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演员,是公司力捧也捧不红的?
演艺圈里的红与不红真的是个玄学,有的出名作品一堆,人不火;有的代表作寥寥,名气倒是很大。只能说,“红”真的是靠命。
说起演艺圈里捧不红的明星,立马想起来一个人——景甜。
大甜甜的背景一直是娱乐圈里的迷。
很多人都不知道,虽然是北电毕业的科班演员,景甜却是歌手出道的。
2006年,景甜发行了个人首张音乐EP《你是谁》,并正式踏上演艺之路。
2010年,她凭借爱情片《我的美女老板》崭露头角 。
2011年,因主演古装片《战国》而获得更多关注。出道5年就已经搭档获奖无数的孙红雷了,还是女一号。
2013年开始,其主演的动作片《特殊身份》、警匪片《警察故事2013》、贺岁片《澳门风云》,合计票房超过12亿人民币 。
这个时候她先后搭档过甄子丹、成龙、刘烨、周润发、谢霆锋,资源好到没话说。
2014年,景甜主演了古装剧《班淑传奇》 。
2015年,其主演的传奇剧《大玉儿传奇》播出。
2016年,她主演的魔幻片《长城》票房突破10亿人民币。
2017年,景甜主演的宫廷剧《大唐荣耀》播出 。还是妥妥的女一号,舒畅、万茜给她作配。
没想到这部剧,她没火,倒是让男主角任嘉伦火了。
纵观景甜这些经历,不像圈里有的女演员默默无闻演个七八年配角才出名,她基本是一出道就手握女主角剧本了。接连合作多位大咖,但是名气还是很平。
只能说,都是命啊。
沉迷于上网玩游戏的朋友?
谢邀,作为过来人谈一点点自己的感受吧。
首先,现在在上高中初中的孩子一定都是00后吧,作为一个90后只分享一点过来的感受。
我上初中高中的时候,偷着去网吧打游戏,放学了去网吧打游戏的人多了去了。很多人都沉迷在这个虚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其实想想,能够迷恋游戏的无外乎能在这个世界找到存在感,被别人认可。也许是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的那种感觉。
不过,这种存在感,成就感依旧是短暂性的,空虚性的。以前很难理解,游戏是种生活的调味剂,而绝不是必需品这句话,现在终于理解了。任何游戏的发明初衷都应该是这样的。
经常沉迷游戏的人生活基本上是一团糟,因为见过太多打游戏耽误事的事情了。
所以,如果你想让你朋友脱离游戏得沉迷,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带他在现实中他喜欢的地方找到存在的价值。
逆战里最后周杰伦死了吗?
我的万飞确实死了…泪啊!最后杰伦说的那么一段话,人在快要死去的时候最爱的人会出现在你身边,亲人们就是他的永远(大致是这样,记不太清了)…我理解的是万妈妈要他去找哥哥和爸爸,妈妈想见他们,万飞要实现妈妈的心愿,而且他也只剩两个礼拜的时间,所以万飞先冲出去让万阳活下来去见妈妈是最好的选择…影片开始万飞不是说梦里快淹死的时候有一只手拉住他吗?那只手就是万阳的,也就是最后万飞说的在接近死亡的时候最亲的人会出现在你身边…这种永远是他所希望的选择的…导演设计这么一段估计是让我们不要太伤心吧~这是我的理解,而且我语言表达能力不太好,把那么好的内容说的失水准了,不好意思哈,你就凑合凑合着看吧…《逆战》是一部很好电影,演员导演都付出很多,2亿没有白花~杰伦的演技再一次得到肯定!吃了那么多苦拍成《逆战》,真的心疼…希望伦伦以后别接动作片了,我们是真的心疼啊!最后,真心谢谢楼主支持《逆战》!是部精彩的电影,对吧?嘻嘻…
狙击手逆战导演?
《狙击手:逆战》于2023年1月13日在网络平台上映,该片由严嘉导演,于荣光担任男一号,另外还有刑恩、洪爽、于柏林等人主演,整个演员阵容中,貌似就于荣光一位有名气的明星。
为什么暴雪和EA的游戏都是脍炙人口的精品?
实际不光是暴雪和EA,即便是育碧这样经常被玩家调侃土豆服务器的研发企业,都比国内游戏企业口碑好很多。我并不觉得只有腾讯粗制滥造,这是目前国内游戏产业的制作流程和风气所致。
就好比提到EA,大家会想到《战地1》,会想到《泰坦2》,会想到《FIFA》系列等体育精品一样,提到暴雪,什么《魔兽世界》、《炉石传说》、《守望先锋》等,都是如雷贯耳的佳作。育碧和动视暴雪也是如此,前者的《刺客信条》系列,《孤岛惊魂》系列,《彩虹六号》系列,不少单机玩家都十分追捧,动视暴雪也有《使命召唤》这样的金牌ID,被玩家津津乐道。即便是G胖的V社,都有CSGO和DOTA2这样的作品坐镇,那是否证明腾讯挨批就是粗制滥造呢?
在多数玩家眼中,腾讯是最有钱的游戏公司,所以它成了中国的代表。大家觉得腾讯粗制滥造实际会联想到另一个话题,那就是国内最大的游戏企业都如此,那么其他新兴企业是否更指望不上呢?我从业多年,认真勤劳的团队看到过很多,但国内大风气如此,所以很多精品都无缘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口碑大作。
《寻仙》在诞生之初,由像素研发,出于《刀剑》留下的深刻印象,不少像素迷对该做十分期待。然而真正运营后的《寻仙》,发生了诸多改变,收费模式被曝光和原像素设计完全不同,以至于掉落被改,商城被添加,导致很多玩家对游戏体验大打折扣。
再举一个例子,《斗战神》,这款产品刚推出的时候,我也参与了宣发。当时看到腾讯送来资料和要求到我公司时,我真心觉得这是一款好作品。(我很少玩客户的产品)斗战神开服后,我因为之前的好印象也加入了其中,但玩了大概一年,你就发现更新乏力,然后各种属性服装开始销售,而且越卖越勤,春节一套近500元,然后元旦又一套,最终变为烧钱游戏,属性都靠买。
普通玩家体验这样几次轮回,就会怪开发商,但我要说的是,这和目前国内的游戏产业环境有很大关系。中国是一个用户群至上,渠道至上,宣发能力至上的游戏产业大国,即便腾讯市值2700多亿美元了,照样走不出或者没勇气走出这个怪圈。中国和海外游戏企业,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题主列举的产生爆款的企业,都是单机企业发家,单机与网游最大的不同,就是商品盒装化,盒装就要摆着去销售,就要有退换,所以一次性购买,也就是大家说的买断制,造就了海外企业的严谨作风。在人家眼中,卖游戏就是卖产品,一盒只有一次赚钱的机会,还得附带体验口碑,如果真做砸了,赔钱是分分钟的事情。
而国内因为之前盗版因素及单机游戏消费水平的影响,走上了一条网络游戏崛起的不同道路,这就让一些产品可以一直不宣布公测,打着测试的旗号先圈一波钱,然后拿玩家们期待它公测变好的期望做筹码。
另外,中国人的怀旧情节,也助推了网络游戏市场不思进取的结果。少有佳作的网络游戏产业中,很多先入为主的优秀作品,往往可以运营十多年,这在国外游戏同行眼中是不可理喻的。你没有频繁的淘汰机制,你怎么加速游戏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所以海外企业制作单机游戏,风险高但是倒逼机制很容易出新品,一款成品别看买断价格动辄几百元,但内容只够玩家爽几十个小时。而网游呢?从入坑到多坑,往往已经让人几千元咋进去了。
聊了这么多,那么为什么像腾讯这样的企业要粗制滥造呢?最根本的因素在于,中国是一个5.66亿玩家规模的超级庞大市场。为了争抢用户,赚取热钱,所有企业都一样在努力追赶潮流,而不是潜心研发创新。大家看看2017年出国几款端游作品?再看看2018年有几款曝光的端游作品?你会发现所有企业都在埋头做手游,就和几年前都在埋头做页游一样。因此,对于玩家来说,我们期待良心作品出现的同时,只能祈祷有一天,单机游戏取代手游进入井喷时期,那时候腾讯这样的大企业,就会带头制作3A单机大作,去和EA、动视暴雪、育碧这些企业展开竞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