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网站广告内容与本站无关

轻物女,为什么民科总是反相对论

游戏资讯 susu 2023-10-01 08:30 243 次浏览 0个评论

轻物女,为什么民科总是反相对论?

对于科学的发展,民科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科学研究、科学进步就是去打倒权威,推翻已经认识的科学规律。在他们看来,伽利略发现大球和小球同时落地是打倒了亚里士多德;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打倒了上帝造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推翻了牛顿力学。受这种认识的影响,民科会认为现有的科学理论以后也会被新的理论推翻,推翻了原有的科学理论就会成为大科学家。

科学研究不是以打倒权威为己任,也不会推翻科学规律。科学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研究方法,在伽利略那里,他将实验及逻辑推理、数学演算等结合了起来,得出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一样快。这一切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没有,所以亚里士多德的重物比轻物下落快不是科学。

轻物女,为什么民科总是反相对论

相对论的诞生也并不是推翻了牛顿力学,相对论是人类的认识领域拓宽后的必然产物。相对论涵盖了牛顿力学,相对论只是给出了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并没有否定或者推翻牛顿力学。

爱因斯坦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几位科学家之一,而且他的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基础。如此显眼的科学成就,自然成了一些民科眼中的靶子。在很多民科的眼里,任何一项科学成就将来都不会逃脱被推翻的命运,他们自己充当了推翻相对论的先行人。殊不知相对论的建立完全遵循了科学的思路,有基本假设,有数学计算,有实验验证,也有理论预言。100多年来,相对论经受住了严格的实验检验,而且相对论已经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应用。相对论已经永远不会被推翻,如果以后还能有更基本的涵盖更广范围的理论,也不会推翻相对论,只能是给相对论界定出适用范围。

民科其实不仅仅是反对相对论,几乎所有的重大理论成就都有民科去反,而且反对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很多人曾设想过一个情景,两个民科若是争论了起来该是怎样的情景?虽然网络上可以轻松抓出一大把民科,但很少能够见到民科掐架。或许是他们觉得对方名气不如爱因斯坦的大,不值得自己去争论,也可能是因为共同的遭遇让他们惺惺相惜。更关键的原因是民科大多没接受过专业的教育,连个公式都不会写,只能从自己的认识境界中去否定这否定那。

民科动不动就打倒了这推翻了那的根源在于自己有问题,有一种叫做夸大妄想的正状与民科的所作所为非常符合。民科是一群可怜的群体。

原创作品,禁止侵权,侵权必究。

您有什么美好祝福?

灵隐慧净?

我是山东第一批驰援湖北黄冈呼吸危重病医学医生家属

虽然陈方方和战友们仍坚守黄冈

当昨天看到每一位返程战士们摘下口罩?那一刻 还是泪崩了[流泪]

那是踏实 心安 喜悦 骄傲 自豪的泪水

相信他和第二批战友也将不远

我不急不盼 相信疫情不结束 他们坚决不退[碰拳]

画上圆满句号 是每一位中国??医护的心愿

秉承了他的初心

愿惜人 愿轻物 愿无邪

愿友爱 愿有度 愿美好???

形容女人清高的句子?

含光混世贵,何用孤高比云月。

——唐·李白《行路难》【全文】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後千载名。

2、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宋·苏轼《祐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同景文义伯圣途次元伯》【全文】结根岂殊众,修柯独出林。

孤高不可恃,岁晚霜风侵。

3、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

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清雪芹《金陵十二钗正册——妙玉》4、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清·曹雪芹《红楼梦十二曲——世难容》

夷陵之战为什么不跟着出征?

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认为,荆州乃战略要地,也是险境绝地,骁将关羽因驻守荆州而被推至吴蜀明争暗斗的风口浪尖上,原因是他坐镇一方,势力急剧膨胀,于是蜀汉内部有人想借孙权之手来除掉尾大不掉的关羽。

章太炎可以说是这种“阴谋论”观点的始作俑者。他认为关羽傲世轻物,桀骜不驯,军事能力出众,加上他独据荆州后势力大增,俨然成了蜀汉仅次于刘备的二号人物,阻挡了诸葛亮欲攀上权力中心的道路,于是诸葛亮授意关羽主动挑起战争,待关羽大举压上被孙吴偷袭身后时,又拒不发兵救援,最终关羽进退无路,遂被孙权、吕蒙所害。

近来还有人热炒刘备才是陷害关羽的真凶,原因是关羽虎踞荆州,势焰熏天,对刘备至高无上的权力构成挑战,于是刘备做局,先怂恿关羽趁曹军东调之机大举进攻襄樊,然后又借孙权之手除之而后快。说刘备借刀杀人根本是无稽之谈!关羽对刘备忠心耿耿,两人的情谊是经历过血与火的考验的,且历久弥坚。即使刘备真的有除关羽之心,那也有很多办法可选择,完全无必要为了害一个人而把战略要地荆州给搭进去。

就诸葛亮而言,刘备对他虽小有猜疑但总体是信任的,并且他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赢得了包括关羽在内的蜀汉将士发乎内心的尊重与敬佩,对他心悦诚服,言听计从。

另一方面看,从关羽败死、荆州丢失的后果看,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并未改变,仍为丞相。再说诸葛亮如果真的想陷害关羽,或因自己的一点私心而废刘备之霸业,那刘备一定不会容忍的。显然诸葛亮谋害关羽的推测是无法成立的。

那么,关羽被吕蒙偷袭,败走麦城时,刘备、诸葛亮为何不增兵救援?而是坐视其被吴军擒杀?

答案似乎可以从《隆中对》中寻找。诸葛亮在《隆中对》后半部分的远景规划中提出: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顺着诸葛亮的思路,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并非他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在贯彻《隆中对》所提出的东线作战计划。而刘备在关羽被吕蒙偷袭后不进兵救援,恰恰也是在坚决执行《隆中对》制定的战略计划。彼时的刘备正率大军驻扎汉中,而关羽正大举进攻襄樊,目的是吸引曹军主力,待曹军精锐全被关羽牵制住后,刘备则率蜀军主力穿越秦岭,直扑长安,底定关中。

诸葛亮用兵的基本脉络已经呼之欲出: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是为了策应刘备出汉中攻长安,目的是逼迫曹操将西线的曹军精锐尽数抽调支援东线。但未料到曹操撺掇孙权打关羽身后,使其功败垂成。

关羽在形势极为有利的情况下突遭吕蒙偷袭,不仅前功尽弃,还丢了荆州,以至于刘备在西线所做的精心准备瞬间都成了无用功,其两线作战计划也失去了现实意义。关羽败死章乡时,刘备还没来得及兵出西川,因两条腿折了一条,诸葛亮制定的西线作战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就流产了。

关羽失败后,刘备、诸葛亮想救亦无法救,因蜀军主力大都布置在汉中一线,鞭长莫及,有心无力。

假如诸葛亮真的设计谋害关羽,又不发兵救援,那他事后仍然稳坐丞相尊位又作何解?难道刘备是傻子?

219年12月,关羽兵败身亡,丢失荆州 。刘备于221年4月在成都即皇帝位。根据诸葛亮等人的建议,认为“汉”是“高祖起定天下之国号”,刘备“袭先帝轨迹,亦兴于汉中”,因此仍定国号为“汉”,改元章武,史称蜀汉。以诸葛亮为丞相录尚书事,许靖为司徒;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

之后,刘备以为曹丕刚称帝,正忙于安内,无暇顾及外事,而自己在军事上已经完成了伐吴的准备为由,于221年7月,命丞相诸葛亮留守成都,辅佐太子刘禅,自己亲率5、6万(一说10万) 大军, 浩荡顺流而下,讨伐孙吴,以复夺荆州,为关羽报仇。

由于这次军事行动关系重大,引发蜀汉朝野的严重关注与普遍忧虑。诸葛亮一直主张联吴抗曹, 他认为刘备刚上位就空国而出伐吴,时机不对。他几次劝阻刘备,向其陈说厉害,可惜刘备不听,执意东征,诸葛亮考虑到自己哥哥诸葛瑾在东吴做南郡太守 ,为避嫌疑,他略作谏阻便不再吭声了。翊军将军赵云和诸葛亮一样,也认为此时不应伐吴,他劝谏刘备道:“国贼是曹魏,不是孙权,如果能先灭了曹魏,孙权自然会臣服。目前曹操虽死,其子曹丕篡位,天下人心不服,若我们能趁此机会,进攻关中,占据黄河及渭水上游,进而讨伐凶逆,则关中地区忠于汉室之士必会趁机背叛曹氏,裹粮策马以迎王师。把伐魏之事放置一旁,先后原先的盟友东吴作战,是很不利的,何况战争一发不可收拾,绝非智士应有的策划啊”!

诸葛亮和赵云的意见几乎是一样的。但刘备夺荆州心切,为关羽复仇之意更是难以控制,拒绝采纳赵云意见。

益州学士秦宓也乘机进谏,用天象来劝告刘备万勿伐吴。刘备闻言大怒,以秦宓妖言惑众,扰乱军心为由,将其下狱治罪。幸亏诸葛亮极力劝阻,为秦宓说情,刘备这才将他赦免。

从此再也无人敢反对刘备东征了。刘备遂命诸葛亮辅佐太子镇守成都,自己择日起兵御驾亲征。

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等人的谏阻,亲率大军出三峡,大举攻吴,企图夺回荆州。次年被书生带兵的吴将陆逊用火攻大败于夷陵猇亭,几乎全军覆没,他率少数残兵败将退回蜀境。不久在羞愧忧急中死去。吴蜀争夺荆州的战争终告结束。

刘备东征孙吴时不带足智多谋的诸葛亮随征,反而让欠缺经验的马良做谋臣,大概是因为诸葛亮不赞同他倾力伐吴吧。据记载,刘备率大军出征前 ,诸葛亮屡劝无果,遂喟叹道:“若法孝直(法正)在,必能阻吾主东征(如果法正在,一定能劝阻刘备伐吴)”,这话实在是有些意味深长。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

又是通过什么人脉本事得以在天庭担任天蓬元帅?

吴承恩的神魔小说《西游记》中,二师兄天蓬元帅猪八戒的表现确实够呛,不尽如人意。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贵为天河水师大元帅的天蓬元帅几乎不见踪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表现;紧接着就是醉酒戏嫦娥,2000锤打下界,错投猪胎,做了两任上门女婿,送上取经路。在唐僧取经团中,猪八戒基本算是个打酱油的角色,落得个慵懒贪吃好色拖油瓶的坏名声。

那么问题就来了,猪八戒如此种种表现,实在差强人意,他又如何能官拜天蓬元帅的高位呢?作为北极四圣之一,跟九天荡魔祖师称兄道弟,掌握着镇压四方妖魔的权柄,他到底师从何人,是哪位高人把他扶上位的呢?难道真的是猪八戒徒有虚名,配不上天蓬元帅这个称号吗?这个背后的神仙大佬真的是看走了眼吗?他又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能量,叫玉帝也不得不接受呢?

长公子扶小苏认为,从天蓬元帅到猪刚鬣,再从猪刚鬣到猪八戒沙悟能,他的所有种种名与实的巨大反差,正好侧面印证了这样一个道理:不是老猪太无能,而是世易时移,时乖命蹇,他的靠山倒了,他不得不低调行事,装疯卖傻,插科打诨,做绿叶,给他人做嫁衣裳。

他的师父,扶他上位的,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东华帝君,一个不在三清四帝六御行列,而又有着曾经的无限荣光的怎么个神仙大佬。曾经,东华帝君也是天庭至尊,说一不二的顶级老大,天蓬元帅正是他的徒弟,他的亲信。不过,很可惜,到玉帝这里,话语权就变了,换人了。因此,天蓬才落得个如此下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几乎成了个棋子。

什么?猪八戒的师父居然是东华帝君?而且东华帝君还曾经有过代天行事的如此权威?长公子你这个玩笑开得有点大啊!

不要急嘛,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第一、天帝值班表:帝俊、东华帝君、昊天、玉帝与真武大帝,三界主宰也是有轮休的。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说过一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猴哥要玉帝把凌霄殿让出来,他齐天大圣接着坐。孙悟空这话有道理没有呢?空穴来风的胡话吗?并不是。事实的真相是,神人仙佛三界六道主宰,也是轮班制——禅让制。

(一)帝俊。

传说中的帝俊和东皇太一算是一个山头,在上古洪荒时代,帝俊势力一度极大膨胀,甚至曾经遮盖过女娲和伏羲一系。《山海经》中所说的“天帝”,绝大多数指的就是帝俊,拥有十个太阳神儿子和十二个月亮神女儿的大佬。东皇太一也是个了不得的神仙大拿,据说,他是帝俊的弟弟。《封神演义》中西昆仑散仙陆压道人的斩仙飞刀就来自于这哥俩。

由此,实际上,帝俊就是所谓的第一代天帝。

(二)东王公东华帝君。

帝俊和东皇太一一系,下面有这样几个大神:蚩尤、共工、刑天、祝融、夸父等等。

显然,他们跟女娲和伏羲氏是不大对付的。他们就推出了一位新的天帝,这个人就是东王公。

东华帝君又称东王公,或是东皇公。其实,这都是后来被按的称号,他是继帝俊之后的第二代天帝。

《西游记》中,就谈到了东华帝君和一个叫做曼倩的小仙东方朔。孙悟空和东方朔互相调侃了一下各自“偷蟠桃”的陈年旧事。

这个故事背后的典故,跟汉武帝有关。汉武帝武功赫赫,也好虚名,封禅泰山。他就跟东王公和西王母有了一场促膝长谈的篝火晚会。根据传说,东王公和西王母才是一对夫妻,西王母就是瑶池王母,瑶池金母,西游世界中的王母娘娘。

也就是说,东华帝君确实曾经是二代天帝。

(三)昊天与玉帝。

昊天上帝是《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设定,是封神榜计划的制定者和开启人,居住在大罗天上的天帝。他的背后,就是鼎力支持的上古正神女娲娘娘和火云洞三圣皇,天地人皇。

玉帝出现在《西游记》中,算是封神之战后天庭秩序建立的一位继任者。

(四)真武大帝。

九天荡魔祖师真武大帝,一举荡平北俱芦洲,神人侧目,据说,他被元始天尊指定为玉帝的接班人。

这就是历代天帝的值班表。而东华帝君,则是其中一位。他也曾经做过天帝,三界主宰,天庭的领导。

第二、猪刚鬣的成仙之路:东华帝君对猪八戒的点化——九转大还丹的神秘力量。

高老庄一节,孙悟空变作高翠兰的模样,跟八戒斗法。此时的猪刚鬣傲娇起来,他说:“我有天罡数的变化,九齿的钉钯,怕甚么法师、和尚、道士?就是你老子有虔心,请下九天荡魔祖师下界,我也曾与他做过相识,他也不敢怎的我。”

然后猴哥说,他老丈人请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八戒立马秒怂,转身就要开溜。

前面刚说,连真武大帝都不怕,这会儿,怎么就怕了齐天大圣了呢?难道孙悟空真的比真武大帝还犀利吗?当然不是。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原来,天蓬帅元不是现任的玉帝封的,而是前任天帝东华帝君所为。前朝的老臣,比不得现任的新贵,这就是现实。

他是怎样修炼成仙,并成为炙手可热的大人物天蓬元帅的呢?

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阙。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西游记》

老猪说,他从小就娇生惯养,好吃懒做,不曾养性与修身。他自己根本就没往修仙那块想,游手好闲,得过且过。不成想,他走了狗屎运,竟然遇到个真仙,赐给了一颗九转大还丹,他就跟孙悟空在菩提祖师学艺一样,短短几年,就修成了大罗仙。

好,神仙界的秘密,修真所需要的加持宝贝,速成的灵丹妙药,无非就是瑶池王母的蟠桃,地仙之祖镇元子的人参果,寿星和赤脚大仙那点可怜的丹药,交梨火枣。而真正神奇的,能够人为操作,成批量量产的,就只有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和东华帝君的九转太乙还丹了。

太上老君的九转金丹,又称作九转还魂丹,就是猴哥救乌鸡国王时候用的那个玩意儿。这是道祖炮制出来的,是供玉帝开丹元大会用的。猴哥偷丹就是另一回事情了。换言之,太上老君八卦炉中炼出来的九转金丹,是专门为玉帝提供的,是天宫的皇家御用仙丹,是不可以随便直接拿来给其他人用的。

东华帝君的九转太乙还丹就不一样了。这是他的私人物品,是供他开私人宴会用的。而且,名字也很有意思。老猪说,他吃了九转大还丹,就成了大罗仙。在《西游记》中,大罗仙就是太乙仙,太乙,就是大罗仙的境界,门槛。因此,我们有理由推定,八戒所说的九转大还丹,就是东华帝君的九转太乙还丹。

也就是说,东华帝君看上了猪八戒这个庞然大物,收了他做弟子,给他喂食了九转大还丹,和一套修真的秘诀。这就跟美猴王跟菩提祖师学艺一样,不仅仅是地煞书七十二变和筋斗云,前面,还有关键的一套心法。

由此,老猪拜师东华帝君,吃了神奇的灵丹妙药九转大还丹,学了套天煞数三十六变,和五彩霞云,走捷径,直接修成了“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的大罗金仙,太乙真仙。

第三、从猪刚鬣到天蓬元帅:东华帝君对老猪的任命——加官进爵,官拜水军大元帅。

东华帝君被女娲推上天帝宝座后,他的凌霄殿地位并不稳固。洪荒世界仍然存在杀伐,可谓是伏兵四起,风雨飘摇。其中,北方北俱芦洲匪患尤甚,各种妖魔鬼怪不罢休,不服者也都聚集到那一块去了。

其中有个著名的事件,就是轩辕皇帝的孙子颛顼帝,为平息北方叛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轩辕皇帝的总兵柏鉴也被蚩尤的火器击中,殒身北海。

天帝东华帝君情急之下,就祭出了北极四圣,即是天蓬大元帅真君、天猷副元帅真君(又名天佑副帅)、翊圣保德真君(又名黑煞将军)和灵应佑圣真君(又名真武将军)。

从这个名单的排序,我们可以看出来,此时的北极四圣,是以天蓬元帅为尊的,他是北极四圣之首,可以带动其他三位真君,必要时候,还能统领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手下三十六部雷将。同时,身兼天河水师大元帅之职。

这是天蓬元帅的人生巅峰时刻,在他的英明神武的一番操作下,天庭顺利铲除北俱芦洲的劲敌,功成名就,显赫一时。

此时的天蓬元帅,他是北极四圣的领导,是雷部众神的上司,是天蓬元帅,是天帝的关门弟子,心腹。

第四、落汤的凤凰不如鸡:从东华帝君到玉皇大帝,天蓬元帅被新任领导疏远、贬斥。

天蓬元帅为什么会被玉帝贬下凡间?醉酒戏长。那他为什么会去戏嫦娥呢?

见他容貌挟人魂,旧日凡心难得灭——《西游记》

原来,天蓬元帅和广寒仙子是故人,是旧相识。

东华帝君东王公,他跟西王母原本就是一对夫妻。嫦娥因为吃了西王母的长生不老药,才得以羽化升天,入主月宫。换言之,嫦娥仙子跟西王母交情匪浅,她早就是西王母身边的仙子,可以信赖的人。

天蓬元帅跟东王公学艺,拜东华帝君为师父,那西王母自然是就是他的师母了。由此,他就可以经常得见西王母身边的嫦娥仙子,这一来二去,年长日久,嫦娥又长得那么好看,天蓬可不就动心了嘛!两情相悦不敢说,至少,单相思是一定有的。

可惜,东华帝君隐退了,禅让了,新来的玉帝接班了。眼看煮熟的鸭子快飞了,天蓬憋不住了,搞事情。于是就有了猪八戒醉酒戏嫦娥的故事。

玉帝可不是八戒的老领导,更不是他的启蒙恩师。敢在朕的面前出丑,借酒闹事,戏嫦娥仙子,那还了得。左右,叉出去,打2000锤,剥去官服,革职查办。

所以你看,取经路上,八戒那个乖巧,一味低调,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功劳全给猴哥得了。

当孙悟空求助东海蓬莱三仙给镇元子救人参果树的时候,八戒就顺口骂了福禄寿三星,说他们都是“奴才”。八戒为什么这个时候牛气起来了呢?因为,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岛,都是东华帝君的地盘,东华帝君卸任天帝,就坐镇东海三岛。所以,八戒敢对天仙之宗福禄寿发脾气——想当初,俺师父东华帝君做天帝的时候,俺天蓬是多么的风光,你们哥仨还不都得仰视俺?你们不是奴才是啥?怎么个意思。

当然,今非昔比,好汉不提当年勇,那都是过去的事情啦!县官不如现管,人家也不甩他。

八戒猛不猛?当然猛。他也曾是一代天帝的高徒,也曾经率领北极四圣荡平过北俱芦洲,官拜天蓬元帅,他手里还有个太上老君和六丁六甲打造的九齿钉耙,不比猴哥的如意金箍棒差哪里,也会变大变小,也是“如意”的宝贝。

奈何,时代变了,玉帝上位了。老猪先是被剥夺北极四圣之首的待遇,真武大帝取而代之,后又被借故投胎转世,再又被观音菩萨送上取经路,悲催得不得了。也好,做个逍遥的壶中仙也不错,这就是八戒的辛酸故事。

最后,金蝉子是如来的人,旃檀功德佛,猴哥是菩提祖师和太上老君的人,斗战胜佛,卷帘大将是玉帝的人,金身罗汉。八戒也就混了个净坛使者的饭碗,管吃管喝,好吃好喝,也就那样了。好一手杯酒释兵权啊!想想小白龙,八戒也可以释怀了。没好老师,好背景,他也只能终身被盘在灵山雷音寺门前的石柱子上,充当个仪仗队的角色了。

——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万法缘生,皆系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