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虚拟炒股,怎样识破投资骗局融资骗局?
先抓住最根本的一条,收益率是否畸高。怎么衡量收益率是畸高呢?参照正规金融市场的收益率即可,目前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在3%左右,债券基金的收益率在5%左右,信托、资管计划收益率在8-10%左右,这些都是相对可靠的理财产品。假如有理财产品的的收益率达到了15%以上,一般对这些项目就要十分小心了。现阶段国内的市场环境下,除了极个别的房地产、个别融资的项目能够达到10%以上,几乎很少有理财产品可以无风险达到10%以上了。永远记住一句话,天上没有免费的馅饼,畸高的收益率背后必定是高风险。
另外,投资融资诈骗,无外乎有这几种形式:
1、参与项目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例如考察费、会费、介绍费等,还没有实质进入投资环节,就要求各种前期费用,且不予退还。
2、宣称有内幕信息,有着常人所不知道的特殊渠道和方法,而且还能够获得政府支持。大家要想,有真正的内幕信息,他们还会想到普通的老百姓吗,自己早就借一笔钱,自己偷偷地发大财去了。
3、宣传一些新概念,数字货币、区块链等等,搞一些人们看不懂,但大家也指不出错的东西。
4、投资推介会就搞得华丽异常,整个介绍会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就是一个劲地在宣讲心灵鸡汤,讲述一个个“财富故事”,让大家听得热血沸腾,仿佛自己变成富翁也指日可待了。这种没有实际理财产品内容,全都是心里鸡汤灌输的,尤其小心,这些往往就是金融骗局了。
希望我的回答大家能够喜欢,也欢迎大家留言与我进行讨论。
40价位出手买入几亿桶石油?
小编一直认为专业的事情就要交给专业的人做,那么前几天我相信中国银行及其国内期货大佬应该都被当成韭菜被美国的做空机构给割了,相关的5月原油期货最低到了每桶接近负40美元,这个意思是说,你不仅可以拿到一桶原油还可以拿到40美元,那么这里就有很多不太懂期货的朋友就会问到,这明明是一件好事,为什么会让中国银行及其期货大佬让别人割了韭菜?
那么小编把这个概念幼儿园化,因为前段时间油价的大跌有国内的网友却认为未来国际原油价格会有回到曾经的水平,这个时候就抄底进入,假设某人是在每桶一美元的情况之下买了1000美元那么也就是1000桶,这个时候他高兴的入睡了,他认为未来这每桶绝对会涨到10美元以上,可是等他睡醒之后却傻了眼跌到了每桶-37.63美元,也就是说你不仅亏掉了,之前的1000美元你还得再多出1000×37点63美元。
那么这个时候有人就想起了中国首富马云,他既然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在价位最低的时候选择入手,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在跌破每桶付37.63美元的时候,已经是交易的最后一天了他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好,如果就算他意识到这件事情选择去入手原油期货,那么他也没有足够多的时间马上去准备轮船,从中国跨过太平洋到美国去把原油运过来。
就算他有足够的时间有足够大的能力把原油运回来,原油这个东西性质极其的不稳定,比成品油还不稳定,易挥发,易点燃如果没有专业的公司去运输的话,在太平洋发生一点小意外,那就可能会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那就算他安全地运回到国内,原油要想变成成品油,它就必须要先储存,然后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才能变成成品油,它这其中的一个价格是不稳定的。
那么大家对这个话题还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面留言补充创作不易,还希望大家给我一个关注点赞,转发留言评论。
喜欢炒股的人都喜欢刷哪些app获取财经知识?
其实我原本不想分享出来的,想通过认证,那就把我自己的秘密APP介绍给大家吧。
一、开盘啦APP
说到这个APP就牛了,可以实时观看那个游资介入那个股票,那个营业部参与其中,可以用来观察游资最近喜欢在什么题材热点,有助于热点把握,废话不多说看图。
观察市场情绪,涨跌停家数、开板率、题材板块,总之功能强大到你不敢想象,自己去看吧。
二、财联社APP
这个就主要是当前市场信息的软件,信息特别及时,快速、很多我抓到的牛股都是从这里发现的,作为信息分析、题材热点、国家政策的把握是必不可少都神器。
三、问财APP
这款主要是突出查找功能,比如华为HMS概念个股有那些,5G题材、等等查找股票很方便,什么股票有什么信息,还可以按照技术形态如一样穿三线、阳包阴、功能也十分强大,就是一个股票百度一样。
分享到这里如果你还不给我点个赞,那就太不够哥们了,打字好累,作图不易,头条给我加V。
为什么原材料股市疯涨?
大宗商品市场铜、铁矿石持续突破新高,带动权益市场与原材料相关的化工、能源、金属板块也是双双上涨。周期行业得到市场关注,春节到现在有色、化工、板块涨幅居于前列。原材料上涨的行情让人联想到原材料上涨是否源于美元的大放水,其实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通胀预期的上升,通胀上升造成企业利润修复从而加大资本投资。
很多人认为放水就一定会产生通胀,这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者弗里德曼的观点,其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地方都是货币现象”。但是,从现在的世界各国的经济状况中,出现于这个理论相违背现象。日本货币政策已经负利率,通胀依然难有起色。欧洲的利率压在地板上,通胀还是难以抬头。货币与通胀的关系应该是,通胀需要有宽松的货币条件,但是货币宽松不一定会产生通胀,货币宽松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充分不不要条件。
原材料价格上涨源于需求拉动,随着疫苗持续接种,新冠疫情已经影响慢慢逐渐结束。疫情的逐渐修复使得需求快速扩张,在叠加上美国1.9万亿刺激使得全球的通胀预期开始快速回升。除此之外,由于疫情原因,海外的原材料库存相对较低,需求扩展供给紧缺造成上游原材料价格大涨。从历史的规律来看,库存周期一般滞后于需求周期1-2个季度,这就造成需求和供给之间出现较大缺口。
在上游原材料缺口确定的情况下,价格上涨需求上升时确定性事件。在加上有色、能源、化工的整体估值相较于白酒、医药、消费具有比较优势,估值相对较低,未来盈利确定的情况下基金开始从高估值板块进入原材料上游板块,从而造成顺周期板块大涨。其实不光能源、化工原材料板块,银行、地产最近涨幅其实也相对较高,只是日涨幅相对没有原材料板块大,容易被投资者忽略吧了。
从走势来看,大宗商品的价格与通胀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通胀起来企业盈利增加,盈利的增加推动企业开始扩大生产从而增加原材料的需求。原材料需求增加推动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如果在叠加上原材料库存处于低位,那么原材料的价格可能会涨幅非常惊人。
欢迎关注【财经基本面】头条号,这里会持续给大家更新好文,欢迎大家评论转发收藏点赞,谢谢!
买银行股真的能挣钱吗?
买银行股真的赚钱吗?答案是否定的,并不是买银行股都能赚钱,总体来说买银行股赚钱概率大,总体还是有亏有赚的。用近三年股市行情中看看银行板块以及个股表现数据就知道买银行股是不是真的赚钱,答案见分晓。首先看银行板块的指数,三年前银行指数在2015年6月牛市高点指数在8000点附近,目前三年后指数还在7909点,截止目前小幅下跌1%左右。而上证指数从5178点跌到目前最低2722点,大盘三年跌幅48%,而银行指数已经走强大盘指数47%,显然银行板块走势很强,买银行股是真的可以赚到钱的。
再来看看银行板块当中买到什么银行股是赚钱的;招商银行、宁波银行、工商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等这些银行三年来都是实现正收益的个股;
A股三年中实现正收益的银行股中招商银行涨幅最大,从2015年6月12日高点截止目前还有30%的涨幅,同步大盘跌48%实现走赢大盘78%;三年来涨幅第二的是宁波银行,三年来实现涨幅13%,同时也是走赢大盘61%;总共三年来实现正收益的9只银行股。
银行板块当中总共有26只个股,实现正收益的有9只个股,三年来实现正收益比率高达34.6%;所有银行个股当中能走赢大盘指数的比率高达90%左右;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来,买银行股是可以赚到钱的,只有个别银行股才走输了大盘指数,也就是说个别银行才是亏损的,如果你能买上不赚钱的那只能运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