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女解说4p,法国阵风战斗机单价超过了美国F35战斗机?
军购预算嘛,还是跨国军购、武器贸易,不管多少钱水都很深!印度买法国"阵风"多花了钱,除了项目管理和回扣方面的问题,具体买到什么东西,以及以后能买什么东西,都很重要!看起来都是个战斗机,其实远远不止的!其实最核心的东西就一个——核武器投掷手段。
印度买的"阵风",和之前,印度从法国买的幻影-2000H/TH战斗机一样,首先不是为搞什么空战的,是为投核弹!这一点就值回票价!但是也不是直接投掷核弹头,而是发射核导弹。法国核攻击机+空地核导弹,早就已经自立门户,自成一派了!法空军原来投掷的是6万吨当量的AN一22型核航弹,和2.5万吨当量的AN一52型核航弹。自由落体炸弹,效能不好,突防能力差,飞机也危险,因此法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发了ASMP核空地导弹,射程250公里,速度3马赫,装备空军“幻影”4P、“幻影”2000N飞机,以及海军的“超军旗”攻击机。后来又装备射程更大的ASMP-A改进型导弹。下2图为幻影4P轰炸机。ASMP导弹,携带一颗30万吨的核弹头,达到战略弹头的威力,打城市灭人口也够了!但是法国认为光有这导弹还不行,于是又和英国、意大利,联合研制SCALP“风暴之影”空射巡航导弹,射程约为560公里,飞行速度为0.8-0.95马赫。这种导弹速度慢,但打得远,而且核常兼备,也能装备核弹头。另外,“幻影”4P、“幻影”2000N飞机也老旧了,而新飞机"阵风"身形俊朗,骨骼清奇,当然也得扛上核导弹"出去浪"!这样一来,"阵风"+ASMP,或者阵风+“风暴之影”的组合,就很有吸引力!
而印度作为国际市场资深买家,最善于购买各种噱头十足的玩具!印度一向自认为是世界顶级大国,哪里会错过法国人顶级配置的核打击组合呢?!而且印度又有现实备战需要,面对巴基斯坦,核弹头数量仅130枚,竟然还不如对面的150发多!而且陆基导弹印度也少,仅包括27部中程的"烈火"-2和PJ-10岸基"布拉莫斯",近程的42部"烈火"-1和"大地"-2。可对面的巴基斯坦,有30部中程弹道导弹、135部短程弹道导弹、还有哈特夫-7/8等巡航导弹,明显多于印度!所以印度怎能不心急如焚?印度想要压过巴基斯坦一头,只能依靠自己的航空兵投核弹!包括俄制250架苏-30MKI战斗机,以及50架法国幻影-2000H/TH。如今印度买的法国幻影-2000H/TH老旧了,今年年初跟巴基斯坦的对峙中,幻影-2000还发挥了一把,模拟核攻击巴基斯坦!所以,"阵风"现在是2亿美元一架,哪怕3亿美元也得买,就为了"阵风"+ASMP,或者阵风+“风暴之影”的组合,去投核弹就靠它们了!下2图为幻影-2000和阵风携带ASMP核导弹!
兵者,国之大事也!核者,兵之大事也!印度只能买买买!
疫情期间宅在家中如何为自己充电?
读书和充电首先要明确你的战略定位,你是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有什么资源和优势,接下来就是围绕你的人生定位去学习。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很有感触,是关于哪些书不该看,并且列举了书单。作者告诉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都很宝贵,看书学习尤其要学会选择性的看书,如果你还没有这个意识,你的时间就会被很多用处不大的二流三流书籍消耗掉。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详细谈谈这个问题。
我的个人发展定位是营销策划,营销策划这两年有两个热点:一是关于增长、一个是新媒体。
关于增长这个理论发源于美国硅谷,肖恩·埃利斯的《增长黑客》是关于增长领域影响力最大的书,这本书是必须要读的。肖恩·埃利斯的这本书中举的案例都是国外的,有没有增长的专栏课程,我到知乎搜索了一下,果然有新的发现。这本书籍的中文译者是张溪梦,张溪梦在知乎有个关于增长的30讲专栏,我接着把这个专栏也看了几遍。这样,我对增长就算基本入门了。
接着,我又到网易蜗牛读书APP上搜索了一下,范兵和张溪梦合著的《增长黑客实战》,王赛的《增长五线》又进入了我的书单。
如果你留意你的微信,你会发现,你每年都会在微信上收到一些裂变海报,这些也都是在利用增长理论做拓客拉新活动,所以,我又报名参加了一个14天的裂变增长训练营。学习完后,我马上找了几个实体店老板做了几场活动,效果都还不错。
这样,我算是把增长这个板块彻底搞懂了。
学习一定要有阶段性目标,要围绕你的人生战略和学习目的去聚焦,系统化的学习。我是做营销的,传统的营销有的东西失效了,比如关于4P理论的传统渠道正在逐渐失去效果。
如果你做过白酒行业,你就特别有感触,现在的烟酒店免费铺货都没有机会了,因为烟酒店卖不动,有的烟酒店,就是给陈列费也进不去。年前,我遇到一个做白酒的经销商,他讲了一个故事。有个做白酒的去找烟酒店谈合作,是这样说的:老板,这个酒在你这里放三个月,如果卖不掉,这个酒就归你啦。
现在的营销渠道正在被新媒体改写和侵占,内容营销和内容电商是主流趋势。像江小白、完美日记都是通过新媒体带动电商,然后再谋划线下开店。
那我是如何学习新媒体呢?我们首先要搞清新媒体的本质。新媒体的本质是传播和文案,不管是10万+微信公众号文章,还是抖音短视频,这是内容表现的形式,本质上就是传播和文案。
我最近读了一本很好的传播书籍——《弱传播》,如醍醐灌顶,收获很大。很多讲新媒体的课程都在文案上讲,其实,是本末倒置,没有抓住底层逻辑。文案固然重要,但是传播的规律更重要。
当我们要传播的时候,总是喜欢轻的、便捷的。花粉移动,传播代表生命,而大树移动,连根拔起,传播的就是灾害了。 所以在传播上,永远是那些轻的、弱的更有优势。
起风的时候,塑料袋、羽毛、粉尘、柳絮漫天飞舞,但是砖头、石子、大卡车不会在空中翻滚,否则就要命了。 这就是为什么,你看到的所有爆款的文章,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诉诸情感。情感也像羽毛一样,是属于轻的、弱的,很容易被带动。
在传播上,为了调动人们的情绪,往往需要通过故事。人们就像一辆不能选择方向的火车,只能沿着故事情节的轨道,一直往前,最终要么到达他人设计的终点,要么走投无路,最终脱轨翻车。
情绪其实是轻的、弱的,因为情绪非常容易被唤醒。一个人受到环境的刺激,最容易激发的就是情绪了。所以当我们要传播的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唤起适当的情绪。情绪的传递,要比事实的传递更有效。
最近,肖战的粉丝网络大战就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互联网传播如洪水猛兽,我们必须要掌握传播的规律,为自己的新媒体指引方向。
所以,对新媒体写作而言,如果要获得大量的传播,其实要做的并不是什么写作技巧的优化,而是在舆论的认知和理解上,下足功夫。找到那个弱的点,推动传播起来。
所以,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就比很多人更懂新媒体的底层创作逻辑。
最后,祝你通过本篇文章学习,能够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充电,在职场创业上少走弯路,更快成功。
码字不易,谢谢点赞!关注我,收获更多新媒体营销知识。
怎么做微信营销?
有一次和一个做茶的朋友聊起如何做微信营销。
张老板(花名)在当地销售的茶品牌是一个知名品牌,但是销量不尽人意所以让销售人员把最棘手的问题总结一下,我发现最多的问题就是通过微信与顾客之间的沟通不顺畅。
以下是利用微信与客户沟通最为典型的一个现状:
销售员问客户“我是XXX,请问XX先生最近有白茶的需求吗?”对方微信回答“我收藏的茶很多,囤的茶也很多,暂时不想购买”,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中间插播一条广告……我们先看下微信营销这个版块当前的现状
微信营销的可以利用的工具千万种, “自动加好友”、“自动进群”“自动回复”各种让你心动的辅助程序如同雨后春笋般孕育而生,但是微信官方为了保持生态平衡,非官方的软件一不小心就会被微信屏蔽,真是得不偿失,行走的三叶草在这里奉劝大家不要冒风险去找“营销的捷径”,这个世界里唯有勤正道+智慧+勤劳才是营销的根本,这些“营销的捷径”好听了说是“小聪明”往大了说其实就是“歪门邪道”。
微信用好了,这个如“万能般的聊天工具”就看你如何用了,既然是聊天工具,聊天才是核心,如何聊天?怎么聊天?找到了核心所在把心思放到这里就足够了。
微信营销话术之如何聊天
接着上回书(这是开启小说模式吗?)行走三叶草哪里有这等本事?
很多情况与客户微信沟通后得到的是否购买的答案基本都是否定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客户有很多收藏的茶,有很多屯的茶为什么没有购买我的?是我的茶没有收藏价值?是我的茶不值得屯?用户给我们的否定理由我们可信吗?“我正在开车”、“我正在开会”,“我在出差”有的干脆不回复,客户描述的情况是真实的吗?
行走的三叶草在这里告诉大家:客户永远在撒谎
消费者否定购买的理由大多数都不是真实的,你的产品明明是非常高端的,价格当然也很高,客户回答基本会是这样的“这样的东西我有很多,暂时不需要”内在的答案是什么呢?“最近没钱”“东西很好,但是囊肿羞涩”“我想留着这笔钱购买更具性价比的商品”……总之消费者不会把深层的心里活动表达出来的。
你在生活当中是如何拒绝微信推销员的?在在销售过程中客户是如何撒谎的?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行走的三叶草会逐一回复。
我和张老板的销售人员这样谈的:对方既然说收藏的茶很多,如果你真诚的请求对方把收藏的茶叶拍成照片发给你,数量9张以上为宜,(为什么是9张以上?三叶草会在以后的文章【客户参与的越多与你的粘性越大】相关内容做介绍),然后销售人员以九宫格的形式把客户的茶发到朋友圈,并添加类似评论“咱XX茶商行的老顾客,收藏的名品茶让我感到震撼,原来高手藏于民间,我准备向他拜师学艺,取得真经”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
第一种情况“收藏人、囤货人”本人会有如何感想?第二种情况茶商行的老顾会有客会有怎样的想法与动作?第三种情况如果 “收藏人、囤货人”与茶商行的老顾客邀约到一起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我是行走的三叶草,悟空回答里的一枚小白,期待你的关注让幸运与你同行。
大疆精灵4p带高亮屏与不带的区别有哪些?
除了高亮屏外,自带麦克风,加持内置DJIGO4可以直播解说飞行实况,还有microsd卡槽,缓存的视频和照片也可以直接分享。同时带HDMI输出,可以导出到监视器上。详细看附图
如何写好一份数据分析报告?
本故事纯属虚构。
故事发生在花果山,主人公是一只初入职场的小猴子,名叫“嗨皮君”,他刚刚被水帘洞科技有限公司录用为数据分析专员。他的老板就是大名鼎鼎的数据分析师“猴子”,公司里的人都尊称他为“齐天大圣”。
花果山最近出现了一些状况,某些猴子感染了不明病毒,导致花果山发生了严重的疫情。现在水帘洞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都只能在家办公。
这天,老板齐天大圣通过“猴信”(花果山全民都在用的IM软件)找到嗨皮君,他说:“嗨皮君,你刚进公司不久,需要尽快熟悉公司的业务。现在还不能上班,但也不能把这些时间浪费了。这样,我给你一份数据,你好好研究分析一下,下周给我一份数据分析报告。”
接到任务,嗨皮君心里十分紧张:这可是进入公司的第一个任务啊,一定要好好表现!于是他认认真真地观看了老板齐天大圣以前做过的数据分析教学视频,还在网上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
以下便是嗨皮君的思考和写作过程:
一、分析背景及目的
数据源:Baby Goods Info Data-数据集-阿里云天池
这是一份母婴产品的销售数据,数据集各字段的含义如下:
我们需要从这些数据中发现某些规律或者异常,进而给运营团队提出建议。
二、分析思路
从“产品”和“用户”两个角度来分析:
1. 产品角度
分析销量随时间变化有什么规律分析哪些是热销产品,哪些是滞销产品,它们有什么特征
2. 用户角度
分析婴儿年龄和销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分析婴儿生日和销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分析过程
1. 数据清洗
(1)确定分析表
把列名替换成中文,调整列宽和列与列的顺序:
(2)多删少补
① 处理重复项
由上述结果可见,并未发现重复项。
② 处理空值项
处理结果发现,产品信息表中的空值项均出现在商品属性字段下,由于商品属性是特定值,不可预估,在缺乏其他数据源的情况下没有办法进行填补,因此暂时忽略这些空值项。
婴儿信息表中未发现有空值项。
(3)一致化处理
把“购买时间”和“婴儿生日”用分列功能转换为日期格式,把“婴儿性别”转换成其真实含义。
(4)异常值处理
① 删除性别异常值
婴儿出生时的性别只有男和女两种可能,经过上面的清洗步骤,发现婴儿性别出现了异常值,删除掉。
② 删除日期异常值
经排序后观察发现,购买时间的区间范围是[2012/7/2,2015/2/5],没有极端异常值。
婴儿生日的区间范围是[1984/6/16,2015/8/15],产品销售时间在2012年~2015年,却出现了生日是1984年的婴儿,显然这个1984/6/16的项是异常项,故需删除。
③ 判断数据集是否还有可能存在异常值
对购买数量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得:
变异系数=标准差/平均值*100%=2515%,说明数据集离散程度很高,可能存在部分极端值。
有时候某些异常值我们在数据清洗阶段无法发现,所以在结合图表分析的时候我们还会进行异常值的判断。
2. 结合图表分析
(1)分析销量随时间变化有什么规律
① 观察整体销售趋势
从图中发现,2014年11月出现了一个显著的销量高峰。
看到11月份销量暴涨我们通常会想到是由于双十一活动造成的,是否真的这样呢?
我们先假设是由于双十一活动造成的,那么销量暴涨背后必定是由于购买人数暴涨,下面便要收集数据证明购买人数也暴涨。
② 分析2014年11月出现销量暴增的原因
进一步,查看11月的销售情况: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2014年11月销售暴增主要是因为11月13日这天的销量出现了暴增。
③ 分析2014年11月13日这天出现销量暴增的原因
再进一步,观察各个类别11月的销售情况: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主要销量来源于类别50014815,查询具体数据发现,11月13日总销量10138,类别50014815就占了10030(99.7%)。
④ 分析类别50014815在11月13日销量暴增的原因
把类别50014815历史所有的数据调出来看:
从类别50014815的历史销售数据可以发现,之前销售一直维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水平,只是在2014年11月13日这天出现了暴增。
回到分析表,筛选出2014年11月13日类别50014815的销售明细查看。
从销售明细可以看出,该类别的商品由用户2288344467单次购买了10000件,占了99.7%(当天共10030),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不是双十一活动活动导致的。因为如果是双十一活动,必然很多用户购买导致销售量暴增,而不是只有一个用户购买大量商品;需要找工程师确认数据源是否记录有误;如果数据无误,则要将情况反馈给运营人员,跟踪该用户是否存在可疑行为(刷单,或者利用网站漏洞薅羊毛)。⑤ 排除异常值,重新再观察销售趋势
经过上述分析,用户2288344467购买的这条记录属于异常值,记录为“异常数据1”,应该删除,再重新分析销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把删除“异常数据1”后新的数据表再用折线图展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类别38、类别50014815、类别50022520、类别122650008的销售情况都趋于平稳,类别28的销量起伏较大,类别50008168出现一个极端高峰点。
⑥ 分析类别50008168的销售出现极端高峰点的原因
通过同样的方法可以分析出类别50008168在2014年9月20日由用户173701616购入2748件,将此数据记录为“异常数据2”,处理方法参照异常数据1。
⑦ 分析类别28销量波动大的原因
同样地把“异常数据2”删除后,得到折线图:
观察发现类别28的波动比较大,查找到类别28的销售明细,按照销量倒序排序:
从表中发现类别28并没有明显的异常数据,不过前三项较其他项差距较大,应该标记为“关注数据”,结合更多的其他数据来分析原因。
⑧ 小结
类别50014815、类别50008168均出现异常值,分别标记为“异常数据1”、“异常数据2”,排除是营销活动导致的。因为如果是营销活动,必然很多用户购买导致销售量暴增,而不是只有一个用户购买大量商品;类别50014815、类别50008168这两项异常数据需要找工程师确认数据源是否记录有误;如果数据无误,则要将情况反馈给运营人员,跟踪该用户是否存在刷单情况(网站可能会存在漏洞,被黑客利用进行刷单薅羊毛),后续分析排除这两项数据;类别28标记出三项“关注数据”,目前没有其他数据结合分析,暂时保留。(2)分析哪些是热销产品,哪些是滞销产品,它们有什么特征
“热销”和“滞销”应该根据购买人数来判断。
① 找出热销和滞销商品
可以看出类别50008168商品最热销,而类别38商品的购买人数最少,结合之前的购买数量图可以看出类别38的销量也相对较少,因此类别38商品是滞销商品。
② 分析热销商品和滞销商品的购买人数变化
a. 先按【年份】来看
2015年只取到2月6日,数据不全,整体上可以看出所有类别的购买人数都是逐年增加。
b. 再按【季度】来看
整体上表现为第一季度下滑,第二季度上升,第三季度下滑,第四季度上升。
c. 最后按【月份】来看
从图中可以看出,滞销商品类别38的人数表现平稳,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由此可判断该类商品基本是靠自然流量,或者是冷门类别。
除类别38外,其他五类商品都有一些共同特征(第一季度下滑,第二季度上升,第三季度下滑,第四季度上升),而热销商品类别50008168的波动较大。
③ 分析热销商品类别50008168购买人数波动的原因
观察类别50008168折线图发现,每年的2月和7月会出现波谷,而5月和11月会出现波峰(2013年是12月出现波峰),因此把这些月份单独拿出来观察。
从图中可以发现,每年的11月和12月会出现明显的“凸起”,其他月份均是有起有伏,因此再把11月和12月份单独拿出来看:
至此,已经很明显可以看出,每年的11月11日和12月12日都会出现购买人数突增,可以判断这是商家们进行“双十一促销”和“双十二促销”活动导致的。
④ 小结
热销商品是类别50008168,每年“双十一”和“双十二”商家会进行促销活动,而且活动效果明显;滞销商品是类别38,购买人数和销量一直平稳在较低水平。(3)分析婴儿性别和销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 计算男女人数比例
得出男女人数比例大概是1:1.1。
② 计算男女各自购买的商品数
得出男女购买商品数的比例大概是1:1.7。由此可见女性婴儿产品的销量要高于男性。
③ 比较各类别购买数量-男女差异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只有类别50022520是男性略高于女性的,其他类别都是女性高于男性,主要差别在于类别50014815,女性购买量是男性的3倍。
④ 小结
女性婴儿产品的销量明显高于男性;只有类别50022520是男性略高于女性的,其他类别都是女性高于男性,主要差别在于类别50014815,其女性购买量是男性的3倍。(4)分析婴儿年龄和销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① 分析婴儿年龄和销量的关系
从图表中发现,产品的整体销量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了6岁之后就基本没有需求了。
② 分析各个类别的销量走势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整体销量都是随着婴儿年龄增长而下滑,但是各类别的侧重点不同:
类别50014815、类别50008168、类别28主打未满1周岁的母婴产品(0岁达到峰值);类别38、类别122650008主打1岁的母婴产品(1岁达到峰值);类别50022520主打未出生前的母婴产品(“未出生”达到峰值),应该主要面向孕妇和哺乳期妈妈。③ 小结
整体销量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了6岁之后就基本没有需求了;类别50014815、类别50008168、类别28主打未满1周岁的母婴产品;类别38、类别122650008主打1岁的母婴产品;类别50022520主打未出生前的母婴产品,应该主要面向孕妇和哺乳期妈妈。
四、结论和建议
最后把上面整个分析思路、分析过程以及分析过程中的小结整理出来,得到分析结论,并综合所有结论得出建议:
后记:
嗨皮君花了整整两天把这份分析报告写完,然后发给老板齐天大圣。老板看完之后,眯着眼笑了笑,回复道:“你的报告行文逻辑思路很清晰,结论和建议都比较到位,不错不错。你能告诉我你在写作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吗?”
嗨皮君想了想,回复道:
首先要理清楚分析思路,通过多维度分析思考,罗列分析点;正式进行分析前要先对数据分析表进行清洗:确定分析表——多删少补——一致化处理——异常值处理;根据罗列的分析点逐个分析,过程中需要结合对比分析、逻辑树分析、假设验证分析等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很多问题不是一开始就能发现的,而是要经历“构建图表——发现异常——往下深究(不断地深入追问)——逐层分析逼近真相——找到合理解释”的过程,因此需要有“抽丝剥茧”的精神;当数据关系到整体也关系到部分时,要警惕“辛普森悖论”,研究完整体得出结论后,还要研究整体中的部分,看是否也能得出相同的结论;每个分析点得出小结,最后把小结综合起来再总结,往往能够把结论表达得更全面;最后的建议根据综合结论得出来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