝举报厂长上线了,怀疑他是来吃自己的这波瓜的,小弟码字都忍不住不厚道地笑了。厂长黑粉们也调侃:“撕得我都要变成厂长亲妈粉了。”路人也感叹:“厂长真爱粉黑粉,四舍五入都是他粉丝啊,贯彻‘我的人只能我来骂,其他人闪开’的宗旨,爆笑了。”
最后呢,小弟希望粉丝能够就事论事,不把个人或战队的行为上升到所有战队乃至整个游戏和游戏玩家身上哦!最后!附我厂图片镇个楼:
小弟有话说:电竞美好环境,由......算了惹不起惹不起!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王者荣耀和英雄联盟同时掉进水里,你会救哪个?
为什么CSGO在中国不温不火?
谢邀。CSGO不是不温不火,而是老了。这款游戏已经风靡十多年,又是电子竞技代表项目,但不可否认如今看的人比玩的人要多,游戏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因此它只是被高高架在了神坛而已。枫叔steam库里的游戏,每个都能看到好友也拥有的情况。唯独CSGO,是几乎每个好友都拥有的产品。
可以说,从PUBG火了以后,很多人的steam里可能没有CSGO,也有个PUBG。但在PUBG火之前,绝大多数只有一个游戏的steam玩家,里边趟的就是CSGO。CSGO的普及率实际非常惊人,steam玩家几乎当年人手一个。但是玩的越久,技术越精,你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另外一个制约你进步的因素,那就是时间。
很多人为CSGO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玩CSGO的时间越来越少,而新接触steam的玩家,也不再单纯为了CSGO而来,他们有为了DOTA2而来,有为了R6而来,有为了吃鸡而来,有为了PUBG而来,和我们老一辈玩家相比,年轻人接触steam有了更多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CSGO只有每年大行动上线的时候,才会上一下热销排行,其实还是老玩家们捧场。因为在大行动之外,CSGO在热销前几页几乎是常年看不到的情况。
最后,就是模式的老套。CSGO太老了,这个模式很经典,但也很制约它的发展,或者说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为什么G胖要给CSGO更新大逃杀模式?还不是为了吸引新人,可惜游戏太老套,加入大逃杀不伦不类,搞的新人不感冒,老人觉得多余。这是游戏多年来品牌塑造的玩家共性,无法立刻去改变。
枫叔经常用育碧的R6做比较,为什么R6可以一年比一年好?因为它加入了赛季模式,探员更新,大家有个盼头,想知道下一年出哪些新探员,新探员有哪些特性,搭配对战术有什么影响。而反观CSGO,大行动就是给你升升级别,拿下年度勋章就完事了,其余内容除了皮肤什么都没改变。久而久之,R6有新人不断涌入,老玩家保持新鲜感。而CSGO沦为资深玩家怀旧品,二道贩子聚集地。
为什么有的人愿意花好几百买游戏?
我买过游戏、冲过点卡,往网游充大几百?NO!
我买游戏是因为我觉得这个商品的价值值得我去购买,我在乎的是商品本身的价值和我自己对其价格的评估是否能契合。
我自己steam上买过十来个游戏,加起来五六百的样子。也有几个游戏买了之后基本上没玩过几次,但是丝毫不影响“这个游戏是属于我的”这种观点,我玩不玩它都在那里。
1.性价比往网游里面充钱,获取的是装备、等级、经验的提升,这种提升是有强烈的对比性的,目的是通过金钱的投入获得比别人更优势的方面,本质上也是一种投资,但对我来说不值得。
2.公平性无论我给网游里面充多少钱,总有人比我充得多,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装备、道具在游戏开发运营厂商那里只不过是几个参数而已,充多的比充少的厉害,充了的比没充得厉害,不太美好。
3.诱导性大部分网游往往具有很强的诱导性消费,玩家就像是矿洞,每天挖一点每天挖一点,挖光了就换个地方挖。
4.不可持续性等到一个服务器或者游戏区失去挖金能力的时候,他就会被厂商无情地抛弃掉,本质已经不是在玩游戏了,是在玩钱。
5.质量由于盈利模式不同,大部分网游本身的制作质量并不精良,但是它却有一套“迷人”的游戏机制,让你深陷其中。
列了这几条并不是把网游和主机游戏或者单机游戏分别看待,而是在中国游戏市场上从最开始的不做网游就是傻子,到后面的不做页游就是傻子,真正用心做游戏,不蒙人的厂商已经不多了,以南山必胜客为例,做到好没有推广的好,比啥都别跟我比有钱。
如果玩一个单机游戏不收钱,却让你在里面花钱买买买,你会愿意吗?
玩游戏时有没有让你热泪盈眶的瞬间?
玩游戏时肯定有热泪盈眶的瞬间,但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游戏,而且大多数都是单机游戏,它们有着极强的剧情故事和世界代入感,非常容易让人融入其中,特别是一些传承系列的游戏,如《最终幻想系列》它的很多作品都感触了不少人。而小编玩过的游戏中,有很多类似的剧情,他们都非常的感动。
《刺客信条4:黑旗》这款游戏的结局在我心目中是最感动的,特别是安妮唱歌接女儿那段,曾经战死队友仿佛都已经被复活(游戏幻想)。可能没玩过这款游戏的读者看不出感觉,其实说白了就是一段刺客的成长经历,在漫长的“刺客之旅”中它们得到了荣耀、金钱,但是回过头却发现它们失却了更重要的东西:爱情、亲情甚至是失去“自我”。
《巫师3》作为小编玩过最丰富剧情的一款游戏,它的感人应该是理所当然的,特别是一个叫“死狼”的结局,在这个剧情中主角的至爱、至亲都不知所踪,而最后主角杰洛特自己也不如人意。而死狼的剧情也告诉了玩家,人要学会且行且珍惜,当你有机会时你就要去珍惜,不要等到一切都无法挽回时才去有所为。
《仙剑奇侠传98版》(仙剑第一部刘亦菲饰灵儿版)以上的一些游戏说了不懂,那么这款游戏应该大部分人都懂把,即便没有玩过游戏,也应该看过《仙剑奇侠传1》这个“虐心”的电视剧,但这里我们说游戏,因为电视剧和原著差别很大。在游戏的结局中,灵儿与拜月水怪同归于尽,完成了女娲的宿命,战斗结束后李逍遥带着悲伤返回故土,在途中遇到了打伞抱着孩子(灵儿的孩子)的林月如,结局动画到这里就结束。其实这个游戏的结局道理每个人体会的不一样,而小编理解的就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即便在一夫多妻的古代,一人对“爱”的选择总是要负责到底的。
更多精彩好玩的单机游戏、单机手游,请关注“奇趣杂游”CSOL中的丰厚大奖是什么梗?
这是在CSOL贴吧流行起来的,是玩家在贴吧中每天发帖都会带一张丰厚大奖的图(如下图),以此来跳调侃CSOL官方,之后就慢慢变成了玩家口中的丰厚大奖。18年年初官方可能注意到了玩家对丰厚大奖的调侃,就推出了100芯片免费送的活动,只要2月11日号晚上8-9点在线并在线时长满20分钟,就能领取。虽然这次的T50荣耀芯片是首次亮相,但是它除了不可获得新年集字与奖励欢乐积分外,其构成与T50蓝钻芯片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