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理财顾问,普通人可以通过理财改变命运吗?
普通人都可以通过理财改变命运,那还上什么班呢?在家躺着赚钱多好!什么叫普通人?有房有车,一线城市银行存款100万以下,二线城市银行存款50万以下,三四线城市存款20万以下的,都可以称为普通人。
按照目前比较稳健的(尽量不亏损本金)理财方式,年化收益率6%几乎顶天了。这样计算下来,一线二线以及三四线城市通过理财每年可以获得收益6万,3万和1.2万,这还得遇到好的平台和好的产品。按照这种财富增长速度,要实现翻倍,即使不吃不喝也至少需要15……20年,还没有剔除通胀带来的货币购买力下降,而目前通胀率大致在6%左右,这个账大家都可以算一下,要实现财富保值都不容易啊。。
我也见过炒股从几万炒到几十万的,甚至几百万的,比如电视上经常讲课的某股评砖家,最后却从屏幕上消失了?还有某银行总行一位经济学硕士,挪用公款2000多万炒股,结果血本无归,东窗事发后锒铛入狱,这可是单位法制教育真实案例。要说专业知识可不比任何人差?难道他就不想改变命运吗?正是想改变命运,于是铤而走险,结果掉坑。。因为是风险,所以具有未知性和不可抗属性,当贪欲得以膨胀后,有时你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会显得十分苍白无力,反而更加靠运气。
因此,作为普通人理财,更加注重的是实现财富的保值,而不是通过财富迅速增值来改变命运。如果你将后者作为赌注,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一不小心,可能你会从普通人变为原始人,那可是刀口舔血。
普通人学习和习惯理财有两大作用,一是培养开源节流,科学规划开支的良好理财素质;二是可以有效实现财富的原始积累,从而以财富的量变,促进理财层次质的改变,这是通向财富自由之路的必然经历程。假如现在三四线城市的你有20万存款,也许就只能局限于以理财产品获取被动收益,但是如果你继续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拼命赚钱,三五年后也许有了100万资本。高度决定眼界,这时你的投资理财视野肯定更加开阔,选择空间也大了,抗风险能力也增强了,无论投资理财,还是自主创业,都会有更多机会和更强的竞争力,说不定某个项目上也就彻底改变了命运,但此时的你,已经绝对不再是一个普通人!
智能投顾有多火?
文/诸葛量化
阿尔法狗横扫人类顶尖围棋高手,无疑令人浮想联翩。作为投资者,你也许会有这样的想法:会不会有这样的机器人,直接告诉我买什么股票买什么基金,而且保证持续稳定的收益呢?
事实上,这样的机器已经诞生,那就是智能投顾。
在中国量化投资方兴未艾之时,智能投顾的概念又被引入国内,并且迅速刮起一股旋风。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已经有超20家理财平台加入智能投顾大军。进入2016年,智能投顾开始受到一些大平台青睐,俨然成为互联网金融的新风口。
到底什么是智能投顾呢?
智能投顾(Robot-Advisor),又叫机器人投顾,顾名思义,智能投顾是人工智能与投资顾问的结合体,替代的是传统投资顾问的职责,比如风险偏好分析,资产配置,投资组合推荐等。
投资人只需要把投入的资金量、风险偏好、投资的时间期限告诉机器人投顾,它便会为你推选出适合需要的投资策略组合,并且告诉你如何择时,什么时候买入、什么时候卖出。
和传统投顾相比,智能投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综合利用大数据技术、问卷调查等,了解用户个性化的风险偏好;
二是基于用户风险偏好,结合算法模型,为用户制定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
三是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对用户资产配置方案进行实时跟踪调整;
细心地你也许会发现,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大数据、算法、模型。
没错,这就是底层逻辑的不同。数据是智能投顾的基础,算法、模型是手段,而不是传统依靠人的经验。
除了能有效克服人性弱点,智能投顾的优势还体现在:
大数据:识别风险偏好
对于投资,有的人能够承受10%的亏损,有的人只要亏一点点就难以忍受;有的人喜欢快进快出,有的人注重长远,不一而足。
在用户端,随着用户金融行为数据的不断积累、拓展,智能投顾有更多维度来识别用户个性化的风险偏好,并且给出更精确的用户画像。
算法模型:精准资产配置
在产品端,通过智能算法和量化模型,包括选股模型(阿尔法模型)、风险控制模型、交易成本模型以及将上述结构进行优化的模型,最终得出最优的投资组合,从而实现高效精准的资产配置。
高度个性化的匹配,大大降低了资产配置的门槛。传统资产配置通常由私人银行等大机构主导,服务的都是一些高净值客户,但是机器的介入,极大降低了交易成本,能让更多的中产阶级享受到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服务。
正是因为这些优势,智能投顾才迅速崛起,管理资产规模已经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美国,已经诞生了几大互联网智能理财公司巨头,如Betterment、Wealthfront,国内投资者、银行、券商、创业者等也纷纷入场。
2016年12月艾瑞咨询发布了《润物有声:数字化全面浸润商业生活——2016年互联网全行业洞察及趋势报告》,在未来发展展望中,明确指出,智能投顾与量化投资将助力未来金融。
国有银行理财也能亏损?
说说我的银行理财经历吧。
2018年,将一套闲置住宅出售后,手上有了一笔资金暂时沒想好怎么用,就想到做银行理财,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嘛,当时信心满满。
2018年的行情还行,做了短期理财都是保本保收益,第二年情况就有了变化。比较了一番之后,打算将资金一分为二,分别在两个不同的银行买理财产品。2019年的行情己不如上一年,各种理财利率都有所下降并且声明不保本。这时某行的一位美女理财经理联系我,一口一个姐地叫着,说是这种情况下,投资债券基金比较好,收益率可以达到7-8%,并且风险很低只有R2。本来只打算只投个几十万试试,谁知她一再游说,投这么少会错过了好产品等等。
于是我将二分之一的资金投了这个债基。自购买之后,有时间就会在手机银行上看看,发现其增长非常慢,特别是三个月后,这个状态就更加明显。理财经理的解释是这类产品不用经常看的,基金经理会给您把关,您就放心好了。
那一年经常不在家,不是在外旅行就是去儿子家看小孙子,也就没怎么去管它了,偶尔看看,仍是状况不佳。十月份回了家,某天忽然接到该理财经理的电话,说是所投的债基踩了雷!这支债基有部分投资了x大x正,而该著名校企却因为负债累累决定破产重组,所以该债基的净值也要相应下调,接着发给我几份基金公司的所谓公告,说明该債基的净值调整原因。
我打开手机银行一看,调整后本就可怜的收益又减了一大半。而离赎回日期还有两个来月(封闭式基金不能提前赎回),随着事态发展,还不知会怎么样。于是,我开始关注x大x正的破产重组进程,而理财经理只表示爱莫能助,一番道歉+遗憾,但有什么用呢?所有的风险还得由投资者自己承担。人家事先已经跟你说好了(办理理财产品购买时的单据上面都会有风险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谁让你没往心里去呢?
终于熬到了赎回日期,只能说还算好吧,没有亏本,但也近乎没有收益!同期在另一家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收益却不错,比原定的收益率还有所上升。
我用我的亲身经历,说明国有银行的理财产品,也是有可能亏本的,并且投资一旦发生风险,是要由投资者自己承担的。所以在选择投资产品的时候,一定要理性,尽量做到鸡蛋别放到一个篮子里。
理财产品不是不可以买,而是买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并且要有一定的风险思想准备。如果承担不了风险,还是尽量选择定期产品如大额存单等,虽然收益率略低,但是保本保收益。建议根据自己的情况谨慎合理配置。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大家都有什么好的理财资源?
先说结论:适合普罗大众的最好的理财资源就是指数基金的定投。我觉得最好的也莫过于此了。
简单地说,基金定投,就是在固定的时间,把固定的钱,投入到固定的基金中。定投指数基金,也就是说这个基金产品是投资于一揽子股票的,这一篮子股票的构成和某个指数是几乎一样的,所以其收益率和指数收益率是基本一样的。基金定投可以用最“笨“的方法赚最“聪明“的钱。
说“笨”,那是因为定投基金压根就不用做考虑,选一个自己看好的指数就行;说“聪明”,那是因为这个笨方式往往最有效,比其他自主选基金的方法更能赚钱。我觉得有以下几种优势:
优势一:平摊成本,降低风险
股市有牛市也有熊市,如何避免买在高点?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可以有效分摊基金购买成本,避免一次性在高位买入而导致在短期内基金成本过高的风险。
采用基金定期定额投资,不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都会定期买入固定金额的基金长期累积下来,就可以达到平均成本的效果。
优势二:小额投资,聚沙成塔
基金定投每月自动从投资人存折账户扣取固定金额买基金,可有效帮助投资人养成计划储蓄和投资的习惯,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累积财富。
定投门槛很低,最低申购起点只有100元,这一投资方式特别适合于工薪阶层。
优势三:手续简单,可随时解约
投资人到银行柜台办理一次基金定投业务的手续之后(也可以在线买),只要自己银行卡上有足够余额,每月银行将自动扣款进行投资,不需客户再次到银行转款,省时省力。同时,投资如需取消基金定期定额业务,可随时到柜台解约,没有任何惩罚和限制。
对于没时间炒股、也不会选基金的人来说,定投指数基金是一个最“笨”又最聪明的选择。说“笨”,那是因为你压根就不用做考虑,只要选一个自己看好的指数就行;说“聪明”,那是因为这个笨方式往往最有效,比其他自主选基金的方法更能赚钱。
这就是我认为的最好的理财资源了。
理财中低风险是什么意思?
两类风险评级目前,银行理财市场共有两类风险评级:一类是对理财产品进行评级,另一类是对投资者进行评级。这里要说明的是,投资者凡是购买理财产品均需要做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测评,测评的等级需对应所要购买的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才可购买。
五种风险等级理财产品评级共分5级,分别为R1(低风险)、R2(中低风险)、R3(中风险)、R4(中高风险)、R5(高风险)。
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等级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级也分5级,分别为C1(保守型)、C2(稳健型)、C3(平衡型)、C4(进取型)、C5(激进型)。在进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时,至少包括客户年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的、收益预期、风险偏好、流动性要求、风险认识以及风险损失承受程度等因素。小结:进行风险评级,实际上是不让投资者购买超出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在购买时,投资者也只能选择自己相应评级及以下评级的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将理财产品风险划为五级。不同平台对「风险」的描述也不一样,有的用R1—R5,有的用低中高风险,但意思是一样的。请结合上图阅读:R1级:低风险,提供本金及收益保障,或者提供本金保障且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概率极低,适用于C1保守型投资者。这类产品收益相应的也不会高,但是安全。R2级:较低风险,不提供本金保障,但本金亏损的概率极低,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的概率极低,适用于C2稳健型以上的投资者。其中大多固定收益的信托产品都属于这类评级,如我司在售的中融-鑫瑞 1 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融-泽新 1 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等。R3级:中等风险,不提供本金保障,但本金亏损的概率较低,预期收益实现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适用于C3平衡型以上的投资者。R4级:中高风险,不提供本金保障,且本金亏损概率较高的产品,预期收益实现的不确定性较大,适用于C4进取型以上投资者。这类投资是很专业的,需要有专业的金融知识,建议非专业投资人委托专业机构投资。R5级:高风险,不提供本金保障,且本金亏损概率高,预期收益实现的不确定性大,适用于C5激进型投资者。该级别产品可完全投资于期货、股票、外汇、黄金等各类高波动性的金融产品,并可采用衍生交易、分层等杠杆放大的方式进行投资运作。这类投资也是很专业的,不建议大多数人投资。当然,R4 和 R5对应的预期收益也会较高。这五个等级里,R3及R3级别以上的理财不同比例的投资了股票、股权、期货、外汇等高波动性金融产品,风险较高。R1为保本保收益或保本浮动收益类型;R2级虽然是非保本浮动收益类,但它主要投资于债券、同业存款等低波动性金融产品,所以风险较小。
银行理财产品也多种多样,有自营的,也有代销的,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由银行自己进行管理和销售,通常在中低风险和低风险范围,适应人群广泛,风险等级适中,正规可信,小额资金均可购买。代销的产品银行不承担兑付责任,投资人购买时需搞清楚自己买的产品底层资产是什么,风险等级是什么级别,也要警惕理财经理飞单。一般大家能买到的固定收益产品,基本都是R1低风险、R2中低风险。国债背后是国家信用;存款类产品的底层是存款所以受存款保险制度保障(50万以内赔付)。如果你想的是:R2比R1风险大,所以R2坚决不能买。那我觉得您可以放弃理财了——不是埋汰人,如果R2都接受不了,真没啥可买的了,也基本告别理财了,就存在银行就得了,存款活期利息0.35%,一年通货膨胀率 7-8%,现在有多少钱,一年后亏损多少钱可以自己拿计算器算算。
总结:大家今后无论听到任何平台吹嘘他销售的产品保本,只要不是法定保本的国债、银行存款、保险这三种,一定是忽悠你的,切记切记!!!法律规定,任何理财产品不得以任何形式承诺保本保收益,否则便是违法违规,签署了合同也是无效的(大白话)。口头承诺更不作数。众所周知,任何的投资都有风险,当我们要获取高收益的同时就要承受高风险,我们想要安全稳健时通常不会有太高收益。选择金融产品切记盲目贪图高收益,别管收益吹得有多高,保住本金才是王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选择金融产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的条款、说明书等文件,做到真正的心中有数。你如果看不懂,那就选择你相信的公司或者理财顾问推荐的产品吧。风险评级不能完全保证产品的安全等级,遇到不可抗力因素也是有风险的,只是这种风险发生的概率高与低的区别。选择专业靠谱的机构是个很重要的事儿。