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战主题曲,你会某天突然喜欢就上了一首歌吗?
非常喜欢谭晶的《九儿》,几乎是百听不厌,我从第一次听谭晶演唱的时候有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现在哪怕是每天听上好几次,都依然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越听越爱听,越听越想听。谭晶的《九儿》的确有如此的魅力,让喜欢她的听众欲罢不能。
听谭晶的《九儿》,你听到的是发自灵魂的吟唱,听到的是天籁之音,听到的是穿越时空的回响,听到的是抵达肺腑的共鸣。谭晶用她美妙的歌声征服了喜欢他的歌迷,也征服了荡气回肠的音乐世界。
不信的话,你可以试着闭上眼睛,听谭晶讲九儿的故事,感受谭晶歌声里野花的香味,无论是低吟还是浅唱,无论是高亢还是激昂,你都可以沿着歌声的方向,找回内心深处久违的激情,找回流浪很久的爱与忧伤。
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这就是谭晶的魅力。
谭晶,无愧为一代歌后!
介绍逆态度这首歌交流一下?
作为《逆战》的新版主题曲,《逆态度》在编曲手法与电子音的运用上,融入了更多的国际流行元素,将人声、器乐与电子音更加巧妙的融合,整体曲风则一改之前同名主题曲《逆战》的激扬狂野,而变得更加成熟与稳健,在节奏感强烈的鼓点衬托下,娓娓道来一段逆境成长的励志故事。歌曲大气磅礴,倡导年轻人要坚持逆境奋战,并诠释了“逆态度也是一种态度“!
张杰的唱功为何褒贬不一?
因为音域足够广E2-A5,但质量不够好,审美不高。唱功华语T1(第一梯队);
张杰的理论音域:E2-F4-B4-A5;真声跨度三八度;
张杰的质量音域:G2-F4-B4-C#5;
张杰的音域很广,超出了绝大数男歌手,在黄金三八度之中,C3-A5,基本上他都能唱出长音,长音,虽然甲杓肌拉不住较好真声底色,但也意味着他的声带闭合机能强大。张杰尤其喜欢在综艺节目之中,显摆他的高音能力,首先是五组单音,然后是海豚音,哨音,他在《王牌对王牌》之中甚至达到了D8的点触哨音。
在声乐领域,男歌手的有效音高实际上仅仅是C3-G5,可以下潜至G2-G5这三个八度。张杰显摆他G5以上高音能力的次数,从他出道开始就开始模仿张靓颖的海豚音噱头,粗下不少于30次可考视频,他懂得以高音能力完成商业价值的增长。
如果单单是喜欢飙没有听觉音域的哨音也就算了,问题是,他明明机能足够,但偏偏认知不到他的进步方向。从C#5开始他的喉位问题就比较明显,甲杓肌的参与度直线下滑,导致五组高音声压不够,真声金属芯质感不够。但强大的机能又足够让他支撑到A5的高音压缩。
音很高,但就是不好听,缺乏内容,大量处于模仿他人的唱法,却又未得精髓。这种对于音高的浅显认知,只能表达出张杰的核心问题:音乐审美过低。
我依旧忘不了,一个四十岁的人,还在舞台上嘚瑟着:Come On,逆战逆战来也,我快要狂野。
到如今张杰的音乐审美,还是从前那个闰土,没有一丝丝改变。
以下以音色、音域、腔体能力,作为分析张杰唱功的具体内容;
1:音色;张杰的音色分析,基本上处于声带底色较强,腔体影响较弱的两个维度。或者说有腔体影响的层次,但是使用的不够细致。
声带底色:发音点上挂,音色明亮度足够,但随着喉位上移甲杓肌参与度逐渐下滑,中低音音色缺乏一定的厚度。本身的声带底色十分坚硬,这一点可能是缺乏变化的底色原因;
腔体影响:基本上的流行音乐技巧,张杰都拥有,但是在强烈的声带底色之下,表达程度较低。同时个人唱法之中的喉位问题并没有解决。
对于音色的雕琢,实际上张杰是具有大部分技巧能力的,他个人对于音乐技巧是有过十分明显的学习欲望和表达欲,但唱出的感觉,就是有一种广而不精的感觉。当然,这几年有所改善。
1:声带边缘化:这个技巧大概是在2009年,陈楚生出事之后,张杰成为天娱一哥后,就收到了一定声乐指导,拥有的。声带边缘化的技巧,是流行音乐的主要技巧,给与比较完美的柔性听觉,代表歌曲是张杰的《他不懂》、《明天过后》。
但张杰的声带边缘化程度不够彻底,有一种停留于点缀,而缺乏张力的表达。相比于女歌手邓紫棋的Beyond《情人》或者莫文蔚的大部分歌曲而言,有待提升。
2:假声;这是张杰不具备的能力。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你很少听到张杰的假声,基本上是以气声和声带边缘化为主。或者说他的真声足够强,不论是低音E2,还是高音戏腔A5,他都具备较高的真声表达能力。虽然不好听,但是真声程度上,的确不错。这类似于通俗唱法之中要求。
但缺乏假声,对于流行音乐而言,还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声音的组成成分,就是三种:真声、假声,和混声。本来就缺乏灵活性,缺乏假声更是如此。
3:金属芯:较差。张杰的高音金属芯能力,应该是很差的那一个。孙楠、林志炫这些老牌歌手,都能在G#4、A4这种入门高音之中获得完美的金属芯质感,不论是声压、上颌窦共鸣,都是十分完美的高音利器。
但是张杰的G#4和A4,唱起来就和他喝水一样,十分简单,轻松,没有声压的腔体紧迫力度。但再简单和轻松,都不是要紧,要紧的是好听。而张杰更本没有意识到,同样的音高,在他身上的表达力,就是如此羸弱。内容,审美的深度,决定了音的质量内容。这是张杰的最大弊端。
2:音域;理论音域:E2-D8;噱头标记;
质量音域:G2-B4-C#5。常用音域:G2-G5;
我个人认为的张杰质量音域是G2-C#5,但如果放松一部分要求,张杰的常用音域是G2-G5。但我一人,从C#5开始,张杰缺乏内容的音高问题,就越发明显。相反的,随着他的年龄增长,他在E2-G4之间的音高,显得较为丰富。
这实际上一来是随着阅历和生活经验的增长,二来是对高音和综艺的厌倦。但本质上,还是一种对于甲杓肌和环甲肌意识的薄弱。但偏偏,张杰能够完美利用甲杓肌来完成A5的强混压缩程度,也就是他的闭合程度足以支撑G5,A5的强混。虽然要借助部分戏腔吊嗓。但依然很强。
乃至于,单纯的去论机能能力,华语歌手少有比张杰更强的人,但唱的高音就是不好听。
E2-G3:低音部分,算是比较有味道的优势音区。这并非的喉位比较低,张杰最大的甲杓肌参与度问题不需要考虑,低音本身的胸声参与就比较大。以流行音乐的低音什么,张杰的低音是很不错。尤其是可以下潜到E2部分,实则惊人。具体可以参考《我不是药神》的主题曲《只要平凡》里面有大量张杰的E2和F2音高。当然那是CD。现场如何,还得两说。
G#3-G4:过度区,一般,多用声带边缘化。在这个音区,真的有一种诡异的感觉。明明F4和G4都能够算得强混和高音的入门,但张杰就是像喝水一样简单。你可认为这是一种夸耀,但是更大也是一种问题。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窦唯唱《无地自容》你会觉得好好听,好燃好炸。但是张杰唱《无地自容》你会觉得索然无味,张力不够,内容不够,情绪化不够。因为G4对于张杰而言,没有声压的紧迫感。
G#4-C#5:优势区;这个区域,张杰开始有了紧迫感的声压体现,声带压缩的程度开始接近高音表达力。这是一个很诡异的现象,正常人唱High C基本上都要脸红脖子粗,伴随着较大的音量和声压,张杰不同。C5对他而言,还是比较简单的。声压程度,还行。但我个人依旧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D5-A5:极端;只听音高的人,会觉得张杰好牛,但是如果具有较高声乐知识和个人音乐审美的人,会觉得,毫无内容度。张杰的高音,就只是高音,并没有将高音的对应情绪化表达出来。对应的声压紧迫感,也被过于集中化追求穿透力和刺耳感取代。
无论如何,张杰拥有着G2-A5这三个八度的真声-强混表现,已经很难得。没几个歌手具有张杰这样的的机能天赋。但是没办法,老天似乎给他关上了音乐审美这扇窗户。他和他的老婆都是这一类人。
3:腔体;比较强大。张杰的腔体能力,算是很强大。但同时因为强大而忽视了很多。
1:声带压缩/声带闭合;堪称完美;
张杰的声带压缩是堪称完美的例子,一般而言,歌手遭遇换声点后,会不由自主的开始紧张卡壳,但张杰不同,他的声带压缩达到了完美度过换声问题。
正常歌手的换声点在F4,张杰开始达到换声点紧张度的音高是C#5.直接拉了大半个八度。这种恐怖的距离,其中声带闭合的自发性压缩程度,可以说基本上男歌手之中,没有其他歌手能做到。
但同时因为他的声带压缩太过优秀,导致了很多其他的问题;
2:声压问题;
声压的产生,是有两个主体核心:1:音高紧张度;2:上颌窦。
要想拥有较大的声压,音高紧张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很明显,低音的声压叫胸腔共鸣,高音的声压才是我们真正意义之中的上颌窦共鸣。而胸腔和上颌窦的主要共鸣区移动,是需要音高支撑的。
简单说,声压是需要在换声点之后才能体现的。因为换声点的紧张感,可以调动更大的腔体能力和肌肉强度,这都是声波在上颌窦硬壁之中反复反射的核心要素。
但上述说了,过强的自发性闭合能力,造成的声带压缩强大过大,张杰在正常的G4,A4区域更本感觉不到紧张感,他的声压哪里来?而在B4-C5时才能感受到一定的紧张度,从而这个两个音成为了张杰少数的声压质感音色,也是最主要的优势音区。
3:甲杓肌问题,也是金属芯问题;
高音之所以好听,就在于强大声压之中给与的金属芯听觉,符合我们大众的一切听觉期待。而好金属芯,是需要甲杓肌的重度参与,在高音的强烈闭合和压缩程度下,维持住真声的底色。
张杰的问题在于,过于追求音的集中度和穿透力,舍弃了甲杓肌的质感。他的D5以上音高,我依旧觉得很糟糕。相反的,他的戏腔吊嗓,反而很好听。如果可以,唱戏腔是张杰高音的完美方向。
戏腔之中的发音点位置是可以通过部分咽音的护嗓给与低音质感,这一点可以解决张杰的高喉位和低音不足。
总体而言,张杰具有着区别于其他歌手的完美天赋,但同时他不具备其他歌手的基本审美素质。希望,年龄的增长,能给他带来更多的音乐启发和审美提升。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陈奕迅最近小学生最火的一首歌?
《孤勇者》
《孤勇者》是动画剧集《英雄联盟·双城之战》中文主题曲,由唐恬作词,钱雷作曲,陈奕迅演唱,于2021年11月8日发行。
最近这首歌在全国的小学里,火的一塌糊涂,全国的小学生张嘴就唱。最后连陈奕迅自己都不敢相信,原来自己唱的是一首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