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网站广告内容与本站无关

电信十三太保,南昌有哪些你听说过的名人

游戏资讯 susu 2023-07-23 20:00 242 次浏览 0个评论

电信十三太保,南昌有哪些你听说过的名人?

1、朱耷

代表作品:《竹石鸳鸯》、《仿倪云林山水》

朱耷(1626-约1705年),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本名朱统托,字,号八大山人、个山 、人屋、道朗等,汉族,江西人。

他是明太祖第十七子的九世孙,本是皇家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后改信,住南昌道院。擅书画,花鸟以为主,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山水师法,笔致简洁,有静穆之趣,得疏旷之韵。擅,能,用墨极少。朱耷一生坎坷,曾一度精神失常,痛定思痛后,他选择背过身去,与世隔绝,在创作中安放自己孤独的灵魂。用他自己的话说,"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2、晏殊

代表作品:《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晏元献遗文》。

3、刘綎

代表作品:《各官大会永昌宴集赋诗》等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之子,万历年间,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

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随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先后入朝抗日,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开始,随后平定之乱。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刘綎在抗击后金军队时于萨尔浒之战中殉国。

天启初,赠少保,世荫指挥佥事,元年(1628),将其衣冠与夫人兵部尚书张鏊之女合葬于新建县,又建"表忠祠"于南昌,今地亦称刘将军庙。清朝乾隆年间,追谥忠壮。

4、刘一燝

刘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人。晚明政治人物。,

其父为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左布政使。十六年(1588年),一燝与兄一焜、一煜同赴乡试中举。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又与一煜同中乙未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光宗即位,擢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与同为顾命大臣。不容于。天启二年(1622年),被迫辞官。初年,魏党败,复原官。

经历神宗、光宗、熹宗三朝,担当重任。深得皇帝信任。与、同为是辅政大臣主持朝政。利用熹宗年幼,花言巧语进行蒙蔽,排挤贤臣,窃取大权,朝政腐败,刘一燝憎恨其所作所为,与之进行激烈斗争。慢慢的,宦官的势力壮大了起来,清廉的正直大臣相继被害,使得刘一燝孤立无援,魏忠贤因为熹宗很信任他,就假传圣旨让他告老还乡。尽管这场与阉党斗争,以刘一燝失败而告终,但还是起了抑制阉党的作用。

5、京镗

代表作品:《松坡居士乐府》

京镗字仲远,南宋、词人,晚号松坡居士,豫章(今江西南昌)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历知江州瑞昌县。孝宗召对称旨,擢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官。十五年,授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

光宗绍熙二年(1191),召为。五年,签书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庆元二年(1196)拜,六年进左丞相,封翼国公。卒年六十三。卒后赠太保,谥文忠,后改谥庄定。有诗集七卷、词集《松坡居士乐府》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三《京公墓志铭》。《》卷三九四有传。

6、董源

代表作品:《夏景山口待渡图》《潇湘图》《夏山图》

董源 (934-约 962 ),又名董元,字叔达,江西()人。五代南唐画家,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董源与、史上并称。南唐国主以为北苑副使,故又称"董北苑"。

擅画山水,兼工人物、禽兽。其山水初师,笔力沉雄,后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不为奇峭之笔。疏林远树,平远幽深,状如麻皮,后人称为""。山头苔点细密,水色江天,云雾显晦,峰峦出没,汀渚溪桥,率多真意。谓其画"平淡天真,唐无此品"。

存世作品有《夏景山口待渡图》《夏山图》《平林霁色图卷》等。

7、陈恕

成就:按期完成城防工程,抵御契丹兵

陈恕(945~1004年),字仲言,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市)人 。北宋时期大臣。

宋太宗二年(公元977年),中,任澧州。入朝,升为、大名知府,政纪严明,办事果断,按期完成了工程,抵御了契丹进攻,迁,出任右谏议大夫、知澧州。出任河北东路营田制置使,迁。整顿赋税,疏通货财,使国家财政收入显著增长。太宗十分器重,亲自在殿柱上题写"真盐铁陈恕"五个大字,以示褒奖。淳化二年(991年),升为,位居副相,主管国家达十余年之久。

景德元年,去世,年仅五十九岁。宋真宗之废朝举哀,追赠,《宋史》赞其"能吏之首"。

8、喻昌

代表作品:《尚论后篇》等

喻昌,字嘉言,号西昌老人,江西新建(今江西)人。生于明代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卒于清代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终年七十九岁。

喻昌少年读书,以治举子业。崇祯年间,以选送贡生进京,但无所成就。后值清兵入关,于是转而隐于禅,后又出禅攻医。往来于南昌、靖安等地。清代初期(公元1644~1661年间),喻氏又移居江苏常熟,医名卓著,冠绝一时,成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与张路玉、吴谦齐名,号称清初三大家。著有《尚论后篇》等。

9、王定保

代表作品:《唐摭言》十五卷

王定保(870-954),唐末光化进士,吴融之婿,南昌人,字翊圣。其生平事迹,人们知道得很少,据《十国春秋》、《五代史》,知他生于唐咸通庚寅岁(870年),卒年不详。

据《四库全书提要》说,当在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以后。他早年曾与安徽的曹松隐居庐山,唐光化三年(900年)中进士第,随后南游湖湘,任容管(今广西南宁市南)巡官。这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他即"避难"于广州,在节度史刘隐处为幕客。公元917年,刘隐去世,其弟刘龑图谋称帝,建立南汉国,担心王定保不服从,于是派遣他出使荆南。当他完成使命返回时,刘龑已登基做了南汉皇帝。为了安抚王定保,刘龑派大臣前往迎接,主动告诉他称帝建国的事情。王定保没有表示反对,但对故意把他支使开的做法很不满,因而讥讽道:"建国当有制度,吾入南门,清海军额(唐朝节度使匾额)犹在,其不见笑于四方乎?"刘龑知道后苦笑说:"朕备定保久矣,而不思此,宜其讥矣。"王定保此后一直在南汉国任职,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他善文辞,曾写过一篇《南宫七奇赋》,"一时称为绝伦"。他"雅好著述,老而弥笃",《唐摭言》就是其暮年之作。

10、晏几道

代表作品:《小山词》

晏几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汉族,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人。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电信十三太保,南昌有哪些你听说过的名人

郑州为什么叫郑州呢?

郑州郑州,河南省省会,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市,西依洛阳市,南与许昌市、平顶山市接壤,北隔黄河与新乡市、焦作市相望,介于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之间。 郑州市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辖6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常住人口956.9万人。2015年郑州生产总值为7315.2亿元。[5] 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位于中国地貌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接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郑州是中国公路、铁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中国商品集散中心地之一,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 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首家期货交易所。郑州航空港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也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郑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为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历史上曾五次为都、八代为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和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 。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43项 ,拥有黄帝故里、商城遗址、天地之中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

2016年12月2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支持郑州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历史沿革上古时代,属九州中的豫州之域。帝舜封禹于阳城(今登封)建立诸侯国夏国,为夏伯。后迁都于阳翟(今禹州)。[24] 帝舜在位三十三年时,将天子之位禅让给禹。十七年以后,舜在南巡中逝世。三年治丧结束,禹避居于阳城,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传说天下的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见禹王。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国号“夏”。[25-26] 商朝第十任君主,仲丁即位元年,都城亳(今商丘)遭遇河决之害,遂将国都自亳(今商丘)西迁于嚣(亦作隞;今郑州商城),商朝自此开始迁都。[27-28] 仲丁二弟外壬仍建都于此。[29] 仲丁三弟河亶甲自嚣(今郑州商城)迁都于相。[30] 西周灭殷后,周武王将其弟叔鲜封于管(今郑州市管城区)建立管国,当时周朝在郑州地区的封国,除管国外,还有郐国、东虢国、祭国、密国等。西周灭亡后,平王东迁洛阳,是为东周。但此时周天子己名存实亡,代之是诸侯兴起、互相争霸兼并的局面,而新郑则在“‘乱世”之际,作为一个重要都邑而兴起,并开始成为郑州地区的政治中心。春秋初年,郑国向东迁都于新郑,国势强盛,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显赫。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国,将国都自阳翟迁至新郑。直到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国,新郑作为郑、韩国都长达500多年。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秦军攻入韩国,三川郡郡治洛阳,不久迁至荥阳,郑州市区所在的管邑隶属于荥阳下辖的京县。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又置颖川郡,郡下置新郑、苑陵(今新郑县东北),阳城(今登封县告城镇)等10县。汉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刘邦进占洛阳后,改三川郡为河南郡,于郡内新置密、成皋(今荥阳县汜水镇)、故市(今郑州市区北15公里)、中牟等县,并将新郑、苑陵二县划入河南郡。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到嵩山封禅,划地置崇高县,不久,又置纶氏县(今登封县颖阳镇),皆属颖川郡。东汉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将崇高县并入阳城县。今郑州市区所在的管邑隶属于汉高祖所封闫泽赤为侯国的故市县,至汉武帝刘彻元鼎五年(前112年),故市侯国被废,管邑划归中牟县。东汉以后,“管邑”之名逐渐为“管城”所代,依属中牟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郑州地区战乱不断,郑州地区的行政建置变化较大,加之魏晋后改郡县二级制为州、郡、县三级制,使这一时期的建置变化更为复杂。前220年,魏将辖区分为13州,州辖郡,郡辖县。郑州地区所在的河南郡隶属于司州。西晋灭亡后,羯人石勒尽陷司、兖、豫三州之地,占据中原。之后200多年间,政权更迭频繁,战乱持续不靳。郑州地区先后为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秦、北魏、东魏、北齐、北周辖地,地当要冲的荥阳城遭严重破坏,日趋凋蔽。北魏统一北方后,置北豫州,州治武牢(今荣阳县汜水镇),并于公元493年将蒙旧县城(今古荥镇)迁至大索城(今荥阳老城)。时北豫州下辖荥阳郡、河南郡、阳城郡等郡。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在北豫州下置广武、荥阳、成皋三郡,三郡共辖荥阳、成皋、京等11县。北周灭北齐后,将北豫州改为荥州,州治成皋。这一时期,管城(今郑州市管城区)一直隶属于中牟县。

隋文帝杨坚于公元581年建立隋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实行州、县二级制,并将荥州改名为郑州,郑州作为州一级行政区名称,开始用指于今郑州地区(公元549年,东魏孝静帝将颖州改名郑州,谓最早的郑州,但州治在颍阴县(今许昌市魏都区)。开皇十六年(596年),隋改郑州为管州,州治自成皋移至管城,管城也于是年从中牟分出单独为县。因此开皇十六年(596年)可作为以管城为郑州地区政治中心时期的开始。隋大业二年(606年),管州复称郑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进兵据武牢,平王世充,将郑州一分为二,密县、荥阳等5县归郑州,州治武牢。贞观元年(627年),又废管州及须水县,属县复入郑州。贞观七年(633年)“自武牢移郑州理所于管城”,此后一直到明初,郑州治所均设于管城县。五代时期,郑州辖管城、新郑、荥阳等7县,后梁时将阳武划归开封府,后晋时将中牟划归开封府。管城作为郑州地区的政治中心,至唐代开元年(713-741年)以后,达到了经济鼎盛时期。公元960年,北宋朝建立,定都东京开封府,郑州属京畿路。皇祐五年(1038年)京畿路所辖的曹州、陈州、许州、郑州、滑州被定为辅郡。熙宁五年(1072年),宋朝废郑州建制,“以管城、新郑隶开封府,省荥阳、荥泽县为镇入管城”。元丰八年(1085年)又复置郑州,下辖管城、新郑、荥阳、荥泽、原武5县。崇宁四年(1105年),改开封府为京畿路,并于京畿四面置四辅郡,郑州为西辅,此后,郑州作为宋代四辅郡之一,处于重要的地位,“西辅”也一度成为郑州的别称。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灭亡,金国占据中原,郑州所辖的新郑县被划入钧州,孟州汜水县划入郑州,郑州隶属南京路。

元初将新郑县划归郑州,郑州属汴梁路。至元二年(1265年),新郑、密县改属钧州,荥泽、原武划归开封府。郑州仅领管城、荥阳、汜水、河阴4县。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全国地方建置进行改革,实行省、府(直隶州)、县三级制,管城县裁入郑州。时郑州虽仍领有荥阳、荥泽、河阴、汜水四县,但却是作为属州(县级)。同中牟、新郑、密县同隶属于开封府。清承明制实行省、府(直隶州)、县三制,郑州在清代曾两次升为直隶州。第一次是在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直接隶属于河南省,雍正十二年(1734年)仍隶于开封府。第二次是在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升为直隶州,直到1913年改州为县。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河南省行政区划分为4道、9府、1直隶厅、5直隶州、5散州和106县。郑州直隶州归属于开归陈许道。民国二年(1913年)2月,全国统一将府及直隶厅、直隶州、散厅、散州治所皆改为县,郑州直隶州改称郑县,改开归陈许道为豫东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豫东道改称开封道。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郑县辟为商埠。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在全国废除道一级行政建制,实行省县两级制,郑县直属河南省管辖。民国十七年(1928年)3月18日,河南省国民政府析郑县城区置郑州市。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13日撤销郑州市,仍为郑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8月开始,国民党南京政府陆续在各省分区设置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代表省政府监督所辖各县、市。河南省划为11个行政督察区。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郑县、中牟、密县、新郑、广武、荥阳、开封等13县,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郑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底,全省改划为13个行政督察区,第一行政督察区的通许县划归第十二区,其余不变。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9月,河南全省改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范围不变,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郑县移至新郑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第一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重又迁回郑县。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后,在郑县城区设立郑州市,直属河南省领导。1953年2月,郑县撤消,其辖区划归郑州市及新郑、中牟2县。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市从此成为河南省省会。经济综述20世纪20-30年代,由于铁路的建设,郑州成为重要内陆商埠。郑州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主要经济中心之一,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城市。1992年郑州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2011年郑州市经济总量进入中国城市20强。2015年,郑州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315.2亿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长10.1%;人均生产总值77217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3625.5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3538.7亿元,增长11.4%。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3188.2,增长9.6%;建筑业增加值438.3亿元,增长7.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00.9亿元,增长3.1%;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538.0亿元,增长6.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46.4亿元,增长7.0%;金融业增加值666.8亿元,增长19.1%;房地产业增加值411亿元,增长10.4%;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556.9亿元,增长11.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715.2亿元,增长14.4%。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4407.7亿元,增长10.2%,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3%。第一产业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国古代农业发祥地之一。气候利于喜温作物生长。西部宜林区种植有桐、柏、杨、槐、枣、苹果、柿、山楂、核桃、梨、桃、杏等植物。东部适宜的土壤质地,深厚的土层及较平坦的地形,适于小麦、玉米、水稻、红薯、谷子、大豆、绿豆、豇豆、棉花、油菜、西(甜)瓜、蔬菜、果树、烟叶等多种农作物生长。种植业是郑州地区农业传统的生产方式。2015年,郑州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1亿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长3%。粮食总产量168.3万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夏粮产量85.6万吨,增长5.4%;秋粮产量82.7万吨,增长2.4%。全年棉花产量2516吨,增长13.5%;油料产量15.4万吨,下降5%;蔬菜总产量273.6万吨,下降4.5%;水果总产量27.5万吨,下降4.4%。肉类总产量25.7万吨,下降2.6%;禽蛋23万吨,增长1.1%;水产品和奶产品产量分别为14.9万吨和42.8万吨,分别下降2%和10.7%。2015年,郑州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47.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5%;其中夏粮种植面积172.2千公顷,下降2.3%;秋粮种植面积175.5千公顷,下降2.6%。蔬菜种植面积64.5千公顷,下降4.7%;油料种植面积43.1千公顷,下降8.3%;棉花种植面积2750公顷,增长16.3%。2015年,郑州市完成林业育苗面积2.5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0.1%;中、幼林抚育面积2.8千公顷;造林面积3.5千公顷,下降47.3%;四旁植树685万株,下降1.7%。义务植树361万人次,增长0.3%;义务植树1362万株,增长1.6%。2015年,郑州市农田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倍;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7千公顷,下降12.3%;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0.2千公顷,增长7.6%。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582.1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1%。农用拖拉机12.7万台,比上年下降1.4%;农用运输车11.4万辆,下降3.4%。全年农村用电量37.1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7%。化肥施用量(折纯)22.1万吨,比上年下降5.3%。[5] 第二产业郑州市在纺织、机械、建材、耐火材料、能源和原辅材料等工业产业上具有明显优势,主导产业有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及医药、新材料、铝及铝精深加工、现代食品制造、品牌服装及家居制造。郑州是中国纺织工业基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冶金建材工业基地。2015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312.3亿元,比上年(2014年,下同)增长10.2%;非公有制工业完成增加值2539.3亿元,增长11.7%;高技术业完成增加值514.5亿元,增长25.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723.4亿元,比上年增长0.1%;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23.9亿元,增长4.2%;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2117.2亿元,增长9%;其他类型完成增加值132.9亿元,增长4.4%。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完成增加值782.7亿元,增长6.4%;重工业完成增加值2529.6亿元,增长11.4%。七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237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1.7%,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及医药四大战略性产业完成增加值1637.5亿元,增长14.1%,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9.4%,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完成增加值1330.6亿元,增长6.8%,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0.2%,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2015年,郑州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其中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19672.4万台,增长51.8%;汽车产量51.4万辆,增长1.4%;铝材449.9万吨,增长10.7%;磨具73万吨,增长4.4%;钢材产量627.4万吨,下降4.6;速冻米面食品产量122.4万吨,下降2%;耐火材料制品产量3375.5郑州金岱产业集聚区产业布局规划(图)万吨,增长4.6%;服装产量2亿件,下降0.5%;水泥产量2184.4万吨,下降10.5%;卷烟1674.3亿支,下降3.4%;电力电缆31.3万千米,下降22%;2015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434.1亿元,比上年增长9.2%;实现利税1541.3亿元,增长6%;实现利润1057亿元,增长6.7%;产销率达到9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2015年,郑州市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714.7亿元,比上年增长0.1%;完成增加值438.3亿元,比上年增长7.8%。建筑施工企业施工房屋面积23205.9万平方米,增长30.7%;竣工房屋面积4254.4万平方米,下降18.8%。第三产业郑州在历史上为商埠,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商贸改革试点城市,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现代物流、会展、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每年举办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商贸活动上百次,境内的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第一家期货市场。2015年,郑州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00.2亿元,比上年(2014年郑州商业(7张),下同)增长14.7%;其中住宅投资1338.2亿元,增长13.7%。商品房屋施工面积10818.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其中住宅施工面积7256.2万平方米,增长3.8%。商品房新开工面积2834万平方米,增长3.1%;其中住宅1983.6万平方米,增长1.5%。商品房屋竣工面积1076.7万平方米,下降43%;其中住宅670.5万平方米,下降40.3%。房屋实际销售面积1898.7万平方米,增长19.3%;销售金额1224.4亿元,增长43.9%。2015年,郑州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4.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769亿元,增长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7.4亿元,增长14.6%。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51.7亿元,增长18.6%;零售业零售额2233.2亿元,增长10%;住宿业零售额21亿元,增长5.4%;餐饮业零售额440.6亿元,增长13.3%。2015年,郑州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576.9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食品、饮料、烟酒类159.6亿元,增长20.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142.6亿元,增长4.1%;金银珠宝类39.8亿元,增长34.1%;日用品类62.8亿元,增长13.5%;五金、电料类14.4亿元,增长10.5%;家具类11.4亿元,增长20.1%;石油及制品类136.4亿元,下降1.9%;汽车类702.6亿元,增长1.2%;煤炭及制品类10.1亿元,增长1.6倍。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营业额120.9亿元,比上年增长5.6%。2015年,郑州市交通运输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548.2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2%。其中铁路172.7亿吨公里,下降13.4%;公路370亿吨公里,增长11.3%;航空54276万吨公里,增长15.1%。完成客运周转量279.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2%。其中铁路134.5亿人公里,增长2.2%;公路79.7亿人公里,下降4.6%;航空65.4亿人公里,增长6.9%。2015年,郑州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97.8亿元(按2010年不变价郑州商品交易所(6张)计算),比上年增长39.4%。其中邮政业务总量63.7亿元,增长59.3%;电信业务总量234.1亿元,增长34.8%。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1344.6万户,增长2.6%,本年新增移动电话用户338.6万户,下降21.6%;年末互联网用户239.9万户,比上年增长1.9%;新增用户31万户。2015年,郑州市实现旅游总收入1004.2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来郑旅游人数8674.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国际旅游人数47.3万人次,增长4.8%;国内旅游人数8627.1万人次,增长11.7%。年末全市共有旅行社218家,星级酒店40个。2015年末,郑州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93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85.9亿元,增长16.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695.5亿元,增加577.6亿元,增长11.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650.3亿元,增加1779.9亿元,增长16.4%。2015年,郑州市全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38.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其中财产险收入115.3亿元,增长19%;人身险收入223.2亿元,增长23.3%。全年赔付额103.3亿元,比上年增长44.6%。其中财产险赔付额53.8亿元,增长20.2%;人身险赔付额49.5亿元,增长85.5%。[5] 郑东新区CBD夜景社会城建2015年末,郑州市建成区面积437.6平方公里。城市新铺设郑州人民公园(9张)自来水供水管道2937.9公里,新扩建城市道路179.1公里,面积546.3万平方米。全年供水总量达35181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187.4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到96%,日污水处理能力139.4万立方米,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7.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公园达到81个,公园面积2431公顷,公厕966座。[5] 文艺2015年末,郑州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6个,公共图书馆15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2个,博物馆31个,综合档案馆13个,已开放各类档案57.6万卷,比2014年增长35%。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2座。全市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197.4万户,增长13.8%。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5] 科技2015年,郑州市共组织实施科技项目1007项,比2014年降18.2%;其中省级以上项目335项,增长18.8%;市级项目672项,下降29.2%。全年完成重大科技成果576项,增长12.7%;其中基础理论成果52项,增长26.8%;应用技术成果490项,增长11.4%;软科学成果34项,下降13.3%。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6个。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26406件,增长8.6%;授权量16125件,增长30.9%。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4599份,增长8.3%;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130.1亿元,增长17.3%。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8个,比上年增长12.5%;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21个,增长4.8%。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增长50%;省级科技进步奖36项,增长5.8%。[5] 卫生2015年末,郑州市共有卫生机构3923个,比2014年下降2.1%。其中医院、卫生院330个,增长5.4%;拥有床位7.7万张,增长3.1%;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7.2万张,增长3.3%。卫生技术人员8.5万人,增长4.4%;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3万人,增长3.4%;注册护士4.1万人,增长6.6%。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6个,卫生技术人员530人;妇幼卫生机构14个,卫生技术人员4015人。专科疾病防治医院3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6个,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34人。乡镇卫生院98个,卫生技术人员4552人,床位4876张。

郑州市部分三甲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中医院郑州市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郑州市骨科医院

体育郑州体育历史悠久,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郑州东郊圃田辟为周宣王猎场,少林寺是少林武术文化的发祥地。20世纪初,郑州地区的学堂始设体操、柔软兼游戏课。民国初期,学校体育兴起,20世纪三四十年代,郑州有了正式的体育。郑州的著名运动员有邓亚萍、孙甜甜、巫兰英、李雪英、董栋、李昀琦、宁泽涛等。[52-53] 1985年起,郑州市先后举办了中国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第九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第一至八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首届、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等体育赛事。[52] 郑开国际马拉松赛(3张)1994年8月成立的河南建业足球俱乐部是中国较早成立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之一,是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16支参赛球队之一。中超2009赛季,建业队取得中超第三名的成绩,并首次成功挺进亚冠联赛。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由中国田径协会,河南省体育局,郑州市、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是河南省唯一常设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2007年首次举办,于每年春季3月底到4月初适时举行。截至2014年9月,郑州市共有4位体育人拿到过7枚奥运金牌,各县(市、区)打造有特色健身活动24个,乡(镇)、街道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有124个,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有1000多个行政村参加,少林拳进课堂在全市小学普及,开展习练的学校达到942所,参加习练的学生共计42.3万人。2015年,郑州市共获得世界冠军2个,亚洲冠军1个,获得各类比赛金牌227枚。全市新增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34条,新增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30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3个。传媒民国元年(1912年),郑州京水镇商贾学人马昂然、马超然兄弟信息中原福塔(5张)灵通,合伙在大同路东头路南创办了一家名为“文亦可”的印刷所,为郑州最早的印刷所。1916年9月15日,郑州历史上第一份报纸《郑州日报》诞生。[57] 除了《郑州日报》外,郑州较有影响力的报纸还有《郑州晚报》《大河报》《东方今报》《河南商报》等,较出名的网媒有大河网、中原网、大豫商网、商都网等。1969年9月15日,河南电视台成立,二频道至九频道8个频道覆盖河南省主要省辖城市;功夫卫视是河南电视台与澳门澳亚卫视等机构合作推出的武术类频道,面向港澳以及东南亚播出。郑州电视台是郑州市第二大电视传播媒体,下属6个频道。[58-59] 社保2015年,郑州市城镇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2.2万人,比上年(2014年,下同)下降19.6%;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1亿元,下降7.3%;农村居民享受最低保障10.6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4亿元,下降6.2%。全市参加失业保险166.8万人,比上年增长11.9%;年领取失业保险金者1.5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303.6万人,比上年增长13.7%;其中职工167.6万人,增长13.7%;离退休人员30.5万人,增长4.4%。城镇职工参加医疗保险总人数为164.9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职工135.2万人,增长0.4%;离退休人员29.6万人,增长1.9%。接受城乡医疗救助1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2.6%;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5277.6万元,增长42.2%。郑州市儿童福利院

2015年末,郑州市有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31个,比上年增长28.4%;其中养老服务机构91个,增长33.8%;拥有床位数1.9万张,增长14%,其中养老服务机构1.5万张,增长17.6%。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收养救助1.1万人次,增长8.1%。建立社区服务指导中心10个,社区服务中心79个,社区服务站298个。接受城乡医疗救助10.6万人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5271万元,比上年增长35.3%。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3亿元,增长38.9%;接受社会捐赠476.6万元,增长4.5倍。

内容来源于网络整理,有不对的地方,大家欢迎批评指正~

历史上有哪些还有这种操作的例子?

讲真,北宋灭国一系列操作就骚的不行。

那是1122年,宋军和金军联合起来教训辽军。辽国气数已尽,被金国吊着打,就剩下最后一波辽军留给宋军精锐陕西军来打。

另观察员金军万万没想到的是:宋军竟然没打赢这波不成气候的亡国之师。

金军就开始想了:知道宋军弱鸡,但没想到竟如此弱鸡。弱鸡还那么有钱,不抢真是对不起老天爷!

于是金军就逢年过节南下找北宋要点钱。

1126年四月,金军再次南下,一直打到了北宋首都汴梁城(今开封),把宋徽宗都给吓跑了,但是被爱国军民齐心给打回去了,金军也不丧气,我又没打算灭你国,钱已经抢到了,任务完成,高高兴兴回家了。

同年八月,金军钱花完了,又南下来找北宋要钱,又一次打到了开封城。

当时开封守城军士和平民不愿意了,你很叼啊,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这次一定要留你们下来打一架。

金军强悍,但开封城守军就有四万,勤王部队正在赶往战场,人人热血沸腾,打算好好干一场!

金军:我就想给你们拜个早年,你们给个压岁钱我们就走真的。

11月,就在金军等的很不耐烦的某一天,宋军出击了。但是事情好像有点不对?

这一群都是什么玩意儿?

金军不明白宋军为啥要派一群难民来给他们表演广场舞,但杀起来还是挺容易的。

不消多时,广场舞队全军覆没。金军一想来都来了,顺便破城吧。

北宋,卒。

战地广场舞的总导演名叫郭京,他有一个特异功能就是吹牛逼。他能吹到什么程度呢?他说自己身怀佛道二教之法术,懂得“六甲法”,善于“使神役鬼”,有“移山倒海、撒豆成兵,隐形潜身”之类的能力。

宋徽宗还真信了。

(当时在位的宋钦宗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没办法他听他爹的。)

于是皇帝依郭京的话找了七千七百七十七个有固定生辰八字的活人,是的,要求活人就行,没有武功要求,然后经过紧张的跳大神排练后,这些人就被投入了战场,目标是取金军将领首级。

金军:喵喵喵?这些人原来是法师的人设?

最后,郭京同志没上场,他跑了。

中国前一百强企业?

中国前100强企业有:

1.中国石化

2.中国天然气

3.中国建筑

4.中国平安

5.中国上汽

6.中国工商

7.中国中铁

8.中国移动

9.中国铁建

10.中国建设

11.中国人寿

12.中国农业银行

13.京东

14.中国人保

15.中国交通

16.中国银行

17.中信

18.阿里

19.碧桂园

20.恒大

21.绿地集团

22.国药

23.联想

24.太平洋

25.腾讯

26.电信

27.万科

28.中大

29.电力

30.冶金

31.建发

32.海航

33.宝山

34.网通

35.美的

36.邮政

37.象屿

38.招商

39.苏宁

40.建材

41.能源

42.神华

43.赣铜

44.保利

45.海石油

46.交行

47.中车

48.厦门国贸

49.小米

50.沪建

51.太保

52.普惠建工

以上就是中国百强企业希望能帮到你!

目前一线蓝筹股有哪些?

股票市场的蓝筹股其实就是指具有价值,属于最值钱的哪些股票!但蓝筹股除了这个特征之外,还有其他三个特征,类似股票市值大的,而且分红率高的,已经具备投资价值的股票,具有这些特征的股票称为蓝筹股。

A股市场蓝筹股分为两种,一线蓝筹与二线蓝筹之分,一线蓝筹股就是最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二线蓝筹就是仅此于一线蓝筹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

也许有些人还不理解一线蓝筹与二线蓝筹的划分,我们可以用城市划分来解释,国内各大城市分为一线城市~四线城市,城市的划分是根据经济来排名的,经济最好的城市就是分为一线城市,类似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而经济相比一线城市较低点的被称为二线城市,比如成都市、杭州市、武汉市、重庆市、南京市等就是二线城市,由于经济同比一线城市较差。同理二线蓝筹股与一线蓝筹股相比,说白了就是没有一线蓝筹股股值钱,最值钱的投资价值股票就是一线蓝筹股。

上面已经对于A股市场蓝筹股的定义进行了分析,以及对于蓝筹股的划分也分析了!下面我们就是深入了解截止今天2019年12月4日一线蓝筹股股到底有哪些?

A股市场一线蓝筹股还是挺多了,主要集中在各大行业龙头股之中,下面列举部分一线蓝筹股名单:京东方A

五粮液

上海电气

中信证券

农业银行

大秦铁路

上汽集团

贵州茅台

国电电力

长江电力

工商银行

中国铝业

中国银行

中国重工

建设银行

中国中车中国石油

宝钢股份

中国石化

中国平安

海通证券

三一重工

中国交建

中国铁建

伊利股份

紫金矿业

中国中冶

中国建筑

中国中铁

中国人寿

等等这些都是目前A股市场的一线蓝筹股,当然除了这几十家一线蓝筹股之外,还有部分一线蓝筹股股没有列举出来,希望大家自行用力挑选了,我个人精力有限。

风险提示:以上一线蓝筹股名单,仅供大家参考,不构成买卖建议,自行买卖盈亏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