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本站博客!登录后台查看权限
    网站广告内容与本站无关

lol金属大师出装,王者荣耀机器人吕布这款小机器人值得购买吗

英雄联盟 susu 2023-04-19 10:20 302 次浏览 0个评论

lol金属大师出装,王者荣耀机器人吕布这款小机器人值得购买吗?

就在10月28日晚的三周年音乐会上,王者荣耀智能机器人吕布出现在了大家的眼中,让很多玩家都眼前一亮,想要入手这款萌萌的小吕布。

这款智能机器人和其它AI音响的功能大体类似,但是多了一个游戏陪玩的功能,可以在玩家对局其间介绍所使用英雄的出装和技能,也可以认为是在游戏中开了“挂”,因为这节省了玩家的时间和经历,对于意识不强的人来说,确实非常的有用,在实测来看,连对局中的经济和等级都会进行播报,也会进行局势分析。

然而在价格上,确实出乎意料的高,和其它AI音响相比,贵的有些离谱,在语音方面,也没有小爱同学表达的自然,稍微的有些生硬,而且语音为男声播报,这就会损失很多男性用户,如果换成娇滴滴的小妲己,感觉会更好一些,毕竟女生会给人一种温柔、容易接近的感觉。

在对局中,吕布无时无刻的播报战况信息,其实有的时候这也是蛮烦的,因为对局中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过于依赖这个小机器人的话,难免会分神,到时候非但起不到帮助作用,还会被他搅的一团糟,如果能够自定义播报类型和内容就更好了,这样会更加人性化,需要的时候播报,不需要的时候闪开。

总体上来说,这款机器人对于一些土豪玩家来说,是值得拥有的,因为这不过是游戏中一个武则天的价格,就当给自己买了一个官方承认并认证的“外挂”,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考虑一下,因为这款游戏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彻底凉凉,到时候变成了一个废材,就得不偿失了。

lol金属大师出装,王者荣耀机器人吕布这款小机器人值得购买吗

铁男无限火力出装?

1、出装顺序:峡谷制造者+水银鞋+纳什之牙+瑞莱的冰晶节杖+亡者板甲+中娅

2、出装思路:峡谷制造者可以提升铁男的真实伤害,搭配纳什造成持续性的伤害,出冰杖可以更好的黏住敌人。(虽然峡谷制造者被大砍一刀,但对于其他的神话装备,它还是更加适合铁男的)

3、符文选择:

主系:精密(征服者、凯旋、韧性、坚毅不倒)

副系:主宰(贪欲猎手、血之滋味)

英雄联盟玩家选举最强发育流阵容?

目前版本英雄联盟已经没有那么多大后期英雄了,大部分英雄一般到了中期就能拥有不错的作战能力,这也使得后期发育流阵容的可选项非常之多。

只选择后期阵容能不能一直赢下去?

先说结论,一直赢下去有点过分了,这个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大家对于阵容的选择非常合适,那么拿下个5连胜或者7连胜还是比较有希望的。

这里也不去探讨什么理论性了,重点说说阵容选择吧,这样我们在平时和朋友开黑的时候也能有更多的思路。

上路可选英雄:天使/虫子/赛恩/武器/奥恩

其实上述只是说了一些常规英雄,还有很多英雄可以选择。比如上路维克托在目前版本的表现还算不错,上路男枪在世界赛的表现也是有目共睹,其次就是上路的吸血鬼也是可以拿出来玩的。

至于拿出奥恩的原因,很简单奥恩的被动后期太离谱了,能够直接提升己方c位的输出,并且后期奥恩的团战能力非常优秀,前中期的对线也不弱于任何英雄,这也让奥恩可以很好的胜任这个位置。

这里还是要看玩家的选择,你开黑的小伙伴会用哪个就选哪个即可。

打野可选英雄:剑圣/千珏/男枪/死歌/半人马

其实死歌并不能算是打野位的后期英雄,因为他的强势期在于前25分钟,不过这个英雄的机制在这里摆着,我们索性就把它定位在后期英雄里吧。

打野位这里还是比较容易选择的,因为后期打野英雄多是野核,这类英雄也都拥有carry能力以及不错的gank能力。

这里我个人优先推荐的是半人马和剑圣,因为这两个英雄一个后期收割能力强,一个前期gank能力强并且中后期作战能力极佳。

中路可选英雄:卡萨丁/维克托/沙皇/飞机/小法师

新版本多了一个新的法师神话——皇冠,这个装备是设计师为了弥补时光之杖移除后一些中路英雄存活能力不足的问题。

加之大天使的合成更为平滑,女生泪出装思路多了新的选择,这也让卡萨丁在新版本又能回归中路了,只不过他的伤害不再像以往那么高,而是更偏向于存活能力。

而其他中路后期英雄多是刷子,如果我们打野位选择了半人马或者男枪这类英雄,比较缺少团战收割的话,可以选择卡萨丁。

如果选择了剑圣,那么就使用一些刷子类英雄即可,毕竟中路的线权很重要,同时刷子英雄也可以很好地守线,在我们劣势时多一个保险。

射手可选英雄:轮子妈/老鼠/大嘴/蛇女/金克斯

这里重点说一下vn这个英雄,她属于一个“代练”英雄,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家的ADC水平比对面高出一个档,下路用vn在前期就能拿到优势,那么vn就会特别的厉害。

如果就单纯的平发育而言,vn这个英雄到了中期接团会非常难受,可能后期伤害还不错,但是实际情况还不如选个轮子妈对团队加持度更高。

下路优先级比较高的就是老鼠和金克斯,这两个英雄下路对线打谁都不是很怕,后期也都是能够翻盘的英雄。

辅助位可选英雄:卡尔玛/风女/悠米/萨勒芬妮/时光

既然是后期阵容了,更多的还是要注重保护,所以还是软辅来的更为有效一些,因为硬辅多要配合打野位去打前中期节奏,而我们选择后期阵容上中野的对抗性一办会比较差。

这就导致硬辅会比较尴尬,所以优先级还是来到了软辅这里,每个软辅后期对于团战的加持都非常高,所以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最后来说一下阵容的推荐,上路突出功能性与坦度,野区需要保证后期的伤害补充或者是进场收割,中路是推线以及支援,下路则是对线能力与保护能力。

推荐一个阵形明确的阵容,上路奥恩、打野半人马、中路飞机、下路蛇女配扇子妈。

这一套阵容前中后期都可以打,奥恩对线能力很强,野区人马作战能力比较优秀,中路飞机在有被动时可以支援边路,下路组合能够在保证对线能力的同时还可以配合上人马加速节奏。

打团就比较轻松了,飞机和扇子妈poke,血量差不多了。奥恩召羊,扇子妈RE人群,人马就直接冲上去了,持续输出方面蛇女和飞机后期的伤害都很高,对手正面团非常难打的。

美剧权力的游戏的魅力在哪?

温骏轩

| 地 图 会 说 话 · 从 地 缘 解 读 权 游 之 三 |

在本章开篇之前,先沉痛哀悼下上一集刚刚被编剧谋杀的老玫瑰,虽然在小玫瑰和众贵族被野火团灭后,能够让玫瑰这样保持尊严的离去,已是编剧手下留情了,但智慧且富有的“高庭玫瑰”(提利尔家族)就此退出政治舞台,还是有些让人伤感的。

上一章解读龙母身世之谜时不小心留了个尾巴,就是龙的问题,今天开篇就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吧。在新一集的剧集中,登上龙石岛雪诺和洋葱骑士,被空中掠过的三条巨龙吓了一跳。我肯定不会嘲笑他们胆小的,因为这些龙的形象实在是太吓人了。要是第一次看到不感到害怕,反倒不正常。

中国人一直以龙的传人自居,然而“龙”的形象却并非中国所独有,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龙的传说存在。如果要为花样繁多的龙找一个设计上的共同点,那就是“会飞的爬行动物”。比如我们的“中国龙”,基本形象的来源大体有两种观点:一为蛇;二为鳄。这两种爬行动物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之中得大多数都能够在水里游动。所以大家会看到“中国龙”有别于西方龙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并不是在天空中“飞”而是在“游”。这一特点,2015年火爆院线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就处理得很好。

反观我们现在见到的西方龙,其基本形象则来源于“蜥蜴”。尽管同属于爬行动物,不过蜥蜴类动物并不是以游泳见长的动物。或者说尽管有些品种的蜥蜴,受环境影响也有游泳的技能,但人类其实很少会见到这种情况。因此西方人在以蜥蜴为蓝本设计“龙”的形象时,给它加上了一对翅膀,以帮助它进入飞行的状态。如果说中国龙是“游龙”的话,那么西方龙就是“飞龙”了。

中国龙和西方龙的差异,并不仅仅在于“飞”的方式。在西方龙的传统设定中,龙可是一种非常邪恶的动物,这与中国龙有很大区别。中国龙的人设更类似于“虎”,虽然有时会对人构成威胁,但它首先是一个王者形象。也正因为如此,坊间一直有不要用西方龙的英文 dragon来称呼“中国龙”的声音。即使不考虑对中国人形象的负面影响,纯粹从起源及设计特点来说,我个人认为用一个音译的专属单词,比如 long来区别西方龙也还是有必要滴。

西方龙翅膀的设计灵感,很显然不是来源于鸟类而是蝙蝠。这又引发出另一个问题:既然蝙蝠会飞,并且也够丑,那么为什么西方人没有干脆以它为蓝本,想象出“龙”形象呢?说到底这跟蝙蝠的体型过小有关。毕竟无论是作为邪恶的代名词,还是代表王者的形象,“龙”的原始蓝本本身都需要有足够的力量。蝙蝠的体型显然不足以承载起喷火巨龙的人设,加上其昼伏夜出的习性,蝙蝠在西方传说中更多是与“吸血鬼”这种神出鬼没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从体型有威慑性来说,无论是鳄还是大蛇,都符合这一需求。事实上,欧洲龙最初的形象也是起源于蛇。比如北欧神话的“世界树”底下,就有一条叫作“尼德霍格”的大黑龙,领着一大群蛇在啃噬树根,哪天树被啃倒了,世界也就毁灭了。结合冰火世界的北欧神话背景设定,以及第六季中最强壮的那条大黑龙“ 卓耿”曾经忤逆龙母的剧情。我不由得担心,编剧们接下来会不会让大黑龙站到“夜王”阵营中去与人类为敌。毕竟从技术角度上看,目前正方阵营有了会喷火的龙,有了大量龙晶来做武器,不给异鬼们加点血,决战似乎没什么悬念可言了。

西方龙大约是在14世纪开始由蛇向蜥蜴形象转化的。从寻找原型的角度来说,体长最长能达到3米,且非常凶残“科莫多巨蜥”是最合适的选项。然而科莫多巨晰的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的科莫多岛。只有在地理大发现之后,才可能为西方人所知(不会早于16世纪)。除此之外,绝大多数蜥蜴体型不大,对人的攻击力也远不如蛇,因此科莫多巨蜥和其它蜥蜴都不是“蜥蜴龙”形象的源点。

能够让古代西方人把龙的形象和蜥蜴联系起来的,很可能是偶有出土的巨型恐龙化石(小型恐龙化石无法让人开脑洞)。毕竟以当时人类的理解能力来说,很难相信这些形象与蜥蜴类似的远古生物,不拥有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将这些化石与蜥蜴联系起来的另一个证据,是进入19世纪中叶,开始从科学的角度审视恐龙化石的西方人,将恐龙形象的命名为了“恐怖的蜥蜴”(恐龙一名在英文中的原意)。

需要说明的是,西方龙也有不同的流派。基本上在地中海周边地区,如希腊神话、圣经中的记载,龙都是以多头形象出现的,今天我们在一些文学作品包括动漫中,也还能看到这种龙。北欧龙或者说日尔曼龙则没有那么多头。它的形象定型,源自于一部由盎格鲁-撒克逊人记录下来的,以北欧为背景的神话叙事长诗——《贝奥武夫》。在这部长诗中,英雄贝奥武夫杀死了一条会飞、会喷火,同时还看守着宝藏的巨龙。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马上联想到魔戒世界里那条霸占矮人宝藏的世龙——史矛革?冰火世界的龙,除了还没体现出对宝藏的渴望,基本与史矛革的形象差不多了。

冰火世界中源自北欧传说的“动物”形象并不只有龙。大家一定也注意到了那些无处不在,由学士们饲养充当信使的“渡鸦”。这一形象同样来源于北欧神话。很多人通过这些年影视圈里的北欧风,应该已经知道北欧神话的主神叫作“奥丁”。而奥丁神的肩膀上就有两只象征象征“思想”和“记忆”的神鸦,它们的任务是每天飞往世界各地为奥丁收集信息。

从神话中汲取灵感的马丁,不仅在冰火世界中还原了“奥丁神鸦”的基本功能,甚至还把能够参透过去未来的先知,命名为“三眼乌鸦”。看起来,欧洲人也早就注意到了,乌鸦在鸟类中拥有超高的智商。最起码那位叫作“伊索”的古希腊奴隶,在写编写寓言时,没用其它鸟来叼石头喝瓶子里的水。

其实奥丁神脚下还有两只充当警卫作用的狼。如果哪天马丁老爷子说,史塔克家族的人设为“狼”是源自于此的话,我一点也不会感到奇怪。通过上面的解读,大家应该明白了,冰火世界出现过的最主要三种动物:龙、鸦、狼,都在北欧神话中有原型,这些元素加在一起,足以证明本剧在北欧神话中采蜜的事实。

下面我们把视线重新转移到真实历史,再来分析下坦格利安家族的地缘背景。坦格利安家族的发源地在剧中被称为“瓦雷利亚”。这座城市是一个叫作“瓦雷利亚自由堡垒”的政治体的都城。我之所以没有用“帝国”一词来称呼“瓦雷利亚自由堡垒”,是因为在作者的描述中,这并不是一个置于王权统治之下的“国家”,而更像是一个基于维护共同经济利益而联合起来的同盟。历史上,商业底蕴深厚的欧洲,曾经诞生过很多类似的同盟。比如古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所主导的“提洛同盟”。

虽然“提洛同盟”有时会被后人称为“雅典帝国”,但与瓦雷利亚一样,这个政治体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帝国。作为古希腊两大霸主之一,雅典人并没有建立王权统治,而是更倾向于用金融、贸易手段来服务于政治。其中最突出的做法,就是在当时爱琴岛的贸易中枢——“提洛岛”上设立同盟金库,并通过对这些资金使用权的支配来制约盟友(提洛同盟因此而得名)。说到这里,不由得让人想起冰火世界中,那个一直在用贷款做政治投资的“铁金库”。当然,这个“铁金库”上面并没有政治实体,它的设定其实是在影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那些操控政治的金融资本。

提洛同盟看起来与“瓦雷利亚自由堡垒”有很多相似之处,不过考虑到坦格利安家族浓厚的北欧风格,这个催生出“龙”家族的联盟体,也有可能对应的是在13-17世纪时期,欧洲北部诸日耳曼人城市,为保护共同利益而结成的“汉萨同盟”(汉萨一词在日耳曼语中意为“集团”)。至于“瓦雷利亚”城的位置,在书中被描述为一个近岸岛屿。如果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北欧)来定位的话,今天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无论从地理、地缘位置,还是在北欧的历史地位来说,都是最合拍的地点。

瓦雷利亚和它所称雄的时代,在书和剧中并没有详细的描述。这是因为它早已被一场“末日浩劫”式的灾难所毁灭了。坦格利安家族则因为举家殖民于“龙石岛”,而成为唯一的幸存者。这一情节设定,很明显是翻版于“诸神的黄昏”嘛!想到这点,我不由的稍稍松了口气。既然作者在开篇时就已经做过这种玉石俱焚的设定,希望在结尾时能够手下留情不要再来一次。

关于瓦雷利亚在现实世界的影射,到底是在希腊还是北欧,其实是件见仁见智的事。反正作者也不是写历史剧,什么背景都揉进去一些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这点从剧中的两大神兵利器的制作材料:“瓦雷利亚钢”以及“龙晶”的设定就能看出。

瓦雷利亚钢是瓦雷利亚人铸造出来的一种神秘合金,用它来铸造的兵器,除了性能无与伦比以外,表面还会呈现出水波状的纹路。在剧中,北境的史塔克家族、河湾的塔利家族等家族,都有“瓦雷利亚钢剑”作为传家宝。可惜的是,在瓦雷利亚文明消亡之后,已知世界就没人再知道这种神秘钢材的秘密了。那些遗留下来的瓦雷利亚钢及其所铸造的兵器,成为了各方眼馋的至宝。

任何对古兵器有所了解的观众/读者,看到瓦雷利亚钢剑的描述时,估计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著名的“大马士革钢”。这种原产于印度的钢材,曾经被阿拉伯人锻造成“大马士革钢刀”,并在十字军东征中给欧洲骑士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随着穆斯林商人的传播,大马士革钢在中国也同样令习武之人趋之若鹜。这种钢材所铸之刀剑,最大的表面特征就是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因此又被称之为“花纹钢”(中国古代称之为“镔铁”)。

花纹钢的制作方式,一般是通过将两种不同性质的钢材反复折叠锻打。所谓花纹,其实就是两种钢材相间显示出来的效果(想象一下肥瘦相间的雪花牛肉)。不过虽然折叠锻打的确能够得到令人着迷的花纹,并且提高钢材的品质,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最初最好的花纹钢,应该是坩埚冶炼而非锻打而成的。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是欧洲人在中世纪所无法掌握的(即使现在也很难完全复原工艺)。这种神秘感和稀缺性,放在冰火世界中就变身成为了“瓦雷利亚钢”。

再来说说“龙晶”,雪诺那位胖胖的未来学士朋友“山姆威尔·塔利”曾经在长城外面,用捡到的龙晶杀死异鬼,由此也找到了龙晶使用手册的打开方式。第七季第三集中,雪诺之所以力排众议非要前往龙石岛面见龙母,就是因为塔利通过翻阅资料,知晓了龙石岛藏有大量龙晶矿的秘密。那么龙晶到底是什么呢?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这种能解救万民于凛冬的黑色神秘材质,其实是“玻璃”。顺便说下,我越来越感觉到,山姆这个角色的设定完全就是作者的翻版。要这样看他应该能活到最后,并且把这段历史写成一部叫作《冰与火之歌》的叙事长诗。

不过龙晶可不是普通玻璃,也不是人类生产出来的,其在真实世界的学名叫作“黑曜石”是火山喷发后,外流熔岩温度迅速下降(通常是遇到海水)而凝结形成的黑色天然玻璃。其特点是坚硬,且断面异常的锋利,以至于现代手术刀还有用黑曜石来做刀刃。

黑曜石外表如宝石般的光泽,使之经常被用来制作珠宝、护生符等饰物,但古人也很早就注意到它的武器属性了。比如美洲文明就曾经将黑曜石运用在武器制作上。由于地理上的隔绝,美洲文明无法从其它文明汲取养分,进而使其在很多方面落后于旧大陆文明,这其中就包括铜、铁等金属的冶炼技术。为此,美洲诸文明的武器,很大程度还停留在石器时代。黑曜石可以说是美洲人能够找到的,最合适做武器的“石头”了。

阿兹台克人是美洲诸文明中最崇尚武力的一族。其最勇猛的战士,被称之为“美洲虎战士”。这些战士所持的武器叫作“马夸威特”(Maquahuitl),俗称“黑曜石砍刀”。其制造方法,是在船桨状的硬木边缘,等距离刻出很多凹槽,然后用龟粪(你没有看错)做粘合剂,将打制好的黑曜石刀片固定好,形成锯齿状的战斗部。这种又重又锋利的武器,威力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美洲虎战士可以轻易的用它来砍下敌人的头颅。

在世界其它地方(中国境内也有出土),黑曜石更多是用来做刀具、箭头和矛头。冰火世界中,不知道雪诺在开采出龙石岛的“龙晶”后,会不会在武器的制式上有所创新。不过不管怎么说,有了龙和龙晶的助力,异鬼终于不再是不可战胜的恶梦了。只希望编剧不要为了战局好看,强行五五开,让我刚才的预感变成现实(黑龙叛变)。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吧。最近三篇都是围绕着龙母在写,说起来也是为了和剧本合拍,谁让美国人那么女权呢?大家有没有发现,第七季一开篇,各大势力的带头人几乎都变成了“女王”,就连北境的管理权也移交给三傻了。事不过三,下一节该狼家出场了。到时候笼罩在史塔克家族身上的迷雾,包括森林之子、长城这些设定的缘由,也都会一一揭晓。

作者简介

温骏轩,网帖笔名“鄙视抢沙发的”,生于20世纪70年代,法律专业出身,长于分析解读国际局势。其2009年7月在天涯论坛“国际观察”版块开设的《地缘看世界》一帖,有理论,有资料,有地图,有分析,广受读者关注,点击量超过1700万次,回复超过10万条。

相关图书

一本书洞悉未来十年亚太地区战略博弈格局

近60幅原创地图

全景勾勒中国大国战略路线图

新车怎么磨合和保养?

买车,是现在家庭的一件大事。绝大多数的家庭刚刚拥有第一辆汽车,做为一个重度消费品,自然是极为重视和爱护的。都说良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新车买到手,我们该如何正确的磨合与保养,让新车顺利的度过磨合期,为以后的有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呢?

毫不客气的说,绝大多数的中国新车主,都是汽车小白,对汽车的了解可能仅限于外观、内饰、品牌以及所谓的“老司机”的口碑,而对于汽车的维修保养、日常使用常识等,几乎是一片空白。所以,提完新车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阅读汽车的使用说明书和保养手册,对自己爱车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保养周期及保养项目等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严格的遵照执行。汽车的使用说明书是最权威的汽车使用方面的技术文件,是汽车工程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按照它来养车和用车,虽然不一定是最经济合理的,但一定是最安全可靠的。当然,对于汽车小白来说,里面有些知识还是很深奥的,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咨询像老侯这样的非著名汽车专家。

接下来的操作也很重要,那就是人与车之间的熟悉与磨合。很多车主朋友是绝对的新手,出了驾校以后再没摸过车。第一次买车,新车,新手,对汽车上各部件都不熟悉,各系统的功能是什么,车上各按键的作用是什么,汽车的方位感如何,操控性怎样,极限在哪里......这些都不懂,就这样冒然开车上路是很危险的。所以买车之后首先要对照使用说明书,了解并熟悉各种按键的功能,做到即使汽车在行驶中也能熟练的使用各种功能按键,熟悉汽车方位和操控特性,做到人车之间沟通顺畅无障碍,这样才可以安全的上路行车,并且做到正确合理的使用汽车。

对汽车基本熟悉以后,接下来就要开始磨合了。有很多人都说,现在的汽车加工精度很高,已经不需要磨合了。如果从汽车的机械加工方面来说,汽车不是不需要磨合,而是磨合方法比以前简单了很多。在汽车的使用说明书中,也明确规定了汽车需要磨合,一般磨合里程都在三千公里之内。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磨合期使用方法驾驶,汽车就可以很好的度过磨合期,逐渐达到最佳的使用状态。

关于磨合期的汽车使用方法,绝大多数的车型都差不多。在汽车运行最初的两个小时内,要做到冷启动后原地热车,等发动机温度升高后再起步;在三百公里之内最好是让汽车空载行驶,不要拉人,油门要尽可能的轻,不要爬比较大的坡,不要上马路牙子等;在之后的一千公里内,发动机冷启动后最好原地预热一会再起步,在行驶过程中不要将油门踏板踩到底,发动机转速不要超过额定转速的3/4,不要拖档和超载,特别是重载爬坡更是要尽可能避免,等等;超过一千公里之后,可以将发动机转速和车速逐渐提高至允许的最高速度,这样可以使发动机中各零部件达到最佳的配合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的轮胎和刹车也是需要磨合的。这是因为新轮胎在出厂时表面有一个保护层,有防止轮胎在储存期间老化的作用,但这个保护层与地面的摩擦系数小,附着力不好,所以会造成汽车操控性能的下降,当行驶几百公里之后,这个保护层磨掉了,轮胎就完全与地面接触了,附着力就恢复了(这一点对于新更换的轮胎同样适用),所以轮胎要磨合三百公里以上;而汽车的刹车系统,新的刹车片与刹车盘由于形状与位置都有一定的公差,所以二者之间没有达到规定的接触面积(一般要求75%以上),这个阶段的刹车不是最好的,只有运行一段时间,刹车片与刹车盘才会完全贴合,刹车系统才会发挥最大功效,所以刹车系统要磨合五百公里以上。

一般汽车的磨合里程都是三千公里,当磨合期结束后,我们就要对汽车做首保。一般来说,汽车的首保时间是从汽车售出之日起三个月,或者是行驶三千公里,以先到为准。首保一般都是免费的,主要的项目就是换机油。一般在这时,4s店都会推荐我们加钱换更贵的机油,我们是否应该加呢?其实厂家提供的免费机油只能满足汽车最基本的润滑功能,更高的要求是达不到的。如果我们经济条件允许的话,个人建议是更换更好的机油,特别是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使用更好的全合成机油非常必要。

在此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汽车厂家规定的首保时间到了,但是行驶的里程却没到,这种情况下应不应该去做首保呢?非常明确的告诉你:必须做,否则就丧失了厂家的质保了!汽车厂家规定的首保时间是三个月或三千公里,以先到为准。另外,我们的车买到手之后,千万不要舍不得开,汽车的磨合过程是越短越好,最好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跑完三千公里,然后就去做首保。有些4s店甚至刚过一个月就要你去做首保,这不一定是他们想钱想疯了,而是你的车机油可能已经到了必须更换的时间了。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汽车的首保并不仅仅是换机油、机滤,还包括一系列的检查,比如底盘各部螺丝、各种油液、轮胎、刹车片等等。汽车在出厂时虽然经过了严格的检验,但难免有漏网之鱼,有一些疏忽也是正常的;另外汽车在装配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内应力,导致零部件会有轻微的变形。当汽车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内应力消除了,有些部位是需要重新紧固的,装配过程中的问题也会暴露出来,在首保时就一并处理了。所以,首保时的检查、复紧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来说说汽车磨合之后还需要“拉高速”吗?如果从纯粹的机械角度来看,拉高速真的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发动机在磨合过程中已经将各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副调节到最佳状态了,拉高速并不会改变发动机的机械结构。但是从使用的角度来说,拉高速还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汽车使用说明书中规定了汽车要逐渐将发动机转速和车速提高至最高允许速度;另一方面,拉高速也是对汽车性能的一个检验,就像我们在军训结束后都有一个汇报演出一样,同时也可以激发汽车的潜能,改变驾驶习惯,清除发动机积碳,对汽车还是很有好处的。

至此,新车的磨合与保养就完全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自由的使用汽车了,快乐的享受有车生活,享受汽车带给我们的快捷与便利,我们的生活也会因此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