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忠股市,任泽平说2018年投资股票?
对于题中提出的任泽平的观点及其分析,本人也是听说过也研究了一下,它体现二个问题:一是房地产近三年的走势;二是股市近三年走势,做为一个经济学家任泽平有他的观点和研究,但做为一个混迹于经济江湖多年的小民自然也有自己的说辞,下面本人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个人观点。 首先房地产近几年走势,经过前几年的调控、调整,虽然各层面场加大力度进行干预调控,但从效果来看不太好,特别是2017年下半年房价又开始大涨一轮,我所在三线城市涨幅达25∽30%,因此尽管房产税可能在近期推出,但由于政策、人口刚需等因素,2018年及以后房价会继续上涨,据本人通过各种因素推测,房价会涨至2024年,以后将可能下跌,因此不仅任先生说的2019年、2020年应该买房,2018年如果有条件也可以买房。 第二,股市近几年走势。从2015年沪深股市创高点调整以来,经历股灾期、熔断期然后进入漫漫熊途,特别是2017年以来,lPO大量发行,市场抽血严重,管理层畅导的价值投资未得到市场大面积响应,个股闪崩不断,中小创更是重灾区,经历2018年年初的大幅下挫,许多个股股价只有2015年的高点的二成至三成。许多人感觉应该到底,2018年应该有行情了(包括任先生),但本人认证市场还会继续探底千点右左,2018年行情将会反弹探底反复盘整,如同当年的2012年行情。原因有以下:1,市场出现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本公司说明离底不远,从历史上的底部特征来看,增持股被套后的低点才是一个底部。2,市场恐慌情绪仍有待提高等级至绝望级,大股东增持说明还未绝望,市场各路专家还未给出一个恐怖的心理难承受的低点。3,股价仍偏高,上轮行情底部时10元以下股票约占60%以下,小盘股几元的股票随处可见,但目前市场还远未至此,故市场仍可能探底。本人认为大底可能会出现在2018年年底或2019年年初,以后行情将逐步展开,因此2018年大量买进股票持有仍为时尚早,但可在2019年年初左右进场,2019年2020年做行情。 各位友友认为如何,欢迎转载,欢迎指正评述。
谢国忠预测股市最准?
当年喊空一战成名,不过兄弟你说他和巴菲特谁厉害,呵呵 他实战经验还不你呢。
中国现阶段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
大家好,我是勇谈。对于中国现阶段的房地产来说,到底有没有泡沫?其实答案多数人是有的,肯定有泡沫。只不过这个泡沫有多大?没有办法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毕竟房产泡沫产生的原因其实就是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矛盾,房价过高与人们实际收入之间的矛盾。借此机会简单谈谈我的观察。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肯定有泡沫,这点大家心里已经跟明镜似的什么是房产泡沫?这点大家需要统一下认识,简单来说就是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对于中国的房地产来说,目前的价格其实已经早已背离了实际价值,房地产“泡沫”是指由于虚拟需求的过度膨胀导致价格水平相对于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上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非理性上涨,一般来说我习惯于用GDP增速来作为房价是否有泡沫的参考之一,房价同比上涨不高于GDP增速,我们可以理解为无泡沫或者泡沫过小;反之就是泡沫过大。那么目前来看国内房地产泡沫有多大呢?几点观察:
我国房地产泡沫急剧扩大的年份其实是集中在几个年份,2008-2012和2016-2018年底。当然包括2003-2006年一段时间内国内房价也处于一种高速上涨阶段(部分时间段房价同比增长超过20%以上),不过当时的市场情况是房产相对供不应求,泡沫还是可以被市场需所消化的。泡沫开始急剧扩大的年份其实就是上图所示的2008-2012和2016-2018年底之间,基本上国内多数城市的房价在这个两个时间段房价都是实现了翻两番。经济快速发展也可以消耗掉部分房地产泡沫,不过可惜这么多年来我国GDP增速跑赢房价上涨的年份很有限。图上所示是近20年来我国GDP增速走势图,可以看到一个十分明显的走势,进入2010年后我国GDP增速开始走弱进入了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减弱意味着老百姓、企业的收入水平减弱,但是房价在这个阶段却迎来了几波大涨。
如上表所示,标注的年份也基本上是国内房产泡沫急剧形成的年份,其中2004年GDP增速为10.1%,同期房价上涨为17.8%;2009年GDP增速为9.4%,同期房价上涨为23.2%;2016年GDP增速为6.8%,同期房价上涨为10.1%;2018年GDP增速为6.7%,同期房价上涨为10.7%;正是因为这些差距才导致了国内房产泡沫急剧增加。
国内房地产泡沫到底有多大?这个不好说,只能用数据跟大家分享一下,大家自己琢磨一个大家最容易接受的数据其实就收入与房价之间的比值,以2019年为例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2.85元,2019年我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9310元/平米。按照2019年人均住房40平米来计算,也就是说普通老百姓要想拥有40平米的商品房需要不吃不喝12年!!当然这个还是建立在房价不再上涨的基础上。所以,我国房价高已经是公认事实,房价泡沫到底有多大希望有权威的机构给出答案。
房地产泡沫确实存在,而且这个泡沫已经体现在房地产企业身上,我们必须引起重视对于多数行业来说一般企业的负债率不会超过70%,过高的负债率必然导致企业破产,房地产企业早已经突破了这个界限用“含着金钥匙出生”来形容国内的房地产企业不为过,从2000年开始(基本是商品房初期阶段)房企的负债率就高达75.6%!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房企20年来负债率最低的年份竟然是2008年;更让人感到害怕的是2018年房企的负债率已经高达79.1%,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负债率突破80%只是时间问题。当一个行业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是靠贷款和负债过活的时候,各位觉得泡沫会有多大呢?这里只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国内工业企业2019年的负债率不过56.6%而已(负债总计673949.80亿,总资产1191375.30亿)!
房价如今已经是虚的,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投资需求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势必会进一步加剧房产泡沫房价的不正常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过多投资、投机资本的进入。这些资本大量进入房地产行业的阶段基本就代表着房价会出现较快上涨,图上所示是近10年来房企实际到位资金走势图,可以看一个基本的逻辑“2013-2015年房企到位资金减弱,这几年的房价走势也偏弱”,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2014年房价同比上涨只有1.4%;这就是资本不流入楼市后的真实反应。2016年后的房价大涨,除去棚改、货币安置因素刺激外,也跟包括民间、银行、居民购房资金大量涌入有关系,这些影响哪怕到2020年也没有完全消除。
中国现阶段房地产泡沫到底有多大?我们不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还不到“爆”的时候目前来看资本主义国家对于房地产泡沫的处理方式很简单粗暴“让其爆”,这点在日本和美国身上就可以得到真实体现,不过显然我国的处理方式不同除去本身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外,国际社会对于我们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因为本身体制的问题至今多数欧美国家对于中国的态度是“不信任居多”,所以为了证明自身的价值必须用更加出色的成绩来他们信服。面对房地产泡沫我们一直在试图用“时间来消化”的方式来解决,这也是为何早起很多房产调控总是“紧三年,松三年的原因”,那么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解决掉房产泡沫吗?几点观察:
让时间来消化房产泡沫的前提是产业快速转型和人们的收入水平增长高于房价上涨,目前来看我们正在这样做。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在提到民生问题,收入问题,包括此次疫情后国家首先考虑到的也是解决居民的收入和生活问题。如上图所示虽然说这些年的收入增长没有达到理想,不过从平均值来看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长还是高于房价上涨速度的。只不过基数不同,大家的感觉不是那么明显而已。国内消化房产泡沫的手段其实还有很多,这就应该归咎于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容纳力。目前国内只有60%左右的城镇化率水平为消化房地产泡沫提供了最佳的机会,加上国内仍有1-2亿人未进入城市生活,这部分完全可以消化掉目前产生的房产泡沫。不过有一个前提就是,房地产建设速度必须减慢,而且必须严格控制房地产投资风。这也是为何2016年底就提出“房住不炒”的原因。减弱房产泡沫产生速度的关键就是减小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溺爱”,类似于预售制度等其实可以适当退出历史舞台了。预售制度从某些方面来说确实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不过目前来看预售制度却为房企和投资者提供了杠杆机会。就算国内多数城市不符合取消预售制度的条件,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却是完全可以取消的,毕竟他们对于房地产经济的依赖度不高。综上,我国房地产行业确实存在泡沫,这个泡沫到底有多大需要权威部门给出数据。不过我们确实到了必须减弱泡沫的时候了,既然选择了用时间来消化泡沫的路子,那么就需要给房地产业立规矩了,就从取消预售制度开始吧。各位觉得呢?原创不易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喜欢房产等问题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订购勇谈的专栏,更多优质内容继续贡献中。
今后房价的走势究竟怎样?
感谢邀请:
关于房价的涨跌我们讨论了很多期,而且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见解。也许是因为他们站的角度不一样,也许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不同的信号。
那么,房价到底是会继续上涨还是会迎来下跌,今后的房价走势究竟又如何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关于房价涨跌不同见解的系列原因,以及未来的正确走势到底如何?
一,为什么有人说房价要涨?有人说房价要降?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分歧?
房子对我们普通老百姓对我们国家有多重要,其实不需要我强调,大家也非常的明白。
即便如此,不同人群站在不同的角度对房价的涨跌,同样存在不同的意见。
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原因导致了关于房价不同人群说出了不同的心声,涨跌不一致呢?第1个原因,有房和没房的区别。
大部分的人都是利己主义,有房的希望房价上涨。因为自己有房涨价了,财富就发生了增值。
说不定还能快速的变现,实现房产的裂变,一套变两套,两套变三套,三套变四套等等。
而没有房的朋友,当然希望房价下跌可以让自己结合自己手里少部分的金钱,快速的购买自己人生当中的房子。解决自己的居住问题,解决自己的婚姻问题,解决才子的教育问题等等。
第2个原因,认知的不同,视野的不同。
人与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都是来源于认知和视野。不同的认知和视野,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格局和未来的成长方式,以及财富的积累速度。
说房价要涨的人,他的视野一定是放在了长远的时间上。长期来看我国优质城市优质的房产仍然具备上涨的空间,这一点无可厚非。国家要发展,城市要发展,经济要发展。
那些说房价要跌的人,可能把视野放在了眼前。目前各个城市的房价的确处于一个微跌的状态,而且大部分的二手房也好,新房也好,都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对于大部分普通的购房人群来说,短期的市场波动对他们的心理影响最大。不同的认知和不同的视野,的确会让不同的人群对房价的涨跌不太一致。
认知不一样,观点就不一样,眼睛看到的东西也就会不一样。选择不一样,财富积累的速度也就不一样,人生也会跟着不一样。
第3个原因,所处的城市不同。
全国那么多的购房者,并不是都集中在一个城市里面。他们分布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甚至十八九线小城市。
而不同城市呈现出来的房价涨势和跌幅从来都不会是一样的,房价的涨幅很难临幸到十八九线小县城或者一些弱势的三四线城市。
当一个人群在三四线城市,以及十八九线小县城生活过久。他所有的判断和见解以及行为都会受这样大环境的影响,以为房价是要下降了。
其实房价只是分化了,在未来优质的城市仍然具备上涨的空间和动力。而那些三四线的城市,十八九线的小县城,随着人口不断的净流出,经济产业得不到有效的转型和提升,房价是的确会面临下跌的风险,甚至出现下跌。
每一个人都是环境的产物,井底之蛙怎么可能知道世界的广大。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赚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二八定律永远存在。
……
的确如此,不同的人群永远不可能对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同样的观点和态度。他们的经济收入,认知,视野,身处的环境,造就了他们对同样的事物判断不一致。面对房价涨跌亦是如此。
二,今后的房价走势究竟怎样呢?
在第一大点,我们已经把为什么不同人群对房价涨跌观点不一致的原因简单的罗列了一下。听上去非常的刺耳伤人,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因此,一个人真正要成长,一定是先正确的看待事物,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视野框框。判断房价涨跌也应该用理性的态度,而非自身的情绪作为依据。
实际上,今后房价的走势非常的明确。单纯的说涨或者一味的说,这样都是不负责任的。未来一定是强者恒强的核心城市时代。
换句话说,就是优质的城市,房价仍然会继续上涨。而大部分城市房价可能处于一个长期的横盘状态。
那些人口净流入经济得不到有效提升和转型的三四线以及十八九线小县城,房价会出现下跌的风险,甚至正如你所说的会下降。
因此,未来房价的走势也是分开来看的,归纳如下。第一,在未来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以及优质的城市群强省会,它的房价仍然会继续上涨。
因为这些城市不仅是未来我国重点发展和打造的城市。而且是产业经济都在不断转型,人均收入都在不断攀升,人口都在不断净增长的城市。
城市发展越来越好,人口越来越多,收入越来越高,对住房的升级需求也越来越高。
第二,大部分的三四线城市它的房价应该是处于横盘的状态,既不会迎来大涨也不会迎来大跌。
因为这些城市在城市群的周边,有城市群的辐射效应为它保驾护航。经济随着城市群的带动,也有一定的增长,随着高铁和城市群有效的链接,城市居民来回穿梭在优质城市和自己的城市之间。
有着不断向好的商业氛围,人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美好,足以抵御人民币的贬值,房价会出现长期横盘的状态。
第三,那些十八九线的小县城,以及资源型的城市。随着资源的枯竭,人口不断的流出,产业不断的消耗殆尽。会逐渐出现下跌的风险,甚至直接迎来下跌。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到大城市里去获得更大的成长空间。让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
……
的确如此,未来我国的房价一定表现是强者恒强。房价高的地方生产财富能力强,对应的是生活成本低。赚钱多,花钱少,结果大家积累了大量财富,才有购买力去买更高价的房产。
人多的地方才更有房地产市场,才更聚集企业,财富。才会更有赚钱的机会。
三,小结
总的来说,房价的涨跌并不会由人的情绪而决定,它只会受长期的供应,以及人口作为最关键的因素。
很多朋友习惯参照其他国家的城市化,来说我国房价的走势。比如美国城镇化率怎么样?德国城镇化率又怎么样?美国的房地产行市场又怎么样?德国的房地产市场又怎么样?
以此他们得出了决定,我国的房价还要涨,或者我国的房价也会迎来下跌,其实是完全不准确的,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土地政策,不同的市场环境,以及不同的市场机制。一味的参考做对比,完全就是胡扯。给购房者制造更多的购房焦虑,带来更多的疑惑和问题。
要知道土地公有制和土地私有制完全是两个概念。德国有租房市场的补助,以及成熟的租房市场环境。我国正在发展租房市场,还是有一定的条件不同的,切勿太牵强。
我是@重庆地产视野 重庆楼市老司机,十余年房产投资经验,熟悉重庆各区房产价值,板块轮动,购房贷款政策,购房知识,时常还要分享重庆楼市一线动态,我们一起交流,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