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和平精英解说,俄外长拉夫罗夫此时访美?
2019年12月10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前往美国,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进行了有关的会谈,双方就此事对外公布的消息,是计划讨论“广泛的地区和双边问题”。
从表面上看,美俄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超级大国,在对抗时应该互相阵营分明,老死不相往来的外交状态才对,但事实上美俄两国从冷战爆发开始,就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双边的信息联系,这种情况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停止过。
这种情况在西方国家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是一个十分常见的情况,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非双方进入战争状态,否则即使两国关系处于对立状态,两国也不会因此断绝往来,这是双方政治博弈的需要而决定的。
因此,尽管美俄两国在国际很多焦点地区,比如叙利亚或者乌克兰打的头破血流,两国的政府高层也同样会保持着联系,甚至关系越紧张,联系越频繁,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美俄两国都拥有互相毁灭对方的实力,因此,即使在美俄两国剑拔弩张的时候,双方也必须要加强联系,以避免因为信息的误判,而引相互毁灭的全面战争。随着二战中核武器的出现,让人类的战争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在全面战争中,交战双方都有能力彻底毁灭对方,但是又无法保证自身不被对方毁灭的全面核战争时代。
这种战争模式的出现,让人类社会文明瞬间面临着彻底毁灭的威胁,同时也让战争失去了其本身的意义。因为众所周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如果战争的目的最终变成了相互毁灭的话,那么战争自然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
因此,有核国家之间在进行互相对抗时就必须要遵守一定的底线,即尽量避免双方在对抗中进入互相毁灭的核战争模式,落得两败俱伤的下场,而这就是现代有核国家之间对抗的基本准则。
由此可见,作为世界上拥有核武器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俄罗斯和美国在进行博弈时,必须要遵守这一原则,只要双方还没有进入核战争模式,那么有限度的接触就是有必要的,这么做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核战争的爆发。
其次,在不爆发全面核战争的前提下,美俄之间的对抗必须要遵循有限度的原则,即在一定限制的状态下,双方对利益的争夺应当以谈判为主。对于美俄两国而言,对抗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利益,在这个共同的大前提之下,美俄两国之间的对抗,就绝对不能像其他非核国家之间的对抗那样,随时都可以互相发动战争,因为美俄都无法保证,一旦擦枪走火之后,双方之间的战争会不会因此升级。
比如从二战结束之后,无论是美苏两国在上世纪6~70年代的越南战场,还是在2000年的车臣战场,又或者是2011年的叙利亚战场上,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苏联),双方的部队都是以类似于“志愿兵”的名义交战,其目的都是在为了防止国家对抗的升级。
因此,在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对抗发生之后,双方更多的后续工作都是被体现在外交领域上,这么做一方面可以通过外交工作来试探对方的战略底线,为下步军事行动做好相关的准备。
另一方面同样可以通过外交活动,来检验前一阶段双方在战场上取得的成果,通过并为下一阶段两国之间的行动部署,制定指导性意见。
总而言之,美俄之间的对抗,在冷战之后,基本上都保持着对抗---评估成果----外交试探----分析成果-----新一轮对抗,这种模式来进行,其最终的目标当然是赢得胜利,但是在无法通过武力来打败对手的时候,美俄两国也就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解决双方的分歧和矛盾,而这种情况也只有超级大国之间才有资格发生。
有哪些明星罕见的合影照片?
是时候拿出我的过往珍藏了!
有李小龙,周星驰和潘长江/赵本山,林青霞和安吉丽娜·朱莉,李孝利和成龙,周润发抱着樊少皇,古天乐和周慧敏,迈克尔杰克逊和中国影星的一系列合照,张国荣和一些明星的系列合照;林志颖、吴奇隆、金城武、刘德华、郭富城,毛阿敏与施瓦辛格,布拉德皮特和梁朝伟,陈冠希和谢霆锋。
娱乐圈总少不了一切惊人的同框,当我们回忆过去时,翻起过去的老照片,也别有一番趣味,也是我们这些喜欢怀旧之人-茶余饭后必不可少的谈资。
1.李小龙和两位美女的合影,确认过眼神,靓仔无疑;
2.周星驰在拍摄《大话西游》期间的照片,星爷背后的女人是谁?谁能告诉我?
周星驰和潘长江/赵本山的合影:
3.林青霞和安吉丽娜·朱莉的合影,两位女神气质超赞!
4.韩国明星李孝利和成龙,这组靓女帅哥,好有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呀。
5.周润发抱着樊少皇,周润发大哥哥一样,怀里的樊少皇好童真啊,现在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6.古天乐和周慧敏的合影,好养眼的一对金童玉女,现在看到白净可人的古天乐照片都忍不住收藏,当然现在美黑的古天乐也很帅气。
7.下面这一组照片是当年迈克尔杰克逊和一众中国明星的合影:
8.我最爱的几个港星跟哥哥的合影,哥哥和梅姐永远在我心中。祝在天堂一切都好。
哈哈,张国荣跟甄子丹的合影:
张国荣跟梁朝伟的合影:
宋慧乔和哥哥:
成龙和哥哥:
9.林志颖、吴奇隆、金城武、刘德华、郭富城,这等美颜真是秀色可餐!
10.毛阿敏与施瓦辛格,年代感扑面而来,有没有!
11.布拉德皮特和梁朝伟,两大男神同框。
12.陈冠希和谢霆锋,以后两人合影的机会微乎其微了。
13.王家卫亲自示范,梁朝伟跟哥哥正在阿根廷拍摄《春光乍泄》
有哪些好看的网剧可以推荐?
1.《阿甘正传》这部影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甘母亲说的那句台词,相信也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回是哪种。)这部传颂。影片被誉为有史以来最值得珍藏的奥斯卡经典名片。由这部剧衍生出来的阿甘精神也被人们传颂和学习
2.《当幸福来敲门》由威尔·史密斯和他的儿子出演,也是威尔·史密斯难得的非商业电影。整部剧讲述克里斯坚信,不管生活多门糟糕,幸福明天就会来临。整片都是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捍卫梦想,努力拼搏就会迎来幸福。但最感动我的不是赢得职位,而是在厕所里捂住儿子的耳朵,那一幕让我潸然泪下,作为一名感性的观众,感动比励志对更能触动我的内心。
3.《三傻大闹宝莱坞》前面说过,这是我接触的第一部电影,对我而言非常特别,并且也是我特别喜欢的喜剧电影,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拿出来看看,都会觉得没什么过不去。印度电影一言不合就尬舞,用舞蹈和歌声来表达情绪,是我最喜欢他的原因之一,感觉任何的坏情绪、糟糕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这个方式迎刃而解。这部电影由阿米尔汗主演,电影叙述轻松却不乏味,有喜有泪,道理也能轻松get,做最好的自己,面对困难all is well.相信看过的人都会爱上他。此外,特别喜欢主角阿米尔汗,他拍摄主演的《摔跤吧,爸爸》强推。
4.《忠犬八公的故事》刚开始我是特别拒绝看这部电影的,小时候的我家住的是那种南方老式的房子,大门有一个特别高的门槛,一年寒冬我家的宠物猫咪就冻死在门边,我哭了好久,从此不再养小动物。最后还是看了,被狗狗的执着所感动,Hachi的内心的刻画也特别细腻。之后我不断问自己,曾经我的那只猫咪内心的想法到底是怎样,会突然觉的自己很残忍没能保护好他,也让我深思现在人与动物的关系,动物也想人一样,需要被关注、被照顾,需要陪伴和爱。
5.《这个杀手不太冷》讲述的是杀手莱昂和孤女玛蒂尔达之间的故事,他们之间的情感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彼此心灵相契,两个类似的人走在一起,彼此帮助给对方温暖。里面的经典台词句句经典,Is life always this hard,or is it just when you are a kid? (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Always like this. (总是如此)特别喜欢他们之间的的状态,清晰的记得玛蒂尔达“表白”的那段对白,“里昂,我想我已经爱上你了,这是我的初恋,你知道吗?” “你未恋爱过,怎知道那叫爱情?” “因为我能感觉得到。” “哪儿?” “在我的胃里,感觉很温暖,我以前总觉得那里打结,现在不会了。”让人瞬间心疼但又觉得温暖。看完这部整个人都有一种深深的落寞和悲伤,心里五味陈杂。
6.《湄公河大案》一直在犹豫是写《湄公河大案》还是写现在很火的《战狼2》,这两部电影个人都很喜欢,《湄公河大案》是根据,改编自“10.5湄公河大案”。 该影片展现一支行动小组为了解开中国商船船员遇难所隐藏的惊天阴谋,企图揪出运毒案件幕后黑手的故事。《战狼2》讲述冷锋突然被卷入了一场非洲国家叛乱,本可以安全撤离,却因无法忘记曾经为军人的使命,孤身犯险冲回沦陷区,带领身陷屠杀中的同胞和难民,展开生死逃亡。这两部电影的背景故事都在我国有影响力的事件,打戏也是同样的精彩,这两部剧都都能激发强大的爱国情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生在中国,长在中国真的很幸福。
7.《辛德勒的名单》是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科内雅雷斯所著的《辛德勒方舟》改编而成的电影。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余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没有人性的战争中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震撼人心的影片啊!在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全世界。历史应该被铭记,人性的光辉也应该被传承。
8.《肖申克的救赎》关于这部电影有一句很经典的评价:这是一部男人必看的电影。毕竟是胸有男儿心的女汉子,当然不能错过。安迪经历了40年的监狱生活,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希望”,人人都知道体制的弊端,但是绝大多数人被体制折磨得安于在体制下生存,只有极个别人坚定自己的信念,他们相信坚持就能达到自由的彼岸。 相信自己,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9.《霸王别姬》改编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影片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有网友戏称“就凭这个,我愿意原谅陈凯歌的一切烂片”,可见大家对他的评价之高。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部电影表现出来的就是有生命力的真实人生。
有没有正能量爆棚的电影推荐?
你好,我是剪影片刻,很开心回答这个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这样那样的问题让我们心情烦闷,有的时候比起更加努力,还需要精神上的开解与寄托,以下是我自己喜欢的几部正能量电影,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 《申肖克的救赎》
现在版本的《基督山伯爵》,获得了8项奥斯卡提名,更成为影迷心中的励志经典。当安迪在雷电风雨交加的夜晚爬出监狱下水道和排泄管后,脱去衬衫,伸出双臂去拥抱自由的风雨的时候,相信观众都有点热血沸腾吧。
2 《风雨哈佛路》
一个最贫困的哈佛女孩从不退缩的奋斗,看完让人满身温暖,央视曾经播过。
3 《奔腾年代》
真实故事改编,一个中年丧子富翁,一个不得志的赛马教练,一个从未获得成功的骑师以及一匹瘸马共同创造的奇迹。
4 《铁拳男人》
拉塞·尔克劳主演,一个过气拳击手在拳台上为生存为荣誉而战。
5 《卡特教练》
一个篮球教练率领一群看不到出路的孩子们为梦想作战。
6 《死亡诗社》
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经典励志电影,还是扮演一个春风化雨的老师,绝对推荐。
7 《阳光小美女》
充满亲情温暖的励志片。
8 《阿甘正传》
美国近代史的缩影,无需多言的经典,也是当年《申肖克的救赎》的强劲对手。
9 《放牛班的春天》
即使是被社会遗忘的孩子,也有可能绽放生命的光芒。
10 《黑暗中的舞者》
一部镇安心灵的影片,具有深远一般的穿透力,歌舞片中少有的经典。现实与理想,执着与信念,主题深刻的让人窒息。Dancer in the dark!唯美而质朴的伟大赞美诗。
11 《心灵捕手》
马特·戴蒙和本·阿弗莱克两哥们的剧本,罗宾·威廉姆斯出任绿叶,一个天才少年的非典型成长片。
12 《永不妥协》
影片取材于发生在美国的一个真实事件,影片充满激情,动人心弦。茱莉亚·罗伯茨借此片获得影后,十分真诚的励志电影。
看看这些电影,充满正能量,有的时候想一想,或许你会觉得一切都是美好且有希望的。
尼米兹和麦克阿瑟谁的能力更强?
如果说太平洋战场是个历史舞台,尼米兹和麦克阿瑟是绝对的两个主角,他们都是男一号,没有男二号。
他们两个人的能力,没有一个量化的东西去比较,两个人不是拳击手,没有办法同台竞技。
具体地说,他们不在一个战区,指挥的兵力兵种和装备不同,对二战作出的贡献也不一样。
说到二战太平洋战场,我们习惯把它当成一个整体,而实际上盟军将太平洋战场划分为了两个战区:东经159度以西和赤道以南的区域,被称为西南太平洋战区;而其它的区域,则被统称为太平洋战区。
两个战区,两个舞台,有两个主角闪亮登场,一个是主角是麦克阿瑟将军,职务是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和陆军总司令;一个是尼米兹将军,职务是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和太平洋舰队总司令;他们分别指挥着两个战区,跟日本法西斯进行殊死搏斗。
杜鲁门总统跟尼米兹关系不那么亲密,但是他却评价说:"从一开始我就认为尼米兹将军作为一位战略家、领导者和一个普通人,都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物,我称他为不同凡响的军事天才和政治家。"
军事历史学家艾德温·帕尔玛·霍利这样评论尼米兹:"哈尔西能在一场海战中取胜,斯普鲁恩斯能在一场战役中取胜,而尼米兹能在一场战争中取胜。"
美国政府在二战胜利后,把1945年10月5日定为“尼米兹日”,以尼米兹头像发行“伟人纪念邮票”,将当时最先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就足够说明他的能力和贡献了。
麦克阿瑟将军同样大名鼎鼎,是美军中里程碑式的人物。麦克阿瑟是美国陆海空三军中获得勋章最多的将军,也是美国将军中唯一一个参加过一战,二战和朝鲜战争的人,还是唯一被外国(菲律宾)授予元帅称号的美国人。
麦克阿瑟是美国最年轻的准将、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美国陆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其三“"最年”"的经历就没有人能比,堪称美国战争史上的奇才。
1951年6月25日,美国国会为了表彰他的赫赫战功,破天荒通过一个决议,为他专门制造一枚金质特殊荣誉勋章,这面勋章上面镌刻着他的肖像和以下文字:"澳大利亚的保卫者,菲律宾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朝鲜的捍卫者"。
上面的东西有点空洞,我们不妨将两人的战绩放到一起做一下对比。1941年7月,驻菲美军与菲律宾陆军合并,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美国远东军总司令,总部设在菲律宾马尼拉。
同年12月8日,日军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向菲律宾发起了突然袭击。
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后,麦克阿瑟没有保持高度警惕,备战工作不到位,在遭到攻击后,才被迫做出反击,让驻菲美军陷入被动挨打局面,美军多数轰炸机和战斗机被毁。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麦克阿瑟,当时美菲联军整体实力确实不如日军,麦克阿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只能忍痛放弃马尼拉,退守到巴丹半岛,打算与日军进行长期作战。
但日军很快又攻入巴丹半岛,麦克阿瑟已经绝望,甚至准备了一把手枪打算自杀。
事实上不光是麦克阿瑟没有防备,美国军方也没有料到日本的突袭。
美国军方一直把欧洲当作未来主战场,罗斯福总统虽然也制定了“新彩虹5号”计划,假设一旦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作战任务的区别和实施,但是没有来得及做充分准备。
所以在日本的突然袭击下,美国在太平洋各条战线上手忙脚乱,基本上都是在被动挨打。
在日军接二连三的疯狂打击下,美军海军力量遭受重创,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损失巨大。美国和欧洲、亚洲战场远隔重洋,战舰就是美军参战的腿。
战争初期,美军的腿被打断,海战没法进行,参战就是纸上谈兵、痴人说梦,美国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让美国摆脱困难,修复美国双腿的,正是尼米兹。
由于在太平洋战场美军陷入被动上节节败退,整个美国上空被悲观气氛笼罩,士气低迷。
1942年4月,为了振奋军队,在尼米兹的建议下,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了一项秘密计划,决定对日本东京、名古屋等城市发动空袭。
这场空袭被称作杜立特空袭的行动,虽然造成的破坏微乎其微,但极大鼓舞了美军士气,打击了日本的嚣张气焰。
空袭还使日本民众对军部的信心发生动摇,对当局是否有能力打赢战争开始质疑。
遭受打击之后,日本军部惊恐万状,不得不把印度洋航母编队调回来,用以防卫本土。
突袭也给了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当头一棒,让他如梦初醒,觉得美国更加可怕,"威胁一日不除,帝国一日不得安宁",这才下定决心,孤注一掷进行中途岛战役。
而此一战,让日本滑向深渊,在此战中,日本四艘损失航空母舰,海军元气大伤,双方海军力量对比开始发生变化。
中途岛海战日军以多打少、胜券在握;美军以寡敌众、没有胜算。
山本五十六为了一举消灭美军舰队动用舰艇包括运输舰、辅助舰在内共200余艘,其中航空母舰8艘(舰载机400多架)、战列舰11艘、巡洋舰23艘、驱逐舰56艘、潜艇24艘,可谓不惜血本,志在必得。
美军各种船舰只有50多艘,处于绝对的劣势。
尼米兹沉着冷静,找到了对手、机动编队指挥官南云忠一谨守保守、优柔寡断的弱点,以出神入化的攻击计划,将日军四艘航母葬身海底,以一艘航母的代价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1942年8月,尼米兹再接再厉,又发动了瓜岛战役。
经过6个月激战,日军损失军舰24艘,运输船16艘,飞机共约892架,其中1200名飞行员死亡。
瓜岛战役之后,日本开始走下坡路,战略优势不复存在,美军从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
瓜岛战役结束3个月后,美军从中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同时发起进攻,尼米兹和麦克阿瑟两军大将坐镇指挥。
这段时间麦克阿瑟去哪了?1942年2月,罗斯福和马歇尔连续给麦克阿瑟发电,让其撤离。1943年,麦克阿瑟被任命为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
此后他到了澳大利亚,指挥美国海军第3舰队。美国陆第6集团军、第8集团军、第10集团军跟日军作战。
也就是说,麦克阿瑟菲律宾战场重新进入战场之时,西太平洋的日军已经被消灭得差不多了,美国已经摆脱被动局面,开始转守为攻。造成这种改变的功臣,就是尼米兹。
不过麦克阿瑟这头猛虎下山之后,威力无比,他提出了跳岛战术,避开日军坚固的据点,重点攻击日军补给线,将日军饿死、困死在岛上,最终帮助美国夺回了太平洋上的众多岛屿。
最后麦克阿带领美军解放菲律宾,一洗当年耻辱。
不过日军难啃的硬骨头塞班岛、硫磺岛,都是尼米兹坐镇指挥攻下的。
麦克阿瑟在太平洋战争中表现神勇,可圈可点;但是要跟尼米兹的贡献相比,还是差了很多。
在日本战败的受降仪式上,麦克阿瑟成为了盟军的代表,是军人最大的荣誉。
而尼米兹只是美国代表,这对尼米兹来说多少有点不公平;但是美国政府给了尼米兹那么多荣誉,就是对他的最大奖赏,让他一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